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3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精选学习文档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一两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第6回、第39—42回、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了解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有条件的看一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特点。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至少读3遍。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累计节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读《红楼梦》有什么困难没有?生交流。
预设:难字多,很多地方是文言的,不好懂,读着费劲。
人物多,关系复杂。
诗词多,读不太懂。
2.师小结:《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确实不太好读。
(指读得多的,读得好的)你读得好,说说你是怎么读的?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好方法介绍?3.再次交流:先看电视剧,再看书。
先看白话简装本,大概了解了,再看原著。
先看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对书中一些主要人物都了解了,再从头看,就不那么难了。
看书的同时,看一看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中人》,还有网上查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跟同学交流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指名读。
2.学生正音纠错。
3.再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大致谈谈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
四、作业。
1.读《红楼梦》中相关情节,重点是《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情节(最好能读到三遍以上),即《红楼梦》第6回(一进)、第39至42回(二进)、第113回(三进)、第119回(四进、五进),第120回(六进),力争达到吃透的程度。
2.读老师提供的资料《刘姥姥四进荣国府》《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导读》《穿针引线刘姥姥》《浅析刘姥姥形象》《〈红楼梦〉十二金钗解读》《曹雪芹写“笑”》。
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4长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4长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古典名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不同人物不同的笑态推测人物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题目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二、新课1.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仅仅329个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三百多个字都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板书笑)据文学家统计呀,在《红楼梦》中有二千四百多处提到了笑,写的最为精彩也最为经典的正是我们课文中的这329个字。
(课件全文)2.那好,同学们围绕这个笑字,你有哪些问题呢?(课件)(①为什么笑②什么人笑③怎样笑)①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人们发笑。
②都有什么人笑了呢?请同学们动笔画一画。
③短短的329个字,就写了这么多人的笑,那他们都是怎样笑的呢?老师请同学们出声的读一读课文,谁的笑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描写她的句子画下来,好开始吧。
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3.老师听出来了,描写每个人的句子不多,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这样你们配合老师来读一下课文怎么样,老师读人物的名字,你们来接读。
真是一幅群笑图啊,同样的场合,又都是描写笑,却没有丝毫的雷同。
4.那么这些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尝试,透过课文中人物不同的笑态,我们来推测一下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这次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各组准备好学习卡,然后开始进行小组学习。
5.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板书)三、教师小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汇报到这,下节课我们继续完成,短短的20分钟,仅仅是我们学习《红楼梦》的一个开始,如果你翻开《红楼梦》像这样精彩的片段,像这样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希望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领悟到推测的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喜欢上《红楼梦》,走进《红楼梦》。
原平市三小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4长版

5、这时,我引导学生去思考:假如你就是顶碗少年,在这么惊心动魄的表演过程中你是怎么想的呢?你能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吗?(有的说是自己在困难面前没有气馁,有自信,能像自己进行挑战,有的说是基本功扎实,还有的说是老者的鼓励)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我顺势点拨:你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在困难时战胜了自己)最终学生体会到了在两次失败后,少年没有灰心,战胜了自己,再有了老者的鼓励,他就更加自信了,才取得了成功。
以上这些句子,要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激发热情
1.你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什么发现吗?说一说.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今后在学习、生活中会有所改变吗?会怎样做呢?
五、拓展练习
搜集科学家童年有趣的故事读一读。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中的成语。
《顶碗少年》说课稿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并简单介绍作者.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喜欢的词语。
2。检查生字读音。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文章可以划分为哪几部分?依据是什么?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意思?哪部分是课文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依据是先概括叙述,然后具体叙述,最后总结。第一部分概括叙述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第二部分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第三部分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2、再引导学生默读并思考:文中哪句话是作者对他看到的这次杂技表演的总体评价?学生通过认真默读课文,找到重点句,我出示课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板书:惊心动魄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版

3.引导学生思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原因和动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讲授新知
1.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解读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强调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表达技巧。
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
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表达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和掌握。
3.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意义和价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思。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课堂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2.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马鞍山市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4长版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古典名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不同人物不同的笑态推测人物的性格.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题目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二、新课1。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仅仅329个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三百多个字都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板书笑)据文学家统计呀,在《红楼梦》中有二千四百多处提到了笑,写的最为精彩也最为经典的正是我们课文中的这329个字。
(课件全文) 2。
那好,同学们围绕这个笑字,你有哪些问题呢?(课件)(①为什么笑②什么人笑③怎样笑)①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人们发笑。
②都有什么人笑了呢?请同学们动笔画一画。
③短短的329个字,就写了这么多人的笑,那他们都是怎样笑的呢?老师请同学们出声的读一读课文,谁的笑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描写她的句子画下来,好开始吧。
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3。
老师听出来了,描写每个人的句子不多,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这样你们配合老师来读一下课文怎么样,老师读人物的名字,你们来接读。
真是一幅群笑图啊,同样的场合,又都是描写笑,却没有丝毫的雷同.4。
那么这些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尝试,透过课文中人物不同的笑态,我们来推测一下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这次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各组准备好学习卡,然后开始进行小组学习。
5。
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板书)三、教师小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汇报到这,下节课我们继续完成,短短的20分钟,仅仅是我们学习《红楼梦》的一个开始,如果你翻开《红楼梦》像这样精彩的片段,像这样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希望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领悟到推测的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喜欢上《红楼梦》,走进《红楼梦》。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九单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春版

课题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
备课时间
5.20
授课时间
5.26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审核人
编号
20160609022
第(13)周
第(4)课时
教材分析
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独特的描写场面的方法,体会课文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学会从词句中推测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重点)
D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王夫人是贾政之妻,荣国府的当家人,王熙凤的姑母,显然看出这场戏是凤丫头导演的。而凤姐在贾府,贾母宠她,婆婆邢夫人与她不和但又不敢惹她,众姐妹不便指责她,而能指责她的只有王夫人,因为笑得太厉害了,“说不出话来”,所以只好“用手指着”代替责备,这样很符合王夫人的身份和地位,也表现了她的端庄贤淑。
F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薛姨妈坐在一边喝茶,看了刘姥姥的表演,低头忍俊不禁,一口茶喷到近旁探春的裙子上,这与端庄贤淑的王夫人相比,就显得不那么拘谨了。
E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她有文才,精明强干,在几位小姐中是佼佼者,性格外向并略带几分泼辣,连凤姐都让她三分。她的笑态既同于湘云,又不同于湘云。说相同,是她俩都是纵情的笑;说不同,湘云仅仅是把茶喷出来,而探春却连茶带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更放纵。
(3)拓展与运用。
引导学生依托课文,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读“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完整内容,读《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三进”荣国府的有关章回。
作业设计
阅读《红楼梦》,进一步了解著作中的人物。
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5长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5长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2.能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3.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听着这首经典的老歌,又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中,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2.能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3.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自学提示,自学督查1、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在笑?她们又都是怎么笑的?2、出示自学提示: 1、认真默读课文,找找文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用圆圈把她们的名字标出来。
2.作者都描写谁的笑非常传神,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用浪线画下来,在心里反复读两遍。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5、课文中写每一个人的文字并不多,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内容,老师读人的名字,同学们接着读。
6、真是一幅群笑图啊,《红楼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笑,有人做过统计,至少3400多个笑字,在生活中,你都积累了哪些表现笑的词语?(生汇报)7、出示写笑的词语。
8、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描写笑的词语,这些词语有没有和我们课文中人物的笑对应上的?(生汇报)9、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描写笑的词语,但有意思的是作者曹雪芹并没有用上我们说的这些词,文中只有1个哈哈大笑,9个简单的笑,但每个人的笑态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那作者是怎样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众人笑态的呢?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的笑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出示自学提示:1、认真默读课文,把你觉得写笑最生动传神,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圈出来,反复品读,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九单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春版

课题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
备课时间
5.20
授课时间
5.25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审核人
编号
20160609021
第(13)周
第(3)课时
教材分析
学习本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喜欢名著,喜欢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重点)
板书设计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
次数为什么而笑有谁在笑怎样笑的推想其性格特点
第一次第Biblioteka 次教学反思关于刘姥姥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本为农村老寡妇,后依女婿生活。阅历丰富,熟悉人情世态。因女婿与贾府是远亲,曾三进荣国府乞求资助,并得以进入大观园观赏和饮宴。她既对贾府的穷奢极欲不胜感慨,又竭力迎合,多方凑趣,不惜忍受捉弄,终于得到丰厚的馈赠,从而对贾府十分感激。书中写她在大观园的种种情状,非常生动和深刻,使之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较著名的艺术形象之一。
第2自然段写众人刚刚笑罢,紧接着刘姥姥又出“妙语”,她对鸽子蛋的评价使众人“又笑起来”。这部分只写了一个人物——贾母,她笑得“眼泪出来,只忍不住”。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被尊为“老祖宗”,描写她的笑是极具代表性的。如果说众人大笑是“面”,那么贾母的笑就是一个精彩的“点”,点面结合,恰到好处。
教学准备、资源
教学基本
环节
1.复习导入:《用奇谋孔明借箭》中的人物特点。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3.搜集本课、作者的简介与写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四十回。文中主要描写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和鸳鸯拿她取笑逗乐,闹出了笑话,惹得全场大笑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会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那么大家读过
《红楼梦》吗?
你知道《红楼梦》中的哪些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在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姥姥。
关于她还有一则歇后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刘姥姥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撑”“揉”“捶”是翘舌音,注意读准字音。
对文中出现的不能理解的词语重点画一画。
例如:塞馕、促狭鬼。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
2、默读课文
(1)动笔画一画,文中除了刘姥姥之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把人物的名字画出来。
(2)小组合作
(3)名汇报,补充。
3、课文是分几层写的?每层写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层后说一说。
4、学习生字
指名读生字,记忆生字,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深入读课文
出示问题:课文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笑,请你比较一下他们的笑有什不同?请你从每个人的笑中,推测一下人物的性格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教师作适当引导。
2、先是刘姥姥的一番话,重点是“众人”的大笑:都出现了那些人物?
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丫鬟们。
他们都是怎样笑的?
3、反复阅读众人的笑,想象一下: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汇报,补充。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文中人物栩栩如生)
四、拓展延伸:
1、浏览《红楼梦》原著,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读完整。
2、了解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和三进荣国府的内容。
3、讨论:通过走进《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你对中国的四大名著有了哪些了解?
五、课堂小结
《红楼梦》是一部经典著作,里面的人物众多,你想更多地了解里面的人物吗?那就去把它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妙语老刘,老刘……众人大笑
刘姥姥人各有笑
笑中有笑
妙语众人笑(总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