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社区保洁人员规章制度内容

社区保洁人员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保洁人员工作行为,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社区保洁人员,包括保洁工和保洁主管。
社区保洁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社区环境卫生。
第三条社区保洁人员必须提高服务意识,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尽职尽责,不得有违规行为。
第四条社区保洁人员要求工作服着整洁,佩戴工作证和工作帽,统一着装,展示良好的形象。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社区保洁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定时巡查清洁工作区域,清理垃圾、积水和杂物,保持环境整洁;2. 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空气清新;3. 监督住户和商户丢弃垃圾行为,及时清理并进行处理;4. 协助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环境整治活动;5. 配合社区安保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六条社区保洁人员应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清洁工作,勤勉劳动,不得懈怠,不得擅离职守。
第七条社区保洁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保洁主管,协助处理并解决问题。
第八条社区保洁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私自调休,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向保洁主管请假并得到批准。
第三章工作标准第九条社区保洁工作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清洁工作质量。
第十条社区保洁人员要做到岗位责任明确,职责清晰,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第十一条社区保洁人员在工作中要遵循“尊重、宽容、友善”的原则,礼貌待人,服务周到,不得发生与居民冲突。
第十二条社区保洁人员要做到文明用语,不得在工作区域内使用粗话、污言秽语,不得向居民索要任何好处。
第四章工作制度第十三条社区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不得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第十四条社区保洁人员应有固定的工作岗位,按时到岗,不得私自调动岗位。
第十五条社区保洁人员每月需接受一次工作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
第十六条社区保洁人员在工作中如有表现突出者,可有相应奖励措施。
社区环境工作管理制度

社区环境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全面提升社区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生活品质,营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特订定此管理制度,以规范和加强社区环境工作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完善的社区环境管理机制,提高社区环境卫生质量;2. 加强社区环境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3. 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4. 加强社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素养。
三、组织机构1. 社区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环境工作的全面协调和管理,包括环境整治、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监督检查等工作;2. 社区环境保洁队:负责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包括清扫、垃圾分类、绿化养护等;3. 社区环境监督员:负责环境问题的发现和举报,监督社区环境维护和整治工作。
四、工作制度1. 日常环境保洁工作:(1)定时清扫社区公共区域,保持街道、广场、公园等环境整洁;(2)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置垃圾分类桶,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3)加强绿化养护,定期修剪草坪、修缮道路绿化带等。
2. 环境监督检查:(1)定期组织环境监督员开展环境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2)建立环境问题举报渠道,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环境监督;(3)整理环境检查报告,及时通报社区环境管理委员会。
3. 环境整治工作:(1)根据环境检查报告,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治责任单位;(2)开展环境整治行动,解决社区内存在的环境问题,确保环境质量;(3)定期汇总整治情况,评估整治效果,完善整治措施。
4. 环境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2)制作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3)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志愿者活动,增强居民的环保素养。
五、工作监督1. 定期召开社区环境管理委员会会议,总结各项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2. 监督环境保洁队、环境监督员的工作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3. 加强与居民的沟通联系,听取居民对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营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制度。
二、职责和义务1.社区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社区环境卫生工作。
2.社区居民应主动履行居住环境卫生的义务,如主动清理房屋外部和公共区域的垃圾,定期清理门前的路面等,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3.社区环卫工人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按量进行卫生保洁工作,确保社区卫生状况良好。
三、环境卫生保洁1.垃圾收集(1)居民应按照社区规定的时间,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的垃圾收集区域。
(2)禁止将垃圾乱丢乱倒,并确保灭火器件、厨余垃圾等特殊垃圾分类正确处理。
2.公共区域清洁(1)社区环卫工人应每日对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扫,包括小区道路、人行道、公园等公共区域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等。
(2)社区居民不得在公共区域乱丢垃圾,如发现有人乱丢垃圾,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3.房屋清洁(1)房屋外墙、门窗、阳台等部位应保持干净整洁。
(2)居民应按时打扫自家房屋内部,确保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3)房屋内的垃圾应按时倒入垃圾桶,不得随意倒在公共区域或开放空地。
四、环境卫生监督与处罚1.社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定期检查卫生保洁情况。
2.对违反环境卫生工作制度的行为,社区管理部门有权采取警告、罚款、责令整改等措施予以处理,并公开通报处理结果。
3.对恶意破坏社区卫生环境的行为,社区管理部门有权向有关部门报案,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宣传教育1.社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
2.提供定期的环境卫生保洁知识培训,加强社区环卫工人的业务能力提升。
六、奖惩措施1.对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居民,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屡次违反环境卫生工作制度的行为,社区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处罚措施,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本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改、补充,应提前通知社区居民,并经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管理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管理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社区环境卫生是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有直接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我对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一、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组织体系1.设立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2.组织专业的环卫人员,确保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洁工作。
二、制定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规定1.明确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2.制定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具体规定;3.规定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包括着装、工作纪律等方面;4.建立定期巡查制度,以确保环境卫生保洁的及时消除问题。
三、加强社区环境卫生保洁设施建设1.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并制定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2.增加公共垃圾桶数量,方便居民随手投放垃圾;3.定期检查并修复公共厕所、下水道等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四、加强居民环境卫生保洁意识1.开展定期的环境卫生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环境卫生保洁的重要性的认识;2.设立环境保洁志愿者队伍,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保洁;3.加强对居民违反环境卫生保洁规定的处罚力度,形成良好的居民卫生习惯。
五、建立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考核制度1.制定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考核指标,包括垃圾清运、公共区域清洁、垃圾分类等方面;2.建立奖惩机制,对履行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3.定期组织检查,对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以上是我对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提升有所帮助。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相信社区的环境卫生水平会得到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有效保障。
保洁工作制度条例全文

保洁工作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保洁员队伍管理,提高保洁服务质量,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保洁员管理工作,包括城市社区、农村地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保洁员。
第三条保洁工作应以“清洁、卫生、整洁、优美”为目标,坚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及时清理、长效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保洁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管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保洁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一)负责所分配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二)按照规定时间、地点、标准收集和清运垃圾,确保垃圾及时处理;(三)对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维护公共环境的良好状态;(四)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时报告环境卫生问题;(五)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第六条保洁员应按照工作分工,承担以下特定职责:(一)道路保洁员:负责道路、人行道、绿化带等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二)垃圾清运员:负责垃圾收集、分类、清运等工作;(三)公共设施保洁员:负责公共设施、设备(如公厕、公园、广场等)的清洁保养工作;(四)河道保洁员:负责河道的清洁工作,保持河道环境卫生。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保洁员应遵守以下工作制度:(一)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二)穿着统一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件,保持整洁;(三)遵守作息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加班;(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安全;(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八条保洁员应按照以下要求开展保洁工作:(一)道路保洁员应实行巡回保洁,确保道路卫生;(二)垃圾清运员应按时收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三)公共设施保洁员应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清洁保养;(四)河道保洁员应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洁,保持河道畅通。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九条保洁员的工作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
卫生保洁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卫生保洁工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公共场所、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卫生保洁工作。
第三条卫生保洁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第四条各级卫生保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卫生保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工作长效机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建立卫生保洁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卫生保洁工作。
第六条卫生保洁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
第七条卫生保洁监督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卫生保洁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本地区卫生保洁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三)组织开展卫生保洁工作检查、评比和考核;(四)协调解决卫生保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五)对违反卫生保洁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三章卫生保洁标准第八条各类公共场所、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卫生保洁:(一)公共场所:保持地面、墙面、门窗、座椅等设施清洁,无污渍、无烟蒂、无杂物;(二)居民小区:保持道路、绿化带、公共设施等清洁,无乱扔垃圾、乱贴乱画等现象;(三)企事业单位:保持办公区域、生产区域、生活区域等清洁,无卫生死角。
第九条各单位应定期对卫生保洁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条建立卫生保洁考核制度,对卫生保洁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第十一条考核内容包括:(一)卫生保洁质量;(二)卫生保洁设施设备维护;(三)卫生保洁人员管理;(四)卫生保洁经费使用。
第十二条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各级卫生保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卫生保洁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十四条对违反卫生保洁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
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篇一: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收集清运与清扫保洁工作质量,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一、管理单位责任:(一)各社区、物业等单位是其区域范围的卫生责任管理单位,负责对责任区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与环境卫生保洁清扫进行统筹管理。
(二)管理单位要根据社区的道路、街道、居住区、人流密集区等区域范围划分若干个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区,安排固定的保洁人员专人负责。
(三)管理单位要对垃圾收集清运与保洁人员的到岗、保洁等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督促清扫保洁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垃圾定点定时收集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四)管理单位负责安排专人每周对责任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与环境卫生保洁清扫工作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
二、保洁工作制度:(一)工作责任:保洁员对卫生责任区内每天所产生的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废弃物等一切垃圾,按照划分的责任管理区按时进行清扫、保洁,做到早上普扫彻底,上、下午巡回保洁。
同时也要对违规投放垃圾、随处丢弃废弃物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并对违法人员进行劝导,讲解保洁制度,以达到宣传教育目的。
(二)工作标准:清扫保洁工作必须达到四无(无堆积物、无果皮纸屑、无污泥恶臭、无人畜粪便),做到四净(路面净、绿化带四周净、墙根净、公共场地净)。
(三)工作时间(可随季节作适当调整):一般清扫保洁时间为早上5:00到晚上7:00,特殊要求的路段除外。
做到早上7:00前完成普扫一次,其他时间为循环往复的清扫保洁。
(四)工作纪律:清扫保洁人员要服从管理,认真操作、文明清扫,做到不漏扫、不丢段。
要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请假制度,不得串岗、脱岗、打堆聊天、干私活等,上岗时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工作衣、帽。
三、垃圾清运制度(一)负责垃圾清运的人员每日早晚两次上路清运垃圾,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二)清运对象包括垃圾收容器或固定垃圾堆放点及其沿街店铺的垃圾桶,确保垃圾堆放点无可见杂物,四、监督管理(一)社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管理单位及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要进行不定期的巡查、检查,检查督促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及时清扫保洁、收集清运,并做好巡查、检查记录。
社区辖区清扫保洁管理制度

社区辖区清扫保洁管理制度
为了搞好辖区容貌建设,提高辖区品位,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现象,进一步美化卫生环境,确保辖区干净、整洁、卫生。
特制定清扫保洁卫生管理制度。
一、道路清扫标准
1、辖区域内每天所产生的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废弃物等一切垃圾,按照清扫时间、存放地点,按照划分责任管理区按时进行清理。
2、每日清扫作业应在冬8:30,夏8:00前结束,不能隔日打扫。
3、每日普扫一遍。
4、清扫保洁要达到“四净”“四无”;
四净:道路石边净、花带周边净、雨污水口处净、果皮箱里外净
四无:无塑料袋、无丢堆漏扫、无污水漫滥、无乱倒垃圾
二、工作纪律
1、清洁工在工作期间,标志服要穿戴整齐,要文明清扫卫生,坚决不做有损环卫形象的行为。
2、清扫期间不允许迟到早退。
3、凡违反以上规定,除进行对其书面罚外,另影响辖区容貌现象严重的,坚决停止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质量,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一)社区、单位是其区域范围的卫生责任管理单位,负责对责任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清扫进行统筹管理。
(二)管理单位要根据社区的道路、街道、居住区、人流密集区等区域范围划分若干个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区,安排固定的保洁人员专人负责。
(三)管理单位要对保洁人员的到岗、保洁等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督促清扫保洁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四)管理单位负责安排专人每周对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保洁清扫工作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