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导语: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与开发等方面。
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在药物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HPLC技术原理HPLC技术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一定方式注入到固定相柱中,再通过流动相的作用下,样品成分在固定相上发生分离。
在HPLC 系统中,流动相的选择和条件的控制对于药物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药物分析中常用的HPLC技术1. 反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是药物分析中应用最广的HPLC技术之一。
常用的反相色谱固定相包括C18、C8、C4等。
反相色谱法适用于疏水性药物的分析,其分离效果好,分析时间短。
2. 离子对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适用于具有阴、阳离子特性的药物分析。
通过加入适当的离子对试剂,可以改变流动相的离子性,使某些离子化合物在色谱柱上发生离子对形成,从而实现对药物的选择性分离。
3. 手性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主要用于对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进行分析。
由于手性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对药物的手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色谱可通过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添加剂来实现对手性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
三、HPLC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重要环节,而HPLC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HPLC技术,可以对药物的纯度、含量、残留物等进行准确测定,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
四、HPLC技术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在药物研究与开发过程中,HPLC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HPLC技术,可以对药物的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等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效应。
此外,HPLC技术还可用于药物配方的优化和稳定性研究等方面。
五、HPLC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药物分析中,HPLC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成分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发展和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发展和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摘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已经作为一项分离分析技术在医药行业、化学领域、工业行业、商业领域以及法学领域等获得了广泛良好的应用。
其主要是将液体当做流动相,同时应用颗粒极细的高效固定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仪凭借自身高分离速度、高分离质量、高检测准确性以及自动化操作等优势,在医药行业中药品研发、制作、检验等流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且应用效果优良。
因此,本文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发展;药物分析;应用引言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医学界药物分析项目的检测设备、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与改善。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药物分析项目众多设备中最为高效质优的仪器之一,其操作灵活简便,而且检测效果跟早期人工检测对比也更精准、更快速,由此在我国药物分析生命科学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一)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之所以能够对药物进行鉴别,主要是因为药物中各个成分的结构、性质跟其保留时长有直接关系,利用此关系对药物性质进行判断。
比如:西红花,也叫作藏红花、番红花,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主要功能为镇静、祛痰、解痉,通常应用在胃病、调经、麻疹、黄疸、发热、肝脾肿大等疾病诊治中。
正是因为该药物产量少、价位高,所以市面上假冒伪劣产品极多,以玉米须、莲须、菊花、红花造假的较多。
患者服用伪造西红花药物之后,非但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对生命带来较大威胁,所以,一定要注重对西红花的分析与鉴别工作,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运用可有效提升真假判断、优劣断定的精准性。
之前,相关学者曾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针对西红花和假药物中所含成分展开了鉴别,发现真正的西红花中没有绿原酸与羟基红花黄素A,并将此当做鉴别环节的有效方式,称之为HPLC-DAD含量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精选)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孙琮莘学号:20XX0000学院:药学院专业方向:中药学班级:20XX级03班指导教师:李*论文完成日期:20XX年4月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书本人声明:本人孙琮莘(学号:20XX0000)所提交的毕业论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李*老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论文作者:(签字) 时间: 20XX年 6 月日指导教师已阅:(签字) 时间: 20XX年 6 月日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是本人孙琮莘(学号:20XX0000)在校期间所完成学业的组成部分,是在指导教师李*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因此,本人特授权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可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集》(非正式出版)。
论文作者: (签字) 时间: 20XX年 6 月日指导教师已阅: (签字) 时间: 20XX年 6 月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孙琮莘(20XX级中药学专业03班学号:20XX0000)[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于天然药物、抗生素、手性药物、毒性药物、违禁药物、体内药物的分析及杂质检查,并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药物分析;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pharmaceutical analysis[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pharmaceuticalanalysis. It mainly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drugs, antibiotics, chiral drugs, toxic drugs, illegal drugs, internal medicine and impurity test.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prospected.[Key words]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Pharmaceuticalanalysis; application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也称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逐渐发展起来的[1-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研发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药物研发与生产中,药物分析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药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成分、组成以及质量,保证药物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药物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高效、准确地分析复杂药物体系中的成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利用液相作为移动相,利用在固体表面上固定的较细小的粒子作为固定相,将化学样品分离的技术。
具体原理是将混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各成分分别被不同类型的固定相吸附,发生不同程度的速度差异从而实现分离。
2.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 成分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药物成分。
目前,许多药物的成分具有多强制的性质,因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2) 药物代谢物分析:在药物代谢的过程中,药物会被分解成不同的代谢产物。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对不同的药物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更好地掌握药物的代谢过程。
(3) 药物稳定性分析:药物在制备、贮存、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环境改变,例如温度、湿度等。
由于不同的药物成分和环境条件所致,药物会出现降解和分解,并且会对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对药物稳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稳定。
(4) 药品质量控制:药品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手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药物样品进行检测,可以依据检测结果对药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及时排除不合格的药品,从而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优势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具有许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高分辨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出色的分离能力,因此能够准确地检测药物中微小成分的变化。
(2) 高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快速的分析速度和高度的自动化程度,因此可以实现高效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药物分析中,HPLC广泛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杂质分析、药代动力学、药物失效机理分析、药物交互作用等方面。
因为其高灵敏度、高分离度、高准确性、高重现性等优点,被誉为现代化学分析的“铁路”。
HPLC分析原理简介HPLC的分离原理是根据样品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互相作用力不同,利用固定相呈现出的分子选择性吸附作用来实现分离。
在HPLC分析过程中,固定配合物和悬浮在流动相中溶质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使流动相中的溶质与固定相结合并阻止经过的过程成分的运动而实现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药物含量及其杂质检测药物含量及其杂质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通过HPLC可以对药物及其杂质进行可靠、灵敏、准确的检测。
例如,HPLC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纯度、杂质、活性成分、含量等。
例如,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通过HPLC分析测定头孢曲松钠药品中的含量,结果表明该药品中含有98.4%的头孢曲松钠。
2.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可以分析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的情况。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药物治疗效果和合理用药的依据。
因此,HPLC 非常适合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例如,使用HPLC测定维生素B2代谢动力学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内标法选取L-色氨酸等内标物,然后用HPLC分离并测定维生素B2及其代谢产物蒽醌,结果表明HPLC是非常适合于测定维生素B2代谢动力学的方法。
3.药物失效机理分析药物的失效机理是因为药物有可能产生不希望的肝毒性或其他副作用,使得药物失效。
HPLC分析可以用于药物失效机理的分析。
例如,HPLC可以用于分析站立喹啉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站立喹啉受热环境下会分解,并产生过氧化物,导致药物失效。
4.药物交互作用分析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使药物的疗效大为降低或增强。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 引言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 HPLC原理HPLC是一种基于液相色谱理论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然后经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分离出来。
最后,通过检测器对溶液中各成分进行检测和定量。
3. HPLC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药物质量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HPLC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质量控制中。
3.1 药物纯度分析HPLC可以对药物的纯度进行准确、灵敏的分析。
通过对药物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可以确定药物中的各组分含量及其相对含量。
这对于判断药物的纯度和品质非常重要。
3.2 趋近分析在药物制剂中,常常需要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HPLC可以通过与外部标准品对照,从而定量分析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以评估药物制剂的质量。
3.3 配方的优化HPLC可以通过分析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优化药物制剂的配方。
比如,可以通过调整溶剂体系、流速等参数,对药物的各组分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药物的质量和效果。
4. HPLC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HPLC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4.1 药物吸收动力学研究HPLC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改变,研究药物的吸收动力学过程。
比如,通过分析血浆或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变化,可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
4.2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HPLC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过程。
通过分析血浆、尿液或其他生物样品中的代谢产物,可以评估药物的代谢速率和代谢途径。
5. HPLC在药物质量控制和研究中的挑战与发展方向虽然HPLC在药物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是一种目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药物的技术。
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药物研究的重要内容。
因此,对药物分析技术的研究是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章:HPLC技术的原理HPLC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将样品通过高压力泵加入进样口,然后经过固定相柱,移动相将不同成分分离出来,最终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出的成分。
HPLC技术相比传统的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第三章: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1 药物成分的分离使用HPLC技术可以很好地分离药物中不同的成分。
药物常常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之间的分离十分复杂。
HPLC技术可以通过对移动相和固定相的优化,将药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这对于了解药物的成分组成和副作用很重要。
3.2 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HPLC技术可以检测到药物代谢产物,这对于了解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也很重要。
药物代谢产物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后的物质,有时会比药物本身更具有生物活性。
因此,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对药物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药物含量的测定使用HPLC技术可以准确地测定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这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都很重要。
HPLC技术可以通过对移动相、固定相等操作的优化,准确地测量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3.4 药物安全性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是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使用HPLC技术可以对药物的代谢产物、副作用产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对药物在体内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是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四章: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使用HPLC技术可以对药物成分分离、代谢产物检测、药物含量测定、药物安全性评估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对药物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法。
用常压输送流动相的方法为经典液相色谱法,这种色谱法的柱效能低、分离周期长。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方法。
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下列主要优点:①应用了颗粒极细(一般为10µ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高;②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流速快,一般试样的分析需数分钟,复杂试样分析在数十分钟内即可完成;③广泛使用了高灵敏检测器,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固定相,有多种不同的分离模式,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下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有关知识,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分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硅胶,流动相一般使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
在吸附色谱中,不同的组分因和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而被分离。
组分的极性越大、固定相的吸附力越强,则保留时间越长。
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洗脱力越强,则组分的保留时间越短。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 liquid chromatography)液-液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分离时,组分溶入两相,不同的组分因分配系数(K)的不同而被分离。
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而制成的,使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简称键合相色谱法)可以用分配色谱的原理加以解释。
键合相色谱法在HPLC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法。
按照固定相和流动相极性的不同,分配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法。
用常压输送流动相的方法为经典液相色谱法,这种色谱法的柱效能低、分离周期长。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方法。
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下列主要优点:①应用了颗粒极细(一般为10µ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高;②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流速快,一般试样的分析需数分钟,复杂试样分析在数十分钟内即可完成;③广泛使用了高灵敏检测器,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固定相,有多种不同的分离模式,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下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有关知识,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分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硅胶,流动相一般使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
在吸附色谱中,不同的组分因和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而被分离。
组分的极性越大、固定相的吸附力越强,则保留时间越长。
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洗脱力越强,则组分的保留时间越短。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液-液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分离时,组分溶入两相,不同的组分因分配系数(K)的不同而被分离。
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而制成的,使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简称键合相色谱法)可以用分配色谱的原理加以解释。
键合相色谱法在HPLC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法。
按照固定相和流动相极性的不同,分配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两类。
1.正相色谱法(normalphasechromatography)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简称为正相色谱法。
氰基键合硅胶、氨基键合硅胶等极性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正相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正相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
在正相色谱中,极性小的组分由于K值较小先流出,极性较大的组分后流出。
正相色谱法用于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的分离。
2.反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chromatography)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简称为反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使用非极性固定相,最常用的非极性固定相是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还有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等。
流动相常用水与甲醇、乙腈或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
在反相色谱中极大的组分因K值较小先流出色谱柱,极性较小的组分后流出。
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增加,流动相极性减小,洗脱力增强。
反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离子对交换色谱法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组分因和离子交换剂亲和力的不同而被分离。
柱填料含有极性可离子化的基团,如羧酸、磺酸或季铵离子,在合适的PH值下,这些基团将解离,吸引相反电荷的物质。
由于离子型物质能与柱填料反应,所以可被分离。
样品中不同的组分因离子交换平衡常数的不同而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有时也加入少量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四氢呋喃、乙腈等,以增大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
流动相的PH值影响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
对弱酸或弱碱性的被分离组分,流动相的PH值还会影响其电离状况,流动相的PH值必须使待分离组分处于离解状态,才能被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法用于分离在测定条件下呈离解状态的组分,如具有酸性或碱性的化合物,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生物碱、磺胺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及维生素等的分析均可采用此方法。
(四)空间排斥色谱法(stericexclusionchromatography)空间排斥色谱也称为凝胶色谱。
其固定相是具有一定孔径范围的多孔性物质,即凝胶。
被分离组分因分子空间尺寸大小的不同而被分离。
当组分被流动相携带进入色谱柱时,体积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固定相表面的孔穴中,而随流动相直接通过色谱柱,保留时间最短。
体积较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孔穴内,在色谱柱中所走的途径较长,保留时间也较长。
分子的尺寸越小,可进入的孔穴越多,所走的路径越长,保留时间也越长。
因此,凝胶色谱中,在一定范围内,体积不同的分子保留时间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凝胶色谱法主要用来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等。
由于分子量和分子体积有关,凝胶色谱还可以用来测定组分的分子量。
(五)亲和色谱法(lighperformanceaffinitychromatography)亲和色谱法是利用或模拟生物分子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从生物样品中分离和分析一些特殊物质的色谱方法。
生物分子之间的专一作用包括抗原与抗体,酶与抑制剂,激素和药物与细胞受体,维生素与结合蛋白,基因与核酸之间的特异亲和作用等。
亲和色谱的固定相是将配基连接于适宜的载体上而制成的,利用样品中各种物质与配基亲和力的不同而达到分离。
当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时,待分离物质X与配基L形成X-L复合物,而被结合在固定相上,其他物质由于与配基无亲和力而直接流出色谱柱,用适宜的流动相将结合的待分离物质洗脱,如采用一定浓度的醋酸或氨溶液为流动相,减小待分离物质与配基的亲和力,使复合物离解,从而将被纯化的物质洗脱下来。
HPAC可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还可以用来研究生物体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等。
(六)手性色谱法(chiralchromatography)不少有机药物的结构中有不对称碳原子,又称手性碳原子,有手性碳原子的药物具有旋光性。
立体构型不同的一对对映体,其药效、毒副作用往往不相同。
例如抗高血压药物а-甲基多巴是S-(-)体;又如氯霉素(含有二个手性碳原子),只有D-(-)异构体有效.而L-(+)异构体完全无效。
沙利度胺(反应停)的两个对映体对小鼠镇静作用的效价相近,但只有左旋异构体才有胚胎毒及致畸作用。
因此,对映体的分离,在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映体在普通条件下的理化性质是相同的,因此分离对映体需要在手性条件下进行。
分离对映体的色谱方法称为手性色谱法。
手性色谱法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两种。
间接法是将对映体与一定的手性衍生化试剂反应,使其由对映体转变为非对映体,再利用他们理化性质的差异,用一般的色谱条件进行分离。
直接法不需作衍生化反应,直接利用手性色谱柱或手性流动相进行分离,应用较多,以下主要介绍直接法。
1.手性固定相(chiralstationaryPhase,CSP)手性药物拆分前的对映体通常以镜象存在,即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
用常规分析和制备方法不能将其拆分,需引入不对称(即手性)环境,使欲拆分的对映体(样品)、手性作用物(比如固定相)和手性源形成一个非对映异构分子的络合物。
为了形成这样一种分子络合物,分子之间要有一种同时相互存在的作用力,以保持分子的空间定位。
Dalgliesh认为至少要有三个作用力,其中一个要有立体选择性,可以是吸引的,也可以是排斥的。
这就是“三点相互作用”理论。
如果对映体中某一种对映体正好与此三个作用点配对,相互作用较强,保留时间就长。
而另一种对映体因空间构型不同,不能完全配对,作用相对较弱,保留时间就短,从而可以得到分离。
固定相的作用可以是氢键、偶极一偶极作用、π-π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或空间作用等。
l常用的手性固定相有以下几种。
(1)Pirkle型手性固定相Pickle型手性固定相是由美国学者Pirkle主持研制的,主要有π-碱性(斥电子基)手性固定相和π-酸性(吸电子基)手性固定相。
在分离的过程中,化合物与固定相之间发生π-π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此类固定相为电荷转移型手性固定相。
如DNBPG-CSP是把(R)-N-3,5-二硝基苯甲酰苯基甘氨酸(dinitrobenzylphenylglycin)键合到氨丙基硅胶上(2)蛋白质类手性因定相蛋白质是由手性亚基团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是将蛋白质通过氨基酸键合到硅胶上而制成的。
常用的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有牛血清蛋白(RSA)和人血a1-酸性糖蛋白(AGP)的手性固定相,商品有ChiralAGP,Resolvosil,EnantioPac等。
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应用范围较广,效果良好,但该类固定相的谱柱容量较小。
常用洗脱系统是磷酸盐缓冲溶液(PH4~7),离子强度为0~500mmol,有机改性剂不得超过5%。
用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拆分酸性和碱性倾倒物对映体时,流动相内可分别加少量离子对试剂,如N,N-二甲基辛胺,叔丁胺氢溴酸盐和辛酸,以获得理想的分离结果。
(3)多糖类手性固定相多糖类手性固定相中应用最多的是环糊精。
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一类环形寡聚糖,为手性高分子物质,。
根据分子中葡萄糖单元的个数不同,环糊精可分为α、β、γ三类,他们分别由6、7、8个D-吡喃葡萄糖组成,将CD分别通过硅烷链连接在硅胶表面就构成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环糊精分子成锥桶状,内腔的直径由组成环糊精的葡萄糖个数决定,如常用的β-环糊精由7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内腔直径为0.8nm。
用环糊精手性固定相进行分离时,首先要求被拆分的组分进人洞穴,形成包合物,保留时间以组分能否进人洞穴及其紧密的程度而定,环糊精环上还有多个手性中心,能选择性地与对映体作用,从而导致对映异构体的保留不同而被分离。
如用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已经成功地分离了二茂铁等金属有机络合物、氨基酸以及生物碱等。
除环糊精外,多糖类的手性固定相还可以用纤维素、直链淀粉作成,如纤维素三醋酸醋手性固定相、纤维素三苯甲酸醋手性固定相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等。
(4)冠醚(Grownether)类手性固定相冠醚与环糊精类似,是本身具有手性的低聚糖,是含醚键的环状化合物,呈王冠状结构,外层是亲脂性的乙撑基,环的内层是富电子的杂原子,如氧、氮、硫等。
通常使用的是18-冠-6的衍生物,健合在聚苯乙炜骨架或硅胶上,形成冠醚手性固定相。
用冠醚手性固定相分离对映体时,不同对映异构体因与冠醚环腔形成的主客体络合物的稳定性不同而被分离。
在冠醚上引人双萘基,双萘基可以形成“手性墙”,增加固定相的立体选择性。
能质子化的氨基化合物,特别是氨基酸对映体在冠醚手性固定相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
2.手性流动相(chiralmobilephase,CMP)拆分法手性流动相拆分法是将手性试剂添加到流动相中,利用手性试剂与对映异构体结合的稳定常数不同或结合物在固定相上分配的差异进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