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初试复试备考经验及03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语言学专业高分经验

北外英语学院语言学专业414高分经验曾经得到许多人的帮助,首先要感谢他们无私的支持.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初试成绩414,复试成绩86。
除了高兴以外,更多的是对给与我力量和鼓励的所有人的感谢!我在前人栽的树下乘过凉,现在希望自己也能种上一棵小树,为后来的人带来一片荫凉.我考的是英语学院的语言学初试:前辈们写过很多有关初试的帖子,如何复习各门功课,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还有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能浮躁。
在此。
我写的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借鉴。
基础英语的复习,以前我听人家说经济学家很好,于是我就买来一大堆,天天啃,但是说实话,还真是相当痛苦,而且效果不明显,因为我对经济方面的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而且经济学家的经济类词汇量很大,几乎每次阅读的时候都是在锻炼我文曲星上的键盘,那是锻炼我自己啊?!后来我看了几天就放弃了,转而看些别的英文杂志,本人觉得《英语文摘》比较不错,我有订去年一年的《英语文摘》,当然这个月刊肯定是不够摄入量的,另外还会看些《中国日报》,《英语学习》,《21世纪》什么的。
《21世纪》比较简单,纯当娱乐了。
除了阅读以外,翻译的练习也很重要,我买了张培基的散文,还有八级的翻译题,每天都做一段,然后拿自己的译文跟他们的译文相比较,自己的译文不一定必须跟参考答案的一样,有时候你甚至会发现自己的译文比参考译文更好,当然,自己不如参考译文的地方便是应该学习、提高的地方。
另外,我自己还经常温习备考专业八级时候用的八级词汇册,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是当个心理安慰,背单词最多还是在阅读的时候,碰到了不认识的就尽量背下来。
语言学的复习,我觉得仅仅看参考书目是不够的,不管是谁写的书,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都买来看看,虽然讲的都是入门的知识,但是每本书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同一个理论或是知识,这样就加深了理解,所以说,不用背的,如果踏踏实实看完5、6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的话,不记住都难了。
北京语言大学英美文学2021备考经验

一、个人概况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本人就读于一所双非二本院校,从小到大都对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考研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有关文学的英美文学。
然后整个考研时期我是开始得比较晚的,一般大家都会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而我是从五月份开始的。
二、备考指南英美文学五月就开始准备,但专业课正式开始是在暑假。
期间买了真题,各种市内能买到的参考书,模拟题,还有英美文学选读。
看了很多学姐学长的经验贴,咨询了新祥旭的学姐。
因为北语的特殊性(无真题无固定题型)最开始我的内心是迷茫的,感觉无从下手。
但其实最后在自己慢慢进入准备状态的时候,发现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主要是考试,肯定存在套路。
对于英美文学来说,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文学的框架。
先是各个文学时代必须了如指掌。
然后在每个文学阶段内填充作家作品,在拥有整个文学框架后,我们就要去了解重点作品的内容角色,作品特点,评价等,不要求能完整地背诵,但是必须能够自己描述出大概。
当然对于文学我们强调的还是理解,不要僵硬的去记忆。
今年真题中几乎每道论述题中都有一道名词解释。
这其实对于我们今年考生大多数人是懵的,因为名词解释已经好几年没考。
我考前就没专门去背,但是内心存在侥幸觉得不会考,只在翻到每个文学背景阶段时回去看看自己划的重点。
所以今年考试我全是靠自己的平时的理解去答。
再说到诗歌。
也算是最难准备的一项了。
因为总感觉大海捞针,难以着手。
不所以诗歌是必须自己要花时间去看去理解。
首先你必须把英美国家重点诗人的重点作品看了熟悉了,再去看一些真题中出现过得(我最后基本就用两本诗歌赏析的用书,个人觉得还比较全面)第一问就是这个出自哪里作家作品所以我们平时在看诗歌,必须要知道出自哪。
第二问是问文学手法,这些我们在看赏析的时候书上都有写,都是要我们去注意的。
最后问是问哈姆雷特说这段话时的心境。
所以准备诗歌要去理解诗歌通过理解去记忆。
十月,复习期间重点背诵的两本书是《刘炳善英国文学笔记》和《常耀信美国文学笔记》,还有一本学姐那里买来的笔记。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美国研究方向考研复试经验问答(精)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美国研究方向考研复试经验问答(精)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 -美国研究方向考研复试经验问答论坛上总有人问北外会不会其实二本三本考生, 我建议大家不要被别人的失败经历吓到, 多看看成功经验贴, 多和成功考取的学姐学长们交流, 你会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的本科学校也不是很理想, 这也是支持很多人考研的动力。
实际上北外录取主要看专业分数,对二外和政治要求很低,更不会歧视学历。
复试用书:《 The American Pageant-A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以下简称 AP : AP 是美国高中历史教材,以时间为轴,从上古大陆一直讲到当今美国,我们实际用得上的是从北美革命到里根政府为止。
AP 阅读量很大,但因为是高中教材, 所以并不晦涩难懂,而且网上也有 AP 笔记可供参考。
《美国研究读本》梅仁毅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主要涉及美国历史社会各方面的文章,按主题分编单元。
(根据个人备考经验和综合历年真题分析政治制度、种族、妇女、价值观最重要,经济、外交次之,其他了解即可。
每单元后面有10个问题,有时候笔试会直接采用,一定要注意。
2011年英语学院考试改革以后,美国研究复试笔试的形式是 7选 5的简答题, 15年多了一道论述题,题目是奥观海时代的重返亚太政策。
简答题跟往年基本一致, 主要考重大历史事件和对于某个现象的专题性总结。
其中的历史事件复习主要靠AP ,题目偏重于政治和社会运动,不太爱考经济和社会生活。
尤其要注意一些诸如制宪会议、内战、两次大战、进步主义之类的问题,进步主义已经连续两年考过。
专题性的问题主要靠读本来解决, 尤其是总统选举、司法制度、议会和政府结构这些重中之重。
论述题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没事多看看新闻, 多读经济学人(读经济学人对基英也有帮助。
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看明白问的是什么就好回答了。
面试美国研究的面试不像笔试那样偏重于专业性, 主要是老师了解你的学习工作经历、对哪些方面感兴趣, 并就你感兴趣的方面深入地聊一聊, 时间是十分钟左右。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英语语言文学复习指导及就业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英语语言文学复习指导及就业情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为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的下设方向,隶属于外国文学所,学制3年。
外国文学所该方向共招生5人,2018年开始对专业课做限制,为230分。
考试科目:101政治二外(242俄语、243法语、244德语、245日语、246西班牙语选一)题型:语法词汇、阅读、X译汉和汉译X。
611英语基础测试(技能)题型:改错(30分)、阅读(60分)、翻译(60分)811英语能力测试(写作)题型:摘要撰写及评论(70分),议论文写作(二选一)。
考试难点:二外:二外的难度因为语种的不同导致难度不一。
西班牙语比较简单,而日语比较难。
德语出的题型比较奇怪,很难让同学捉摸到每年的出题特点。
俄语算是比较小众的二外。
法语是很常见的二外,但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基础英语基础英语一道小题达到3分。
改错设10处错误,文章难度相当于专业英语八级甚至更高,大部分同学的正确率仅仅能够达到60%。
阅读分为gap filling,经典的四选一还有TF题。
基础英语的文章基本来源于文学类或者报刊文章,词语难度适中,但是句子很长,题目需要同学仔细阅读。
翻译与文学性相关。
英语写作摘要撰写和评论是考生没见过的题型,考生备考时容易抓不住重点,很可能重抄文章,写出的评论与题目给出的材料偏离。
议论文的写作从原来的1000字降到了600字,由于上学期间很少写作文,导致考生面对如此多的字数比较慌张,作文重复话语较多,为了凑字数而将文章写成流水账。
备考书目:政治:肖秀荣系列二外:法语:孙辉《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俄语:大学俄语(东方)2、3册德语:《德语300小时》西班牙语:《现代西班牙语》1、2册日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中级上下册都学完)基础英语:英语专业八级系列丛书郭启庆《星火英语专业考研考点精梳·基础英语》《经济学人》、《英语文摘》、《纽约时报》等外刊。
北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经验谈

北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经验谈最近几天,经常收到学弟学妹给我发来的短信,问我有关考研复试的问题,想到去年这个时候,自己也是同样的心情,焦虑、不安、迷惘,所以很理解大家。
在此,我详细地谈谈自己去年的复试经验,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首先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第一、准备一个接近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介绍,不要千篇一律,也不要说一些很台面的话,简单点就好。
第二、看一两本权威的语言学方面的著作,有自己深刻的理解,老师可能会问到你读过的著作,让你谈谈优缺点之类的。
具体是什么著作没有特定要求,只要和语言学有关就可以。
第三、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要有深入的了解,老师可能会让你谈谈论文写作和完成情况,创新之处等等,所以提前要做好准备。
第四、要了解本学校对外汉语的课程设置情况,包括哪些课程,分析这种安排的合理性和缺陷,能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对课程设置的想法。
第五、详细了解实践中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怎么教的问题,例如上次复试中有这样一些问题,“怎么教留学生“就算……也……”这个句型。
“教授把字句,首先要从哪一方面入手”等等,这类题目是很多的。
所以大家要好好掌握汉语中有特色的几个语法现象。
例如:把字句、离合词、连谓短语、量词、数量短语、一些量词的区分,例如“根”和“条”的区分问题。
第六、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进展情况以及学术热点等等,这点也很重要,例如你们需要了解现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哪一块,像现在对外汉语中比较热的,讨论的比较多的是教材问题,你们可以去了解下。
推荐大家一个网站(中国知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网站,上面有很多不错的内容,有时间可以去浏览下。
第七、关于是否有过教授汉语的经验问题,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被问到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固然很好,可以谈谈自己的心得感受之类的,如果没有相关经验的话也没关系,但不要撒谎。
如果没有这方面经验,可以补充说明自己对这方面关注比较多,列出自己看过的教学方面的书以及自己的理解等等。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经验贴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经验贴对于学习外语来说,北外(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个闪耀着璀璨星光的地方。
作为国内外语学习领域的翘楚,北外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深厚的教育积淀。
在这里,我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验,现将其分享给大家。
第一,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学习英语,语言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北外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每天的课堂活动充满了互动与实践,老师们循序渐进地教授语法和词汇,并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阅读实践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第二,多角度学习文学知识。
在北外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知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学校邀请了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的教授来授课,他们通过讲解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力。
同时,还会组织参观文学相关展览和剧场,为学生提供更多触碰艺术的机会。
第三,开展国际化交流。
北外与众多海外知名高校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与外国学生交流的机会。
学校会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外学者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提供奖学金和机会让学生前往其他国家学习。
第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在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如英语口译、写作与表达、跨文化交际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学校还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选拔优秀人才培养。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拔优秀人才。
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竞赛,通过选拔活动来选拔出表现出色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这样的选拔活动激励了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促进了学生们的进步。
北外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学习经验。
通过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学习多角度的文学知识,进行国际化交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以及选拔优秀人才培养,我们得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北外考研复试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外考研复试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
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已开设98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已基本开齐175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预计到2020年,外语语种数量超过100种。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批准的全国第一批高校重点学科之一。
本学科点是“九五”期间教育部批复预审的“211工程”学校中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2000年批准在北外建立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也是本学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二外(242俄语、243法语、244德语、245日语、246西班牙语,选一)③611英语基础测试(技能)④811英语能力测试(写作)复试时间地点资格审查:2018年3月24日12:00—15:00地点:东院外交谈判室(主楼西北角)2018年3月25日12:00—15:00地点:东院外交谈判室(主楼西北角)考生可依据报考院系复试安排,自行选择参加上述其中一场进行资格审查。
北外考研复试班-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外考研复试班-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
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已开设98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已基本开齐175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预计到2020年,外语语种数量超过100种。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以形式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本专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形式语言学四大基础理论领域(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外国语(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43法语、244德语、246西班牙语,选一)③731 语言综合卷(古、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④931现代汉语复试时间地点资格审查:2018年3月24日12:00—15:00地点:东院外交谈判室(主楼西北角)2018年3月25日12:00—15:00地点:东院外交谈判室(主楼西北角)考生可依据报考院系复试安排,自行选择参加上述其中一场进行资格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外英美文学专业初试复试备考经验及
03—06真题
准备考研的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月,总结起来两大经验吧,细节和节奏。
细节是说考研要做个有心人,要勤看别人的经验,即使不是一个方向的。
因为虽然准备的内容不同,但过程都是一样的(讲到底也只有专二不同)。
学习别人的经验自己才能避免走别人的弯路,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节奏是说时间的充分利用,时间不在长短而在效率的高低,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
在这里给大家小小的鼓励一下:永远不要觉得时间不够用,也永远不要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的任务。
当然要基于自身实力和现实的考虑,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
等到真正做到了,你就是那个“传说”。
政治:六十多分没什么经验。
总的感觉是过线不拉分就好因为进入复试政治和二外就不算分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精力好好看专业。
法语:学校用的是很老的橘黄色皮的《法语》,先复习一遍,把忘掉的知识捡回来。
然后把历年真题研究一遍,考察的知识点就那么多,有的题基本没变隔年又考一次。
从图书馆借来新大学法语1-3,从头到尾梳理知识点整理笔记。
因为知道考什么,所以看得有重点。
借书的好处之一就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总要还,有压力就看得快了,而且借的书都少都有点笔记,看看也是很好的。
基英:分阅读,翻译和写作三个部分。
像名字一样就是考察英语的基础,所以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要稳扎稳打地不间断复习。
阅读--每天精读一篇1500字左右的新闻,有用的词句整理出来,有兴趣的段落翻一翻,阅读是最好的输入方式,扩大阅读量不言而喻,也对写作和翻译大有益处。
翻译--练了叶子南里面几个靠谱的文章,订在一起没事看看,每翻译一篇都会看到自己逐步的进步,翻译得逐渐成熟。
写作—写作看的是内容、结构和语法。
虽然在考场上不可能三方面都完美,但是写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在脑子里,偏也偏不到哪里去。
基础自认为还是不错的,所以每天的复习就是一个routine,保持对英语的娴熟度,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复习专业上了。
专业:文学选段匹配+小说分析,今年取消了逻辑题。
虽然文学的复习范围没边没沿,文学著作浩如烟海;但是恶俗的讲一句,只要是考试,它就有它的侧重点和一定的规律。
文学选段匹配--本着上一原则,我把历年真题找来统计了一下每年考得上都是谁的作品,集中在哪几部作品上。
统计过后发现大概十人左右而且都是大家Mark Twain, Charles Dicke ns, Wordsworth…然后就拜读他们的大作就好了。
小说的话要先看看写作风格,像总考的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如果没读过现读是来不及的,但只要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就会在看到南方方言的第一时间想到他老人家。
诗歌
的话,个人觉得比较没有办法,就是看啦,多看而且要多看几遍。
文学选段也不是随便抽出一段让你中彩票似的猜,那几行字里面一定是有线索或是蛛丝马迹让你看出是谁的作品,就看你是否发现了线索并摸索着找到答案。
小说分析,就是几个essay questions,一共120分。
准备的时候也有点投机,因为发现前三年的小说都是从一本《阅读反应写作(小说卷)》里出的,所以把那本里所有靠谱的都研究了一遍,从网上找资料主题,人物分析,梗概都烂熟于心。
怕面太窄又看了《英语短篇小说导读—结构与理解》和张在新《英语短篇小说解读》刚开始的时候感觉120分的小说分析有点恐怖,后来看多了就会上瘾,不好好分析一下都难受。
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写下来,一篇一篇扎扎实实的写,练习的时候就当是考试,练四五篇就会发现自己巨大的进步,语言不断成熟,思维渐趋缜密,再写就会有信心了。
当你“希望”结果会好的时候往往不会,你“知道”结果会好时才会。
文学解读从来就是多维的,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合理和更合理的差别。
所以即使没有写到“官方”的答案,也不要灰心,因为采分不仅是what you said 还有how you said it. 记得当时的那篇小说我没有看过,作者也不熟。
分析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入手分析婚姻与家庭,回来一查维基的分析以为死定了,但是分数出来还不错,所以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
再说一下诺顿的问题吧,当时看帖子前辈们都说不要看诺顿,看不完的。
但是后来想想考回研连人家的参考书什么样都没见过有点过分,考前三周买下来,重点作家看一看,真的编的很好,作家介绍的语言相当之值得膜拜,只要有输入,总会有输出的。
另外看迪金森的诗的时候,好几个文学选读的版本都没有考了几次的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只有诺顿有。
虽然狄诗鉴别度比较高,但是如果其他诗人有相同的情况呢,所以当即把诺顿上重点诗人的大作认真拜读。
最后说说面试。
面试抽签,上来抽了个2号。
面试也没有感觉很正式,三个面试官自己排的桌椅,齐齐一排。
侯毅凌老师坐在正对面,目光炯炯身上差点被烧出俩窟窿。
先是马海良老师让做自我介绍,准备过了,对答如流。
第二个问题,对文学怎么理解?以前想过说的还成,不小心在结尾处提了哈姆雷特,此举真是自寻死路啊。
紧接着就被问像哈这样的经典,为什么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仍然可读性很高呢?给莎翁戴了一下高帽,又说了三个评论的维度。
侯老师一直没讲话,终于问了问题,我就倒了。
“哈剧里面有一个问题很经典啊,哈姆雷特问什么犹豫呢?”当时的感觉是万里晴空里劈了一道闪,这个问题是经典啊,经典得没有想过为什么。
说了一个dilemma的解释(中学生都知道),老师没反应。
又拽了个俄狄浦斯情结,想这回该有反应了吧,“这个是经典理解啊,你自己有什
么理解?”再度被劈,硬着头皮把前面的说过的拣几句paraphrase 了一下,忽然想起来还有那经典的to be or not to be 可以说一说,话说一半当即被打断,“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旁边的女老师很同情的笑了笑。
心里那个慌啊,哪还来的新理解,当即摊牌,“现在很紧张没有新的理解,但以后很有兴趣研究一下”。
面试就这样很迷离的结束,当时觉得自己死定了,不过也真的向前辈们说的那样,面试很dramatic,不要轻易低估自己。
英美文学:(本人100分,几乎压线)考试时间的分配很重要,我就是吃了这亏,大家不要像我一样把答案在草稿上完整写好再抄上去,否则就和我一样悲剧了(最后两问只剩十五分钟,导致最终只得到100分),不过matching部分我是全部都见过的,有把握错误不超过一个,所以特别推荐以下的matching复习方法。
Matching 诗歌:推荐姜涛主编的《美国诗歌赏析》和苏煜主编的《英国诗歌赏析》,看完后用《英国文学名篇选注》补充最重要的几个诗人的作品。
我个人分析了七八种诗集和文学选读,发现这样组合是北外试卷中诗歌命中率最高的。
小说、散文:首先是选择那些书重点了解的问题。
有些重要作者书籍繁多,全部了解也很难,在此推荐/booknotes/notes1.asp
网站,点击按作者姓氏查询作品,从A到Z查看下来,没听说过或在文学课本中不那么重要的作者可以跳过,重要作者在其中列出的作品是他们最重要的几部,考试通常不会跳出其范围。
了解一下这些书籍的开头、结尾段落、重要任务姓名、第几人称写的、典型的地名、其他标志性的特点。
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开头结尾段是经常被提出来考的,大家要特别熟悉一下。
Short story: 推荐/library/Notes%20on%20Short%20Stories 网站,在列表中找几篇短篇小说,网上找到原文,仔细阅读后在answer 网站看plot、theme、character等的分析,摘录有用的句子和段落。
每两天仔细解决一篇短篇小说,最后一周整理摘录的东西,提炼最有用的,总结出答题框架,最后几天背下提炼的内容,就可以胸有成竹地上场了!
德语:(本人81分)关于教材,本人只把大学德语1、2册学了一遍。
之后通过《德语300小时》的语法部分完整学习语法,边看边做笔记。
学完语法后重点攻克词汇,用的是《德语常用词汇精解》,四级单词熟悉到看中文想到德语(德译汉需要),六级单词熟悉到看德语知道含义。
最后两个星期做了真题,让老师批改,并把整理好的语法再看了一遍。
注意:最基础的语法千万不要忽视,比如动词过去式、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阴阳性、最基本的几种句式和关联
词用法,这些基础知识在汉译德部分就显示出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