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技巧 前后照应素材

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
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㈠内容和标题相照应。
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
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㈡行文中间照应。
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后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㈢结尾与开头照应法。
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称为有机的整体。
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我的课余生活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在课余生活中,大家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展才华。
看报、唱歌、集邮……都是同学们课外所喜欢做的。
我的课余生活最大的乐趣就是剪报,把报纸里精彩的诗篇、散文、图画等剪下来,集在小本子里,其乐无穷。
那些优美的语句、感人的故事、美丽的图画,时常使我摆脱那些成堆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卷所带来的压抑感,摆脱母亲唠叨的烦恼。
每当我拿起小集子,墨香的语句、美丽的图画、优美的诗词,就会使我陶醉,忘记一切,自己就好似置身于这诗情画意之中,自得其乐。
为了剪报,我的课余什么也不顾,一张张报纸被我剪得满是洞洞,地上、桌边满是纸屑。
姐姐为这烦恼,妈妈为这唠叨,只有爸爸对这件事笑而不语。
有一次,我来到报堆前,看着各种各样的报纸,真使我有点应接不暇。
我用手翻动着报纸,猛然,一幅墨黑的“桂林山水”画呈现在我眼前。
我喜出望外,立即拿起来欣赏:静静的江面,停泊着一叶小舟;葱郁的花草树木,让人忘返;高耸入云的山峰,直插云霄。
整幅画面就像是一幅天然的画屏,多诱人的一幅画啊!看着,看着,我只觉得身在此画中,好像到了仙境一般,我拿着它爱不释手。
这时,售报员走过来了,问我买不买报纸,我毫不犹豫地说:“买!”当我把手伸向口袋时,口袋里却是空空的,一分钱也没有。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跟随教材学写作

交代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 化,间接表示出来。
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最 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特别要把事 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教材示例: 教材七上《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 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 严冬。 ……
(4)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可以开门见 山,点明题旨,如《雨的四季》一文,作者开篇即说“我 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 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不同的形态、“性格”。也 可以卒章显志,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 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还可以采用 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 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 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 “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 家的!”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 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名师点拨】1. 要素交代清楚:写一家四口(人物)在初 春(时间)的田野中(地点)散步(事件)。 2. 重点突出:在叙事过程中重点写选择路线的经过。突出了 散步过程中的“分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借景抒情:作者的情感也在文笔中自然流露出来,比如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表达了自己怕母亲熬不住, 急切盼望春暖花开的心情,而文章结尾又用深切的笔墨写出 了自己内心的责任感,情味浓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一、人物形象刻画1.正面描写(1)直接描写:即描写主人公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的性格特征。
(2)细节描写:即抓住人物细微而又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如《故乡》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是抓住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外貌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鲜明地刻画出杨二嫂俗不可耐的形象;“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把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中的一个“塞”字是对杨二嫂的动作进行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把杨二嫂爱占小便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2.侧面描写(1)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形象。
(2)描写环境、场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思想)或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埋伏笔)。
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达方式及作用(1)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①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
③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2)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①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特征。
②景物(自然环境)描写:交待时令、地点,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③社会环境描写:交待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现实。
)(3)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4)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5)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中考语文考场作文:记叙文写作顺序6大布局妙招(满分范文赏析)

中考语文考场作文提分秘典——写作顺序与结构布局6条妙招常见的作文写作顺序有: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2.先总后分再总.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根据不同的写作顺序类型及其特点,我们总结了6条结构布局妙招:妙招1:纵向发展式即按照时间、空间顺序或事情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布局,有条不紊地写人记事。
但要注意详略得当,切不可写成流水账。
【满分赏析·一】从来没有这样自信人都说学生有“三怕”,其中一“怕”就是怕写作文。
我也曾经怕过,屡次尝试总是不见长进而且问题还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丧失殆尽。
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对于写好作文,我从来没有这样自信!(开头简洁交代全文主要内容,鲜明点题)我曾经为解决不好“写什么”的问题而苦恼。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以《变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刚看到题目时还觉得“挺好写的”,等到列提纲、打草稿时又觉得“无从写起”了:学校有变化、班级有变化,家里有变化、社会有变化,爸妈有变化、朋友有变化,环境有变化、人类有变化………天呐!变化如此之多,究竞该写哪方面的呢?正当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走过来:“怎么还不赶快动笔呀?又没‘米’了?”“这次是‘米’太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我撇撇嘴,摇摇头。
“送你四个字”,老师拍拍我的肩,“避生就熟。
”避生就熟?哦,明白了!内容太多,要善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来写。
我冲老师抱抱拳:“谢了。
”结果那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不但得了个“优”,还被老师选做范文了呢!(从解决“写什么”写起,师生对话生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_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

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常用的词有:“这里指……”。
2.层次结构——划分段落或层次。
一是要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弄清人物的关系。
三是明白事件的全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
4.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应对技巧:概括语段:主要的方法有:1)摘中心句。
2)摘要归纳。
3) 并列的,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4)段末归纳,段中的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摘取最后的归纳的意思。
形成:记叙(交待)了“人”+“事”(心情、经过、背景、感受)。
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概括中心:(1)分析文章标题;(2)分析文章的结尾;(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了(赞扬、抒发)……的感情(精神、品质)”。
5.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1)结构上作用: 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
在中间部分: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
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
(2)内容上作用: 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中心。
(4)补充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心理,注意与上下文的贯通一致。
7.提炼——理解并能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2)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归纳其心态。
(4)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
8.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分辨清楚所选语句或短语的表面含义,然后把握它的真实内涵,(2)结合修辞知识来分析语句、体味语句的情味和含义。
9.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记叙:使读者对事物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表现手法答题技巧

【记叙文】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②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③夸张:突出了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④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感情。
⑤设问:引起读者对……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⑥反问:加强了语气,写出(突出、强调)了……(观点、态度、情感)。
2、描写方法:答题模式——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表达了对……的……情感。
3、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①对内容:交代时令(季节)、地点。
②对结构: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③对人物:烘托人物心情。
④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宣染某种气氛。
⑤对主题:表现、突出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组合,主要作用是交代历史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
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
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4、表现手法:(1)看上下文的联系,看主旨的表现判断方法:①对比:以次要的人或事物对比主要的人或事物,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以小见大:是否由小事情反映大主题,是否以局部、个案反映整体、共性。
③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在上文和下文是否存在褒贬不一、态度的明显差异。
④托物言志:在咏物散文中,借事物表达个人志向、意趣、情操。
(2)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看段落间的关系。
①做铺垫:使用较多的笔墨,对起陪衬作用的人物或者次要事件大肆渲染。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1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需集中而突出。即使须要运用较多的素材也只
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主动、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 三,要擅长从日常小事中发觉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擅长从 事务的表面对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运用对比 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显明,事务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将美与 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改变对比, 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对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 描写来渲染气氛,示意事务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 旨。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 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 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 在战友(因救援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冲突的思想 斗争、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确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 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白给学生上课是老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 领导者的责任、爱护国家利益是全部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 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第6页 共13页
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纳适当的修辞手法, 特殊是运用比方、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 引用格言名句,增加文采。
四、四个流程 1、审清题意:千万留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 应当先花 2-3 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起先答基础学问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爱、是厌恶?是 感动、是反对?是欢乐,是苦痛?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指 责?…………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识的、能够写好的 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 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 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挥而就,只要提纲 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挥而就事不难做到的, 思路顺畅了 20 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五项技巧 1、有一个敏捷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 必需写多好,不得运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殊是开头、结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大全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大全记叙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文体,而良好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对于考试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的全面指导,包括写作步骤、要点和技巧等内容。
一、写作步骤1.明确主题: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主题,也就是要记叙的事件或故事。
选取一个生动有趣、有代表性的主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在选题时可以借助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选择一些与自己有关联的事件。
2.构思大纲:在明确主题后,可以进行写作大纲的构思。
大纲中应包含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可以按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安排,确保故事情节的清晰和连贯。
3.展开写作:按照大纲的构思展开写作。
要注意叙事的时态和视角的选择,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进行叙述。
叙述要实事求是,细节要具体生动,言之有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细节。
4.修改润色:完成初稿后,进行修改润色。
注意语句的通顺和连贯,词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可以请他人进行审阅和评价,找出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始的写作风格和个性。
二、写作要点1.情节生动:记叙文的故事情节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交代,使读者能够置身于故事中,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
2.人物塑造:人物是记叙文中的重要元素,要有个性、形象鲜明。
可以通过描写外貌、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3.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可以描写细节、气氛和场景,使故事世界更加丰满。
4.过渡流畅:要注意故事情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避免突兀和生硬。
可以通过词语的衔接、逻辑的推进等方式使故事情节更加流畅。
5.语言得体:语言要准确得体,符合记叙文的特点。
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语言更有力度和表现力。
三、写作技巧1.运用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突出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和冲突,增强故事的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炼作文语言
注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我们提倡锤炼语言、亮丽语言,不是单纯 地耍嘴皮子、玩技巧、搞文字游戏,而是 要牢记“辞以意为主”,意在辞先。意是 源头活水,如果没有思想感情为基础,单 纯地锤炼语言,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对历史人物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责备项羽不能忍辱负重; 有人感叹项羽少有的英雄气概;又有人感叹项羽的目光短浅。可见,对 同一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有不同的传说。
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 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 的天空。(《拥抱现在》)
增强画面感的方法一: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 字等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夜深人静时,我在看语文书。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牛奶推门进来。 妈妈说:“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 睡吧!” 。 我说:“我不想喝,我想再看会儿” 。 妈妈说:“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 。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生气,又说:“别说了!我都看不进去了!” 。 《空气一样的母爱 》
锤炼作文语言
灵活运用示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 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 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 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 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 不得意。这是心灵的选择。
锤炼作文语言
语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作文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锤炼作文语言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锤炼作文语言
修辞方法二:运用排比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如何让语言变得文采飞扬呢?
修辞方法三: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 直接引用
加入想象活用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直接引用示例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 们从中学会了凛然正气、英勇无畏、英雄气概。《欣赏数字 中的语文》)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 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 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 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 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1)用第一种方法在第一段加入修饰语使画 面感强一些?
(2)片断中的对话枯燥,我们应该怎么办?
锤炼作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轻轻 地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 笑着关切地说。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 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 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片雪花,你却 给了我整个银色世界。
修辞方法四:运用对比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除了比喻、排比、引用、对比等修辞方 法,其它修辞格,如夸张、设问、反问、 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也一定会亮 人耳目,怡人心扉。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心 里像长满草一样毛躁。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中带着一 丝焦虑。 “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大吼。 《空气一样的母爱 》
修辞方法一:运用比喻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像大树、雄鹰和江河的美丽就 展现在它们的进取中。 《生命的美丽》
怎样写语言会有磅礴气势?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 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 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 奔流中。《生命的美丽》
立于高山,想那奔腾不息的流水。山中的水,叫瀑布,如 同怒吼的雄狮,威风凛凛;平原上的水叫河川,如同舞动的 蛟龙,婀娜多姿;沙漠中的水,叫绿洲,如同命运的绸带, 蕴含着奇迹。
赞流水,思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瞧那奔腾的黄河孕出的 代代天骄: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壮举;唐玄宗贞观之治之大貌; 毛泽东解放中国之雄壮;历史的伟人呀,是黄河骄傲的子女, 是潺潺流水不息的生命动力。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能拿高分的作文妙招: 1.让历史风云为作文壮阵 2.让政治文化进入作文视野 3.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作文 4.用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寄予深刻哲理 5.用对话访谈、现场实录,触及炅魂深处 6.用故事新编、旧瓶新酒,编出妙趣横生 7.用日记、书信,袒露真实自我 8.用公式、定理、实验报告体,学科渗透, 别 具匠心
我爱流水的奔放,带动我青春向上的心灵; 我思流水的柔软,拨动我心灵的思乡琴弦;
我悟流水的寂静,赋予我冷静的思想。 (加入引用?)
立于高山,想那奔腾不息的流水。山中的水,叫瀑布;平原上的水叫河
川;沙漠中的水,叫绿洲。
(加入比喻?)
赞流水,思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瞧那奔腾的黄河孕育出的代代天骄
历史的伟人呀,是黄河骄傲的子女,是潺潺流水不息的生命动力。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综合练习
我梦想到塞外的沙漠、久 别的故乡、齐鲁巍峨的泰山、 波涛汹涌的长江、繁茂的松林, 去感受那美好的景色。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改后示例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 落日圆”的情怀;
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 是故乡明”的感慨;
增强画面感的方法二:加入描写性的语言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招式二:打造语言的修辞美
锤炼作文语我言们六年三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难中以考形语容文。专题复习
如何使我们的那种感觉形象些?
我们六年三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就像孔雀 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
锤炼作文语言
语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谢谢观看
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许多蜜。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 众山小”的豪情;
我梦想,来到了繁茂的松林里,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 月松间照”的美景。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招式三:表现丰厚的知识储备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当悲伤的暴雨袭来时,我会和书本相约在一屋中,默默倾诉内心的苦楚。
提示:打开你的知识宝库,文学、 历史、科学等方 面的例子均可
如何让语言变得更有力量和文学性?
对历史人物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 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责备项羽不能忍 辱负重。“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拔山力尽乌江水,今日 悠悠空浪花。”这却是感叹项羽少有的英雄气概。“乘运应须咤八荒, 男儿安在恋池隍,君王自起新丰日,项羽何曾在故乡。”这又在感叹项 羽的目光短浅。可见,对同一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有不同 的传说。
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光 ! 《流水的故事》
(
用排比展现一下知识储备?)
修改后的作文会变成?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我爱“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那种舞动的劲,带动我青春 向上的心灵;我思“小桥流水人家”那游子的乡愁,牵动我 年少的思绪,拨动我心灵的思乡琴弦; 我悟“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寂静,那和祥,抚着我年轻狂妄的 想法,赋予我冷静的思想。
当悲伤的暴雨袭来时,我会和书本相约在一屋中,默默倾诉内心的苦楚。 保尔那充满希望的话语,让我心头的坚冰渐渐消融;而鲁滨孙的经历则 让坚韧的火焰照亮了我迷茫的前方;对比阿廖沙饱经人间冷暖的童年, 我猛然发现自己与幸福如此贴近;而顾城那闪亮的黑眼睛,更教会了我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招式一:增强语言的画面感
招式二:打造语言的修辞美 招式三:表现丰厚的知识储备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招式一:增强语言的画面感
锤炼作文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
空。 《拥抱现在》
思考:怎样写画面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