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三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一试验原理转化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
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实验仪器、材料、试剂
1、仪器:恒温摇床,恒温水浴锅,电热
恒温培养箱,无菌工作台,微
量移液枪。
2、材料:DH5α感受态细胞、质粒pGEX-4T2
1、仪器:高压灭菌锅、恒温水浴锅、台式
离心机、无菌操作台、微量移液
器、恒温摇床;
2、材料:菌种E.coli DH5α; 3、试剂:LB液体培养基、0.1M CaCl2。
实验步骤
1、将E.coli DH5α单菌落接种于3mlLB培 养液中,37℃震荡培养过夜。 2、取30μl液体培养液加入3mlLB液体培养 基中, 37℃下震荡培养,至光密度值 OD600在0.5~0.6之间(5×107 个/ml )。
3、取1ml E.coli液体培养液于1.5ml的离心
管中,4000rpm,4 ℃离心 3min。
实验步骤
4、快速的吸除上清,向沉淀中加入1ml冰 冷的0.1M CaCl2溶液,使沉淀充分悬浮,动 作要轻柔,置于冰上30min,4000rpm,4 ℃ 离心3min。 5、弃上清,加入lml 冻存液(含15%甘油的 0.1M CaCl2溶液)溶液,使沉淀充分悬浮, 以每管0.1ml的规格分装3管,冻存于-80 ℃ ,可保存4~6个月。
感受态细胞,通过高压脉冲的作用将载体
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实验原理
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感 受态后,通过热激处理可将质粒转化进入细 菌中。进入细菌细胞的质粒能够自主复制并 在宿主中实现其携带基因的转录、表达。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转化体的筛选方法: 主要用不同抗生素基因筛选。 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 素、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
实验原理
如果将转化后的菌液涂在无选择性抗生 素的培养基平板上,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细菌 菌落,将难以确认哪一个克隆含有转化的质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报告 [制备感受态细胞实验报告]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报告 [制备感受态细胞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3beab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5.png)
效价:指能用 1ug 的标准质粒能够转化出的菌落数。
再放到恒温振荡箱 60min
具体步骤
四.试验结果
化学效价检测
化学检测结果 菌数 4*10^7
.把感受细胞从超低温冰箱中拿出(冰水先预备好再拿出感受态细胞在
电转化检测结果 菌数 10^9
第1页共1页
五.试验分析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第1页共1页
表,经 42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前培育
C2+处理的感受态细胞,其转化率一般能到达 5×106~2×107 转化子
将单菌落接种到 10ml 的培育液中,在恒温振荡器 37°下过夜培育
/ug 质粒 DN,可以满足一般的基因克隆试验。如在 C2+的基础上,联合其
水洗 3 加 10ml 水 离心 水倒掉
(50Ul~100Ul 若这里不能长到 10^6 则不行用)
4)XX 油 10%洗 2 次〔每次加 5ml〕中间离心两次 在第二次加 XX 油悬
电转化效价
浮后离心后加 120uLGYT 悬浮液
取 Pug19uL 加入感受态细胞再将此移到电击杯
5) 一个人预备 4 个小管子〔每个 40uL 扔到液氮速冻 放到-70℃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报告 [制备感受态细胞 实验报告]
也可大大促进转化的作用。细胞的感受态一般出如今对数生长期,新颖幼 嫩的细胞是制备感受态细胞和进行胜利转化的关键。
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临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 15%的无菌 XX 油
重组 DN 分子体外构建完成后,必需导入特定的宿主〔受体〕细胞,使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转化

2
20008
1
0
分 子实 生验
物 学
三. 操作步骤
本 实 验 以 E.coli DH5a 菌 株 为 受 体 细 胞 , 并 用
CaCl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然后与质粒共保温,实现 转化。由于质粒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通过卡那
霉素抗性来筛选转化子。如受体细胞没有转入质粒,
则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能在卡那霉素
2
20008
1
0
分 子实 生验
物 学
提高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
➢ 试剂的质量: 所用的试剂,如CaCl2 等均需是最高纯度的,并用超纯 水配制,最好分装保存于干燥的冷暗处
➢ 防止杂菌和杂DNA的污染:
整个操作过程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所用器皿, 如
离心管, tip头等最好是新的,并经高压灭菌处理,所有
但制备较复杂,不适合实验室用
➢ 电击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操作简便,但需
电击仪
➢ CaCl2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 一般实验的要求,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
时,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于-70℃以下
保存半年,因此CaCl2法使用更为广泛.
2
20008
1
0
分 子实 生验
物 学
CaCl 2 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原理
物 学
2
20008
1
0
分 子实 生验
物 学
四. 问题与讨论
1.感受态细胞有何特点?如何保证它的质量?
2.如阴性对照中长出菌,原因?
3.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 胞?各有什么优缺点?
2
20008
1
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原理及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体验态细胞的造备战变化本理及注意事项之阳早格格创做1、体验态细胞的观念沉组DNA分子体中建立完毕后必须导进特定的宿主(受体细胞)使之无性繁殖并下效表白中源基果大概曲交改变其遗传性状,那个导进历程及支配统称为沉组DNA分子的变化.正在本核死物中,变化是一个较一致的局里,正在细胞间变化是可爆收,一圆里与决于供体菌与受体菌二者正在进化历程中的亲缘关系,另一圆里还与受体菌是可处于一种体验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体验态:即指受体大概者宿主最易交受中源DNA片段并真止其变化的一种死理状态,是由受体菌的遗传性状所决断的共时也受菌龄、中界环境果子的效用.cAMP不妨使体验态火仄普及一万倍,而Ca2+也可大大促进变化的效用.细胞的体验态普遍出当前对付数死少久新陈幼老的细胞是造备体验态细胞战举止乐成变化的关键.造备出的体验态细胞姑且没有必时可加进占总体积15%的无菌苦油大概-70℃保存灵验期6个月.2、变化的观念及本理正在基果克隆技能中,变化特指将量粒DNA大概以其为载体建立的沉组DNA导进细菌体内使之赢得新的遗传个性的一种要收.它是微死物遗传、分子遗传、基果工程等钻研范畴的基础真验技能之一.受体细胞通过一些特殊要收,如电打法、CaCl2等化教试剂法处理后,使细胞膜的通透性爆收变更,成为能容许中源DNA分子通过的体验态细胞.加进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造、表白真止遗传疑息的变化,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大肠杆菌的变化时常使用化教法CaCl2法该法最先是由Cohen于1972年创造的.其本理是细菌处于0℃CaCl2的矮渗溶液中,菌细胞伸展成球形,变化混同物中的DNA产死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经42℃短时间热冲打处理,督促细胞吸支DNA 复合物,正在歉富培植基上死少数小时后,球状细胞复本并团结删值,被变化的细菌中沉组子中基果得到表白,正在采用性培植基仄板上可选出所需的变化子.Ca2+处理的体验态细胞其变化率普遍能达到5×106~2×107变化子/ug量粒DNA 不妨谦脚普遍的基果克隆考查.如正在Ca2+的前提上共同其余的二价金属离子如Mn2+、Co2+、DMSO大概还本剂等物量处理细菌,则可使变化率普及100~1000倍.化教法简朴、赶快、宁静、沉复性好,菌株适用范畴广,体验态细菌不妨正在-70℃保存,果此被广大用于中源基果的变化.除化教法变化细菌中,另有电打变化法,电打法没有需要预先诱导细菌的体验态,依赖短促的电打,督促DNA加进细菌,变化率最下能达到109~1010变化子/ug关环DNA.果支配烦琐愈去愈为人们所交受.3、体验态细胞造备及变化中的效用果素⑴、细胞的死少状态战稀度最佳从-70℃大概-20℃苦油保存的菌种中曲交转交用于造备体验态细胞的菌液.没有要用已通过多次转交及贮存留4℃的培植菌液.细胞死少稀度以每毫降培植液中的细胞数正在5×107个安排为好.即应用对付数期大概对付数死少前期的细菌,可通过测定培植液的OD600统造.对付TG1菌株OD600为0.5时,细胞稀度正在5×107个/ml安排.应注意OD600值与细胞数之间的关系随菌株的分歧而分歧.稀度过下大概缺累均会使变化率下落.别的受体细胞普遍应是节造-建饰系统缺陷的突变株,即没有含节造性内切酶战甲基化酶的突变株.而且受体细胞还应与所变化的载体本量相匹配.⑵、量粒DNA的品量战浓度用于变化的量粒DNA应主假如超螺旋态的变化率与中源DNA的浓度正在一定范畴内成正比但是当加进的中源DNA 的量过多大概体积过大时则会使变化率下落.普遍天,DNA 溶液的体积没有该超出体验态细胞体积的5%1ng的cccDNA 即可使50ul的体验态细胞达到鼓战.对付于以量粒为载体的沉组分子而止,分子量大的变化效用矮,真验说明大于30kb 的沉组量粒将很易举止变化.别的沉组DNA分子的构型与变化效用也稀切相关,环状沉组量粒的变化率较分子量相共的线性沉组量粒下10~100倍,果此沉组DNA多数形成环状单螺旋分子.⑶、试剂的品量所用的CaCl2等试剂均需是最下杂度的,并用最杂洁的火配造,最佳分拆保存于4℃.⑷、预防杂菌战杂DNA的传染所有支配历程均应正在无菌条件下举止,所用器皿,如离心管、移液枪头等最佳是新的,并经下压灭菌处理.所有的试剂皆要灭菌,且注意预防被其余试剂、DNA酶大概杂DNA所传染可则均会效用变化效用大概杂DNA的转进.⑸、所有支配均需正在冰上举止没有克没有及离启冰浴可则细胞变化率将会落矮.。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实验报告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过程,以及相关技术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步骤
1. 制备感受态细胞
(1)取出培养皿内的细胞,用PBS洗涤3次;
(2)将洗涤后的细胞加入含有5μM Calcein-AM的PBS中,放置于37℃孵育箱内30分钟;
(3)取出孵育后的细胞,用PBS洗涤3次,即可得到感受态细胞。
2. 转化感受态细胞
(1)将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加入含有荧光素酶底物的培养基中;
(2)放置于37℃孵育箱内15分钟左右;
(3)观察荧光素酶底物是否被转化为荧光素,并记录转化效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制备和转化处理后,观察到感受态细胞成功地被转化为荧光素,
并且转化效率较高。
这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和转化感受态细胞,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和其他杂质的污染;
2. 在制备感受态细胞时,应注意洗涤次数和荧光素酶底物的浓度,以
确保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质量和转化效率;
3. 在转化感受态细胞时,应注意荧光素酶底物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
以确保转化效率和荧光素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制备和转化处理,成功地得到了荧光素转化后的感受态细
胞,并且转化效率较高。
这为进一步研究感受态细胞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一 实验原理
感受态通常指的是细菌具备吸收转化因子的一种生理 状态。 一般说来,细菌细胞在对数生长的早中期,经处理后, 有一定的转化能力,但在它们进入静止生长期以后, 就逐渐丧失。因此进行细菌细胞转化时,掌握合适的 细菌培养时机是很重要的。 本实验所用的供体DNA分子为一个重组质粒,含有编 码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基因。因 此可在受体菌体内将表达出GST。实验中所用的受体 菌为大肠杆菌BL21(DE3)选择此菌株是因为可用乳 糖替代IPTG作为目的基因表达的诱导剂,使实验的 进行更为经济。
二 实验试剂
菌株与质粒:大肠杆菌BL21(DE3)[hsdSgal (λcits857indlsam7ni5lacuv5-T7 genel)]。 质粒pGEX-6p。
三 操作步骤
1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将一BL21(DE3)单菌落种于20mlLB液体培养基中, 37℃振荡培养过夜。取5ml上述菌液转种于50ml培养 液中,37 振荡培养约1小时,至0.D600值为0.4-0.5左 右,停止培养,菌悬液于冰上冷却10分钟后,转至 40ml灭菌离心管中,在4℃,4000rpm离心10分钟, 弃上清,菌体悬于10ml预冷的无菌的0.1M CaCl2溶 液中,冰浴15分钟,然后在4℃4000rpm离心10分钟。 弃上清,菌体重新悬于2ml预冷的无菌的0.1M CaCl2 溶液中,置冰上3-4小时后即制得感受态细胞。
二 实验试剂
LB液体培养基: 1000ml含蛋白 10g 酵母提取物 5g NaCl 10g, 溶于950ml双蒸水中, 用NaOH调pH至7.0,然后定容为1000ml。15磅20分钟高压灭 菌。需加抗菌素时,冷却至50℃以下,加入相应浓度的抗菌 素。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的实验报告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的实验报告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的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细胞功能和特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传统上,研究者通常将细胞分类为基因编码的外显性细胞和感受态细胞。
感受态细胞是具有特定功能和响应能力的细胞,这使得它们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潜力广阔。
本实验旨在探索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法,并评估其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二、方法1. 感受态细胞制备a) 实验人员通过文献调研和现有技术,确定适合本次实验的感受态细胞类型和制备方法。
b) 选取合适的细胞系,如神经元细胞系或免疫细胞系,根据文献中的描述,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
c) 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因子或化合物,以诱导细胞进入感受态。
d) 筛选并分离感受态细胞,使用细胞培养技术将其扩增至足够数量。
2. 感受态细胞转化a) 收集适当的转化因子或刺激物,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转化条件。
b) 使用合适的技术和试剂将感受态细胞转化为所需的细胞类型。
c) 对转化后的细胞进行验证和鉴定,确保其已成功转化。
三、结果与讨论1. 感受态细胞制备经过感受态细胞制备的过程,实验人员成功获得了目标细胞系的感受态细胞。
通过适当的因子或化合物的处理,细胞成功转变为特定的感受态细胞,显示出对特定刺激的响应能力。
这为后续的实验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感受态细胞转化通过合适的转化因子或刺激物处理,实验人员将感受态细胞转化为所需的细胞类型。
转化后的细胞具备了目标细胞的特征和功能,通过验证和鉴定,确保转化的成功率和质量。
这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细胞类型的功能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潜力。
通过实验人员的努力,成功制备和转化了感受态细胞,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我对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的观点和理解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技术为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细胞功能和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医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

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 医又发 展到“ 社会-心 理-生 物医学 ”或综 合医学 模式, 后基因 组时代 系统生 物学的 兴起, 形成了 系统医 学在全 球的迅 速发展 ,成为 继传统 医学、 西医学 之后中 、西医 学汇通 的未来 医学。 当代中 国医学 类专业 比较优 秀的学 校有北 京大学 、华中 科技大 学、郑 州大学 等学校 。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 数千年 前的中 国,是 建立在 人们与 疾病长 期斗争 的经验 总结。 习樟恕 9食鱿 治饕蕉 灾瘟撇 涣说募 膊≈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 学、行 为医学 等所谓 “医学 ”,都 称不上 一门独 立的医 学科学 ,关于 这一点 在灵魂 医学有 关章节 中将有 相关点 评。
(一)CaCl2 转化法 核心:目标细胞在 CaCl2·H2O 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转化效率 107-109 cell/ gD 。
NE.coli: DH5 , TG1, XL-1Blue, JM105
(1)冰上 30min (2)热激 42℃ 90“ (3)恢复 1~2min (4)复苏 37℃ 45-60 min (二)原生质体转化法(protoplast) 适用于 G+ 细菌,特别是芽胞杆菌、酶母。 过程: (1)等渗环境下,脱细胞壁(Lysozyme) (2)细胞壁再生 (三)电转化法(electroporation) 缓冲液:10﹪ 甘油或蔗糖,含(或不含) Mg2+ 离子。 转化条件:2.5 KV/0.2cm 25 F 200-400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
一、实验原理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 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 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实验原理
感受态通常指的是细菌具备吸收转化因子的一种生理 状态。 一般说来,细菌细胞在对数生长的早中期,经处理后, 有一定的转化能力,但在它们进入静止生长期以后, 就逐渐丧失。因此进行细菌细胞转化时,掌握合适的 细菌培养时机是很重要的。 本实验所用的供体DNA分子为一个重组质粒,含有编 码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基因。因 此可在受体菌体内将表达出GST。实验中所用的受体 菌为大肠杆菌BL21(DE3)选择此菌株是因为可用乳 糖替代IPTG作为目的基因表达的诱导剂,使实验的 进行更为经济。
四 实验结果
转化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转化子总数 转化频率= DNA加入量 =转化子/µ g DNA 转化子总数=转化菌落数*稀释倍数*转化 反应液体积
五 思考题
1 试总结出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 2 用乳糖作为BL21(DE3)菌株目的的基因 表达的诱导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3 在用氨苄青霉素作为抗菌素筛选转化子是, 一般37℃培养时间不超过20小时,为什么? 4 氯化钙转化与电转化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 点。
二 实验试剂
LB液体培养基: 1000ml含蛋白 10g 酵母提取物 5g NaCl 10g, 溶于950ml双蒸水中, 用NaOH调pH至7.0,然后定容为1000ml。15磅20分钟高压灭 菌。需加抗菌素时,冷却至50℃以下,加入相应浓度的抗菌 素。
LB固体培养基:向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0%的琼脂粉,15 磅20分钟高压灭菌,然后加入适量抗菌素,向每个 平板中倒入15-20mlLB固体培养基,凝固后倒置,4℃保存。 转化试剂:CaCl2溶液(lM):取54g CaCl2· 6H2O溶于20ml 无菌水中,15磅20分钟灭菌后,分装成小份于4℃保存。
二 实验试剂
菌株与质粒:大肠杆菌BL21(DE3)[hsdSgal (λcits857indlsam7ni5lacuv5-T7 genel)]。 质粒pGEX-6p。
三 操作步骤
1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将一BL21(DE3)单菌落种于20mlLB液体培养基中, 37℃振荡培养过夜。取5ml上述菌液转种于50ml培养 液中,37 振荡培养约1小时,至0.D600值为0.4-0.5左 右,停止培养,菌悬液于冰上冷却10分钟后,转至 40ml灭菌离心管中,在4℃,4000rpm离心10分钟, 弃上清,菌体悬于10ml预冷的无菌的0.1M CaCl2溶 液中,冰浴15分钟,然后在4℃4000rpm离心10分钟。 弃上清,菌体重新悬于2ml预冷的无菌的0.1M CaCl2 溶液中,置冰上3-4小时后即制得感受态细胞。
实验 三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下,一种特定的DNA 分子(供体或称转化因子)转入到一定的细 菌体内(受体菌),使其发生遗传形状改变 的过程。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少数细菌可发生转化作 用,但大多数细菌并不发生转化,只有在一 定条件作用下(如用Ca++处理细菌细胞或电 刺激),细菌呈现感受状态后,外源DNA才 能转化进入受菌体内。因此,若想将外源 DNA分子转化进入一定的受菌体内,通常需 将受体菌先制备成易感受状态。
三 操作步骤
2 重组质粒pGEX-6p DNA的转化 取上述感受态细胞200µ 1,加重组质粒DNA2µ 1(约 10ngDNA),混匀后,冰上作用30分钟,然后转到 42℃水浴 进行热休克90秒,快速转移样品到冰浴, 预冷1-2分钟,加0.8ml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45 分钟后取原液各0.2ml涂布Amp平板,同时将0.2ml感 受态细胞涂布于Amp平板作为对照。倒置平板,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小时,观察对照转化的 平板,观察转化子出现的数目,计算转化效率。所 得的到的单菌落即为菌株BL21(DE3)pGEX-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