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六种常见病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中小学六病防治措施计划总结

中小学六病防治措施计划总结

中小学六病防治措施计划总结
中小学六病是指眼睛疾病、耳鼻咽喉疾病、牙齿疾病、营养性疾病、心理疾病和近视等6类常见疾病。

为了有效防治和控制中小学生这6类疾病的发生,我们学校制定了以下防治措施计划:
1. 对学生进行全面体检,排查各种潜在疾病。

对确诊的学生进行医学观察和-管理。

2. 开展相关卫生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科学防护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3. 校园环境卫生保持。

定期采取消毒与除尘等卫生措施,营造清洁卫生的学习环境。

4. 加强视力检查与矫正治疗。

对近视发生高危学生进行镜片检查和配戴。

5. 注重牙齿卫生。

每学期开展口腔卫生检查,必要时送就医治疗。

6. 心理咨询与辅导。

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组织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辅导。

7. 在食堂和午餐中增加营养餐。

确保学生营养均衡。

8. 定期测试实施效果,根据情况调整完善计划。

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我们学校制定的中小学生六大疾病防治的具体措施与计划。

相信通过效实这些建议,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引言概述:六病防治计划是指针对六种常见疾病制定的一套预防和治疗方案。

这些疾病包括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和肥胖症。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一、感冒的防治1.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避免触摸面部、嘴巴和鼻子等,可以减少感冒的传播。

1.2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反抗力,降低感冒的发病率。

1.3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反抗力,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预防感冒。

二、高血压的防治2.1 控制饮食:限制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2.2 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3 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血压,确保血压的稳定。

三、糖尿病的防治3.1 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

3.2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3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四、心脏病的防治4.1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4.2 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脏健康。

4.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心脏健康有害,应尽量戒烟限酒,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五、癌症的防治5.1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癌症的病变,提高治愈率。

5.2 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5.3 避免暴露致癌物质:避免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二手烟、化学物品等,减少癌症的风险。

六、肥胖症的防治6.1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减轻体重。

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学生常见病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发生的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近视等。

这些疾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都会产生一
定的不良影响。

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
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感冒和咳嗽。

感冒和咳嗽是学生常见的疾病,一般由于病毒感
染引起。

预防感冒和咳嗽的关键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

另外,要避免受凉,保持
充足的睡眠,适量增加维生素摄入,如维生素C等。

对于感冒和咳嗽的治疗,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合理饮食。

近视是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和学习
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预防近视的关键是合理使用眼睛,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

要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和距离,阅读时尽量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
每次阅读应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

另外,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避免长时间注视屏幕。

对于已经患有近视的学生,应及时配戴眼镜或隐形
眼镜,定期复诊,注意眼部健康。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一、背景介绍六病防治计划是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六种常见疾病制定的一项防治计划。

这六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

这些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为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六病防治计划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早期筛查和科学治疗等手段,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二、目标和措施1. 目标(1)降低高血压患病率:通过加强对高血压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方式,降低高血压患病率。

(2)控制糖尿病发展: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倡导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预防冠心病:加强对冠心病的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wei)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4)早期筛查和治疗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提高公众对这些癌症的认识,推广早期筛查方法,及早发现病变,进行科学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 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医院等渠道,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建立健康档案:鼓励公众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疾病史等信息,为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3)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wei)险因素的影响,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4)开展早期筛查:推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早期筛查方法,如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心电图、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及早发现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5)加强科学治疗:提供规范的治疗指南和方法,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和效果。

三、预期效果通过六病防治计划的实施,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1. 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

2. 提高公众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传染性疾病感染风险的群体。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接触面广泛,易感染各种常见病和传染病。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各校应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制度。

本文将介绍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一、预防常见病的措施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应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应勤洗手,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2.定期体检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管理,联系家庭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3.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学校要定期检查、清除害虫和致病菌,做好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

学校食堂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学校晨检工作学校应设立晨检岗位,配备专职医生或护士,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咳嗽、咽痛等症状的观察。

如发现患病学生,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2.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如洗手、咳嗽礼仪等。

3.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餐厅、厕所等易受污染的地方。

学校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配合疾控部门的工作。

4.防控传染病的重点疾病学校要根据当地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及时配发口罩,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防控措施和疫情信息。

学生有传染病症状的,家长应及时通知学校,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

总结: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加强预防常见病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病害防治工作。

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设置晨检岗位,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并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一、引言六病防治计划是为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预防和控制六种常见疾病的传播而制定的一项综合性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宣传教育、健康促进活动和疾病管理措施,减少六种疾病的发生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展,从而改善社会健康水平。

二、背景六种常见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肝炎和艾滋病。

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为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根据统计数据,这些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三、目标1. 提高公众对六种常见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程度;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3. 提供及时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服务;4. 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5. 提高社会对疾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四、计划内容1. 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六种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活动形式包括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海报等。

2. 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各类健康促进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预,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活动内容包括体育比赛、健身训练、健康跑等,旨在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3. 疾病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疾病管理体系,提供及时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服务。

包括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提供免费疫苗接种、建立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机制等措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展。

4. 社会支持和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医疗机构、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六病防治计划的实施。

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预期效果通过六病防治计划的实施,估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公众对六种常见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得到提高;2. 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率明显提高;3. 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4. 社会对疾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增加;5. 六病防治计划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得到长期持续的支持和投入。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

六病防治计划一、引言六病防治计划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六种常见疾病而制定的一项综合性计划。

这六种疾病分别是:流感、疟疾、结核病、艾滋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本计划旨在通过全面的防治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流感防治措施1.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流感的预防知识,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等。

2.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加强流感疫苗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公众及时接种疫苗,特别是易感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3. 健康检测和隔离措施:加强对流感病例的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避免病毒传播。

三、疟疾防治措施1. 防蚊措施:加强蚊虫防治工作,如清除蚊虫滋生地、使用蚊帐、室内喷洒杀虫剂等。

2. 推广疟疾疫苗接种:加强疟疾疫苗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3. 早期诊断和治疗:加强对疟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四、结核病防治措施1. 提高结核病的认识:加强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2. 早期筛查和诊断:加强对结核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病例并进行治疗。

3. 规范治疗措施:推广规范的结核病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

五、艾滋病防治措施1. 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安全行为。

2. 安全性行为推广:推广安全性行为,如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3. 艾滋病病毒筛查和治疗:加强艾滋病病毒的筛查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控制病毒传播。

六、糖尿病防治措施1. 提倡健康饮食:推广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2. 定期体检和血糖监测:鼓励公众定期进行体检和血糖监测,及早发现糖尿病风险。

3. 运动和体重控制:鼓励公众进行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七、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等。

学生常见“六病”的预防及计划措施

学生常见“六病”的预防及计划措施

“六病”防治计划及措施一、近视——幼儿是萌芽期据统计学龄前儿童中有30—40%,小学生中有50—60的人是近视。

近视对学习、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所以爱护眼睛、正确用眼才是预防近视的良方。

预防开具药方:1)、用眼不可过度;2)、近距离用眼要间歇性休息;3)、照明亮度要适中;4)、充足的营养;5)、睡眠充足;6)、巧看电视;7)、定期检查视力。

二、龋齿小小虫牙不可忽视。

即虫牙,牙齿因细菌侵袭而缺钙、软化,进而形成空洞。

据统计我国儿童患病80—90%。

预防三点:1)、使用含氟牙膏;2)、窝沟封闭法(到医院);3)、早期填充(医院填充治疗)。

三、肥胖年龄越来越小:由膳食不平衡、营养过剩引起,已超过15%,还有上升趋势。

原因:1)、主要是进食过多(油炸、糖类);2)遗传因素。

预防:1)、合理饮食结构;2)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3)、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4)、学校、家长做好学生健康监测。

四、沙眼——保持卫生是关键。

是幼儿常见慢性传染性眼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要重视预防。

预防:1)不要养成用手揉眼的恶习;2)勤洗手,注意指缝、指甲缝的清洁。

五、贫血发病率上升由于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据统计30%儿童患有贫血,主要是轻度。

引起原因: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2)、多吃含血红铁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禽蛋类、木耳、海带。

六、蛔虫防病从洗手开始。

蛔虫病是幼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

主要是吃感染性虫卵而引起的,症状是轻度消化不良、瘦弱、睡眠不安、磨牙。

预防:1)、良好的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2)、感染后服蛔虫药等。

总之,我园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教师和幼儿预防意识大大增强。

上林苑幼儿园健康教育设施配备情况1、卫生室占用面积:20平方米。

2、办公设备及卫生器械登记附表《卫生室固定资产表内》。

3、学校教育器材:照相机1部;录像机1部;电视机28台;办公电脑1部。

4、学校、园配备的健康教育教具目录:1)、身高、体重、体温测量器2)、对数视力表3)、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卡4)、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5)、血压计6)、肺活量计7)运动系统8)、消化系统9)、神经系统10)、泌尿系统11)、免疫系统12)、生殖系统13)、耳鼻、口眼结构14)、七大营养素及来源15)、青春期男、女学生形态变化16)、性病(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明珠幼师、幼儿园2004年12月明珠幼师、幼儿园2004年度“六病”防治工作总结在校、园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为使我校和创卫工作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使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总结今年来的“六病”的宣传力度,办板报、简报、专栏和出各种宣传资料,对近视、蛔虫、虫牙、沙眼、肥胖等病症要积极预防,宣传起病原因、注意事项,其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勤剪指甲勤洗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六种常见病防治措施
春天来了,孩子们开学后,又到了一个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在学生中常见病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和控制。

1992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全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法”(1992—2000),确定视力不良、沙眼、龋齿、肠道蠕虫感染、贫血、营养不良等六病为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肠道蠕虫病等是学校重点传染病。

要想防治传染病就得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下手防治。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学校各种常见病的预防。

学校各种常见病的预防
一、预防近视眼
凡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

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近视眼是由于眼对光的曲折力同眼轴长度不相适应造成的。

包括:眼轴长度正常,晶状体的曲折力过强;晶状体的曲折力正常,而眼轴长度过长。

用眼卫生惯不良及遗传因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预防近视的措施:锻炼身体,增强体制;注意营
养、不挑食;改善照明、端正坐姿;节制看电视、用电脑;经常望远,做眼保健操。

二、防备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

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怎样预防沙眼: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惯;被褥、毛巾、手帕、枕巾等物品常常洗晒,保持干燥;不能共用洗脸、洗澡的毛巾、脸盆;积极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防备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为普遍易感。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对餐饮人员及儿少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定期体检,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岗位。

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及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及消灭苍蝇。

四、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人的鼻腔、咽、喉部是肺呼吸前端通道,称做上呼吸道。

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急性炎症称之为感冒,多数是由于病毒引起,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感冒的一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经常开窗透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流行季节,避免到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集会;注意个人健康卫生惯,打喷嚏、咳嗽和擤鼻子后要洗手;每年于夏末秋初接种流感疫苗。

五、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如身体出现低热、盗汗、疲倦、体重下降、长期咳嗽和痰中带血(连续三周以上)应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肺结核患者和带菌者传染。

肺结核通常经空气中带菌的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接种卡介苗。

六、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人感染上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故患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2-6岁发病率
高。

乙脑传染源为人和动物(包括家畜、禽类);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传播;易感人群为普遍易感。

防备的主要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子;在蚊子较多的地方生活,白天要涂抹防蚊药,晚上睡觉要挂蚊帐;要按时打乙脑防备针;发现病人要及时断绝医治。

七、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恐水症。

人熏染后病死率几乎100%。

带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家养或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若何防备狂犬病:以犬类办理为主。

捕杀野犬,对家犬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对病死动物要焚毁或深埋处置惩罚。

狂犬病现在尚无非凡疗法。

当人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挤出污血,并及时到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

发起养狗者进行防备接种。

八、预防伤寒病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末秋初。

它主要是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传播。

以持续高热、咽峡炎,全身小皮疹为主要症状;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预防伤寒病,我们应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吃腐败不洁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接种伤寒疫苗。

九、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人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

有毒动植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化学性食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菌种及其毒素品种而异
食物中毒的预防: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不生吃鲜、河鲜、肉类等;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十、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

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

预防措施:食品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急性胃肠炎的首要措施;不吃病死的家禽肉;不吃腐败和不新鲜的海产品,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隔离带菌者,切断传染源。

十一、蛔虫病
蛔虫病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

蛔虫病感染率是学生肠道蠕虫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蛔虫病的传染源为蛔虫病病人;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易感人群为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较成人多。

蛔虫病的预防措施: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惯;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水果、蔬菜前要洗净;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防止虫卵散播。

十二、蛲虫病
蛲虫病是人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所引起的疾病,以儿童为主,主要症状为肛门、会阴部瘙痒。

蛲虫病传染源为蛲虫病病人;传播途径为直接熏染、间接熏染、经由过程呼吸道熏染、逆行熏染;易感人群以儿童多见。

蛲虫病的预防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常换衣裤;纠正小孩吸吮手指的不良惯;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常晒床单、被褥。

十三、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指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钉螺是血吸虫在水中发育和生长的母体,本病在我国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云南、四川等。

人是血吸虫病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为通过接触疫水受感染;易感人群为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与青少年为多,尤其学龄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