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案

合集下载

关于《狼和小羊》教案汇编6篇

关于《狼和小羊》教案汇编6篇

关于《狼和小羊》教案汇编6篇《狼和小羊》教案篇1目的要求1、知识掌握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课件学时:2课时板书设计:23狼和小羊狼小羊找碴儿:弄脏水温和:您站在上游气冲冲:说坏话喊道:我没生下来大声嚷:反正都一样(凶残)(善良)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揭题: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

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

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

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

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

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

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

那狼怎么吃小羊呢?师:什么叫找碴儿?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师:说得对。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狼和小羊教案篇一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狼和小羊之间发生的事。

它告诫我们: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不能对狼抱有任何幻想,应当勇敢地同它进行斗争。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的以强欺弱、没理狡三分的霸道作风,懂得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2.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碴、逼、嚷三个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

二、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本文的生字词。

四、巩固练习。

五、课小结。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段课文。

学生集体读课文,理解谁在哪儿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三段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狼想干什么?于是怎样做?小羊的说话有没有道理?2.结合课文理解故意、找碴儿、温和词语大意。

3.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课文。

4.指导学生练习用是不是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四、五段课文。

1.指导学生读第四、五段课文,理解狼听了小羊的话后怎样。

2.指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理解气冲冲、就算这样吧、喊等词语大意。

四、学习第六段课文。

1.小组朗读第六段。

2.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二幅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牙、逼近、嚷、扑等词语。

五、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⑴狼是凶恶、不讲道理的。

⑴对狼应当进行斗争,不能对狼抱有幻想。

2.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⑴狼吃掉了小羊。

⑴小羊认清了狼的本性起来反抗,在别的动物的帮助下,赶跑了狼。

⑴猎人来,逮住了狼。

六、巩固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按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3.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讨论故事结尾的几种结果。

4.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5.学生每人写一种狼扑向小羊的结果。

(可课后完成)附板书设计:25 狼和小羊狼小羊故意找碴儿吃惊气冲冲温和龇牙、逼近、嚷、扑喊狼和小羊教案篇二《小羊和狼》设计意图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通过音乐故事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并让幼儿带着问题来听音乐。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精选20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精选20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精选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

3、知道课文大意。

一、激情导入1、出示狼和羊的图片,小朋友,在你们的心目中,小羊是怎么样的?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 )的小羊“狼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 )的狼狼和小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2、板书课题“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学习生字“狼”:(1)“狼”字是本课的生字,齐读。

(2)分析字形:谁来说说用什么方法记“狼”字? (加一加的方法:反犬旁+良;换一换的方法:粮食的“粮”;浪花的“浪”)(3)“狼”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反犬旁第三笔撇不能出头;狼字头上的点不能漏写)学生举手书空,生一边写教师一边讲该注意地方。

(4)谁能给“狼”字组词呢?(小狼、老狼、恶狼、狼狗)过渡:那么,狼和小羊在一起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来一起走进课文。

二、民主导学(一)初读课文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故事的呢?请小朋友赶快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

遇到难读、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生字A 瞧,生字屋里的宝宝们听到小朋友琅琅的读书声急着跑出来跟小朋友们见面呢!B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狼弄脏吃了一惊争辩经常扑去倒流骂亲爱的坏蛋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音要注意?(注意区分后鼻音、前鼻音)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语(指导读好“吃了一惊”“温和”。

知道用“经常”造句) 齐读C 去拼音读词语(二)分段读课文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6个)指名读第一段 (师及时评价)2、狼看见小羊在喝水,怎么说的?请你来读第二自然段。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6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6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6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

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

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读写本课10个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二)指导“脏、冲”等字的音和形。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

今天这节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展开故事的,而且这个生动的故事能说明一个道理。

板书:11.狼和小羊(二)新课。

1.老师范读课文,体现出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2.学生打开书。

(1)标自然段序号。

(2)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①指组带音节读生字②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③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重点指导:(1)脏:注意读音。

它的字形:“庄”加“月”。

辩:注意读音。

扑:注意读音。

(2)字形指导:狼:“良”加“犭”旁。

站:“占”加“ ”旁。

伙:“火”加“亻”旁。

怜:“令”加“忄”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讠”。

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

用红笔描一下。

扑:“卜”加“扌”旁。

(3)“做”与“作”比较。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6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6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6篇《狼和小羊》教案篇一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所以我在数学区准备了红片片和绿片片,请幼儿给它们排队。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而小班幼儿初次接触数学,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本次活动中创设一个喜羊羊家被破坏,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排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尝试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自主地探索、学习掌握物品按形状或者颜色有规律的排序,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能按物品形状、颜色和大小等有规律地排序,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2、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1、《喜洋洋与灰太狼》歌曲磁带一盘、白板课件。

2、每人一个泥工板,上面贴上两条横线并且用竖线隔成一个一个格子。

3、每组一份操作材料:3个组提供了锅子、盘子、碗等图片若干。

3组提供了大的绿色书图片、大的蓝书图片,小的黄书图片若干。

4、铺桥的色块纸每人1个。

5、英雄奖章若干。

6、熟悉故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情节。

活动过程:1、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歌曲。

(2)幼儿扮演小羊。

教师:"羊爷爷接到报案,灰太狼来到了羊村搞破坏,把喜羊羊家弄的乱七八糟的,请小羊们帮助喜羊羊整理家里的物品。

"2、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寻找规律进行排序。

(1)观看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形状排序。

提问:"在被'灰太狼'破坏之前,喜羊羊的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发现按物品的形状排列顺序(按圆盘子—方盘子—圆盘子—方盘子……)。

(2)观察喜羊羊家书柜原来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颜色排序。

《狼和小羊》教案15篇

《狼和小羊》教案15篇

《狼和小羊》教案《狼和小羊》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狼和小羊》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和小羊》教案1师描述:“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只小羊口渴了,她来到一条小溪边喝水,这时,臭名昭著的大灰狼出现了……”师:狼想干什么?生:它想吃小羊。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狼在流口水。

生:从它的想法知道的。

师:噢,你说说,它在想什么呢?生:(指着屏幕)那里,狼把小羊想成了一只鸡腿,一只大大的鸡腿。

(听众大笑)生:狼把小羊想象成美味可口的羊排。

师: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狼非常想吃小羊。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已读课文,看一看狼为了吃小羊,怎么做的?(生自读课文)师:狼为了吃小羊,怎么做的?生:狼为了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师:哎,她读得真好,“找碴儿”这个词她读出了儿化音。

什么叫“找碴儿”?生:就是想办法。

生:找碴儿就是找麻烦。

生:就是找借口。

师:哎,对,找碴儿就是找借口。

它找了几次借口?生:找了三次。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狼找的第一次碴儿以及小羊是如何回答的。

(生自读课文)师:谁能说说狼找的第一次碴儿?(一生读狼第一次说的话。

相机演示课件)师:(出示反问句)“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生:是说小羊居心不良。

生:狼说小羊不安好心。

师:(出示肯定句“你不安好心”,生齐读反问句和肯定句)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句式,哪一种语气更强烈?生:第一句。

师:是的,反问句能加强语气。

狼为什么说小羊不安好心?生:狼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

师:小羊真的把狼喝的水弄脏了吗?生:不会。

师:为什么?生:因为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

师:看看小羊怎么回答。

(生读小羊的话,相机演示水流的方向)师:看来小羊是被冤枉了,所以小羊听了狼说的话,吃了一惊。

谁来表演“吃了一惊”?(生表演)师:表演得真好!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把狼和小羊说话的语气表现出来。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

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

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

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

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1)寓体生动形象:狼的故意找借口、气冲冲、不想再争辩向我们展示了狼的狡诈、凶恶,小羊温和地说、大声喊道向我们展示了它天真善良的一面。

2)寓意抽象概括:寓言故事往往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篇寓言寄寓意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借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据理反驳中,逐步认识到,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才能争取胜利。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对教学大纲的单元目标以及寓言教材特点的分析,我希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达到以下三方面的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狼和小羊的话,在品读中体会狼找借口一次强于一次的狡诈凶恶本性。

(2)(过程和方法)能在充分感知寓体(狼和小羊)内心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凭借再现寓体的具体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寓意。

[=-小学教学/设/计/网(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关注小羊命运,续写故事。

二、说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法。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情景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景作为教学过程的契机,从而带动言语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开始。

开篇我先创设了一个静谧和谐的环境,深深吸引住学生,当他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再使情节突然一转,(一只大会狼突然从远处走来了)随着狼的出现,将矛盾推出。

《狼和小羊》教案锦集六篇

《狼和小羊》教案锦集六篇

《狼和小羊》教案锦集六篇《狼和小羊》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狼和羊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难点:理解找碴儿的意思。

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狼和小羊图片)2、那么这里的一些词语,小朋友们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大灰狼弄脏吃了一惊温和倒流经常争辩扑去看见故意反正亲爱的3.通过上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小溪边,教师引读第一段。

出示:狼来到小溪边??喝水。

4.齐读新授(一)精读课文一、1、过渡: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赶快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并完成黑板上的填空。

出示:课文写的是狼找碴儿想吃小羊的故事。

(指名填空)1.狼一共找碴找了几次?(3次)2.我们一起来看看狼是怎么找碴的?3.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狼想干什么?生:狼很想吃小羊。

师:很好,你能找到一个词,来说明狼小吃小羊的程度吗?生:很师:找的非常准确,那么你能换个词语吗?生:非常十分换的真棒,很可以换成非常,十分特别出示句式:狼(非常、十分、特别??)想吃小羊。

5、既然这样,狼心里会想什么呢?(狼心里想:小羊长得肥肥的,吃起来一定非常可口,今天我可以饱餐一顿啦) 我肚子饿的嘟嘟叫,正好这只小肥羊来了,我可不能放过他,我一定要捉住他!)狼多么想吃小羊呀,谁来读好这句话。

(出示:狼很小吃小羊)6、师:所以狼故意找碴儿:什么叫故意?(有意识的,存心)7、狼是怎么样故意找碴儿的,他是怎么说的?学生交流(相机出示)“你把我喝得水弄脏了!你安得什么心?”指名读,齐读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标点符号,第一个是!表示什么语气?第二个是问号,那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狼和小羊(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5个字。

2、能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9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顺。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喜欢看吗?谁能说说里面有些什么动物?你对狼是什么印象?羊呢?
2、(创设情境)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喝水。

正在这时,从森立走来了一只狼。

你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一件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狼和小羊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板书课题
10、狼和小羊
3、呈现学习目标
⑴会读、写9个生字,能认读绿线中间的5个字。

⑵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
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完成预习作业
第一步:读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
(1)、“狼”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狼,笔顺:________,组词狼()(),狼偏旁是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2)、“弄”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弄,笔顺:________,组词弄()(),弄的偏旁是___。

(3)、“脏”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脏,笔顺:________,组词脏()(),脏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4)、“惊”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惊,笔顺:________,组词惊()(),惊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5)、“温”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温,笔顺:________,
组词温()(),温的偏旁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6)、“倒”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倒,笔顺:________,组词倒()(),倒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7)、“经”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经,笔顺:________,组词经()(),经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8)、“争”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笔顺:________,组词争()(),争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9)、“扑”的读音为____,是()拼音节,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是____结构,由()+()=扑,笔顺:________,扑的部首是___,此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

组词扑()()。

第三步:学习绿线中的字,没有拼音我也能读!
爱骂怜辩蛋
三、检查预习情况
指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十个生字中最常用的“狼”、“脏”、
“温”、“扑”的结构、笔顺、读音、部首
四、合作、探究
由组长读题目,组员回答的方式完成预习指南中的题目,如果有成员回答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相互帮助达到人人知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偏旁。

五、展示交流
教师任意指一个生字,任指一学生代表小组回答其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部首、组词,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功能于效率。

六、课堂检测
1、⑴“狼”共()画,第6画是()
⑵“脏”的第3笔是(),笔顺是()
⑶狼()脏()惊()倒()
狠()庄()凉()到()七、课堂小结
全班读课文
八、作业。

完成描红,读课后第三题词语,读课文。

10、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
道理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导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导课
复习:前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齐读生字),听写课后第三题词语,小组长检查。

2、板书课题。

3、呈现目标、齐读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出示问题: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2、狼总共找了几次碴?分别是什么?而小羊又是怎么申辩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课堂检测: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出狼的凶狠和羊的害怕。

2、小组推选代表分角色读课文。

(注意读狼的语气时要读出凶狠和严厉指责,读羊的语气要温和、害怕。


三、课堂检测
学了这篇课文,我从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布置。

写生字,把你今天所学的课文复述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