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合集下载

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畜禽养殖Livestock Breeding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宋强(绥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鹤岗1562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20)08-0084-01蛋鸡养殖中的产蛋期通常发生在20周龄左右,做好开产前、开产后的科学饲养管理,有助于通过光照、饲料、驱虫等措施更好满足蛋鸡生理变化需求,避免蛋鸡产蛋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是提升产蛋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方法。

为了实现蛋鸡产蛋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开产前与开产后多方面细节入手,解析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关注母鸡产前变化养殖人员如果没有根据母鸡产前变化,做好合理转群,很容易令母鸡出现转群后的体重下降、精神紧张等应激反应,不利于蛋鸡顺利开产。

所以关注母鸡产前变化非常必要,一般来说母鸡产蛋前期骨骼和体重都有所增长,其中骨骼增重15-20g,体重增重400-500g,母鸡自16周龄发育到性成熟,开始有雌激素从成熟卵泡中释放出来,此过程雄激素和雌激素发生协调作用,形成了骨腔中的髓骨,小鸡和未性成熟的母鸡不具有髓骨,可将其视为母鸡性成熟特有标志。

母鸡产蛋前开始发育输卵管和卵巢,此时起持续受到应激,肝脏有增大变化,应激直到产蛋高峰季结束。

养殖人员根据以上变化进行鸡群调整,将没有生产价值、发育较差、体重较轻的鸡果断淘汰,使母鸡生产群处于整齐、均匀水平。

选择17~18周龄开始转群,保证母鸡能够很好的熟悉新环境,注意转群不可在高温天气进行,避免抓翅抓颈,采取抓脚方法,迅速且轻柔抓鸡,尽量不给鸡群造成刺激和惊扰,可以在减暗灯光、夜间开始转群,降低应激.将多维素和抗应激药物在转群前3d与转后3d添加到饲料内,把电解质适量添加到饮水中.育成鸡鸡舍温度与产蛋鸡舍温度避免过大悬殊,为转群鸡提供充足清洁饮水。

2日粮更换要点转群后母鸡日粮要进行相应更换,产蛋期日粮的提供从鸡群达到5%产蛋率开始,时间通常在19周龄左右,注意换粮过渡时间为7d,这主要是母鸡已经很适应原来饲料,一旦饲料突然改变,很容易导致母鸡胃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起多种疾病。

蛋鸡的饲养技术

蛋鸡的饲养技术

蛋鸡的饲养技术蛋鸡如何养殖?这是养殖人员都想要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

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2.转群上笼(1)入笼日龄。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

(2)选留淘汰。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

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

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

蛋鸡产前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产前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产前饲养管理要点蛋鸡产前饲养管理要点1控制饲养环境此时控制好环境因素非常重要,适宜的温度为13~23°C,冬季不能低于5~8°C,夏季不能高于30°C。

鸡舍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

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产蛋鸡舍内二氧化碳含量应小于0.3%,氨气浓度小于15~20毫克/升。

鸡的饮水不可间断,饮水量随季节的变化和产蛋率的上升而定,气温高时饮水量增多。

平养(包括网上笼养)的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鸡舍面积养10只,笼养每只鸡好有250~280平方厘米。

产前转群对鸡应激很大,通常需经几天才能恢复,因此,应力求使转群的应激减少到小程度。

2保证营养供给适时将鸡饲料过渡到蛋鸡预产期饲料、预产期饲料含蛋白19%、钙2%,饲料中多维素的含量约为青年鸡的2倍。

补喂贝壳、砂或石灰石粒,直到鸡群产蛋率达10%以后再换喂蛋鸡料,这时期蛋鸡料的营养浓度与预产料基本相同,其钙的含量应提高到3.5%,代谢能也可根据需要慢慢提高。

开产期是母鸡一生中负担重的时期,这期间鸡只采食量从每日75~80克逐渐增加到110克左右,但仍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为使其顺利进入产蛋高峰期,减少高峰期可能发生的营养负平衡影响生产,从110~120日龄开始应给予产蛋初期料;125~130日龄开始(或产蛋率达到5%时)给予产蛋高峰期饲料。

如果临产期在夏季,可酌情提高能量和氨基酸水平,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可减少喂饲料形成的粉尘还增加了适口性。

3调整鸡群在蛋鸡育成期,需要及时根据鸡的大小、强弱、公母分群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他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他们处在饲料控制的状况下。

上笼时鸡的体重均匀度应大于80%。

在分群时,要特意将那些小弱鸡进行分栏饲养,加强管理,精心饲喂。

青年鸡育成之后,必须转入产蛋鸡舍上笼饲养,养殖过程中应当提前转群,使青年鸡适应新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开产后产蛋率的增加幅度。

怎样养好产蛋鸡

怎样养好产蛋鸡

怎样养好产蛋鸡如何养殖蛋鸡好一、“三喂”产蛋多。

1、早上要喂早。

因为鸡群早上不大爱吃东西,往往在上午10点左右还不能形成产蛋的高峰期,头天生蛋推迟,又势必影响到第二天蛋的形成。

所以,早上喂料要抓早。

2、中午喂青料。

中午时间,蛋鸡产蛋期已过,这时多喂一些青饲料和矿物质,集中补充一下鸡群的维生素,并让鸡群晒晒太阳,洗洗沙浴,既可节约一些饲料,又可便蛋鸡产蛋得到一定的休息。

3、晚上要喂饱。

因为晚上鸡群活动少,同时又是蛋鸡长蛋的时候,再加上蛋鸡经过一天的劳累,体内也需要一定的能量补充,而且,这时的鸡群食欲特别旺盛,所以,晚上喂鸡的饲料和水要尽量保证供给。

二、养鸡“四不可”。

1、不可同期饲料不同批的鸡。

有许多养鸡户,因计划不周,往往大鸡还未出栏,就又购入雏鸡,造成大小鸡同期存在于同一户中,且多数为同一个人饲养,鸡又处于同舍。

这样养,很容易造成鸡群发病率上升,影响雏鸡成活率及成鸡的生产性能。

因为经较长时间饲养的大鸡,常带有病菌。

同期饲养大、小鸡,病菌就极易传给小鸡。

有些大鸡,貌似健康,却带有白痢等对大鸡无明显影响的病菌,但这些病菌对小鸡影响很大。

因此养鸡户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制。

2、不可不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有些养鸡户对防疫不太重视,造成疫病流行,损失惨重。

因此,一定要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3、不可再养其它家禽。

几种家禽同时饲养,易造成交叉感染,使主养家禽发病多,因此养鸡专业户只养一种鸡,不养其它家禽。

4、不要滥用药物。

为预防鸡群发病而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造成鸡群中的病菌产生抗药性。

发病时,用各种药物均无法控制。

因此,养鸡只能在鸡群易发病阶段投喂预防药,并且一过易发期就立即停止给药。

当鸡群有病时才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病情一经控制,鸡群稳定后就停止使用。

一种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应更换,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像平时增蛋保健方面可以用中药蛋禽生命元(重阳厂家专供,),慎用磺胺类、抗生素类药品。

三、防病“五注意”。

1、饲料营养成分要全面。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2 0 1 4 年第 1 期
江 西 饲 料
体 重
多在 3 2周 龄前后 : 产 蛋后 期产 蛋 率下 降幅度 较 产蛋 高峰 期 大一 些 , 周均 产蛋 率下 降大致 在 1 %左右 。产
蛋 期 的饲养 管理 主要 是 控制 鸡舍 内的 小气候 , 把 鸡 舍 内温度控 制 在 1 3 - 2 3 ℃, 湿度控 制 在 6 0 % - 6 5 %, 并
1 产 蛋期 的特 点 1 . 1 产蛋期 的生理特 点
1 . 2 . 1产蛋 前期 的产 蛋特 点
产蛋 前 期 , 指 的是 新母 鸡 开 始 产蛋 到产 蛋 率
达到 8 0 %之 前 这段 时 间 ( 多指 2 1 周 龄初 到 2 8周 龄末 ) 。现在 有不 少鸡种 的产蛋 前期移 为 l 4周 龄
2 . 1 . 1温度 的控制 气 温 的高 低不 但 影 响鸡 的生 长 , 而 且 也影 响
1 . 2 - 3 产蛋 后期 的产 蛋特 点 从鸡群平均产蛋率下 降到不足 8 0 %起 至 鸡 群 淘 汰 下 笼 , 即第 一 个 产 蛋 周 期 结 束 为 产 蛋 后
期, 通 常是 在 7 2 — 7 8周 龄 。在此 期 间周 均 产 蛋 率 下 降大致 1 %左右 。
2 产 蛋期 的饲 养管 理 2 . 1 产蛋 期 的环境 控 制
对策。 . .
关键 词 : 蛋鸡 ; 产蛋 期 ; 产蛋 特点 ; 饲 养管理
中图分 类号 : ¥ 8 3 1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6 1 3 7 ( 2 0 1 4) 0 1 — 0 0 1 2 — 0 4

引 言
管 伞 部在 输 卵 管 中包裹 上 蛋 白 , 形 成有 壳 的鸡 蛋 排 出体外 :到 2 4周 龄 左 右与 生殖 有 关 的激 素 分 泌 旺盛 , 表现为产蛋率持续上升 , 鸡 群 开 始 进 入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19周龄~淘汰)的饲养管理
目标要求为适时开产并达到应有的高峰产蛋率,高峰后产蛋率下降缓慢。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光照时间和照度、饮水量、喂料量和防疫。

18周龄末转入产蛋期,按照产蛋期要求饲养管理。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

产蛋前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蛋鸡的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所以要减少外界干扰,降低应激。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从19周龄~10%产蛋率,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以后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

保障每天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3.光照管理。

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瓦~4瓦/平方米,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

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变更。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

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

5.注意观察鸡群并做好生产记录。

详细记录鸡群是否健康,以及采食量、产蛋量、死亡和淘汰等,密切注意鸡群状况,发现病鸡应迅速诊断治疗。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蛋鸡过程中,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食欲特点,合理安排蛋鸡的饲料和饮水,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科学管理蛋鸡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管理、水源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不同,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蛋鸡的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根据蛋鸡的饥饿感和进食的能力,合理安排蛋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保证饲料的摄取量和摄取频率。

3.保持水分充足:蛋鸡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保持饲料中的水分充足,搭配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确保蛋鸡的水分供应。

二、水源管理: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避免饮用脏污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保持水源充足:保证饮水设施供应的水量充足,避免蛋鸡因为水源不足而饮水不充分。

三、环境管理:1.确保舒适的温度: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饲养场内部的潮湿和异味,提高蛋鸡的生活品质。

3.避免噪音干扰:尽量避免饲养场内外的噪音干扰,蛋鸡对噪音较为敏感,噪音干扰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四、疫病防控:1.定期排查疫病: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病在饲养场内传播。

2.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和饲养计划,定期为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疾病的来源,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日常管理:1.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内的设施和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2.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根据蛋鸡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避免拥挤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饲料成分:产蛋鸡的饲料应注重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粗蛋白、赖氨酸和磷等营养元素的保证,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求。

2.饲喂方式:采用定量定时喂饲的方式,将饲料分为几次进行喂饲,避免浪费和过度摄食。

同时,饮水箱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蛋鸡的水分摄入量充足。

3.精细喂养: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适时的饲料调整。

如在产蛋期,应加强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保证蛋鸡蛋的产量和质量。

二、环境管理1.温度调控:合理的温度对蛋鸡的产蛋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蛋鸡产蛋的不良影响。

2.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产蛋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调节蛋鸡的生产周期和产蛋量。

3.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过高的湿度和氨气浓度对蛋鸡的健康产蛋造成不良影响。

要及时清理鸡舍、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菌。

三、疾病防控1.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是产蛋鸡饲养中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疫苗接种、疫情监测以及隔离、消毒等工作,确保鸡群的健康。

2.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如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羽毛质量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止病情扩大。

四、繁殖管理1.选择优良的品种鸟,进行合理的育种交配。

保持种公种母的健康,提高种禽的血缘优势和抗病能力。

2.为种禽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

确保种禽的繁殖效果和繁殖力。

五、日常观察1.定期观察鸡舍内饲养环境和设备设施的情况,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蛋鸡的正常饲养和产蛋。

2.观察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蛋鸡的产蛋潜能。

综上所述,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以及日常观察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效率和产蛋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是我国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会选择养殖的一个项目,不同的生长阶段管理要点不同,今天咱们一起来简单学习一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饮水
饮水要清洁充足,终日不断,冬季饮温水,夏季饮凉水。

2.喂食
定时定量,每天喂3次-4次,间隔时间相同,不同周龄每只鸡每天喂量。

3.分段饲养
产蛋鸡按产蛋期和产蛋率分三段饲喂三种配合饲料,19周龄-21周龄(产蛋率5%)为预产蛋鸡,22周龄-42周龄(产蛋率5%-高峰-产蛋率85%)为产蛋高峰期,43周龄(产蛋率85%以下)至淘汰为产蛋后期。

更换饲料要在产蛋上升前或下降后逐渐换料,过渡换料方法育成期过渡方法相同。

4.生料干喂,也可湿喂
但拌水不可过早过多,应保持饲料松散不成团。

5.补喂砂粒或石灰石粒
每周喂直径3mm-5mm的清洁砂粒一次,每只鸡每次5g。

6.饲养方式
产蛋鸡以笼养为主。

综上就是蛋鸡产蛋期的管理要点,蛋鸡管理建议分生长阶段进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课堂:养鸡常用的七种中药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