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幽默

合集下载

英语幽默的语用学管窥

英语幽默的语用学管窥

质 准 则 指 话 语 内 容 是 真 实 的 。 当言 语 者 故 意 说 一 些 不 符 合 事 实 的 话 , 运 用 夸 张 、 语 、 喻 等 修 辞 手 法 时 , 默亦 会 如 反 隐 幽
油然而生。 例 () u tm r i r y o s r w to t c wH w s a 2C s e : t , lb t i i u a l . o it t o Wa e m es h a h ?
关键词 : 英语 幽默
引言
量 准则 指 话 语 提 供 充 分 而 不 冗 余 的 信 息 。 当发 话 者 故 意 提 供过 多信 息 时 , 导 致 幽默 的产 生 。 会
例 ( ) ai t Wh t o o h re o ln oh 1 P t n : a d uc ag r ul g t t ? e y f p i ao
W a tr W e l s , e r o fe h t a h y f h t a h i : l ,i t y a e s r s h tt e g twi e c e r h i h
合 作 原 则 关 联 理 论
语 用 学
例 () 1 中病 人 认 为 牙 医 仅 花 几 分 钟 拔 牙 却 收 5 美 元 , 里 0 心 不 平 衡 , 牙 医并 未 正 面 回答 病 人 问 题 , 但 而是 提供 一 些 完 全 超 出 问话 者 所 需 的信 息 — — “ 如 你 愿 意 .我 就 拔 慢 点 ” 牙 医 假 。 “ 信息 过 量 ” 巧 妙 回 答 使其 反 占上 风 , 默 效果 显 现 无 遗 。 的 幽
12 准 则的 违 反 与 幽 默 的 产 生 .质
幽 默 是 一种 具 有 制笑 功 能 的交 际 形 式 , 人 深 省 。 交 际 发 使 双 方 在 笑 声 中 品 味人 生 、 长 见 识 . 为 双 方 创 造 轻 松 和 谐 的 增 并 交 际 环 境 然 而 。 英 语 幽 默 的解 读 并 非 易 事 。 为 它 所 关 注 对 因 的不 是 语 言 的形 式 而是 隐藏 在 语 言外 表 下 的 “ 弦外 之 音 ” 幽 。 默 的 产 生 和理 解 与语 用 原 则有 着 内 在联 系 ,因 为 语 用 学 研 究 的 正 是 特定 情 景 中 的特 定 话 语 .特 别 是 不 同语 言 交 际 环 境 下 运 用 和 理解 语 言 的规 律 。笔 者 拟 根 据 合 作 原 则 和 关 联 理论 两 个 语 用 学 基 本 原 理 , 合 英 语 幽 默实 例 , 析 语 用 原 则 与 幽 默 结 分 的关 系 , 旨在 更 深 刻 地 理 解 幽默 这 一 语 言 现象 , 而 在 更 高 层 从 次上 提 高 语 言 交 际 能 力 。 1合作 原 则 ( o eai r cpe ) 幽 默 的产 生 . Co p rt eP i il 和 v n s 在 交 际 过 程 中 , 了保 证 谈 话 顺 利 进 行 , 了有 相 关 的共 为 除 同知 识 作 为 前 提 外 , 话 双 方 还 必 须 遵 守 一 些 基 本 原则 , 别 谈 特 是 合 作 原 则 。 . r e把 人 们 的交 际行 为 系统 地 加 以归 纳 。 H.G i P c . 总 结 的合作 原则包含 四个 准则 : 的准则 ( uni xm)质 量 Q a tyMai 、 t 的准则( ulyMai 、 系准则 ( eeat x 和 方式准 Q ai t x m)关 R lvn Mai m) 则 ( a nr xi 。 上 述 合 作 原 则 是 使 交 际 顺 利 和谐 进 行 的 M n e m) Ma 首 要 前 提 条 件 , 在 特 定 语 境 中 。 们 为 了获 得 某 种 程 度 上 的 但 人 言 语 快 感 或 某种 特殊 效 果 .总 会 有 意 无 意 地 违 反 其 中一 条 或 几 条 准 则 ,往往 导 致 说 话 者 的 主 观 意 图 与 客 观 效 果 之 间 的 不 致 。这 种 不 一 致 正 是 造成 幽默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可 见 , 当人 们 违 反 合 作原 则 时 , 非 是 不 合 作 , 并 而是 在另 一 个层 次 上 体 现 着 合作 原则 。 可 能 生 产着 “ 乐 ” 并 快 。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幽默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幽默
顺利 进行 。这 些准则 被概 括成 : 的准 则 ( uni 量 Q aty t
mx , ai 所说 的话 应 包 含交 谈 目的所 需要 的信 息 , m)
不应包 含超 出需 要 的 信息 ; 的 准则 ( u lyma- 质 Q at x i
从 语 用 学 的 角 度 解 读 英 语 幽 默
严阿 勤
( 泰州职业技术学 院 江的语言交际形式 。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 的内在规律 , 另一 方面也在很 大程度 上有赖
于语言在语境 中的使用情况 。通过 介绍语用研究 的一些基本理论 : 合作 原则 、 语用预设和言语行为 , 并以这些理论为 指导来分析幽默言语 , 探究语用规律与幽默 的关系 , 使人们 了解幽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语用 问题 , 幽默的成功解读特
Th u p s o ma epe p ek o h mo o su t a c te fp a ma i . e s c e su n esa d go h u e p r o e i t k o l n w u r u te n ei amat o rg tc Th u c s f l d r t i s r s r s u n n ft eh 。 mo s e il e n s o h te p c l d pe d n t e i i to f h g a ea d t e c n e t ay mpl a in o t el u g h t x . c n a n o 1 : u r u tea c ; o e aie p ic e p e u po i o ; p e h a t h mo o s u trn e c p t r i ; r s p st n s e c c s o r v n pl i

从语用学的角度浅析英语言语幽默

从语用学的角度浅析英语言语幽默

丘吉尔 的 回答 十分 简练 ,也 很 幽默 。他 的答 话 是 建 立 在 “ me ( i)rl ew r (og e r Wo n wl uet od 1n )bfe 1 h l o teya 10 这一 前提 的基 础上 ,触发 这一前 提 的词是 反 问词语 “tl 。丘 吉 尔 只用短 短 的一个 词 就 把 h er 0 ” 2 sl i” 对 方 的话驳 倒 了。 3 .合作 原则 ( oprt epicpe Coeav r il) i n 合 作原则 是美 国语言 哲学 家 H.P re于 16 .Gi c 97年在 哈 佛 大学 作 构 建会 话 含义 的理论 演 讲 时 提 出来 的。他 认为 , 在所 有 的语 言交 际 活动 中为 了达 到特定 的 目的 ,说话 人 和 听话 人 之 间存 在着 一 种默 契 ,一种 双 方都该 遵守 的原则 , 称这 种原 则为会 话 的合 作原 则 ( oprieP nil,简称 c )。具 体 些说 , 他 C eav r c e t i p p 合 作 原则便 是要 求每一 个交谈 参 与者在 整个 交谈 过程 中所 说 的话符 合 这一 次交谈 的 目标 或方 向 。正 是交谈 者 的这种合 作使 得他们 能够持 续地 进行 有 意 义 的语 言交 流 。合 作 原 则 这 条 根 本原 则 可 以具 体 体 现 为 四条 准 则 :数 量准则 ( un t mai ;质 量 准 则 ( u i xm) Q aty xm) i Q Mt mai ;关 联 准 则 ( e tnm xm) y R li ai ;方 式 准 则 ao ( ne mai 。但 是在 现实 生活 中 , 们并 不总是 遵守 这些 准 则 。有 时 出于某 种交 际 目的 , 为 了表达 Manr x m) 人 或 特 定 的意义 , 人们会 有意 或无 意 的违 反这些 准则 , 而产 生 了不 同 于字 面意 义 的会话 含 义 ,下 面 这则 英语 从 幽 默便是通 过故 意违 反数 量 准则 ,不 提供足够 的信 息而产 生 的 。 例 3Jh 5yas l , u ei n ti .H e toafr n t lroaka o t i ftr.T efr n— o ni3 er o s d b t o n h s h g ew n t e l s bu s uue h t e t o u ee t h o u

语用视阈下的英语幽默解读

语用视阈下的英语幽默解读

语用视阈下的英语幽默解读李旭【摘要】幽默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一直是语言学研究内容的重点.然而以往大多数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语义学或文体学的视角.当我们在处理一个信息片段或语篇时,获取说话人的语用用意或意图比从中获得直接的语义信息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以语用推理的思维方式对幽默进行解读.之前在语用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通常以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及合作原则为出发点,或者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角度进行阐述.从语用综观的角度较为全面的讨论应用不同的语用理论来解读和欣赏幽默的方法,以提高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用推理思维能力及语用交际能力.【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0)002【总页数】5页(P206-210)【关键词】语用;会话幽默;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作者】李旭【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幽默一直是语言学研究内容的重点,它“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殊的语境,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等手法批评和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乖谬和不通情理的现象,暗示作者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李军华,1996),[1]大多数相关的研究都是基于语义学或文体学的视角。

然而,在处理一个信息片段或语篇时,获取说话人的语用用意或意图比从中获得直接的语义信息更为重要。

语用分析就是“利用语用学的理论,对语言的交际意义进行分析”(何自然,1988)[2]的方法之一,而幽默正是由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变异使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审美情趣的语言形式,受语用因素的影响,因其在特殊语境下表达的隐晦性和模糊性,容易造成解码困难甚至产生悖谬的推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幽默的效果。

“了解和确定人与所讲话语间的关系,或者说把握语言符号与使用该语言符号的人的关系”(何自然,1988)是理解与欣赏幽默的重要手段。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作者:史慧梅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8期[摘要]幽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

本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方面分析英语幽默,目的在于研究语用学规则和英语幽默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幽默;同时能在生活中成功地进行英语交际,有助于教师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幽默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35-02引言在每一种语言和文化里,幽默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现象,幽默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正确地理解幽默,很好地运用幽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的良好方式。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有能力使用幽默的语言,使大学英语课更加有趣,使学生们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更加活跃和积极地学习英语。

本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方面分析英语幽默,目的在于研究语用学规则和英语幽默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幽默;同时能在生活中成功地进行英语交际,有助于教师的英语教学。

一、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部分,是人们进行会话(语言交际)所遵守的准则,包括: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相关准则(Relation Maxim)和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合作原则要求每一个参与交谈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交谈双方想要达到的目的。

也就是说,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应该存在一种默契,并且双方都遵守合作原则。

只有会话双方在交谈时遵守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人们才能直接高效成功地进行交际。

然而,在现实生活的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违反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违反准则也是遵守准则的一种方式,听话人要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来理解说话人更深一层的会话含义,这与会话的语境、会话双方的关系,以及会话双方的知识文化水平都是有一定关系的。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幽默产生论文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幽默产生论文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幽默的产生一、幽默与语用学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英语中humor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代表汁液。

我国著名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最先把humor一词音译成“幽默”,意为语言和行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从根本上讲,言语幽默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可以说,幽默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而语用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把特定的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中,以求探索在不同交际环境中如何使用语言的规律。

可见,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事实上,对幽默的语用学研究初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会话幽默都是基于会话双方有意无意地违反语用原则中的“会话合作原则”并导致“会话含义”而产生的。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合作原则来分析英语会话幽默的产生。

二、会话合作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哲学家h. p. grice (1967) 在《逻辑与会话》中指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即会话双方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准则,使会话顺利进行。

grice将这些准则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 简称cp),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数量准则。

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二)质量准则。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三)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即话语要切题。

(四)方式准则。

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练;4.井井有条。

具体地说,合作原则就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三、英语幽默的产生与合作原则的违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谈话中是恪守以上准则的。

然而,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有时出于某种交际目的,或为了表达特定的意义,人们会有意或无意的违反某一项或某几项准则,从而产生了不同于字面意义的会话含义。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河南财经学院外语系丁静辉*摘要:幽默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

本文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幽默话语,旨在探求语用规则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英语幽默有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有助于英语交际和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幽默语用分析理解欣赏1. 引言幽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通常指那些不协调的、荒谬的以及令人发笑的语言。

它内容生动有趣,形式简短,反映面广,语言实用性强。

幽默有很多类型,Pocheplsov (1981)把英语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

幽默的产生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同时也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语用学研究的内容就是把特定的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中,来探索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从违反与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对幽默的产生进行了各种研究,本文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语言与幽默,旨在探究语用规律和幽默的关系,以期对英语交际和语言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2. 幽默产生的类型2.1指示语(Deixis)指示语指的是在言语活动中,尤其是在有一名说话人和至少一名听话人参与的典型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对参与者所谈及的人物、事物、事件、过程等动作做出确切的理解都必须把他们和某些语境要素(如交际空间、时间等)联系起来这一现象(何兆熊1999:56)。

指示语是语言和具体使用语言的语境的密切关系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

语用学中的指示语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方位指示、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

指示语使用得当,可使所指信息明白无疑,如使用不当或语境不明,就会使语言项目的指代关系发生歧义,从而使语义变得令人费解,甚至引出矛盾和误会。

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就是人们利用语言的这一特征制造出来的。

下面这段对话正是因为用错了人称指示语才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

[收稿日期]2003203225[作者简介]徐晓艳(1973—),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徐晓艳(安阳师范学院英语系,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幽默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语用学的任务就是把特定的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来探索在不同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

本文试就以语用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为指导来分析英语幽默,探求语用规律与幽默的关系。

[关键词]语用学;合作原则;指示语;前提;言语行为[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330(2003)0320079203 幽默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通常指那些不协调的,荒谬的和令人发笑的语言。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它不只是生活的一个点缀,而且是生活的一个武器:进攻或防御的方式,提出问题或进行批评的方法。

运用得当,幽默可以使人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或逃避惩罚,或对别人进行批评而避免尴尬。

即使这些作用都起不到,最起码也可以使人忘却烦恼,改善心境,轻松愉快。

然而,很多人抱怨说自己缺乏幽默感,经常因此而影响了与别人沟通,这的确是生活中的一大憾事。

但是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

幽默感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养成的,而对幽默的欣赏更是可以学习的。

只要对幽默的机制有所了解,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某些英语幽默小品进行分析,以期对读者提高欣赏水平和创造能力有所帮助。

一、幽默与合作原则(C ooperative Prin 2ciple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 rice )对会话进行了大量研究。

他发现人们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双方都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双方有义务提供足够而且准确的信息,不罗嗦,不让谈话走进死胡同,力图做出有关的反应,等等。

格赖斯把这些原则总结为四个准则:1)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 ):努力使你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而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2)量的准则(themaxim of quantity ):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3)关系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 ):所说的话要有联系;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 ):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异,要简练,井井有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年总第 476 期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失言了。
4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与幽默
H. D. 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指出,当会 话双方设法表达或理解对方话语中超越字面 意思之外的深层含义时, 会话寓意由此产生。 在这类语境中, 听话者首先认定: 说话者是合 作的、有意交流的, 只是出于某种考虑, 不直 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而说出违反合作原则 的话语。进而,听话者会努力寻求对方话语中 的真正体现合作原则之处(即会话寓意)——正 是这一过程, 大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幽默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年总第 476 期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幽默
科 教 论 坛
蔡菡丹 (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 福建福州 3 5 0 0 0 2 )
摘 要: 幽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语言交流形式。英语, 作为一门语言, 以玩笑、喜剧、反语、甚至幽默音乐等各种形式呈现自

2.3 The maxim of Manner 方式准则
me to shut up.
(1)避免晦涩的词语。
虽然,按字面理解,“open your mouth”
(2)避免歧义。
和“s h u t u p ”可视为一对反义词, 但两者在
(3)说话要简要(避免累赘)。
该语境中并无关联。此对话中, A 是一名牙
语不由使人被孩子的天真和机敏所逗乐。
们发现,对方式原则的违反,即歧义,也是幽默
2.6 数量准则的违反
产生的一大成因。

A man is driving up a steep, narrow 3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s)与幽
mountain road. A woman is driving down 默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
10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科 教 论 坛
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是人们在会话 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语用原则。与“合作原 则”的遭遇类似,“礼貌原则”, 在交际活动 中, 也时常被违反, 这也成为英语幽默的一大 来源。
这个故事中一对男女的对话同样违反了 数量准则。而与例 1 不同的是,此例中的人物,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 1983:80)在 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礼貌原则”,其中包括:策略准则、慷慨准则、 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以 及讽刺与戏谑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 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 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 利益。
if he got mine right.
中的词条有: 1 . 树皮; 2 . 犬吠等。对话中的老
此例中,该名学生明显正在抄袭同学的算 师说“Bark, boy, bark.”,意图是提示学生
术题。而他试图说谎来掩盖事实并逃避老师 “树皮”的英文单词。可是学生误将此理解为
的责罚。虽然违反了质量原则,但他幽默的话 “犬吠”一义,当众学狗叫,闹了笑话。由此,我
例1 —Teacher“: I hear you live close to the river and yet you never learn to swim?” — Student“: What’s so strange about it? You’re surrounded by the air, yet you can’t fly.” 在这则对话中,教师预设靠水而居的人都 会游泳,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相应地提出另 一个有争议的预设。此回答具有显见的幽默 效果。 事实上,很大一类的幽默效应源自无意识 的错误预设。 例2 A priest i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one day when he notices a very small boy trying to press a doorbell on a house across the street.However, the boy is very small and the doorbell is too high for him to reach.After watching the boy’ s efforts for some time, the priest moves closer to the boy's position.He steps smartly across the street, walks up behind the little fellow and, placing his hand kindly on the child's shoulder leans over and gives the doorbell a sound ring.Crouch- ing down to the child's level, the priest smiles benevolently and asks,"And now what, my little man"To which the boy replies, "Now we run!" 这是一篇为人熟知的英文幽默小故事。 阅读通篇, 特别是结尾部分对话, 许多人不禁 捧腹。依据上下文语境, 读者可见: 当孩子的 小手多次想要按压门铃未成,善良的牧师主动 伸出“援手”。此时,他,如大多读者一般,极可 能先入预设:小孩要按的是自家门铃。而直到 故事结尾处, 大家才恍然: 这不过是一个小男 孩的恶作剧而已。
(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
—A: Please open your mouth, madam.
要求的详尽程度。
— B: Thank you very much, doctor.
(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
— A: Why do you thank me?
尽。
—B: Because my husband always asked
遵守这些准则。恰恰相反, 在特定语境下, 人

们时常有意无意地违反这些准则。这一现象
— Teacher: What do you call the
往往造成听受双方的误解和大量的幽默产 outside of a tree, Tom?
生。
— Student: Sorry. I don’t know,
2.5 质量准则的违反
例 When I was in the grocery store I heard my friend moan,“Oh, did I just make a faux pas!” I stopped thumping melons and gave her my full attention. “I ran into Mrs. Jones,” she wailed. “I didn’t know that her husband died last week, and I asked her how he was feeling. She said‘, He has gone.’ I as- sumed he went someplace for his health, and I said……” The words seemed to stick in her throat. “W h a t d i d y o u s a y ?”I p r o d d e d her.“Good riddance?” “W o r s e t h a n t h a t .I s a i d ,‘W h y didn’t you go with him’” 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 法。在谈到可能会造成听者不快的话题时,采 用婉转、温和的词语来表达某些不太好听的 内容,以尽量避免出现消极结果。委婉语可以 用来帮助交谈者克服某种心理障碍,排除不愉 快的联想,在现代英语中,其涉及面广,从不同 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的行为准则和思想。 读者可以体会当 Mrs. Jones 说“He has gone.”时, 她在委婉地转告丈夫去世的消 息。可惜“my friend” 没有明白这一点,却 反问“Why didn’t you go with him”。 这一回答无意中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 则, 却又让人哭笑不得。无怪乎故事开头处 “my friend”恍然大悟后,会后悔不迭、连呼
2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与幽默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
念。美国语言学家 H. P. Grice (在 Logic 特别是那位妇女,在对话中提供了过少的信息
and Conversation 一书中,1975) 提出:在会 而造成误解。当她叫喊“猪!”, 她真正意
sir.

— Teacher: Bark, boy, bark.
— Teacher: Were you copying his
— Student: Bow wow wow.
sums?
这则对话源自《新视野大学英语 1 》的
—Pupil: No,sir.Just looking to see 电子课件。众所周知,多义词“bark”在词典
( 4 ) 说话要有条理。
医, B 为女病人。当 A 要求 B “o p e n y o u r
2.4 The maxim of Relevance 关联准则
mouth”时,他的目的在于进行口腔检查,而 B
说话要贴切, 有关联。
的感谢和解释使人莫名, 却又好笑。
然而, 在真实交际过程中, 人们并不总是 2.8 方式原则的违反
the same road.As they pass each other, the woman leans out of the window and yells "PIG!!"The man immediately leans out of his window and replies,"WITCH!! " They each continue on their way, and as the man rounds the next corner, he crashes into a pig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If only men would list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