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六年级语文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案1长春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版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对古典文学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这篇课文的内容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文中涉及的封建礼教、人际关系等复杂社会现象理解不够深入。此时,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他们逐步深入理解课文,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中的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成语和典故,如“下车伊始”、“繁文缛节”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恰当运用。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分析,学生能够把握故事情节,提炼出文章的主旨,理解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经历所反映出的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心得和感悟。
3.家庭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份关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知识问答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问答卷内容涵盖课文重点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角色扮演:与家长合作,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
-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课文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开展同伴互评,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教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这一课时,教师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长春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长春版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设计太平镇中心小学李国东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红楼梦》16集视频片断.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搜集人物性格.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下?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3.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短短329个字其实就围绕一个字展开,哪个字啊?(板书:笑)4. 故事中人物都是怎么“笑”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这节课就要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二、理解课文.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地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写笑最生动传神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圈出来,反复品读。

( 2)、你觉得谁的笑最有特点?结合你圈画的重点词语讲一讲。

(3)、透过人物的笑,你能不能猜猜他(她)具有什么性格特点?3.小组汇报:(1).故事中人们共笑了几次?(板书:众人\贾母)(2).汇报人物的笑与性格.按人物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都有谁呀?(贾母、刘姥姥、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迎春、惜春、凤姐、鸳鸯、琥珀)4.他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厉害呢?(出示描写刘姥姥的两段话),指生读.(1).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2).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最新长春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优质课教案 (1)

最新长春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优质课教案 (1)

9——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一两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第6回、第39—42回、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了解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有条件的看一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特点。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至少读3遍。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读《红楼梦》有什么困难没有?生交流。

预设:难字多,很多地方是文言的,不好懂,读着费劲。

人物多,关系复杂。

诗词多,读不太懂。

2.师小结:《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确实不太好读。

(指读得多的,读得好的)你读得好,说说你是怎么读的?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好方法介绍?3.再次交流:先看电视剧,再看书。

先看白话简装本,大概了解了,再看原著。

先看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对书中一些主要人物都了解了,再从头看,就不那么难了。

看书的同时,看一看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中人》,还有网上查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跟同学交流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指名读。

2.学生正音纠错。

3.再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大致谈谈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

四、作业。

1.读《红楼梦》中相关情节,重点是《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情节(最好能读到三遍以上),即《红楼梦》第6回(一进)、第39至42回(二进)、第113回(三进)、第119回(四进、五进),第120回(六进),力争达到吃透的程度。

2.读老师提供的资料《刘姥姥四进荣国府》《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导读》《穿针引线刘姥姥》《浅析刘姥姥形象》《〈红楼梦〉十二金钗解读》《曹雪芹写“笑”》。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案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案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那么大家读过《红楼梦》吗?你知道《红楼梦》中的哪些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在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姥姥。

关于她还有一则歇后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刘姥姥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撑”“揉”“捶”是翘舌音,注意读准字音。

对文中出现的不能理解的词语重点画一画。

例如:塞馕、促狭鬼。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

2、默读课文(1)动笔画一画,文中除了刘姥姥之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把人物的名字画出来。

(2)小组合作(3)名汇报,补充。

3、课文是分几层写的?每层写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层后说一说。

4、学习生字指名读生字,记忆生字,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深入读课文出示问题:课文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笑,请你比较一下他们的笑有什不同?请你从每个人的笑中,推测一下人物的*格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教师作适当引导。

2、先是刘姥姥的一番话,重点是“众人”的大笑:都出现了那些人物?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丫鬟们。

他们都是怎样笑的?3、反复阅读众人的笑,想象一下: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格特点?4、汇报,补充。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文中人物栩栩如生)四、拓展延伸:1、浏览《红楼梦》原著,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读完整。

2、了解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和三进荣国府的内容。

3、讨论:通过走进《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你对*的四大名著有了哪些了解?五、课堂小结《红楼梦》是一部经典著作,里面的人物众多,你想更多地了解里面的人物吗?那就去把它读一读吧!板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妙语老刘,老刘……众人大笑刘姥姥人各有笑笑中有笑妙语鸡俊、蛋俊众人笑(总写)贾母之笑(特写)教学反思:。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设计教案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设计教案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文中主要描写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凤姐和鸳鸯拿她取笑逗乐,闹出了笑话,惹得全场大笑不已的场面。

本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文中人物栩栩如生。

作者以深厚的文学底蕴描绘了不同人物不同的笑态,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令人耳目一新。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感受、理解、欣赏课文。

2.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请大家猜一位人物:她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

她曾三进荣国府,带来欢声笑语无限。

她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之姥姥。

她曾三进荣国府,带来欢声笑语无限。

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很重情义,而且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这个老太太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今天人们也常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做刘姥姥。

2.谁能说一说你对《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的了解。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被誉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全书共一百二十回。

作者曹雪芹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后回是高鹗续写的。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的明白得,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估量人物性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爱好,激发学生对祖国古典名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依照不同人物不同的笑态估量人物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题目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二、新课1.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仅仅329个字,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想一想这三百多个字差不多上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板书笑)据文学家统计呀,在《红楼梦》中有二千四百多处提到了笑,写的最为杰出也最为经典的正是我们课文中的这329个字。

(课件全文)2.那好,同学们围绕那个笑字,你有哪些问题呢?(课件)(①什么缘故笑②什么人笑③如何样笑)①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人们发笑。

②都有什么人笑了呢?请同学们动笔画一画。

③短短的329个字,就写了这么多人的笑,那他们差不多上如何样笑的呢?老师请同学们出声的读一读课文,谁的笑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描写她的句子画下来,好开始吧。

谁情愿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3.老师听出来了,描写每个人的句子不多,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如此你们配合老师来读一下课文如何样,老师读人物的名字,你们来接读。

真是一幅群笑图啊,同样的场合,又差不多上描写笑,却没有丝毫的雷同。

4.那么这些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有味的尝试,透过课文中人物不同的笑态,我们来估量一下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这次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各组预备好学习卡,然后开始进行小组学习。

5.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板书)三、教师小结由于时刻关系我们先汇报到这,下节课我们连续完成,短短的20分钟,仅仅是我们学习《红楼梦》的一个开始,假如你翻开《红楼梦》像如此杰出的片段,像如此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期望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领会到估量的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喜爱上《红楼梦》,走进《红楼梦》。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版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长版
2.提问学生对刘姥姥的认知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原因和动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讲授新知
1.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解读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强调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表达技巧。
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
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表达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和掌握。
3.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意义和价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思。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课堂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2.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21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课件

2021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下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课件
课文 朗读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课文 朗读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词语积累
给以下字注音
黛 〔dài 〕
箸 〔zhù 〕
湘 〔xiāng 〕
鸳 〔yuān 〕


〔āi〕
〔hǔ 〕


〔nǎng 〕 〔pò 〕


〔xuē 〕 〔 zhèng 〕

〔yāng 〕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第九单元 ·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刘姥姥二进荣 国府(节选)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猜猜她是谁?
同学们,请大家猜一位人物:她是中国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她曾三进荣 国府,带来欢声笑语无限。她身上表达了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 物,王板儿之姥姥。她曾三进荣国府,带来欢声 笑语无限。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很重情义,而且有那 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个老太太身上表达了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受广阔读者喜爱。今天人们 也常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做刘姥姥。
• 〔1〕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 〔合:覆盖,笼罩,这里指扣。〕 • 〔2〕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 • 〔箸:筷子〕 • 〔3〕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 〔方:刚刚〕 • 〔4〕我且塞馕一个! • 〔馕: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 • 〔5〕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 〔促狭:喜欢恶作剧的,爱捉弄人的。〕
课文导入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读读课文理解内容 四大名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
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两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第6回、第39—42回、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了解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有条件的看一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特点。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至少读3遍。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读《红楼梦》有什么困难没有?
生交流。

预设:难字多,很多地方是文言的,不好懂,读着费劲。

人物多,关系复杂。

诗词多,读不太懂。

2.师小结:《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确实不太好读。

(指读得多的,读得好的)你读得好,说说你是怎么读的?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好方法介绍?
3.再次交流:先看电视剧,再看书。

先看白话简装本,大概了解了,再看原著。

先看刘姥姥进
荣国府的内容,对书中一些主要人物都了解了,再从头看,就不那么难了。

看书的同时,看一看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中人》,还有网上查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跟同学交流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指名读。

2.学生正音纠错。

3.再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
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2.大致谈谈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

四、作业。

1.读《红楼梦》中相关情节,重点是《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情节(最好能读到三遍以上),即《红楼梦》第6回(一进)、第39至42回(二进)、第113回(三进)、第119回(四进、五进),第120回(六进),力争达到吃透的程度。

2.读老师提供的资料《刘姥姥四进荣国府》《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导读》《穿针引线刘姥姥》《浅析刘姥姥形象》《〈红楼梦〉十二金钗解读》《曹雪芹写“笑”》。

3.查资料了解《红楼梦》、曹雪芹、刘姥姥、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宝玉、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鸳鸯、琥珀,能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话对各个人物作三、五句话的简单评价。

第二课时
课前活动:红楼人物竞猜
师:两周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读《红楼梦》,特别是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

这个作业大家都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那好,我们来一个红楼人物竞猜。

首先,请四个小组各派一位代表到讲台前。

四个小组最快速度选派代表。

师:请你们背对大屏站好,一会儿屏幕将出现红楼人物的名字,我们下面的同学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说出那个人物的特点,我们前面的同学根据下面同学的提示,猜出屏幕出现的是哪个人物。

听明白了吗?好了,从一组开始。

四个小组竞猜。

屏幕依次出现: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贾母、史湘云、贾探春、薛宝钗、刘姥姥
师:通过刚才的红楼人物竞猜,老师看得出大家还真是用心读《红楼梦》了!陆游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有了这么好的《红楼梦》阅读基础,今天的课文一定也能学得非常不错。

好了,我们上课。

一、读题解题,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

2.解题,了解题目都交代了什么。

(人物:刘姥姥。

事件:二进荣国府。

地点:荣国府。

节选:不是完整的原文,只是截取《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片段。


3.引导学生读题目下面的学习提示,大概了解《红楼梦》及我们课文节选的片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地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2.幻灯片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及比较难读的字,学生齐读。

xiāng xuē hǔ pò zhèng nǎng
湘云薛姨妈琥珀发怔塞馕
3.谁能一两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三、自读课文,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
1.《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因此课文节选的片段也是半文半白的。

请同学们自由出声练读课文,把不太好读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多读两遍,品味品味,感受感受。

2.幻灯片出示三个重点句子,指名读,弄懂重点词的意思。

(1)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合:覆盖,笼罩,这里指扣。


(2)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箸:筷子)
(3)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方:刚刚)
3.齐读课文下面注释中两个词的解释。

四、精读课文,研究“笑”
(一)关注“笑”的人物
1.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短短329个字其实就围绕一个字展开,哪个字啊?(板书:笑)
2.故事中人物都是怎么“笑”的,有什么特点呢?(板书:?)我们这节课就要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3.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除了刘姥姥,文中还写了哪些人物,用“”把他们
的名字标记出来(板书:)半分钟,快!(生浏览,画人物)
4.按人物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都有谁呀?(贾母、刘姥姥、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迎春、惜春、凤姐、鸳鸯、琥珀)
(二)关注传神的“笑”
1.不同的人物都是怎么笑的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描写谁
的笑非常传神,给你留下印象特别深,用浪线画下来(板书:~~~~ ),在心里反复读两遍。

(生默读,画)
2.交流。

学生读自己觉得描写生动传神的笑。

(三)关注写“笑”的词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红楼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笑”,老师
粗略数了一下,至少3400个。

说到“笑”,你们都能想到哪些写笑的词语?
2.幻灯片出示10个写笑的词,生齐读。

3.这些词有没有能跟文中人物的笑对上的?(生谈某词写的就是某人的笑,
可以用某词形容某人的笑,并读该人物的笑)
(四)关注重点词语,推测人物性格特点
1.《红楼梦》中写笑最经典的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席间这幅群笑图,可以说,群笑图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最有意思的是曹雪芹并没有用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么多写笑的词,只有1个“哈哈大笑”,9个“笑”,那他是怎样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众人笑态的呢?在他笔下,每个人的笑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地默读课文,把你觉得写笑最生动传神、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圈出来,反复品读品读,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

(生出声读,圈,批注)
2.交流:
(1)你觉得谁的笑最有特点?结合你圈画的重点词语讲一讲。

(2)透过人物的笑,你能不能猜猜他(她)什么性格特点?
3.交流中自然插入:他(她)为什么笑得那么厉害呢?出示描写刘姥姥的两段文字,指读,学生谈哪可笑(语言、神态、动作)。

而后继续交流。

4.在曹雪芹笔下,每个人的笑绝不相同,各有各的笑法,个性鲜明,合情合理,非常合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理、年龄、体质。

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我们来有感情齐读这段语句,感受曹雪芹写群笑的高妙!
五、课后延展
《红楼梦》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古典小
说“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世界文学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深入阅读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感兴趣的也可以完整地读一读《红楼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