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第六章生命周期保健

围生期保健措施
2.孕期保健 孕妇学校
①通过妇幼保健网早期发现孕妇, 建立联系卡 ②定期检查与访视,通过系统检查 与监护及时筛选出高危妊娠,并 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唐筛 ③开展孕期保健及指导:重视孕期 营养、防止孕期感染、避免有害 因素影响、注意孕期劳动保护、 注意休息、指导孕妇进行自我胎 动监护、作好产后授乳准备等
(五)学龄前期-行为逆反期
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 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 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 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 养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 惯,为入学做好准备 此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 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 水平都极为重要 继续进行生长发育监测(每年1-2次)进行龋齿、 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的筛查与矫治;加强体格 锻炼,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传染病、意外伤害、 空气污染和被动吸烟等,儿童时期铅中毒
复习提问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常见的临床预防服务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说全科医生最适合做临床预
防服务? 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的筛检对 象与筛检方法
全科医疗—长期性一生的医疗照顾
第六章 生命周期保健
Life Cycle Health Care
掌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保健 重点及保健工作方法
三、儿童保健的具体方法
护理 营养 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 社区保健管理 体格锻炼 儿童心理保健-三级预防的原则
心理问题 吮吸手指、咬指甲 屏气发作 、口吃 选择性缄默症、遗尿 意外伤害: 交通事故、溺水、外伤 防止窒息、中毒
定期健康检查:
免疫程序
心理学第四讲:人生全程中的身心发展

6
每个发展阶段皆有其主要特征,于是心理学家开始思考,如 果错过这个时期,发展还可能产生吗……?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由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所提出,系指个体发展历程 中,在某年龄阶段内对某种行为的形成最为重要,而且也 是最适于学习该种行为时期。 相关实验
1. 蝌蚪实验(麻醉超过第十天即丧失游泳能力)
21
(1)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
--------婴儿如何探索这个世界? 抓取基模(grasping schema)与吸吮基模(sucking schema) 【主要发展】物体恒存性 4-6个月:当个体看不见物体时,就以为物体消失了 2 岁:当物体被掩盖时,还会去寻找
2. 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 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
12
(二)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就某方 面行为做比较研究,从而发现年龄与行为变化的关 系。其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
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要同时研究这四个群体: 新生、二年级、三年级、毕业班。
19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创始人。研究从婴儿期 到后儿童期12年间的认知发展历程(智能发展)。 探究的问题: 1、促动人类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2、在成长过程中,个体的智能发展在性质与 形式上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基本主张: 儿童并非缩小的「大人」而已。 认知发展并不只是「量」的增加,更是「质」 的改变。 如何了解儿童认知发展呢?-----从思维的方式着 手。
15
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亲血液中吸取营 养,并将废物排出。母亲的身体状况影响胎儿 的发育。 已发现的对胎儿发育有致命影响的因素: 1、德国麻疹:影响眼睛、耳朵、心脏等 2、X射线:基因突变 3、性病:智力障碍、盲 4、香烟:流产、早产、心跳不正常 5、酗酒:智力障碍、身体小、大脑小 6、吸毒与药物:影响各方面的正常发育
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每个人都必经的过程,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它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生理发展是其中一部分的重要方面。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身体会经历各个发育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高、体重、器官功能和性征等会逐渐发展成熟。
生理发展的进程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也会受到营养、锻炼、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发展也是个体身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认识、情感、思维和行为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增长和进步。
在心理发展中,人会从婴儿期的无知无觉到成年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同感。
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人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和人格特征。
心理发展受到个体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
个体身心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个体会从与亲人的亲密关系起步,逐渐与同龄人和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建立联系。
社会发展是个体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它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交流的机会。
社会发展也会对个体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社会角色等方面产生影响。
在个体身心发展中,个体自身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个体应该积极主动地主导自己的发展,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们。
在实现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个体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适应变化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个体还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状态。
为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相互配合。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家庭应给予孩子爱、关怀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学校应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以帮助个体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社会应提供公平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有展示和发展自己潜力的空间。
护理学-第六章 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8.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顺序发展的过程,智力发展需 建立在多种新经验刺激的基础上。个体通常采用同化、顺 应及适应的策略来发展认知能力。 According to Piaget,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an orderly, sequential process in which a variety of new experiences (stimuli) must exist before intellectual abilities can develop. A person uses three primary abilities including assimilation, accommodation and adaption i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process.
moraldevelopment提出了一套有关儿童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理论即认知发展理论theorycognitivedevelopmentjeanpiaget18961980同化同化assimilationassimilation顺应顺应accommodationaccommodation失衡失衡disequilidisequilibriumbrium原有的认原有的认知结构知结构schemataschemataschemataschemata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模是认知结构的最基本单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失衡个体因失衡而产生寻求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即认知的发展形式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前运算期感觉运动期711岁27岁02岁text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11岁起认识及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思维解决问题沟通的特点及方法提供护理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二认知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理论theorymoraldevelopment道德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导论—重点(二)

护理学导论—重点(二)第六章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第一节生长与发展的概述一、生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掌)1.生长(growth):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如身高体重2.发展(development):泛指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人的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期随年龄增长以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持续、多样、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过程。
二、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熟)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三、生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生长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第二节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熟)一、理论的主要内容1.意识层次意识:个体能够直接感知的或与语言有关的部分心理活动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无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3.人格发展阶段口欲期:0-1岁,原欲集中在口部,出现咬手指、指甲肛欲期:1-3,原欲集中在肛门,性蕾期:3-6岁,原欲集中在尚未发育的生殖器潜伏期:6-12,此期若发展不良则形成强迫性人格生殖期:12岁后,此期发展不顺则形成病态人格(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1.指导护士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2.指导护士在护理中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1)口欲期:满足婴儿口服欲望,适当喂养和爱抚(2)肛欲期: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大小便训练,培养自控能力(3)性蕾期:鼓励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帮助解决恋父(母)情节矛盾冲突(4)潜伏期:为儿童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5)生殖期:提供青少年为自己做决定的机会第七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第一节概述一、压力的概念(掌)压力(stress):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课程编码】23000601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课时】28 学时学分】2 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护理学导论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的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及卫生医疗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本课程以人对健康与疾病进行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与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及其运用、护理专业的特点、发展史、国内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护理程序、护理伦理与法律等专业知识,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护理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是使护生在接触护理专业的早期就能明确护理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将来即将履行的专业角色和功能,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学科的框架、了解护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护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2 学分,2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要求1、了解护理学发展的历史,护理学的发展及演变过程;2、理解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士的角色要求及工作范围;3、掌握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护理服务方式。
二、主要教学内容1、世界护理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3、护理的定义及概念。
4 、护理学及其基本概念。
5 、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6 、护理服务方式。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健康与疾病的基本概念;2、掌握病人角色的概念;3、了解疾病对病人的主要影响;4、掌握预防疾病的护理模式及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4 、疾病对病人的影响5 、预防疾病的措施。
心理学第四讲:人生全程中的身心发展

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01
认知发展
婴幼儿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来探索和理解周围世界。
例如,婴儿通过触摸、抓握等动作来感知物体的属性和关系。
02 03
情感发展
婴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儿通过与主要抚养者的互动来建立 情感联结和信任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情感表 达和调节能力。
、家庭、社会等多重角色挑战 。
老年期
06 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但智慧和
经验更加丰富,需要关注身心 健康和社会支持。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身心发展不平衡
不同年龄段存在不同的发 展任务和挑战,需要关注 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社会环境压力
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个体 身心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 要适应和应对各种压力。
02 婴幼儿期身心发展
婴幼儿期生理变化及特点
生理变化
婴幼儿期是生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在 不断完善。例如,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在出生后迅速增加,为后续的认知发展奠 定基础。
特点概述
婴幼儿期的生理特点包括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逐渐增强等。 这些特点使得婴幼儿需要更多的营养和睡眠来支持其生理发展。
成年人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06 中老年期身心发展
中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点
感官与运动能力下降
视力、听力逐渐减退,反应速 度变慢,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降
低。
更容易出现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 等患病风险增加。
睡眠质量下降
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问 题常见。
外貌变化
心理学第四讲:人生全程中的身心 发展
目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01讲初中生发展的概述、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目录1.初中生发展的概述2.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3.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初中阶段正好出于个体的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到来,使初中生在生理上产生急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外部特征上,也表现在内部机能上。
(一)身体的发展1.身高;2.体重;3.身体形态,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即第二性征。
具体表现为:男生主要是喉头突出、音调变低、上唇出现胡须等;女生主要是音调变尖、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等。
4.身体机能(1)心脏功能的发展;(2)肺功能的发展;(3)肌肉力量的发展。
二、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一,存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第二,运动需要显著增强;第三,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第四,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初中生的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但学习活动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学习内容上,科目明显增多,内容加深,开始学习学科的基本规律,学科体系也接近科学。
学习方法上,不仅要在课堂上善于听讲、记笔记并积极参加老师的教学活动,还要在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预习工作。
学习动机上,出现新特点:第一,远大的学习动机逐渐确立,学习的责任感增强;第二,学习动机的自觉性有较大提高。
学习态度上,初中生能认真、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并注重作业质量,但对作业的认真态度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此外,初中生对待分数的态度要更加客观和正确。
学习兴趣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兴趣的范围扩大;第二,兴趣出现选择性,主要表现在有的初中生有偏科现象,第三,学习兴趣的深刻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某种现象的原理感兴趣;第四,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增强。
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一)感觉,初中生感觉发展的特点是:①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②听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③运动觉和平衡觉不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道德发展理论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
道德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前习俗道德期——适当利用权威、适时精神和物质奖 励、适当承诺 习俗道德期——说明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好的行为给予
8.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顺序发展的过程,智力发展需 建立在多种新经验刺激的基础上。个体通常采用同化、顺 应及适应的策略来发展认知能力。 According to Piaget,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an orderly, sequential process in which a variety of new experiences (stimuli) must exist before intellectual abilities can develop. A person uses three primary abilities including assimilation, accommodation and adaption i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process.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 创立了性心理发展理论
(Theory of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理论包括意识层次、人格结构和性心理 发展阶段三个要点
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1.意识层次
意识(consciousness)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知的发展
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
形式运算期 具体运算期 前运算期 感觉运动期
11岁起
7~11 7-11岁 22-7 ~7岁 0-2 岁 0 ~2 Text
(二)认知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认识及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思维、解决问 题、沟通的特点及方法,提供护理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促进儿童的智
学龄前期: 主动--内疚
青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自我认同--角色混乱
亲密--孤独 繁殖--停滞 完善--失望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帮助护士明确不同年龄阶段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及人格
与行为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心理发展特点来提供
护理。 帮助护士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服务对象社会心理发展的 特点、心理发展的危机及转机的关键,预防人格发展障 碍或心理危机,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难点:
1.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特点; 2.艾瑞克森理论各阶段特点以及在护理中的应用;
3.皮亚杰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特点;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和特征。
第一节 生长与发展概述 Overview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一、生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
生 命 周 期
生长、发展及成 熟三者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依存 年龄 生长 发展
Jean Piaget (1896~1980)
(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同化assimilation
基模是认知结构的 最基本单元 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失衡 disequili-brium
基模 原有的认 schemata 知结构
失衡,个体因失衡
而产生寻求恢复平 衡的心理状态即认
顺应 accommodation
7. 艾瑞克森的理论认为发展是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包括8个 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的中心任务必须完成。 这些发展阶段也被称为一系列的发展危机,成功地解决每 一阶段的危机有利于健康人格的顺利发展,如果不能成功 地解决发展阶段的危机,则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 Erikson’s theory proposed that life is a sequence of eight stages of development. Each stage signals a task that must be accomplished. These developmental stages can be viewed as a series of crises.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these crises supports healthy ego development. Failure to resolve the crises damages the ego.
development is a dynamic, psychic energy, which he called libido.
6. 本我处于潜意识层面,遵循快乐原则,寻找即刻的快乐与满足; 自我是人的现实层面,力图在社会和物理环境现实允许的范围内 平衡本我需要的满足;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通常是父 母或社会文化的期望,自我理想是个体努力想达到的完美状态及 标准。 The id resides in the unconscious and, operating on the pleasure principle, seeks immediate pleasure and gratification. The ego, the realistic part of the person, balances the gratification demands of the id with the limitations of social and physical circumstances. The superego contains the conscience and the ego ideal. The conscience is usually as a result of parental and cultural expectations. The ego ideal comprises the standards of perfection toward which the individual strives.
潜意识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常常是导致 个体产生焦虑,乃至心理障碍的症结。
2.人格结构
本我(id)
—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 —现实原则支配 超我(superego)
—完美原则支配
3.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 内在动力“性本能”或“原欲”(libido)
生殖期
口欲期
人格 发展
肛欲期 性蕾期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Theory
发展(development)
成熟(maturation)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发展任务(development task)认知发展理论 (Theory of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性心理发展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道德发展理论(Theory of
普遍性 特殊性
生长发展的基本素
生长与发展
遗传因素
第二节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Theori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ursing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分析学家 在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于1950年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Erik Erikson (1902~1994)
(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格发展各阶段及发展危机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期: 信任--不信任 自主--羞怯 勤奋--自卑
2. 发展是指个体功能的成熟和能力的演进,是个体适应环
境的能力和技能体现。 Development is an increase in the complexity of function
and skill progression. It is the capacity and skill of the
成熟
社会化 发展任务 关键期
一、生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
发展的概念
生理发展(physiologic development)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 心理社会性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二、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个体 差异性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Moral Development)
知识点1 生长与发展的 基本概念
第一节
生长与发展 概述
知识点2 生长发展的基本特征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个体差异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
知识点3 生长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
第二节
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及其在护 理中的应用
individual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3.个体生长发展的速度是高度个别化的,但其整体顺序却
是可预测的。
The rate of a perso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highly individual, but the sequenc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predictable. 4.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个体生长发展的主要因素。
Genetics and environment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