类和对象实验报告
类图、对象图实验报告

UML建模课程实验三、UML类图、对象图模型的设计班级:信息0702 组别:指导老师:徐凯波姓名:王姗学号:2007030331205一、实验要求:掌握利用UML建模工具建立类图和对象图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利用UML建模工具设计类图和对象图三、实验环境: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以上环境、Rational Rose2003、Sybase Power Designer 10四、操作步骤: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类图是所有图中比较好画的一种图,就是将角色、系统它们所具有的属性和活动输入到软件中去,我的类图中角色有管理员、学生,管理员的属性有:管理学的账号、管理员的姓名、管理员的性别、管理员的年龄,他所参与的活动有添加课程信息、删除课程信息、修改课程信息、查询课程信息、登录系统、添加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学生的属性有:学生账户、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年龄,他所参与的活动有:查询课程信息、选课、查询个人选课信息,登录系统。
系统的包括:学生信息维护系统、课程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维护系统的属性有:学生的账号、姓名、性别、年龄、管理员的账号;选课管理系统:学生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地点、课程时间、课程学分、课程学时;课程管理系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地点、课程时间、课程学分、课程学时。
在画整个类图的过程中,我没有遇到太多的问题。
六、实验心得和体会:在老师的辅导下,我经过前一阶段的练习,基本掌握了UML的要领,类图我基本上没有太费时间,只是想好属性和动作,还有就是个角色之间的关系,类图的难点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
确定好角色与角色的关系,类图就很容易完成了。
类与对象的实验报告

类与对象的实验报告类与对象的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的核心概念之一。
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
对象则是类的实例,具体化了类的属性和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类与对象的程序,深入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1. 定义一个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以动物为例,定义了一个名为Animal的类。
该类具有以下属性和行为:- 属性:名称、年龄、种类- 行为:吃、睡、叫2. 创建对象:在主程序中,我们创建了两个Animal对象,分别代表一只狗和一只猫。
通过调用构造函数,为对象的属性赋值。
3. 调用对象的方法:我们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模拟了动物的行为。
例如,我们调用了eat()方法,让动物吃东西;调用了sleep()方法,让动物睡觉;调用了make_sound()方法,让动物发出叫声。
4. 修改对象属性:我们还演示了如何修改对象的属性。
通过调用set_age()方法,我们改变了动物的年龄;通过调用set_type()方法,我们改变了动物的种类。
实验结果:通过运行程序,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狗的名称是"旺财",年龄是3岁,种类是"狗"。
狗吃骨头,睡觉时打呼噜,发出汪汪的叫声。
- 猫的名称是"咪咪",年龄是2岁,种类是"猫"。
猫吃鱼,睡觉时打呼噜,发出喵喵的叫声。
- 经过修改后,狗的年龄变为5岁,种类变为"藏獒";猫的年龄变为3岁,种类变为"波斯猫"。
讨论与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类与对象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类是一种抽象的模板,用于描述具有相似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
对象是类的实例,具体化了类的属性和行为。
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程序的代码。
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类与对象实验报告类与对象实验报告引言: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可以实现对数据和行为的封装,使程序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类与对象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用法。
实验过程:1. 定义类: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个类。
类是对象的抽象描述,包含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以汽车为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Car类,其中包含品牌、颜色和速度等属性,以及启动、加速和刹车等方法。
2. 创建对象:在定义了Car类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对象来实例化该类。
通过使用new关键字,我们可以创建多个汽车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独立的属性和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Car的对象,它是Car类的一个实例。
3. 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创建了对象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点运算符来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例如,通过myCar.brand可以获取myCar对象的品牌属性,通过myCar.start()可以调用myCar对象的启动方法。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象来操作和管理数据,使代码更加清晰和可读。
4. 对象之间的交互:在实际编程中,对象之间经常需要进行交互。
通过在类中定义方法,我们可以实现对象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流。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方法来获取其他汽车对象的速度,并根据这些速度进行比较和判断。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类与对象的概念和用法。
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我们可以实现对数据和行为的封装,使代码更加模块化和易于理解。
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作,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灵活性。
实验总结: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掌握了类与对象的基本用法对于开发高质量的程序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类与对象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其基本用法。
在以后的编程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类与对象,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类和对象实验报告

类和对象实验报告类和对象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通过类和对象的使用,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计算机程序中的实体,从而更好地描述和处理问题。
本实验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介绍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并展示它们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 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2. 学会创建类和对象,并进行基本的操作;3. 掌握类和对象在程序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1. 定义一个类: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类来表示一个学生。
一个学生通常有姓名、年龄和成绩等属性。
我们可以使用Python语言来定义这个类,如下所示:```pythonclass Student: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core): = nameself.age = ageself.score = score```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类和构造函数的概念。
`__init__`方法是类的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类的属性。
`self`表示类的实例对象本身。
2. 创建对象:在类定义完成后,我们可以创建类的对象。
通过创建对象,我们可以访问和操作类的属性和方法。
下面是创建一个学生对象的示例代码:```pythonstudent1 = Student("张三", 18, 90)```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Student`类的构造函数创建了一个名为`student1`的学生对象。
通过传入相应的参数,我们可以为学生对象的属性赋值。
3. 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一旦对象创建成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象来访问和操作类的属性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访问对象属性和方法的示例代码:```pythonprint() # 输出学生的姓名print(student1.age) # 输出学生的年龄print(student1.score) # 输出学生的成绩def study(self):print(f"{}正在学习")student1.study() # 调用学生对象的study方法```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对象的名称和点操作符来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心得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心得哇,做完这个Java类与对象的实验,真的是感触颇多呢。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呀,对于Java里的类和对象,我就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觉得它们好抽象哦。
什么是类呢?就像是一个蓝图一样,描述了对象应该具有的属性和行为。
可那时候,我对这个概念也只是一知半解啦。
当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与挑战。
创建类的时候,我要去仔细思考这个类到底需要哪些属性。
就好比我要创建一个表示学生的类,那姓名、年龄、学号这些属性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呀。
这就像是在设计一个学生的模板一样,好有趣呢。
定义类中的方法也很有意思。
这些方法就像是这个类的功能一样。
比如说学生类中的学习方法,我可以在这个方法里编写一些代码来表示学生学习的过程。
刚开始写的时候,还老是出错呢,哎呀。
不是语法错误,就是逻辑上有点混乱。
不过这也是学习的过程嘛。
创建对象就像是根据这个蓝图来制造一个具体的东西。
我根据学生类创建了具体的学生对象,每个学生对象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值。
这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
当我成功创建出这些对象并且让它们执行相应的方法时,那种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哈哈。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封装的重要性。
把类的属性和方法封装起来,就像是给它们穿上了一层保护罩一样。
这样可以防止外部的代码随意修改类内部的数据,使得代码更加安全和可靠。
这让我觉得Java真的是一门很严谨的编程语言呢。
另外呀,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但又很有趣。
有继承关系,就像儿子类继承父亲类的属性和方法一样。
还有组合关系,一个类可以包含其他类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属性。
理解这些关系的时候,我费了好大的劲呢,不过一旦理解了,就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次实验让我对Java类与对象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真正地可以运用它们来编写程序了。
我觉得自己在编程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呢。
希望以后还能做更多这样有趣又有挑战性的实验,让我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Java编程呀。
[实验报告]类和对象
![[实验报告]类和对象](https://img.taocdn.com/s3/m/b372f7e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实验报告]类和对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抽象的一种程序设计概念“类”和“对象”,理解类之间的继承与多态性,以及封装对对象的各种属性和行为,实现软件对象模型与真实世界对象间的映射。
二、实验内容
1.定义类与对象
(1)类是代表一类实体的抽象。
它包含了一个共同拥有的结构和行为。
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元素。
(2)对象是一个实例。
它拥有一个特定于其类型的属性,并表现出对应的行为。
对象是程序中实际的可操作的元素。
2.类的成员
(1)类的成员可以是变量,函数,常量等等。
(2)变量:类的成员变量可以存储数据成员和提供给类的方法,这些变量被称为实例变量;类变量存储类及其对象的信息。
(3)函数:类的成员函数用于封装一定的行为或对对象的设置,它可以访问实例变量和类变量的值,以及实现一定的功能。
多态性是指一个类可以根据不同环境要求而采用不同的行为。
接口就是把数据和逻辑封装在一起的内部接口。
实验报告4 类与对象

实验名称:类与对象一.实验目的:(1)理解C#语言是如何体现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2)掌握类对象的定义;(3)了解类的封装方法,以及如何创建类和对象;(4)了解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特性;(5)掌握静态成员的用法;(6)掌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含义与作用、定义方式和实现,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定义和重载构造函数。
能够根据给定的要求定义类并实现类的成员函数;(7)掌握参数传递的用法;(8)掌握属性的作用和使用。
二.上机内容:1)创建MyDataTime类,熟悉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定义方法、属性的定义方法以及一般方法的定义过程。
(2)创建Fraction类,掌握运算符重载、静态方法的使用及其与实例方法的区别。
(3)创建Swap类,掌握C#方法中参数的传递。
(4)整理上机步骤,总结经验和体会。
(4)完成实验报告。
四.上机步骤:类的创建与应用:创建一个MyDataTime类,要求如下:(1)私有字段:year,month,day;(2)属性:Year,Month,Day。
注意在定义Month和Day的settor时要检验设置值的有效性,其中,,同时在对Day进行设置的时候要注意闰年和平年的2月的天数。
(3)方法:构造函数:根据需求确定不同参数列表的构造方法。
析构函数:提示析构对象。
PrintMyDataTime:以“2011/4/24”、“2011年4月24日”、“2011.4.24”、“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四日”的形式输出Year,Month和Day。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Text;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class MyDataTime{private int year;public int Year{set { year = value; }get { return year; }}private int month;public int Month{set{if (value >= 1 && value <= 12){month = value;}else{Console.WriteLine("month的赋值范围为[1,12];您输入的值不正确");}}get { return month; }}public int day;public int Day{set{if (month == 2 ){if(year%400==0||(year%100!=0&&year%4==0)){if(value>=1&&value<=29){day=value;}else{if(value>=1&&value<=28){day=value;}}}}else if (month == 1 || month == 3 || month == 5 || month == 7 || month == 8 || month == 10 || month == 12){ if (value >= 1 && value <= 31){ day = value; }}else{if(value>=1&&value<=30){day=value;}}}get { return day; }}public MyDataTime(int x, int y, int z){ Year=x;Month=y;Day=z;}public void show1(){Console.WriteLine("您输入的时间是:{0}/{1}/{2}", year, month, day); }public void show2(){Console.WriteLine("您输入的时间是:{0}年{1}月{2}日", year, month, day);}public void show3(){Console.WriteLine("您输入的时间是:{0}.{1}.{2}", year, month, day); }}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年:");int a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月:");int b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日:");int c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MyDataTime k = new MyDataTime(a,b,c);k.show1();k.show2();k.show3();Console.ReadLine();}}}通过类程序说明静态变量/方法与实例变量/方法的区别:创建一个分数类(Fraction),要求如下:私有字段:FenZi,FenMu构造函数:Fraction(int FenZi, int FenMu),注意要校验分母,不能为0;方法:重载运算符和-(负号),完成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求相反数运算。
类与对象的实验总结

类与对象的实验总结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类与对象的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它们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使用方法。
首先是对类的实验。
一个类是对象的抽象模板,它描述了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
在实验中,我创建了一个名为“Person”的类来描述人的属性和行为。
在类中,我定义了属性包括姓名(name)、年龄(age)和性别(gender),并通过构造函数来初始化这些属性。
我还定义了方法来获取和设置属性的值,以及一个方法来展示人的信息。
通过实例化该类,我创建了不同的人对象,每个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值。
这样,一个类可以创建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但属性值可以不同。
这使得代码的复用性大大提高,并且能够方便地对对象进行操作和管理。
接下来是对对象的实验。
一个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它具有类定义的属性和行为。
在实验中,我通过实例化“Person”类来创建了不同的人对象。
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我可以获取和设置对象的属性值,以及展示对象的信息。
对象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地改变自己的属性值,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灵活处理。
同时,对象之间可以相互调用对方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对象之间的交互与合作。
通过使用对象,我可以更加方便地管理和操作数据,使代码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
在实验中,我还学习了类的继承和多态的概念,并实际操作了它们。
继承是一种机制,允许一个类从另一个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通过创建一个子类,我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子类中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或者重写父类的方法。
这种继承的关系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创建不同的子类。
多态是一种机制,允许一个对象使用多种形态。
通过创建一个父类的对象,我可以将其赋值给父类和子类的变量,通过调用不同的变量实现对不同的方法的调用。
多态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代码更加易于拓展和维护。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实践得到了解决。
首先是对类的理解问题,刚开始接触类的概念时,我对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些模糊,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类和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
};
Coordinate::Coordinate(Coordinate &p)
{ x=p.x;
y=p.y;
cout<<”copy-initialization Constructou is called\n”;
}
int main()
{ Coordinate p1(3,4);
Coordinate p2(p1);
Coordinate p3=p2;
cout<<”p3=(“<<p3.getx()<<”,”<<p3.gety()<<”)\n”;
return(0);
}
(1)程序运行结果
(2)将Coordinate类中带有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进行修改,在函数体内增添下述语句:
cout<<”Constructor is called.\n”;
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解释输出结果。
运行结果如下
解释输出结果:在编写的程序中有cout<<”copy-initialization Constructou is called\n”;执行主函数时,在主函数中定义对象p1,并传进两个参数,系统自动调用有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给x,y赋值后执行cout语句输出Constructor is called.
(3)按下列要求进行调试:
在主函数体内,添加下列语句:
Coordinate p4;
Coordinata p5(2);
调试程序时会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如何对已有的构造函数进行适当修改?
③出现的错误:
int main()
{
Coordinate p1(3,4);
Coordinate p2(p1);
Coordinate p3=p2;
Coordinate p4;
Coordinate p5(2);
cout<<"姓名:王婷,学号:201140410340 "<<endl;
cout<<"p3=("<<p3.getx()<<","<<p3.gety()<<")\n";
cout<<"p4=("<<p4.getx()<<","<<p4.gety()<<")\n";
cout<<"p5=("<<p5.getx()<<","<<p5.gety()<<")\n";
return(0);
}
运行结果如下:
for(int i=0;i<4;i++)
{
m[i][i]=sum-m[i][i];
m[i][3-i]=sum-m[i][3-i];
}
}
void magic::printmagic()
{
for(int i=0;i<4;i++)
{
for(int j=0;j<4;j++)
cout<<m[i][j]<<"\t";
cout<<endl;
}
}
int main()
{
magic demo;
demo.getdate();
demo.setfirstmagic();
demo.generatemagic();
demo.printmagic();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②运行结果:
③结果分析:此代码定义了个Location类,求两点的距离,通过getx和gety方法获取类的私有成员即该点的坐标。
然后求出两点间的距离并输出。
4.声明一个Student类,在该类中包括一个数据成员score(分数)、两个静态数据成员total_score (总分)和count(学生人数);还包括一个成员函数account()用于设置分数、累计学生成绩之和、累计学生人数,一个静态成员函数sum()用于返回学生的成绩之和,另一个静态成员函数average ()用于求全班成绩的平均值。
在main函数中,输入某班同学的成绩,并调用上述函数求出全班学生的成绩之和和平均分。
程序如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tudent{
private:
float score;
static int count;
static float total_score;
public:
void account(float score1) {score=score1;
++count;
total_score=total_score+score; }
static float sum()
{return total_score;
}
static float average()
{
return total_score/count;
}
};
int Student:: count=0;
float Student:: total_score=0.0;
int main()
{
Student s1,s2;
s1.account(99);
cout<<Student::sum()<<endl; cout<<Student::average()<<endl; s2.account(70);
cout<<Student::sum()<<endl; cout<<Student::average()<<endl; return 0;
}
输出结果如下:
5.使用C++的string类,将5个字符串按逆转后的顺序显示出来。
例如,逆转前的5个字符串是:
Germany Japan America Britain France
按逆转后的顺序输出字符串是:
France Britain America Japan Germany
解答如下
① 写源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math.h>
class Location {
public:
Location(double,double);
double Getx()
{
return x;
}
double Gety()
{
return y;
}
double distance(Location &);
②运行结果:
实验总结:
类的私有成员只能被内部方法访问,不能被对象访问,更不能被其他对象访问,但是可以利用友元函数可以访问。
每个类必须有无参数的默认构造函数,当没有定义构造函数时,系统会自动添加默认构造函数,否则,必须自己重新定义默认构造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