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灭火器系统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果,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和财产免受火灾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

1. 国家强制性标准

- GB 50116-2013《工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工业建筑中的灭火器系统设计要求。

- GB 50367-2013《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民用建筑中的灭火器系统设计要求。

2. 国际标准

- NFPA 10《可携式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这是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可携式灭火器的选择、布置、使用和维护等要求。

- ISO 14520-1《灭火系统 - 气体灭火系统 - 设计、安装和维护》: 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要求。

3. 建筑行业协会标准

- AI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消防规范》: 这是美国建筑师协会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要求。

- RIBA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设计与施工》: 这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和施工要求。

4. 制造商标准

- 灭火器制造商通常会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和推荐使用方法,包括使用限制、维护周期和操作指南等。

根据这些标准,灭火器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危险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灭火器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危险区域,合理布置灭火器,确保火灾发生时任何地方都能够迅速接近到灭火器。

3. 灭火器容量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火灾风险,确定灭火器的容量和数量,确保足够的抑制火灾能力。

4. 灭火器的维护和检查:灭火器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灭火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如定期更换灭火剂、检查压力和喷嘴等。

5. 操作指南和培训: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和培训,确保建筑物内部人员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的遵循可以有效提高灭火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抑制火灾,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灭火器系统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果,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和财产免受火灾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 1. 国家强制性标准 - GB 50116-2013《工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工业建筑中的灭火器系统设计要求。 - GB 50367-2013《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民用建筑中的灭火器系统设计要求。 2. 国际标准 - NFPA 10《可携式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这是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可携式灭火器的选择、布置、使用和维护等要求。 - ISO 14520-1《灭火系统 - 气体灭火系统 - 设计、安装和维护》: 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要求。 3. 建筑行业协会标准 - AI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消防规范》: 这是美国建筑师协会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要求。 - RIBA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设计与施工》: 这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制定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和施工要求。

4. 制造商标准 - 灭火器制造商通常会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和推荐使用方法,包括使用限制、维护周期和操作指南等。 根据这些标准,灭火器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危险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灭火器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危险区域,合理布置灭火器,确保火灾发生时任何地方都能够迅速接近到灭火器。 3. 灭火器容量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火灾风险,确定灭火器的容量和数量,确保足够的抑制火灾能力。 4. 灭火器的维护和检查:灭火器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灭火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如定期更换灭火剂、检查压力和喷嘴等。 5. 操作指南和培训: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和培训,确保建筑物内部人员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灭火器系统设计标准的遵循可以有效提高灭火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抑制火灾,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用于自动灭火的灭火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设备和设施中,如商场、电力设施、计算机机房等。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进行灭火,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以下是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1. 灭火要求和设计标准:根据不同场所和设备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灭火要求和设计标准。例如,商场和办公楼通常要求在火灾发生后能够迅速灭火并疏散人员,而电力设施则要求能够迅速灭火并保护设备。 2. 灭火剂的选择:选择适合场所和设备的灭火剂。常见的灭火剂包括卤代烷类、惰性气体、二氧化碳等。不同的灭火剂有不同的适用场所和设备,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3. 灭火系统设计:根据灭火要求和设计标准,确定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灭火剂的储存和供应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灭火装置等。设计时需要考虑灭火剂的储存和供应可靠性、火灾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灭火装置的合理布置等因素。 4. 灭火系统布局:根据建筑、设备和设施的特点,合理布置灭火系统。包括灭火剂的储存和供应设备的布置、火灾探测器的布置、灭火装置的布置等。布置时需要考虑灭火剂的容量和存储位置、火灾探测器的位置和覆盖范围、灭火装置的作用范围等因素。

5. 灭火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灭火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灭火剂的储存和供应设备的密封性、火灾探测器的稳定性、灭火装置的启动和工作可靠性等。设计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测,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安全操作和维护规范:制定灭火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规范。包括系统的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的方法和周期等。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灭火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进行灭火,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设计时需要考虑灭火要求和设计标准、灭火剂的选择、灭火系统的设计、灭火系统布局、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安全操作和维护规范等因素。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灭火装备,采用一种或多种适合的气体灭火剂作为灭火介质,通过自动或手动控制系统将气体灭火剂释放到火灾现场,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范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同时,还应考虑灭火效果、灭火速度、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一、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根据火灾风险等级和场所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气体灭火剂,确保能够有效灭火并减少二次污染。 2. 确定适当的灭火系统布置方案,使气体灭火剂能够覆盖到整个火灾区域,并确保灭火剂的扩散均匀。 3. 根据场所的特点和设计参数,确定灭火系统的设计容量和灭火剂的充放压条件。 4. 考虑人员疏散和安全性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灭火启动方式和延时装置。 二、设计参数的确定 1. 灭火剂种类及其充装量:根据火灾场所的特点、容积和风险等级,选择适当的气体灭火剂,并确定其充装量。 2. 系统设计容量:根据火灾风险等级、场所容积以及灭火剂的灭火浓度要求,确定系统的设计容量。 3. 灭火剂的充放压条件:根据灭火剂的性质和灭火要求,确定充放压条件,并考虑容器的抗压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系统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1. 容器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气体灭火系统容器,

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 2. 管道布局:根据火灾场所的特点和形状,合理布置灭火管道,保证灭火剂能够覆盖到整个火灾区域。 3. 灭火装置选择及布置:根据火灾特点和灭火要求,选择适当的灭火装置,并合理布置,确保其工作可靠。 四、控制系统设计 1. 控制方式:根据灭火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可以是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或联合控制。 2. 控制参数:根据火灾场所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灭火启动的控制参数,如温度、烟雾、火焰等。 3. 延时装置:考虑人员疏散和安全性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延时装置,确保人员及时撤离和系统无误启动。 五、安全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1. 安全性要求:确保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 环境保护要求:选择无毒、无腐蚀、无污染的灭火剂,防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六、检测与维护要求 1. 系统的检测与报警系统:配置火灾检测器、报警装置等,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报警。 2. 系统的定期检测与维护: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范包括系统设计原则的确定、

灭火器的配置标准与配置要求

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消防器材工具,是我们大家最常用的消防器材,为了合理的配置建筑灭火消防器材,有效的扑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灭火器的配置设计有明确的规定,今天分享最常用的消防器材——灭火器的配置要求的相关内容。 一、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步骤 1.计算单元的划分 1)对于不相邻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进行灭火器的配置设计计算。 2)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相邻场所,可将一个楼层或一个防火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3)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不相同的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4)同一计算单元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

2.在确定了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后,应根据公式下列计算该单元应配置的灭火器的最小灭火级别: Q=KS/U 式中 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S: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 U: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A或㎡/B) K: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值按下表的规定取值: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网吧、商场、寺庙以及地下场所等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Q=1.3KS/U 4.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Qe=Q/N 式中

Qe: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N: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个) 5.最大保护距离及最低配置标准 二、灭火器的配置要求 1.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2.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3.当住宅楼每层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4.同一配置单元配置的不同类型灭火器,其灭火剂类型不属于不相容的灭火剂。 5.灭火器类型与其场所的火灾种类相匹配。 三、灭火器的设置及安装要求 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4.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灭火器配置规范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要求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附录二。 第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附录三。 第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 第 第

第 第 第条设置在C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爱护距离应按本规范第5.2.2条规定执行。 第5.2.4条设置在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爱护距离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

第6.0.1条灭火器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急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相邻场所,可将一个楼层或一个防火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二、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急等级或火灾种类不相同的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第6.0.2条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爱护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工程按运用面积计算; 二、可燃物露天堆垛,早、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按堆垛、贮罐占地面积计算。 第6.0.3条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3) 式中 Q –––灭火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A或B; S –––灭火配置场所的爱护面积,m2; U –––A类火灾或B类火灾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相应危急等级的灭火器配置基准,m2/A或m2/B; K –––修正系数。 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K=1.0; 设有消火栓的,K=0.7; 设有灭火系统的,K=0.5; 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或为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K=0.3。 第6.0.4条地下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第6.0.5条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e ––––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A或B; N –––灭火器配置场所中设置点的数量。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引言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释放一种特定的气体来抑制火源的氧气供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为保证气体灭火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一些规范和要求。 2.设计原则 2.1系统可靠性 2.2灭火效果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其能够快速有效地灭火,尽量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火源的大小和类型,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同时,也应考虑到灭火剂的使用量和扩散范围,以确保能够将火源完全覆盖。 2.3安全性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应优先考虑人员的安全。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如NFPA2001等。系统应具备自动排风、通风和通气功能,以确保人员在灭火过程中不会受到有害气体的危害。同时,还应考虑系统的运行噪音和电磁辐射对人员的影响。 3.设计要求 3.1系统容量 3.2系统布局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合理布局,确保灭火剂能够快速有效地到达火源,以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对于大型空间,应考虑采用多个喷嘴和管道,以确保火源的全面覆盖。同时,也应注意布放喷嘴的高度和方向,以避免 阻碍灭火剂的扩散。 3.3灭火剂选择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火源的特性和场地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常见的灭火剂包括七氟丙烷、卤代烷等。选择灭火剂时,应综合考虑 其扑救效果、安全性、环境影响等因素。同时,还应注意灭火剂的储存和 保养,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3.4系统控制 4.设计检验与维护 设计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检验和试运行,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有 效性。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维护工作应包括系统的清洁、灭火剂的更换和灭火装置的维修等。 总结: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主要从系统可靠性、灭火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 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执行规范,能够保证气体灭火系 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灭火,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设计后的检验和维护也是确保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指的是对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下是气体灭火系统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要求 1. 根据被保护区域的性质和危险等级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类型和灭火系统。 2. 设计应满足系统容量、灭火剂储存容器和灭火设备的要求。 3. 设计应考虑被保护区域的特殊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4. 灭火系统应有足够的备用能力和自动检测系统。 二、安装要求 1. 气体灭火系统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和安装。 2. 灭火设备和控制系统应进行正确的安装和布置。 3. 灭火设备和控制系统应与其他安全设备和系统进行联动。 4. 灭火剂储存容器应远离易燃物和热源,并设有明显的标识。 三、维护要求 1. 灭火系统应定期巡检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 灭火剂储存容器应根据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检验。 3. 灭火设备和控制系统应进行定期的功能测试和实验检验。 4. 灭火系统的维护记录和报告应及时记录和保存。 四、使用要求 1. 系统使用前应进行系统演练和培训,确保人员熟悉操作流程。 2. 系统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保养和保护系统设备。

3. 系统启动后要及时进行灭火剂的补充和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更换。 4. 在系统使用期间,要随时进行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可用性检查。 五、应急响应要求 1. 系统应具备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以满足不同的应急场景。 2. 系统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手动启动装置,以方便及时启动系统。 3. 系统启动后应自动控制,并通过警报和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 4. 系统启动后要及时进行灭火剂的补充和灭火设备的维护保养。 以上是对气体灭火系统规范的主要内容。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确保气体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的损失和危害。

灭火器设计规范

灭火器设计规范 灭火器是一种用于进行初期灭火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工业场所等各种场合。为了保障灭火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者的安全,对于灭火器的设计规范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对于灭火器设计的一些规范: 1. 灭火剂选择:灭火器的灭火剂应当根据被保护物的性质和火灾类型进行选择。常见的灭火剂分为干粉、二氧化碳、水和泡沫等。不同类型的灭火剂具有不同的灭火效果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 灭火器容量:灭火器的容量应当根据被保护物的大小和火灾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确定。容量过小则无法有效灭火,容量过大则使用不便。一般来说,灭火器的容量应当在1千克到12千克之间。 3. 灭火器外壳:灭火器的外壳应当采用耐腐蚀、防锈的材料制作,以保证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外壳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防止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 4. 灭火器压力容器:灭火器的压力容器应当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以承受灭火剂的压力和在使用时产生的冲击力。压力容器还应当具备一定的防爆能力,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5. 灭火器喷嘴:灭火器喷嘴的设计应当符合灭火剂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喷嘴的设计应当确保喷射的喷雾均匀分布,具有一定的射程和喷射压力。喷嘴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防堵性,

以保证灭火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能正常喷射灭火剂。 6. 灭火器标识:灭火器应当标有清晰易懂的标识,包括灭火剂的种类、容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标识应当采用耐候性好的材料进行制作,以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褪色或剥落。 7. 灭火器检测和维护:灭火器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在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检测应当包括压力容器的检测、喷嘴和阀门的检测以及灭火剂的质量检测等。维护应当包括清洁、除锈、漏气修复和更换灭火剂等。 总之,对于灭火器的设计规范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只有合理设计和制造的灭火器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保护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因此,设计者应当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并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灭火器的灭火效果和使用便利性。

消防灭火系统图纸设计标准

消防灭火系统图纸设计标准 消防灭火系统图纸设计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和规范,为确保消防设施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定。下面是消防灭火系统图纸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1. 设计依据:消防灭火系统图纸设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并经设计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2. 综合布置图:消防灭火系统图纸应包括建筑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立面图,清晰表示消防设施的布置位置和空间结构。 3. 系统图:包括消防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应标明各消火栓、水泵、消防水池、喷头等设备的数量、布置、规格和性能要求。 4. 联动控制图:包括消防设备与火灾探测系统、报警系统、排烟系统等的联动控制关系。应清晰标明各元器件、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和控制逻辑。 5. 排烟系统图:包括建筑物内各区域排烟道、排烟口等的布置位置、尺寸、规格和排烟风机的性能参数。 6. 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的布置图:标明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的位置、尺寸、材质和防火性能等。 7. 火灾报警系统图:包括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盘、声光

报警器等的布置位置、型号、规格和安装要求。 8. 灭火器材图:包括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柜、消防水枪等的布置位置、数量、型号、规格和安装要求。 9. 消防电气线路图:包括消防设备的供电线路、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等的布置位置、型号、规格和安装要求。 10. 系统机房图:如消防泵房、机电控制室等,应标明设备的 布置位置、通风排烟方式、安全出口等。 11. 文本说明:图纸配有文字说明,包括系统的基本原理、技 术要求、设备说明、验收标准等。 12. 图纸图面比例:图纸应采用适当比例,绘制清晰、准确, 标明比例尺和图纸的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 综上所述,消防灭火系统图纸设计标准是确保消防设施建设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设计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合理布局各消防设施及其联动关系,并标明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安装要求,以保证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灭火。同时,图纸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绘制清晰、准确,以便于施工和验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消防设施,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喷洒水源进行灭火。为了确保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灭火,需要遵循一些设计规范。 首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合理选择。对于高风险建筑,需要更为完善和可靠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其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GB50116-2013《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等。设计方案应经过权威消防设计单位的审核,确保符合安全需求。 接下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路布置应合理。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区域和防火分区,设置合适的喷头和管道。喷头应按照规范要求布置,确保每个区域都能覆盖到。同时,管道应具备抗压、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性能,保证系统的正常供水。 另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源设置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水源可以通过自来水供应或者设置专门的消防水池。水泵的选型应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备用供水的情况。 此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和监测设备也需要进行设计。应设置可靠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启动和关闭。监测设备应具备故障自检和警报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为了确保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漏水检查和管道疏通等,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配备消防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使用者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总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设计者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合理选择系统设备和布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提高使用者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标准

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标准 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是一种用于防止、控制和扑灭厨房设备起火的系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标准: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ISO 15371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灭火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和维护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地工作并保护厨房设备。 2.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可能有自己的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标准。例如,美国的UL300标准要求厨房设备灭火系统使用湿化合物灭火剂,并具备自动关闭燃气阀、电力切断装置等功能。中国国家标准GB 50322-2017《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中也包含了一些对厨房设备灭火系统的要求。 3. NFPA标准: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发布了多个与厨房设备灭火系统相关的标准,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NFPA 17A和NFPA 96。NFPA 17A规定了湿化合物、干化合物和其他灭火剂在灭火系统中的使用要求,而NFPA 96则包含了与油烟排出和油烟过滤设备相关的要求。 4. 厂商规范:厨房设备灭火系统的制造商通常会提供自己的设计和安装规范,这些规范可能结合全球标准,以确保其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灭火剂种类和使用要求:包括湿化合物、干化合物、气体或其他灭火剂 的选择和使用。 ●设备布置和容量要求:确定灭火装置的安装位置、数量和容量,以确保 能够覆盖整个厨房设备区域。 ●火灾探测和报警:确保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火灾,并触发警报和灭火装

置。 ●自动关闭和切断功能:确保系统能够自动关闭电气和燃气设备,减少火 灾蔓延的风险。 ●维护和检测要求:规定系统的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要求,以确保其可 靠性和有效性。 ●相关建筑、电气和机械要求:包括厨房排风系统、电气回路和机械设备 与灭火系统的协调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安装和维护厨房设备灭火系统时,需要遵循适用的地方标准和规范。最好咨询专业的灭火系统设计师或咨询机构,以确保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23-图文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23-图文 2023年1月1日实施《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23 2023年1月1日实施 前言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2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23]102号)的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4系统基本要求;5设计基本参数;6系统组件;7喷头布置;8管道;9水力计算;10供水;11操作与控制;12局部应用系统。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净空高度为12m~18m民用建筑高大净空场所采用湿式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湿式系统保护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的设置要求;家用喷头、扩大覆盖面积喷头和特殊应用喷头的设置要求以及系统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消防专用管的设置要求和部分术语等; 2、调整仓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喷头布置参数和局部应用系统的设置要求等; 3、删除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的设置要求; 4、修改现行规范中不便操作的一些条款,协调与其他规范的关系。1总则

1.0.1为了正确、合理地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中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工厂、核电站及飞机库等 特殊功能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密切结合保护对象的功能和火灾 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1.0.4设计采用的系统组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并 应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 1.0.5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变更用途和使用功能时,应校 核原有系统的适用性。当不适应时,应按本规范重新设计。 1.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 2.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 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等组成,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 2.1.2闭式系统 采用闭式洒水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1.3开式系统 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1.4湿式系统 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 2.1.5干式系统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总11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条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 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 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 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 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级危险:火警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合;工业修建灭火器配置场合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 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3、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警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合。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 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1、A类火警: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料、棉、毛、麻、纸张等熄灭的火警;二、B类火警: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熄灭的火警; 3、C类火警:指可燃气体,如煤气、自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熄灭的火警;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 2.2 符号 3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3) 3.1 火灾种类 3.2 危险等级 4 灭火器的选择(5) 4.1 一般规定 4.2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 5 灭火器的设置(7) 5.1 一般规定 5.2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 6 灭火器的配置(9) 6.1 一般规定 6.2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7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11) 7.1 一般规定 7.2 计算单元 7.3 配置设计计算 附录A 建筑灭火器配置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基本参数举例(14)附录B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图例(17)附录C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19)附录D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22)附录E 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25)附录F 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举例(26) 本规范用词说明(28)附:条文说明(30~64)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配置建筑灭火器(以下可简称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生产、使用或储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或储存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房或库房。 1.0.3 灭火器的配置类型、规格、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消防工程设计的内容,并应在工程设计图上标明。 1.0.4 灭火器的配置,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灭火器配置场所 distribution place of fire extinguisher 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 2.1.2 计算单元 calculation unit 灭火器配置的计算区域。 2.1.3 保护距离 travel distance 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 2.1.4 灭火级别 fire rating 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 建筑灭火器配置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基本参数举例见本规范附录A。 2.2 符号 2.2.1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符号: 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S——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m2); U——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m2/A或m2/B); K——修正系数; Qe——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N——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个)。 2.2.2 灭火器配置设计图例见本规范附录B。

灭火器配备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工业与民用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补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

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