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观察要点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观察查房

血液透析护理观察查房

血液透析护理观察查房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

作为护理人员,进行透析护理观察查房至关重要,以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档将介绍血液透析护理观察查房的重要内容。

透析前观察在透析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应进行以下观察:1. 检查患者的体重,记录体重信息,以便计算透析前后的液体平衡。

2. 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记录在病历中。

如果患者的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频率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4. 检查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确保通路通畅、无红肿、无渗液等异常情况。

透析中观察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压异常。

2. 观察患者的通路,确保通路的通畅,注意防止感染。

3. 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4. 监测患者的体温,查看是否有体温异常情况。

透析后观察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进行以下观察:1.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是否有明显变化,如低血压等,及时处理。

2. 观察患者的尿量,记录尿量信息,以评估透析的效果。

3. 观察患者的体重,检查液体平衡情况是否正常。

4.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体温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观察查房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遵守洗手和无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2. 注意患者的隐私权和机密性,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3.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不适,及时解答疑问。

4. 注意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包括时间、数据等,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以上就是血液透析护理观察查房的内容介绍,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观察和记录工作,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帮助他们的肾脏过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对于血透患者来说,护理目标是提供有效的透析治疗,并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得到维护。

下面是一些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措施。

1. 保持透析通路通畅
- 观察血透通路,确保无出血、感染等问题
- 定期检查通路是否有阻塞,及时解除
- 遵循无菌技巧操作,防止感染发生
2. 控制透析液温度和流量
- 监测透析液温度,并根据患者需要调节
- 确保透析液流速恰当,避免出现低血压等问题
-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呕吐、寒战等症状
3. 维持透析患者体液平衡
- 监测患者体重变化,确定透析液排出的合理量
- 饮食控制和液体摄入的管理,防止体液过多潴留
- 在透析前后对电解质水平进行监测,并及时纠正异常值
4. 管理并发症
- 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反应,及时处理
- 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 对于常见的并发症如感染、抗凝、出血等,进行预防和处理
5.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和透析治疗效果
- 收集和记录患者病史、体征和相关化验结果
- 观察透析治疗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并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进行透析充分性和净化效果评估,确保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透患者护理的目标是提供安全、高效的透析治疗,并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和身心健康。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透析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血透病情观察要点

血透病情观察要点

血透病情观察要点
1.血透前观察:
a.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
b.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
c.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贫血程度;
d.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感染等相关情况。

2.血透过程观察:
a.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动脉血氧分压、静脉压力等,以监测患者的循
环功能;
b.观察患者的良好血管通路,检查异物、感染迹象等;
c.注意观察血滤器操作情况,是否有回路血液逸出、肝素过量等问题;
d.观察血透过程中是否有出血、凝血功能异常、血压波动、心律失常
等情况。

3.血透后观察:
a.血透后患者可能出现疲倦、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需密切观察;
b.观察患者的体征指标,如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
c.注意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和贫血情况,包括监测尿液输出量和检查血
常规等;
d.进行药物观察,了解患者是否发生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4.感染观察:
a.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是否出现发热情况;
b.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有无异味、分泌物增多等感染迹象;
c.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肤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症状;
d.注意观察患者的输液通路,是否有局部红肿、渗血等感染迹象。

5.护理观察:
a.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
b.注意观察患者对透析治疗的反应,如有没有疼痛、不适等;
c.观察患者对血透仪器的接受程度,是否有不适应情况;
d.观察患者的家属情绪和对治疗的支持程度。

以上是血透病情观察的要点,通过全面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情况,能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使血透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血液透析状态术后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状态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病情观察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注意有无出血、红肿、感染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 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量及性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4. 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有无肿胀、疼痛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5. 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三、体位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出血。

2.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少腰部压力。

3. 术后1-2天,患者可逐渐采取坐位或站立位,但需避免长时间站立。

4. 术后3-5天,患者可恢复正常活动,但需注意活动量不宜过大。

四、皮肤护理1.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术后避免剧烈摩擦伤口,防止伤口裂开。

4. 术后2周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五、饮食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的食物。

2. 限制水分摄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水量。

3. 术后1周内,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术后3-5天内,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六、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给予关心、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3.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七、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 出血: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如有出血应及时处理。

2.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 低血压: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低血压发生。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附71血液透析常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 病情观察1. 透析前观察(1)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精神状态(如饮食、睡眠、出血情况等)。

(2) 记录透析前的血压、心率、体重,必要时监测体温。

(3) 检查动静脉瘘(或深静脉插管)的通畅情况,观察有无红肿、青紫、渗血、感染等情况。

(4) 检查透析装置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妥当。

2. 透析中观察(1) 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观察穿刺部位(深静脉插管处)有无渗血。

病情稳定者每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必要时随时监测血压、脉搏。

(2) 密切观察透析机运转情况,注意血流量、静脉压(VP)、跨膜压(TMP)、透析液温度等各项指标。

3. 透析后观察(1) 观察患者透析后的精神状态,了解患者的感受。

(2) 观察透析后效果,了解患者透析后的血压、心率、体重。

(3) 检查动静脉瘘(或深静脉插管)的通畅情况,观察有无红肿、青紫、渗血等情况。

(二) 落实治疗(1) 遵医嘱落实各种透析治疗,根据医嘱决定透析模式、肝素用量、血泵流量和超滤总量。

(2) 严格执行特殊用药规定,并及时观察其用药后的反应。

(三) 护理措施1. 对症护理(1) 有四肢肌肉痉挛时遵医嘱降低脱水量或静脉注射补充钙剂。

(2) 有低血压者遵医嘱降低脱水量,快速补充生理盐水200~300 mL,必要时终止透析。

(3) 透析中如出现高血压者,遵医嘱给予降血压药物,并严密观察其血压变化。

(4) 有出血迹象者酌情减少透析中肝素用量或行无肝素血液透析。

2. 特殊治疗护理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严密观察其静脉压、跨膜压等指标,防止出现透析器或血管路凝血。

3.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4. 肢体护理根据病情取舒适卧位,并保持功能位;限制动静脉穿刺侧肢体或深静脉插管侧肢体的活动。

下肢水肿者可适当抬高下肢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受压皮肤的完整性。

血液透析重点工作总结

血液透析重点工作总结

血液透析重点工作总结
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用于帮助肾功能衰竭患者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在进行血液透析工作时,有一些重点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患者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管通路,确保其通畅和无感染。

在进行透析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及透析机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其次,透析液的配制和监测也是重点工作之一。

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电解质紊乱或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患者的营养和水分管理也是血液透析工作的重点之一。

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水分潴留的情况,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水分管理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和水分平衡。

此外,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透析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血液透析是一项复杂的治疗工作,需要护士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细心观察。

只有做好了血液透析的重点工作,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血透病人护理常规

血透病人护理常规

血透病人护理常规护理血透病人的常规流程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首先,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血压,遇到特殊情况要随时监测并记录。

其次,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设定透析条件,如降水量、透析时间和除水速度,并经过第二人查对。

第三,透析中用药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第四,要随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漏血,及时处理。

第五,要了解病人体重的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调节除水,以保证透析的充分。

第六,当病人出现低血压时,要取头低脚高位,减慢除水速度,并适当补充0.9%生理盐水。

对于经常低血压的病人,可以采用高钠或梯度高钠透析。

第七,对于透析中高血压的病人,要注意并发脑出血,可以采用低钠透析或考虑增加除水的因素以增加血容量。

第八,要加强透析中的生活护理。

第九,要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卫生宣传,了解病人心理,教会病人自己调整入量、计算体重及保护内瘘的方法。

最后,要向患者介绍内瘘的护理知识,教会其爱护和保养内瘘。

内瘘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首先,要保护术肢血管,避免反复穿刺,为内瘘吻合术创造条件。

其次,在动一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术侧肢体发生肿胀和疼痛时,应抬高术肢,切忌压迫手术部位。

要鼓励患者活动术肢,反复握拳,增加血液循环。

第三,要严密观察术后瘘情况,可触摸到血管内搏动、听到血管杂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四,内瘘仅限于透析用,不得用于取血或注射药物,且不能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抢救除外)。

第五,不断更换穿刺点,依次顺序更换以保护血管。

第六,要防止血管瘤的形成,以松紧适度的护腕压迫血管怒张的部位。

第七,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敏捷。

第八,回血拨针后贴创可贴,上面用消毒纸卷压迫止血,嘱病人15分钟后取下,切忌压迫时间过长而形成瘘血栓。

第九,压迫纸卷松紧度以在两侧触摸到血管转动为适宜。

最后,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内瘘血栓,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应处理。

血管通路护理常规分为临时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血透室护理常规

血透室护理常规

第十八章血透护理常规血液透析是指根据膜平衡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

病人体内累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到清除,人体所需的某些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所以血液透析能部分地代替正常肾功能,达到排除废物、毒素、电解质、酸碱保持平衡的治疗目的。

第一节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1.透析时严密观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测T、PR、BP遇有特殊情况随时监测,并记录。

2.严格按照医嘱设定透析条件(降水量、透析时间、脱水速度),并经第二人查对。

3.透析中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4.随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漏血、及时处理。

5.了解患者体重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调节脱水。

病情变化,保证透析充分。

6.透析中出现低BP时,取头低脚高位,减慢脱水速度,适当补充0.9%生理盐水。

经常低BP者可采用高钠或取梯度高钠透析。

7.透析中高BP患者注意并发脑出血可采用低钠透析或考虑血容量增多的因增加除水。

8.加强透析中生活护理。

9.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卫生宣传,了解病人心理,教会病人心理,教会病人自己调整入量,计算体重及保护内瘘的方法。

10.向患者介绍护理内瘘的知识,教会其爱护保养内瘘。

第二节临时血管通路护理常规(双腔静脉导管的护理)1.插管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告知患者插管过程中如何配合,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

2.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处按时换药(颈内静脉1次/隔日,股静脉1次/日),并妥善固定。

3.股静脉插管患侧下肢不得弯曲90°,也不宜过多起床活动,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4.留置导管期间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穿刺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5.每次透析结束,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1ml=2mg)封闭双腔管,下次透析前,抽出双腔管内的封管液及凝血块,并弃去后,接管透析。

6.活动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壁损伤。

7.严密观察插管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如出现渗血或形成血肿,立即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并通知医生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患者,评估患者的中毒种类、原因、程度、临床表现及瞳孔大小。
10.急、危、重、外伤患者注意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情况。
11.评估患者透析状态和透析效果。
4.观察患者的体重增长情况,尿量,颜面、四肢、腹腔等有无水肿或积液。
5.观察患者有口干、呕吐、腹泻等脱水征。
6.评估血管通路状况,患者的认知情况,有无出血、栓塞、感染、脱落及使用情况。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7.评估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及出血表现。
8.评估患者有无透析并发症:如低血压、高血压、出血、感染、心力衰竭、肺水肿、抽搐、头痛、呕吐。
日期:2017年月日
分类:3个月新护士
记录者:
参加人员:
培训主题:血液透析患者观察要点
培训内绀、血压波动范围、使用降压药情况。血糖、水电解质,特别是血钾水平。
2.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遵医行为、水及食物控制情况。
3.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面色、贫血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