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系列案例三:二重重装

合集下载

不良资产处置之债务重组方式案例研究

不良资产处置之债务重组方式案例研究

不良资产处置之债务重组方式案例研究债务重组是指借款人与债权人协商,通过调整债务的本金、利息、还款方式等,以减轻借款人负担的一种方式。

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债务重组被广泛应用于帮助企业或个人解决债务问题,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以某公司债务重组成功案例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庞大的债务开始对公司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公司资金链紧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且利息负担过重,导致公司营运资金短缺。

为了避免破产,公司决定进行债务重组。

公司与债权人进行了沟通和协商。

在积极主动的沟通下,债权人愿意与公司合作,帮助解决债务问题。

债权人和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债务清算委员会,负责债务重组的具体事项。

债务清算委员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确定了公司的债务规模、债务性质、资产状况等重要信息,为债务重组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在债务重组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债务清算委员会充分考虑了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债权人的利益。

重组方案包括减免债务本金和利息、调整还款方式等。

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行业前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债务清算委员会制定了合理的还款计划和分期付款方案。

债务清算委员会与债务人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

该协议明确了还款义务、利率调整、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以确保债务重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该协议也对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保护了债权人的权益,确保了债务重组顺利进行。

债务重组后,公司成功实现了债务负担的减轻,缓解了资金压力,恢复了经营活力。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优化了财务结构,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债务重组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债务重组,企业或个人可以避免破产,减轻债务负担,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债务重组也需要债权人的支持和合作,通过合理的协商和沟通,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法务学习:破产重整案例精选20件

法务学习:破产重整案例精选20件

法务学习:破产重整案例精选20件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起关于依法审理破产案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2016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起全国法院破产典型案例(2018年3月6日)具体案例:一、无外部重组方参与破产重整——长航凤凰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航凤凰)系上市公司,是长江及沿海干散货航运主要企业之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航运运价长期低迷等因素影响,长航凤凰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截至2013年6月30日,长航凤凰合并报表项下的负债总额合计达58.6亿元,净资产为-9.2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经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由于无外部重组方参与长航凤凰破产重整,如何通过长航凤凰自身筹集足够资产以提高普通债权清偿比例,以促使普通债权人支持重整是重整工作有序推进的重点。

为解决偿债资金筹集的问题,经过武汉中院与管理人多番论证,最终制定了以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处置剥离亏损资产的变现资金以及追收的应收款项、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以及股票公开竞价处置等多种渠道的资金筹集方案。

实践证明,上述资金筹集方案具有可行性。

通过资产公开处置、出资人权益调整以及股票公开竞价处置,长航凤凰不但清偿了重整中的全部债务,同时,由于股票公开竞价处置产生溢价,公司在重整程序中依法获得了约7000万元的资金用于补充公司现金流。

2014年底实现净资产约1.2亿元、营业利润约2.24亿元,成功实现扭亏,股票于2015年12月18日恢复上市。

借助于破产重整程序,长航凤凰摆脱了以往依赖国有股东财务资助、以“堵窟窿”的方式挽救困境企业的传统做法,以市场化方式成功剥离亏损资产、调整了自身资产和业务结构、优化了商业模式,全面实施了以去杠杆为目标的债务重组,最终从根本上改善了公司的资产及负债结构,增强了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彻底摆脱了经营及债务困境。

二、普通债权人不同意重整计划——深中华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中华)系上市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8月24日,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5.5亿余元。

【不良资产收购的骗局】【收藏】七大经典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不良资产收购的骗局】【收藏】七大经典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不良资产收购的骗局】【收藏】七大经典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典型案例之一: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一、基本案情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都酒店”)是深圳市老牌酒店和上市公司,1994年就已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有员工272人,股东23010家,总股数32940万股。

因大股东违规担保、经济运行下行等客观原因,新都酒店陷入财务危机, 2014年年报披露,其资产总计人民币元,负债总计人民币元,净资产为人民币 -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如在2015年年内不能实现“净资产为正”、“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均为正”两个目标,将被终止上市,众多股东的股权价值将归零,债权人只能通过破产清算拍卖现有资产获得清偿,新都酒店的员工将面临失业风险。

2015年7月23日,债权人正式向深圳中院申请新都酒店破产重整,拉开司法拯救序幕。

2015年9月15日,深圳中院依法裁定受理新都酒店破产重整案。

二、审理情况鉴于重整申请提出时新都酒店已经深陷诉讼、执行围剿,如不能尽快启动程序,则财产面临分割,后续的重整将失去依托。

为给新都酒店争取足够的重组时间,深圳中院利用立案听证调查程序,引导公司提出并修订了重整可行性方案,经层报审批,从申请人提出申请至法院正式受理此案仅用37个工作日,创下全国上市公司破产程序案件立案最快的记录。

2015年11月26日,深圳中院根据新都酒店的申请,准许新都酒店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2015年12月14日,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以担保债权组100%、出资人组%、普通债权组%的表决通过率,高比率表决同意通过重整计划。

经过法院、管理人和企业自身的努力,终于2015年12月28日执行完毕重整计划,成功保住了这家老牌上市公司。

三、典型意义本案是人民法院提升效率、强化服务,发挥司法拯救作用的典型案例。

新都酒店重整案从法院立案到重整计划执行完毕仅耗时101天,创下全国市场主导条件下拯救上市公司的最快速度。

最高法 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布)

最高法  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布)

最高法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布)来源| 人民法院报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法律讲堂”投稿邮箱:2635079073@ 交流合作:微信号zsm800418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起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其中既有破产重整案件,也有破产清算案件,还包括关联企业合并破产、重整程序向清算程序转化、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等案件。

这些案例分别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与法院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法院慎重行使强制批准权、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企业重整、依法创新资产处置方式、探索采取综合模式挽救企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目录1.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2.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3.浙江安吉同泰皮革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清算案4.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5.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并破产案6.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7.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8.北京利达海洋生物馆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9.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10.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一、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一)基本案情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航凤凰)系上市公司,是长江及沿海干散货航运主要企业之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航运运价长期低迷等因素影响,长航凤凰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截至2013年6月30日,长航凤凰合并报表项下的负债总额合计达58.6亿元,净资产为-9.2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经债权人申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汉中院)于2013年11月26日依法裁定受理长航凤凰重整一案,并指定破产管理人。

因连续三年亏损,长航凤凰股票于2014 年5月16 日起暂停上市。

(二)审理情况在武汉中院的监督指导下,管理人以市场化的重组方式为基础,制定了重整计划草案,获得了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会议表决通过。

不良资产处置会计账务处理案例

不良资产处置会计账务处理案例

不良资产处置会计账务处理案例(1)业务模式AMC与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三方达成重组协议,向债权企业收购债权,同时与债务企业及其关联方达成重组协议,通过还款时间、金额、还款方式以及担保抵押等一系列的重组安排,实现未来债权的回收。

具体业务模式见图。

相较于第一种处置类不良资产经营模式,因为不涉及到诉讼、追偿等事宜,这种业务模式所花费的力气和成本更小,相应的收益弹性较小、稳定性高,因此在前几年经济景气度不算太差的时候,这种业务模式成为了四大AMC 快速增长的一种业务。

该类业务的定位也很明确:针对流动性暂时出现问题的企业,用个性化的债务重组手段,进行信用风险重新定价,优化、盘活存量的问题债权资产。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此类业务能够获取的公开资料相对较少,所以以下案例主要节选自上市公司可获取的公开资料。

(2) 案例:大连大显集团vs信达资产——最典型的债务重组背景大连大显集团(以下简称“大显集团”)在2012年以10亿元的受让西部矿业(601168.SH)持有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资源(以下简称“再生资源”)100%的股权、天津大通铜业(以下简称“天津大通”)7.47%的股权,大显集团已支付大部分转让款,剩余2.4亿元,双方约定于2013年2月28日前由大显集团向西部矿业支付完毕;同时大连控股(600747.SH)为这2.4亿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可是,过了最后支付期限后并且西部矿业两次同意延期支付后,大显集团仍无法支付2.4亿元尾款。

业务模式为了解决这2.4亿元的债务,根据大连控股的公告,大显集团当中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找到信达来做整个债务重组,由信达资产收购西部矿业对大显集团的2.4亿债权。

收购的前提是:1. 以大显集团受让后全部的再生资源、天津大通的股权进行质押;2. 大显集团及大显集团董事长代威个人提供保证担保。

启示该案例是最基础、最典型的一种债务重组方式,虽然后续大连大显是否归还信达这2.4亿的债务、债务重组的利率是多少都无法明确知晓;但是在当时,信达资产以自己大型国有AMC的第三方信用,辅以债务重组的技术性手段,同时化解两家上市公司——西部矿业出售资产后无法收回资金可能引发的公众股东信任危机,以及大连控股可能担保未履约的声誉风险。

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例解析

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例解析

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例解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不良资产逐渐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不良资产处置案例,探讨不良资产处置的策略及其影响。

案例背景某银行在多年的经营中积累了一批不良贷款,拖累其业绩和资本金状况。

为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该银行决定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并且雇佣了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协助。

不良资产处置策略该银行制定了一套全面的不良资产处置策略。

首先,他们对持有的不良贷款进行了清查和分类,明确了不同类型不良资产的风险和处置难度。

然后,他们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通过拍卖、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银行的损失。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内部控制,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减少了再次产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性。

案例分析该银行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成功地化解了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极大地改善了其资本金状况。

首先,他们通过专业的机构对不良贷款进行有效的处置,成功地将一部分不良资产转变为现金流。

其次,他们因不良资产的清除减少了业绩的拖累,提升了银行的整体经营效益。

最后,他们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避免了再次产生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

案例启示以上案例显示了不良资产处置对银行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在面临不良资产问题时,银行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处置策略,并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防范不良资产再次产生。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解析,我们可以看出,不良资产处置是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银行才能更好地应对不良资产风险,保护自身的利益。

因此,银行在面临不良资产问题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置策略,并借鉴成功的案例来提高处置效率和成果。

不良资产处置之债务重组方式案例研究

不良资产处置之债务重组方式案例研究

不良资产处置之债务重组方式案例研究不良资产处置是一种处理企业不良资产的方式,其中较常见的方式是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企业通过协商、协议或司法程序等方式,对其债务进行重新安排和调整,以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和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个关于债务重组方式的案例研究。

某公司是一家生产建筑材料的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经营困难,公司逐渐形成一笔较大规模的债务,包括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和其他应付款项等。

公司虽然一直努力进行业务调整和成本降低,但仍无力偿还债务。

为了避免公司破产,公司决定采取债务重组方式进行不良资产处置。

公司与银行进行了协商,并提出了债务重组方案。

根据方案,公司要求将原来的贷款利率降低,在一定期限内延长还款期限,并要求银行增加对公司的信贷支持,以帮助公司恢复经营并逐渐偿还债务。

经过多次协商,公司与银行最终达成了一致,银行同意调整贷款条件,并提供额外的信贷支持。

公司与供应商进行了谈判。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资金需求,要求供应商延长支付期限,减少欠款金额,并争取供应商提供更好的贸易条件。

通过充分沟通和交流,公司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了新的供货合同,确保了公司正常运营,并逐步减少欠款。

公司还与其他债权人进行了沟通和协商。

公司通过与其他债权人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了合理的债务重组方案。

公司与债权人达成一致,同意调整债务条件,并推迟或减少部分应付款项,以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公司决定进行资产出售和业务重组。

公司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并选择性地出售一部分不符合公司核心业务的资产,减少经营范围和削减生产成本。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进行了资产重组,并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偿还部分债务。

通过债务重组方式进行不良资产处置,这家公司成功地解决了经营困境和财务压力,避免了破产风险,并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债务重组不仅帮助企业恢复经营和偿还债务,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和壮大的机会。

不良资产处置中并购重组方式的运用和具体案例解析

不良资产处置中并购重组方式的运用和具体案例解析

不良资产处置中并购重组方式的运用和具体案例解析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介绍,2021年全年共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规模已达3.1万亿元。

当前不良资产所处的新时代下,需要创新更多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充分发挥不良处置的作用,既给困难企业输血纾困,又能促进产业和经济创新升级。

不良资产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经济整体及各行企业而言,经济上的困难显著增加,但是对于逆周期的不良资产行业来说,可谓是迎来了新的机遇:海航重整方案及华夏幸福重整方案的圆满落地、恒大流动性危机开始从个案隐性到局部显性、个贷转让试点办法开始试行、信托公司开始尝试与不良资产行业专业机构合作处置风险资产等,不良资产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而经济的下行,使得资产价格不断被低估,不良资产投资者在优质资产的获取成本上可以有较大降低空间,经济压力下,更多的企业出现经营困境,也给了不良资产投资者获得优质企业股权的机会。

从不良资产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不良资产行业由于体量的快速增加,参与主体类型的不断扩充,过去大批量的收置资产,批发零售资产时代一去不复返,处置模式将更加多元化,思维方式更加发散,需要参与主体发挥各自的资源、资金和技术专长,从而形成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内的更完备产业体系。

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中明确,2020年和2021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2021年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不良余额增速进一步提升。

[2]表一:2020、2021年各类银行不良情况统计数据银保监会表示,要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支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并首次提出“持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

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亦是化解金融风险的一种路径,银保监会此前明确提出要坚持“一企一策”“一地一策”的原则处置高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因此,当前不良资产所面临的市场量升价跌,处置难度加大,一方面更多大中型企业及中小金额机构亟待纾困,另一方面处置难度增大,需要综合创新更多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发挥金融市场和产业结合的力量,以将不良资产有效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资产专题报告
指标 总资产 总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率 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净利润 销售净利率 销售毛利率 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利润
2010 227.9 167.4 60.5 73.46 68.7 67.1 1.4 6.3 2.4 1.6 2.0 2.91 18.88 50.96
3.2 经营扭亏为盈 从重整之后,二重集团实现脱困目标,根据国机集团公布的 2015 年企业年报,显示当年中国二重的业务发展
全面增长。营业总收入达到 50 亿元,年亏损额度为 0.5 亿元,与 2014 年的 80 亿元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资产 负债率降低到 90%以下,走出了资不抵债的困境。债务重组完成后,中国二重每年仅仅是财务费用就能减少 6 亿
2016 39.88 132.32 101.39 97.41 7.50 33.02 3.58 1.02 17.55 10.85 10.89 62.69 257.10 199.80 94.34 0.66 0.50 0.88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工作坊
1.3 二重重装 陷入重整危机情况及原因
“12 二重集 MTN1”和“08 二重债”的发行人分别是二重集团、二重重装,这两期债券在一个月内均面临付 息或还本情形,其中“12 二重集 MTN1”应于 9 月 28 日付息,“08 二重债”则将于 2015 年 10 月 14 日到期还 本付息。自 2014 年以来,二重集团和二重重装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并出现大量逾期债务。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主营 业务落后于竞争对手,另外,清洁能源业务转型受阻。
2015Q3 179.7 255.6 -75.9 142.25 23.2 37.0 0.5 4.2 7.5 -13.8 -13.4 -57.85 -0.09 -11.11
注:本报告由诺亚研究工作坊工作坊拥有最终解释权,请阅读报告最后的免责声明。
2/8
2018 年 4 月 28 日 星期六
不良资产专题报告
1.2 二重重装财务情况 年报显示,二重集团 2011 年-2014 年净利润分别为-2.47 亿元、-28.14 亿元、-32.48 亿元及-83.76 亿元,
亏损不断扩大。2015 年三季报,公司净利润为-13.4 亿元,依然不见好转迹象。于 2014 年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 2014 年及 2015 年 3 季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是 133.70%及 142.25%。
2016 年,二重重装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加,经营性净现金流转正,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毛利率及净利率亦 上升。
图表 4:二重重装偿债及盈利能力表现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工作坊
4、二重重装重整启示
4.1 两次债转股的启示
债转股实施主体转变第一轮债转股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具体来说,由国家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财政对其 注资来购买银行不良贷款,再施以债转股或其他处置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国家经贸委确定哪些企业有资格实施债 转股, 并由经贸委向有关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推荐, 未列入推荐名单的企业不得实施债转股。这些举措带来的 后果是企业争先想要采取债转股,银行尽可能转移不良贷款,真正主体双方不承担责任,而且经贸委也不对最终实 施债转股承担责任, 这完全是权责不对等的体现。
图表 2:二重重装财务情况
财务数据 (亿元)
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 偿债能力
指标 货币资金 总资产 总有息债务
短期有息债务 所有者权益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经营性净现金流 毛利率(%) 净利率(%) 营业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速动比率(倍) 现金类资产/短期有息债务 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动负债(%)
团实现脱困目标。
1、二重重装历史背景
1.1 二重重装发展历程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二重集团”)成立于 1958 年,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
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之一。二重重装于 2001 年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 11.63 亿元。其中:二重集团出资 5.68 亿元,占 48.86% 的股份;华融公司出资 5.562 亿元,占 47.82% 的股份;信 达公司出资 3 859 万元,占 3.32% 的股份。2010 年 2 月,二重重装在上交所成功上市。2013 年 7 月,经国务 院批准,二重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实施联合重组,国资委将所持二重集团的 100% 股份无偿划转给国机集团。2014 年 10 月,在国资委的领导下,在中国银监会的支持下,二重集团及其母公司国 机集团启动银行债务重组。
2012 19.57 216.05 91.05 94.05 50.17 39.88 -28.89 -15.99 -24.73 -72.43 -69.93 -55.36 328.47 384.99 76.78 0.63 0.30 -14.87
2013 8.91 199.06 107.51 108.58 18.17 48.98 -32.08 -5.73 -17.31 -65.49 -62.11 -93.86 266.81 305.90 90.87 0.41 0.15 -4.21
2018 年 4 月 28 日 星期六
不良资产专题报告
不良资产系列案例三:
二重重装 ——二次债转股国企、退市改革首个成功案例
RE/固收工作坊
【核心观点总结】 1, 取得转股股权的机构无法深度参与企业经营,从而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业绩来实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这是债转股的
一大痛点。 2, 司法重整程序仅仅 70 天,整体地快进快出、大胆创新,将成为司法重整的“二重模式”。重整之后,二重集
发行时
8
6.8
AA+
10
5.65
AA+
发行人
担保人 债券性质
二重集团 (德阳)重型 装备股份有
限公司
中国第二重 型机械集团 有限公司
中国第二重 型机械集团 有限公司

企业债 中期票据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工作坊
2、二重重装重整计划(实际清偿比率)
司法重整程序仅仅 70 天,整体地快进快出、大胆创新,将成为司法重整的“二重模式”。
2008 34.39 152.65 88.83 89.14 25.01 74.98 3.47 0.49 17.87 4.62 5.81 14.45 70.83 211.89 83.61 0.70 0.45 0.52
2009 32.84 177.68 94.59 92.85 28.92 75.55 3.60 1.04 18.48 4.77 3.93 13.36 117.56 245.35 83.72 0.75 0.43 1.02
图表 1:二重集团财务情况
2011 263.9 194.1 69.8 73.56 70.1 75.4 1.7 9.0 3.6 -5.3 -2.5 -3.53 15.10 -19.33
2012 252.6 201.1 51.5 79.60 46.3 73.9 1.3 9.2 6.0 -27.6 -28.1 -60.75 -15.90 -12.46
二重重装 2011 年-2014 年净利润分别为-1.39 亿元、-28.89 亿元、-32.08 亿元及-78.98 亿元,亏损不断扩 大。2014 年资产负债率为 139.85%。
注:本报告由诺亚研究工作坊工作坊拥有最终解释权,请阅读报告最后的免责声明。
1/8
2018 年 4 月 28 日 星期六
3、二重重装重整效果
3.1 重组各方利益 对于金融债权人来说,金融债权清偿率几乎达到 100%,极大的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这在全国银行不良
资产处理中的案例中十分少见。 对于非金融普通债权人来说,清偿比率高于破产清算,算是改善的。 对于国机集团来说,重组后二重重装扭亏为盈,对其利润贡献度明显提升。 对于中小股东来说,抱有重新上市的机会,对公司的股价将会有较好的提振作用。
2014 6.12 152.46 136.07 133.41 -60.76 39.07 -78.98 -9.10 -27.10 -202.15 -196.64 370.92 308.78 251.82 139.85 0.26 0.07 -5.12
2015 8.91 138.21 103.95 101.79 3.94 25.12 0.94 -19.78 -8.62 3.73 -120.30 -3.30 396.16 276.75 97.15 0.37 0.11 -16.90
注:本报告由诺亚研究工作坊工作坊拥有最终解释权,请阅读报告最后的免责声明。
4/8
2018 年 4 月 28 日 星期六
不良资产专题报告
数据来源:诺亚研究工作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注:非金融普通债权中,超过 25 万元部分提供不同清偿方案: 方案 1:2 年内偿还 55%,其余部分予以豁免。清偿安排:2016 年内支付 35%,2017 年内支付 20%。 方案 2:3 年内偿还 75%,其余部分予以豁免。清偿安排:2016 年内支付 10%,2017 年内支付 15%,2018 年内支付 50%。 方案 3:5 年内偿还 100%。清偿安排:2016 年内支付 5%,2017 年内支付 10%,2018 年内支付 15%,2019 年内支付 20%,2020 年内支付 50%。
不良资产专题报告
转变为持股主体。银行作为核心债权人理应在债转股操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同时也应清楚,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 改革的完成,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是商业银行自主发放贷款形成的,因此理应承担相应损失,以保证权责相符。
2010 37.57 208.36 80.49 79.54 56.48 67.25 2.80 -4.06 19.03 4.16 3.61 6.55 147.20 300.55 72.89 0.92 0.66 -4.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