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船舶抛锚扎风指导意见
长江上海段船舶锚泊作业注意事项

长江上海段船舶锚泊作业注意事项作者:关忠河来源:《航海》2018年第05期摘要:长江上海段船舶密度大,交通流复杂,锚地有限,抛锚作业难度大。
根据多年引航从业实践经验,结合上海港特点,总结上海港船舶抛锚安全注意事项,供船长和引航员参考。
关键词:上海港;引航安全;锚泊作业1 长江上海段锚地现状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建设完工,进出长江的船舶越来多,尺度越来越大[1]。
长江上海段位于长江、黄浦江入海交汇处。
水域面积广阔,航道复杂,交通密度大,交通流多样化,锚地分散,锚地水深较浅、底质抓力较差。
遇大雾等能见度不良情况,船舶需择地抛锚,以保证船舶航行和港口安全。
长江上海段水域共有17个锚地,分别为:(1)南槽危险品锚地;(2)南槽锚地;(3)九段沙小型船舶锚地;(4)江亚南沙危险品锚地;(5)江亚南沙锚地;(6)横沙危险品锚地;(7)横沙西锚地;(8)横沙东锚地;(9)圆圆沙应急锚地;(10)吴淞口锚地;(11)宝山南锚地;(12)宝山北锚地;(13)横沙通道1号锚地;(14))横沙通道2号锚地;(15)横沙通道3号锚地;(16)南门临时锚地;(17)堡镇临时锚地。
锚地用于船舶的待命、待泊、避风和侯潮等,每艘船舶可根据自己的船位类型、大小及用途选择合适的锚地。
船舶在圆圆沙应急锚地连续锚泊时间不得超过24h,其他锚地连续锚泊时间不得超过72h。
2 锚地锚泊作业注意事项船锚是确保船舶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有锚冠、销轴、锚爪、锚柄、锚杆及锚卸扣等组成。
船舶一般配备2只锚,船艏左右各一只锚,每个锚配备10~12节锚链。
每节锚链长度为25m或27.5m。
2.1 锚地的选择上海港船舶密度大,交通流复杂,选择一个合适的锚位有时比较困难。
因此,需制定详细的锚泊计划,提前向吴淞控制中心VTS申请锚地。
当没有足够大的水域锚泊时,到达锚地前要尽可能减速至能维持对船舶控制的最小速度。
船艏提前备锚并保持通信畅通。
根据船舶的大小、吃水选择合适的锚泊水域大小和锚地水深[2]。
船舶抛锚的详细步骤

船舶抛锚的详细步骤
船舶抛锚的详细步骤如下:
1.调整船只位置:在抛锚之前,需要调整船只的位置,使
船首面向目标停泊位置,并与锚地保持一定的距离。
根据水深和锚链的长度,可以掌握停泊位置与锚点之间的距离关系。
2.抛锚操作:根据锚地及周围情况、风、流、压及本船状
况选择抛锚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把船舶对地停住,用锚机倒出锚和锚链至适当位置,用刹车刹住锚链,脱开锚机离合器,把握时机,用刹车控制出链速度,将锚抛下。
同时应注意松链时把锚链拉紧伸直,避免锚链在海底堆积起来。
如为深水抛锚,应尽早将锚链松至海底后再按上述步骤抛锚。
3.检查锚链:在抛锚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锚链的受力情
况,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如果发现锚链受力过大或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增加锚链长度、调整船舶位置等。
4.监控船舶位置:在抛锚后,需要监控船舶的位置和动态,
确保船舶能够保持在预定的停泊位置上。
如果发现船舶偏离预定位置,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做好应急准备:在抛锚过程中,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如准备好备用锚、备用锚链等。
同时,应随时注意天气和海况的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或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船员或相关机构。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的公告-交海规〔2021〕1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的公告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的公告交海规〔2021〕1号长江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长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现发布《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请相关单位和航经适用水域的船舶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2021年3月30日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长江江苏段水上交通秩序,改善通航环境,提高交通效率,保障航行安全,促进航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航行于长江江苏段通航水域的船舶均应遵守本规定。
以下几种情形除外:(一)正在执行公务的船舶;(二)在核定水域内在航施工的工程船舶;(三)进行海难救助的船舶;(四)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舶。
第三条长江江苏段通航水域全程实行船舶定线制。
船舶定线制遵循大船小船分流、避免航路交叉、各自靠右航行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以下统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本规定的监督实施。
第二章航道、航路第五条长江江苏段定线制航道、航路由通航分道、推荐航路、专用航道、专用航路和警戒区等组成。
第六条深水航道深水航道一般设置在深泓水域,两侧界限分别用左侧侧面标、右侧侧面标标志标示(深水航道设置标准和尺度见附件1),主要供大型船舶使用。
深水航道设标由航道部门实施。
第七条通航分道及分隔带(线)在深水航道内设置上、下行通航分道和分隔带(线)。
浅析恶劣天气下的船舶航行与操纵

浅析恶劣天气下的船舶航行与操纵近年来,随着异常气候的频繁发生,在长江水域经常是大雾刚散就起风,大风过后就起雾,有时风大但能见度依然很差;连续的大风、浓雾天气对航行安全影响很大,突然飘来的辐射雾和短时出现雷雨大风天气对航行安全的影响更大。
随着沿江港口航运的发展,船舶通航密度不断增大,船舶在恶劣天气下的航行,避让难度,导致海损事故也相应的增多。
1、恶劣天气的危害恶劣天气这里指暴雨、浓雾、大雪、霾等造成的能见度不良天气、大风浪天气和强对流天气。
恶劣天气对船舶航行和操纵造成的危害有:1)暴雨、浓雾、大雪、霾等造成的能见度不良天气会造成船舶航行和操纵时瞭望困难,不能正确判断周围船舶的动态,从而采取正确的避让行动。
特别是突遇浓雾、暴雨等能见度不良天气时,有的按规定选择抛锚,有的则继续冒险航行,从而造成航行秩序的混乱,如盲目行动或操作不当,极易发生碰撞事故。
2)风对船舶产生的影响视风向及风力大小,会致使船舶漂移、转向、上浪和摇荡。
所以大风浪天气航行与操纵时船舶稳向困难,船舶追越或并列行驶时极易受风的影响造成困压他船,发生碰撞,航行时由于避让需要慢车或停车时受风的影响会发生搁浅、困边等事故,掉头、靠离泊操作时受风的影响操作不当会发生能碰码头等固定设施,对于抗风浪等级小、或超载的船舶极易上浪造成沉没等事故。
3)强对流天气在气象学上所指的是,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变化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特点,往往是乌云滚滚、雷声隆隆,接着是风力增大、狂风夹伴强降水,有时伴有冰雹;强对流天气过境时风速极大,风向多为偏北。
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由于天气阴暗,伴随着大风、强降水,能见度极差,对于一些小功率、大吨位的的船舶根本无法控制船舶,随风漂移,致使航行秩序大乱,极易造成搁浅、碰撞事故或“二次事故”和连环事故的发生。
2、恶劣天气下船舶安全航行与操纵的对策在恶劣天气下,航行船舶为什么会发生严重的灾害性事故呢,不论是预防不够还是其他原因所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这些事故都将给船舶造成巨大损失和打击。
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障南京长江大桥及过往船舶航行安全,维护桥区水上交通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所有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及航行大桥水域的船舶,均应遵守本规定和依据本规定精神制定的“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航行通告”。
第三条大桥水域、航道及标志的规定。
(一)大桥水域范围:北岸浦口火车轮渡码头与南岸护桥部队铁制燎望台之间的联线为大桥水域上游界限;大桥以下一千米南北两岸的联线为大桥水域下游界限。
(二)桥孔顺序:自浦口岸桥头堡至第一号桥墩为第一孔,第一号桥墩至第二号桥墩为第二孔,其余自北向南顺序类推。
(三)大桥桥孔划分为机动船上行通航桥孔,机动船下行通航桥孔,非机动船通航桥孔。
(四)大桥上下行通航桥孔的航道上,按规范设置航标。
水上标志由航道部门负责设置;水上浮标、桥涵标由桥梁管理部门设置。
第四条船舶通过大桥的规定。
(一)船舶通过大桥前,应对舵、锚、主副机、航行信号、船队系缆及拖带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布置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通过。
(二)般舶过桥,必须由熟悉桥区情况、技术熟练的驾引轮机人员操作通过。
(三)船舶通过大桥的尺度限制。
船队上下行通过大桥最大尺度,由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在“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航行通告”中公布。
通过大桥的一切船舶,其最高点至桥梁下缘的间距应不少于一点二米,与两边桥墩至少应保持四十米间距。
(四)大桥上下行通航桥孔的航道上,按规范设置航标。
水上标志由航道部门负责设置;水上浮标、桥涵标由桥梁管理部门设置。
(五)下行机动船舶过桥,应在一号码头以上开始显示过桥信号。
一号码头以下,大桥以上的机动船下行过桥,应上驶至一号码头再调差别进入航道,并在上驶时提前显示过桥信号。
五号码头以上船首向下游靠泊下关码头的大型客班轮,在不影响下行过桥船舶情况下,可直接下驶进入航道。
长江上海段船舶锚泊作业注意事项

图 1吴凇 I2'锚 地 示 意 图
决定抛锚长 度、 当 流较小 时 ,JxL力小于 5级 ,流速小于 2 时 ,抛 锚长度是 4~5节锚链 风 力 s~7级 ,流速 2 ̄3 ,
锚地 J 船 舟『{的 待命 、待泊 、避 )xL ̄l侯 潮等 ,每艘船 可抛 f1~7 锚 链 ..如遇 强 冷 气或 台风 时 。船舶 至 少抛 8
叭 住收 l时,Zrq}il -r\h然 … 卜,许 H.一接触到n竹先 fl然 IIlf,·-r先抛掉头 flJ!lJ的锚 2 1 水 川 盹坩l- , 这仟佯
翻转 ,4-会扎!坏船 ’ ;P.I J他 链扭转 , 1锚 fF进 入锚特}J1f, 作 i,j-以减小舟仆舶纵 fIJ债 .DIl述 nn诳转 .减少 l- II 】j
锚 以斯 克锚 为例 .锚碰 fIl锚 爪可 以绕穿过锚 仟 卜端 的销 、 个船 长时 .卡}5据 本 载 重 、 I f}水 .抛 I~2 1 施
轴 转 动 , 爪的 折 『『J乃 1,5 ,抓 底 时 两 爪 川 时 啮 入 fJ 斯 拖锚航 行,降低船速 ,控圳 稚ifi j一, ̄-ii'、l: f, ̄Jl JIT,,i . I』J{I
船舶 要靠 离码 II寸.仃tt,JV, Jtj jI 蚶 #iJI’ i 、舨述
不 能 白:接 '1. fi ll 入 水 Il1 人 多数 商 躲 使 『}j霍 尔 锚 或 斯
f l1.1q;.iti0舟Ij舶 靠 离 蚂 述 喽 nf{ I,lii、川 】 … l』Jl, 训 5
1 长 江 上 海 段 锚 地 现 状
舶在 圆沙应急锚地连续锚 泊时问不得超过 24 h,其他锚地
随 着长 汀 LJ— l2.5 m深 水航道 建 设完 l:,进 出长江 的 连续锚泊时 不得 超过 72 h
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

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灾害,给船舶运输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以帮助船舶在台风来临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 密封舱室台风来临时,船舶应当及时密封舱室。
通过关闭舱门、舷窗、透明盖板等,防止台风风暴潮或大浪侵入船舶内部。
密封舱室可以有效保护船舶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船舶沉没或其他严重的事故发生。
2. 锚泊或避风预警台风来临时,船舶应尽早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锚泊或避风。
优先选择天然避风港或有防波堤的港口,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船舶受台风影响的风险。
选择锚泊点时,需要考虑风向、潮流、水深等因素,并确保良好的锚泊稳定性。
3. 船舶抛锚当台风强度较大或避风港口已达容纳极限时,船舶可以考虑采取抛锚的措施。
在选择抛锚区域时,应尽量远离陆地、浅滩和其他水域危险区,并确保抛锚点的深度适宜以保证船舶的安全。
4. 加强固绑台风时,加强船舶的固绑工作非常关键。
通过利用钢缆、钢丝绳等将船舶固定在泊位上,以强化船舶的稳定性。
此外,船舶还可以增加锚链长度,加强固绑力度,进一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5. 船舶疏运和转移台风来临前,船舶经营者可以考虑将船只疏运或转移到安全地点。
将船舶移至室内码头、天然港或靠近山丘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对船舶的影响。
在转移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6. 灾前台风预警和准备工作对于船舶来说,做好灾前台风预警和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船舶运营者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台风动态,确保及时了解台风的移动轨迹和强度变化。
同时,船舶应做好防台风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并修复船舶设备、备足燃油和淡水、备齐急救物资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7. 船舶人员安全教育和防护在防台风应急措施中,船舶人员的安全教育和防护至关重要。
船舶管理者应进行相关培训,让船员了解台风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并培养他们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大型船舶在大风浪中抛锚操作注意事项

大型船舶在大风浪中抛锚操作注意事项随着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大型船舶在海上运输货物和人员的角色日益重要。
而在海上遭遇大风浪等恶劣天气情况时,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船长和船员们需要对抛锚操作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
本篇文章将就大型船舶在大风浪中的抛锚操作注意事项进行系统的介绍,以期提高船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性。
一、确认抛锚地点在进行抛锚操作之前,船长和船员们首先需要确认抛锚地点。
在大风浪中,抛锚地点的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水深、海床情况、海流方向和风向等。
只有选择合适的抛锚地点,才能保证船舶在恶劣天气中的稳定性。
二、检查抛锚设备在抛锚操作前,船长和船员们需要对抛锚设备进行仔细检查。
如锚链、锚索等设备需要检查是否有生锈、断裂或其它损坏情况。
同时也需要确认锚绳和锚链的连接是否牢固,以及是否能够承受大风浪的冲击。
只有确保抛锚设备完好,才能在恶劣天气中保证抛锚的有效性。
三、控制好船速和船向在开始抛锚操作之前,船长和船员们需要充分了解船舶的速度和船向情况。
在大风浪条件下,控制好船速和船向对于抛锚操作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船速和船向,以确保船舶能够顺利停靠在抛锚地点。
四、正确操作抛锚设备在抛锚操作中,正确操作抛锚设备对于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
船员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锚和锚绳,并准确控制锚链的放出和收缩。
在大风浪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放锚速度,防止锚链缠绕或扭曲。
另外,也需要注意及时检查锚的抛放情况,确保锚能够顺利抛放并扎稳在海底。
五、保持警惕在大风浪中进行抛锚操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船长和船员们保持警惕。
在抛锚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控天气和海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抛锚设备和船舶航向。
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锚链和锚绳的状态,确保它们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六、及时处理问题在完成抛锚操作后,船长和船员们也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锚固不稳、锚链断裂等情况都需要及时处理,以确保船舶在大风浪中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江船舶锚泊扎风的指导意见
长江水域实属遮蔽区域,理论上全线都是避风区,所以常人一般不理解:长江船舶也要抛锚避风。
事实上,笔者经过多年的长江船舶管理经验,给同行或船舶一些长江船舶锚泊扎风的指导意见供参考。
1、上游库区
自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上游宜昌秭归段至重庆涪陵段就形成库区,江面变宽,水位抬高。
夏天时节,由于周围山区特殊的地形,库面上容易发生风暴或龙卷风。
虽然持续时间段(一般不会超过8小时),但风力大,最大水面上风力可达10级,此时,小吨位船,空载船,就有必要减速航行至岔河口或山凹处,触坡避风。
2、中游段
长江中游段,洞庭湖口,城陵矶段,由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此处江面较宽,水流紊乱,再加上周围的丘陵结构地形,一年四季都有风,夏季或冬季都容易有超过7级的大风天气出现。
还有荆河段江面,由于四周平原地形特点,也容易在江面上形成飑线飓风(春夏季节),冬季寒潮大风。
2015年“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就是由于当年6月1日中游监利段突发飑线天气,船舶冒险航行导致的。
3、下游段
长江沿线,自武汉到江苏浏河口,均属内河区域,而且自上
而下,江面越来越宽,大风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夏季的风暴(包括台风登陆)、冬季的寒潮大风。
台风登陆产生的大风天气,一般限于南京以下航段,越往内陆走,台风就会自动消亡,而且每年频次不高。
但长江下游秋冬季节每年寒潮大风,影响就较大。
还是由于沿岸的地形结构特点,长江下游注明的大风区就有:安庆九江段八里江口下游、华阳河口、鄱阳湖口等区域,最大风力也可达8-9级。
以上地区、以上时节,如预报或实际风力较大时,航经的小型船舶(比如5000吨级以下)、空载船等,就需要提前或就近锚泊抗风,俗称“扎风”。
笔者管理的公司船舶扎风管理规定如下:
1、气象部门预报或当地实际蒲氏风力达到7级及以上时,可以选择安全水域抛锚扎风,并向公司上报相关的风浪信息。
2、长江沿线江阴以上航段,因水面相对不宽,大风区(比如八里江口下游、华阳河口等区域)范围相对不大,在船舶机器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白天时间不建议锚泊扎风。
3、当出现船舶机器设备在大风中有故障,或需要频繁压大舵角才能稳船时,可以考虑选择安全水域抛锚扎风。
4、船舶通过桥区等有风力限制规定的水域时或海事因大风发布禁航公告时应遵从其规定,选择安全水域抛锚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