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踪迹》—追寻中国人的根
读《诸神》,寻踪迹

读《诸神》,寻踪迹暑假在家闲来无事就拿书来打发时间,而《诸神的踪迹》是其中的一本。
这本书是学校读书节时统一购买的,买后一直闲置在一旁,这次也只是想着消磨时光浏览一番,却不曾想到被吸引住了,发现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精彩。
刚拿到书读到题目时,我本能地认为这是本神话之作,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起初的感觉又对又不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诸神的踪迹》共分为十八个章节,前十个章节写的是中国的上古神话。
第一章就是盘古女娲,接着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每位传说人物各占一章,而后面八章则分述了夏、商、周三代。
所以准切地来讲这本书是以上古神话来写的中国上古史,怪不得在这本书的封面最上方写有“中国人的历史”这几个字样。
那么为什么讲历史要从神话讲起呢?因为作者认为在有确实的文字记载之前,人类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的,祖先们喜欢用故事来讲历史,时代一久,这些故事在后人眼里就成了神话。
神话其实就是历史的童话。
再看这封面,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刚才提到的字样之外,还有“三皇五帝夏商周”这七个字(多媒体标注)。
短短几个字便将本书内容融入其中。
夏商周对于我们来讲还算熟悉,而对于“三皇五帝”的说法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通常“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先说“燧人”,他便是“燧木取火”第一人。
在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之后,我们的祖先起初为躲避野兽等其他危险,他们把房子像巢一样筑在树上。
此时的人类最大的危机便是没有火种,饥饿、寒冷、疾病、凶险的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寻找火源是种族存活下去的希望。
而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中,总有一些人在最关键时会挺身而出。
燧人氏就是其中一位,他寻找到了会发光的火树——燧木,于是进行了燧木取火。
火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和新的传奇。
不仅如此,燧人氏还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便于人们记事。
再来说说“伏羲”。
燧人氏“结绳记事”的方法给了伏羲灵感,他用小横线象征天,用断线象征地,画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八卦图。
《诸神的踪迹》

《诸神的踪迹》作者:申赋渔来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20年第11期作者介绍申赋渔,著名专栏作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记者。
著有《匠人》《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半夏河》《逝者如渡渡》《不哭》等多部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
现居巴黎。
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
作品简介这本书是“中国人的历史”系列开篇之作。
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从上古时代追述到夏商周朝,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大禹治水、不食周糜等词语背后的丰富世界。
《诸神的踪迹》带我们回到了远古时代,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先人,更了解中国人的历史。
与生而为神的希腊神话众神不同,中国的神是在祖先们口口相传中由人化身而成的,因此,中国神的队伍罕见的庞大杂糅,神的设定与人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也因此,中国神话包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密码。
本书仿佛是镜头感十足的纪录片,生动、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神的谱系,一步步带你追寻诸神的踪迹,追寻中国人的根。
推荐词中国的神话不是紧密相连的,而是碎片化的,如大家熟悉的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仓颉造字等,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
《中国人的历史:诸神的踪迹》把碎片式的故事整理得有条理、有系统、更成体系,按照时间线一字排开。
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当我们为中华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而自豪时,我们应该去触摸这五千年时光。
常语有话:读史让人的心灵变得丰盈。
我也想说:读懂我们的中国史,我们的生命会“延长”。
这本书的作者申赋渔特别讲究文字的美感与句子的节奏。
他朴实无华的文字,却让人有了非一般的体验。
好的文字就如同动人的歌曲一样,让人欢愉。
这本书让我们在读历史的同时,也感受语言、文字、文学之美,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作品赏析盘古女娲(节选)盘古和女娲离我们已经极其遥远,可是大地上还有他们的踪迹。
如果去寻找,就能找着。
据南朝任昉(fǎnɡ)所著《述异记》里说,在南海,有盘古的墓。
诗人何为 (节选)

诗人何为(节选)诗人何为(节选){德] 海德格尔孙周兴译“……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贺德龄在哀歌《面包和酒》(Brod und Wein)中如是问。
我们今天几乎不能领会这个问题了。
我们又怎会想到去把捉贺德龄所给出的答案呢?“……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时代”一词在此指的是我们自己还置身于其中的时代。
对于贺德龄的历史经验来说,随着基督的出现和殉道,神的日子就日薄西山了。
夜晚到来。
赫拉克勒斯(Herakles)、奥尼索斯(Dionysos)和耶稣督这“三位一体”弃世而去,世界时代的夜晚便趋向于黑夜。
世界黑夜弥漫着它的黑暗。
上帝之离去,“上帝之缺席”,决定了世界时代。
当然,为贺德龄所经验到的上帝之缺席,并不否认在个人那里和在教会中还有基督教的上帝关系继续存在,贺氏甚至也没有轻蔑地看待这种上帝关系。
上帝之缺席意味着,不再有上帝显明确实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周围,并且由于这种聚集,把世界历史和人在其中的栖留嵌合为一体。
但在上帝之缺席这回事情上还预示着更为恶劣的东西。
不光诸神和上帝逃遁了,而且神性之光辉也已经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减,。
世界黑夜的时代是贫困的时代,因为它一味地就变得更加贫困。
它已经变得如此贫困,以至于它不再能觉察到上帝之缺席本身了。
由于上帝之缺席,世界便失去了它赖以建立的基础。
“深渊”(Abgrund)一词原本意指地基和基础。
是某顺势下降而落下其中的最深的基地。
但在下文中,我们将把这个“Ab-”看作基础的完全缺失。
基础乃是某种植根和站立的地基。
丧失了基础的世界时代悬于深渊中。
假定竟还有一种转变为这个贫困时代敞开着,那么这种转变也只有当世界从基础升起而发生转向之际才能到来。
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人们必须经历并且承受世界之深渊。
但为此就必需有入于深渊的人们。
世界时代之转变的发生,并非由于什么时候有某种新上帝杀将出来,或者,有一个老上帝重新自埋伏处冲出来。
如若人没有事先为它准备好一个居留之所,上帝重降之际又该何所往呢?如若神性之光辉没有事先在万物中开始闪耀,上帝又如何能有一种合乎神之方式的居留呢?“曾经在此”的诸神唯在“适当时代”里才“返回”:这就是,唯当时代已经借助于人在正确的方式发生了转变,诸神才可能“返回”。
诸神的踪迹第一章读后感

诸神的踪迹第一章读后感《<诸神的踪迹>第一章读后感》哇塞!《诸神的踪迹》这本书可太有意思啦!尤其是第一章,简直让我大开眼界!在这第一章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神祇,他们的故事真是太吸引人了!就好像我自己也身处那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时代一样。
书里讲了好多神祇的故事,比如说盘古。
哎呀,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那可真是太了不起了!想象一下,整个世界都混沌一片,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
这时候,盘古站了出来,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用自己的力量把天地给分开了!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气啊!这难道不令人惊叹吗?要是没有盘古,我们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女娲,她可是个了不起的女神!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这简直太神奇了!就好像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用她的双手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女娲看着自己创造的人类,心里该有多高兴啊!我有时候就想,我们人类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真的要感谢女娲呢!除了这些神祇的故事,书里的描写也特别生动。
比如说描写天地混沌的那一段,“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鸡蛋,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
”这比喻,多形象啊!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个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和这些神祇们一起经历着那些神奇的事情。
我会跟着他们的脚步,一起感受喜悦、悲伤、愤怒和希望。
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读着读着,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先们是多么有想象力啊!他们创造了这些神祇的故事,来解释这个世界的起源和人类的诞生。
这些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它们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们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是如何勇敢地去探索和想象的。
总之,《诸神的踪迹》第一章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传承这些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永远流传下去!。
诸神的踪迹第一章盘古女娲读后感

诸神的踪迹第一章盘古女娲读后感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诸神的踪迹》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元素的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
荷尔德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新神话

荷尔德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新神话——纪念海德格尔诞辰120周年因为如同柏拉图的著作在千年之后仍向我们劲吹不息一样,海德格尔的思想掀起的风暴也并非起因于某个世纪,它来自远古,臻于完成,此一完成如同所有完成一样,又归于远古。
——汉娜•阿伦特一、2009年,当我们在新的千年这第十个年头,回望整个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不禁会发出无限的感慨,那是一个我们所知道的,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发生最巨大变化的一个世纪,伟大的历史事件和参与其中的历史人物,层不不穷,在那些改变了世纪面貌的人物之中,能让我们永远怀念的不在少数。
从立言的方面来看,马丁•海德格尔是绝对不应该被忽视和忘记的,或许我们将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是有争议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达他在古今哲学家中的特殊地位。
海德格尔曾经将他最喜欢和推崇的诗人荷尔德林称为诗人中的诗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海德格尔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
与他的西方哲学前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尼采和他的老师胡塞尔比起来,他是不足以戴上哲学之王的桂冠的,就如同与荷马、但丁、歌德、拜伦相比,荷尔德林是不足以享誉“诗人之王”的称号的。
但海德格尔何以将“诗人之诗人”的桂冠奉献给这位同乡的诗人,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偏爱吗?海德格尔当然有他独特的理由,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中,海德格尔指出:“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荷尔德林,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作为林林总总的诗歌作品中的一种,体现了诗的普遍本质,而仅只是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意的规定性而特别的诗化了诗的本质。
在我们看来,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
”这段话更加明确的表达了海德格尔的意思:“荷尔德林诗意地表达了诗的本质——但并非在永恒有效的概念意义上来表达的。
这一诗之本质属于某一特定的时代,但并不是一味地相应于这个已经存在的时代。
相反,由于荷尔德林重新创建了诗之本质,他因此才规定了一个新时代。
这是诸神逃遁和上帝到来的时代。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银杏郭沫若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
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
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的那样久远了吧。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是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当你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音画猜成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入新课。
2.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黄帝的贡献难点:禅让制的含义三、教学过程导入:看图猜成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书《诸神的踪迹》,在这部书里,作者申赋渔先生把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重新梳理,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氏五帝,提到了大量的神话人物及神话故事,给大家播放一组有关神话故事的图片,据图片说出神话故事的名称。
学生竞相回答。
这些神话故事将洪荒时代的一幅幅图景回放到咱们的记忆之中,中华文化传到今天,它的起点就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
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了解这些远古的传说,咱们一起来追寻中国人的根,开启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
上根之源一、炎黄的传说华人经常说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这两个成语就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我们一起穿越回到炎黄时代,寻找答案。
1、炎黄联盟展示: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线索:聚落——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当发展到部落联盟时期的时候,在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三个大部落,他们分别是北方的黄帝,西边的炎帝,东边的蚩尤。
在这群首领的带领下,三个部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他们听说有个叫中原的地方,很适合居住,所以三个部落都决定要搬到中原去住。
三个部落在向中原搬迁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生一些战争,课本上讲述了两个重要的战争,大家找一找:自主研习:名称、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应龙
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 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根据 《述异记》的描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 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 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 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 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 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 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 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 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 青 龙的形象。 衣
青 衣
西王圣母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 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 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 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 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 物。
传说中的女神。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 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 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 青 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衣
战神:蚩尤
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 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 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 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 部落,攻打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 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 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 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杀掉蚩尤, 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 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青 衣
• 神话学著名学者袁珂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 应该了解它的神话。”神话是一个古老的精神形态,是人 类童年时期的作品,它以最质朴的形式,奠定了民族精神 的结构。
青 衣
二、神话中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
• 中华神话有着不同于西方神话的宇宙观。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伏羲造人,在中 华神话里,这种创造 体现出天地人关系的 科学性,讲求“天人 合一”,蕴含了中华 民族最初的哲学思想, 彰显了中国人的胸怀 和气度。
雷泽华胥
相传雷泽神刚烈威猛,专司的 工作是行雷布雨,人首龙身,神通 广大,居于昆仑山东南吴国西陲大 泽之内,只要以手拍腹,便会发出 惊天动地的雷声,经久不绝,震耳 欲聋,雷泽神得知圣女华胥,便怀
报好奇之心,苦心打探华胥一族所在,终于在昆仑东南相见。 为试探心意,在华胥圣女行进的前方,用脚踏出了一个巨大的 脚印,最终华胥走进雷泽神的脚印,有情人终成眷属,诞下天 帝伏羲兄妹。 青
刑天
刑天在神话中为炎帝武臣, 自炎帝被黄帝 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 边,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却 被黄帝铲平,因而身首异处,刑天一怒之下 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 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最后刑天不敌,被 黄帝用昆吾剑斩去头颅。 黄帝为免刑天复 活,于是把他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然而, 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 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 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为 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向着天空猛劈狠砍, 永远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的战斗。
玄鸟生契
在远古的黄河之滨,一只玄 鸟鸣叫着从空中飞来,带给人们 无穷无尽的遐想。它是上天的使 者,原始部落的人们一个个对它 顶礼膜拜。一个叫简狄的女人, 吞服“玄鸟”下的蛋后,怀孕生 下一个儿子叫契。契,即是阏伯, 就是传说中的商之始祖。《诗 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 鸟,降而生商。”这就是“玄鸟 生商”的美丽故事。
羲和御日
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 兮,望崦嵫而勿迫。”古神话传 说,太阳乘坐六龙牵拉、由羲和 驾驭的车,每日在天上行走。现 以“羲和驭日”借指日月旋转, 周而复始,亦喻时光易逝。
青 衣
后羿射日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 夏王朝东方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 射箭。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烧 得草木,庄稼枯焦,后羿为了救百 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 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 杀死了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 因而奉他为“箭神”。
衣
精卫填海
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发鸠山。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名字 叫瑶姬,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因久居天宫 无聊,有一天,女娃驾船游东海而溺,其不 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 一种鸟,栖息在发鸠山,发出“精卫、精卫” 的悲鸣,人们便将此鸟叫作精卫鸟。 精卫衔草石由发鸠山飞往东海投入,誓言要填平东海。 晋代陶渊明诗 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人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既定 永恒目标,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盾。 青 衣
青 衣
嫦娥奔月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 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 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 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也有称其 姓纯狐,名嫄娥。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 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 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 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 青 衣
夸父追日
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 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 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 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 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 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 先民战胜自然的愿望。
青 衣
北溟鲲鹏
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 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这鲲鹏精于变化, 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 受敕封为九天鲲鹏。古人用鲲 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
盘古开天
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 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 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 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 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 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 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 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 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三皇:神农
神农氏,即炎帝,三皇 五帝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太 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 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 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农业 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青 衣
三皇:女娲
女娲(拼音:nǚ wā),中 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 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 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 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 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 斩龟足以撑天。
衣
天地、人神,都在这世间共同生活。 东方的神灵起先并未高高在上,人们总是 能和他们进行沟通。这就是东方人身上总 会带有灵性的缘故吧。
青 衣
三、人会孤独而死,精神却可以接力。
• 中国的神话温暖浪漫。中国的神,很多都不是天生 的,他们只有为人类做了大贡献后,才升格为神。 • 中国的神,从来不凶残地对待大地上的子民,如果 凶残,那就是恶神,得不到崇拜。
青 衣
关于作者
本书著名作家申赋渔,拥有二十多 年新闻工作和写作经历。著有《匠人》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 人》等多部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 人文等领域。现居巴黎。作品多次入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 推荐优秀图书”,并被评为新浪年度十 大好书、腾讯华文十大文学好书等。
青 衣
• 故事很小很短,没有讲什么道理,可是一切尽在其中。 一直滋养到我们现在,而且还将继续滋养下去。
青 衣
神话人物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最有代表是众多的中国古代 神话人物。诸如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禹、嫦娥、姜子牙等神话形象栩栩如生, 其美德和行迹在民间被广为传颂。
青 衣
《诸神的踪迹》
——追寻中国人的根
青 衣
《诸神的踪迹》——追寻中国人的根
• • • • • 关于本书 关于作者 本书金句 核心内容 神话人物
青 衣
关于本书
从神话重述的角度梳 理远古时代的中国历史,将 洪荒时代的一幅幅图景回放 到读者的记忆之中,让那些 神祇和华夏英雄的形象逐渐 清晰起来。他向我们揭示: 读懂中国人的历史,我们的 生命就延展了五千年。
青 衣
二、神话中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
在洪水时代,大禹 积极投身治水,科 学治水,体现出对 自然规律的认知和 尊重。 在中华神话中,大 禹的父亲鲧为治理 黄河水患,盗取 “息壤”去筑堤, 后来被惩罚至死。
鲧伯取土
青 大禹治水 衣
二、神话中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
共工撞倒不周山,天塌了,一片混乱,女娲补天,人世 青 间建立了秩序。
青 衣
三皇:伏羲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 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 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 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 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 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 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传正月十 六为伏羲氏生日,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 伏羲文化节。 青 衣
关于作者
2016年申赋渔先生决定用三到 五年的时间,创作出一部梳理中国文 化的源流,展现中国人的精神成长史 的作品。《中国人的历史》终于诞生 了。这是一部为中国孩子创作的 “不一样”的中国人的历史,一部中 国人的文明史。《诸神的踪迹》是 “中国人的历史”系列开篇之作。
青 衣
本书就延展了五千年。 • 在创造世界与人类的工作上,中国的造物主,似乎没有神 圣的背景。他们靠着努力与勤奋,成就着自己的使命,最 终功成身退,化为山河大地。 • 多灾多难的历史上,和平只是两场战争中间短暂的喘息, 人们更向往无为而治、岁月静好、自然而然。 • 人会孤独而死,精神却可以接力。 • 历代像星辰一样闪耀在天空的就是中国人,也是大家要做 青 的中国人。 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