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人物传记
近代人物传记读后感

近代人物传记读后感导读: 近代人物传记读后感(一)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今天的我们,因邓小平而放光发亮!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
父亲在家里严格而又谦和,邓小平就继承了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邓小平接受到新旧双重教育,使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思维方式也较灵活,逻辑思维也比较严谨。
这些为他后来的良好成长打下了基础。
邓小平曾到法兰西求学,在那里条件很艰苦,他漂泊了许多地方;从马赛到巴耶。
在这段时间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在机车上当司炉和厨房帮工,能找到什么工作他就干什么工作。
后来遇到了周恩来,在他的影响下,邓小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政治宣传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拘谨。
不耐心的性格消逝不见了,到了1926年,他和伙伴们去了莫斯科,获得了机会,在政治上进行了深造。
1927年2月,邓小平接受中央分配,到西安的中山军事学校工作。
在白色恐怖时期,邓小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也形成了他严谨认真、守纪的工作作风。
他在战争中支持毛泽东的战略主张,从此与他形成了一条牢固的政治纽带。
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战役。
邓小平曾三起三落,从没被打倒过。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读了《邓小平》后我深有体会,以前我们一直说邓小平是一个伟人,但他究竟伟大在何处,我们则只是说些赞美的套话,只能反复的引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则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今,我不再幼稚地看待这个问题了,我必须更多地去了解他,我不但要知道他为我们所作的巨大贡献,我们还要去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思想与经验等等。
鲁迅传记人物传记

鲁迅传记人物传记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深远,被许多人视为中国文学的启蒙者。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鲁迅的生平事迹,探究他为什么是一位如此伟大的人物。
鲁迅的早年经历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便展现出文学天赋,十三岁时已经开始写作,并且还培养了独特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1902年,鲁迅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对他未来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校里,鲁迅结识了一些民主主义者和思想家,受到了他们的教育和方向。
他开始思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并开始撰写小说和文章来表达他的观点。
鲁迅开始创作1903年,鲁迅开始创作《狂人日记》,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小说,标志着他开始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疯的人的故事,使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健康问题。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发疯后,失去了对现实的认识,不停地幻想、妄想,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个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鲁迅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家。
鲁迅成为活动家1918年,鲁迅在北京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呐喊》,这本书是以对现代社会的不满为主题的一系列小说和散文集。
这本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并使鲁迅成为一位社会活动家。
他开始着手组织工会和议会,以引起政府和劳工阶层的关注。
他还开始和社会活动家刘和珍合作,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协助民众融入这个组织,以争取权利和自由。
鲁迅的晚年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享年55岁。
他的离世对于中国文学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五十多年,但他的影响却会持久不衰。
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中国的文学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影响了几代文化人的创作和思想方式。
总结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想为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批判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现象。
近代名人传记的书有哪些

近代名人传记的书有哪些“有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受、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以下是我整理的近代名人传记的书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近代名人传记书《富兰克林自传:从平民到总统的美国梦》(美)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陈东译ISBN:97875075389602021年3月版华文出版社在这部自传中,富兰克林以清晰流畅的文字、真诚坦率的看法,娓娓讲解并描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在阅读中,读者既可对弗兰克林在科学、政治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览无遗,还可以感受到他在道德为善方面的典范力量。
《蒋梦麟自传:西湖·新潮》蒋梦麟著 ISBN:97875075389842021年3月版华文出版社蒋梦麟是现代中国重要学者、教育家。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简洁却艰辛。
”这是对这部自传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用平实的语言,描绘着身处的那个时代中极不平实的事件。
整个自传分为“西潮”与“新潮”两部分,通过他的“亲闻”“亲历”,记录了1842—1941年中国的百年历史。
这本自传被列为哈佛大学远东商量的重要参考书,是台湾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著 ISBN:97875075383732021年1月版华文出版社谁的青春不迷茫!《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记录其早年经受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也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
在本书中,胡适回顾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受,全面总结了自己早年的心路成长历程。
最令人震撼的是,胡适甚至把自己少年时代打麻将、喝酒、逛窑子、醉倒在公路上与巡捕打架等种种恶习,均毫无讳饰地写出来,这使读者读来倍感真实与亲切。
☞心灵禅修《开启智慧之门——毗婆舍那禅修讲记》(缅) 恰宓西亚多著 2021年1月版ISBN:9787507538465 华文出版社本书是青年人禅修必备图书。
禅修是为静心,静心是为专心做事,专心做事才能事有所成。
历史人物传记1000字

历史人物传记1000字林则徐到广州旅游时,总忘不了到林则徐的塑像前看一下,只见林则徐一手捋着自己的胡须,一手捏着拳头,满脸严肃的神情。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林则徐出生在福建候官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
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
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私塾。
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
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
次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
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当时鸦片问题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
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
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
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
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被。
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2022关于近代人物传记的书籍推荐

2022关于近代人物传记的书籍推荐关于近代人物传记的书籍推荐1.《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推荐语:能透过时间留存的伟大总有可取可鉴之处,汲取一切可汲取的营养。
2.《史蒂夫·乔布斯传》作家沃尔特在过去两年与乔布斯面对面交流40多次、对乔布斯100多位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和同事的采访的基础上撰写而成,详尽描写了乔布斯的成长经历,创业生涯和打造苹果公司及其产品的全过程。
推荐语:读完乔布斯传才明白人生不一定要伟大,但一定要精彩。
这本书给了我坚持自身的信念。
3.《传从乞丐到元首》语言生动、内容翔实。
是迄今为止关于_的军政生涯和个人生活面、最完整、最生动的记述。
该书试图还原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_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德国被压抑和损害的民族利益情绪的极端爆发。
推荐语:平实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_。
一个激情的演说家和鼓动家。
一面沉着冷静,一面疯狂热烈。
4.《忏悔录》《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
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
推荐语:卢梭的伟大之处跟其他人不一样,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的坦白,把自身的内心完完整整的在读者面前剖开,包含丑陋的一面。
近代名著阅读推荐1.《呐喊》《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本次榜单第一名的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我认识鲁迅是那篇闻名的《闰土》和刻在桌子上的“早”开始的。
而《闰土》正是《呐喊》中的一篇。
历史人物传记了解伟大领袖的生平与事迹

历史人物传记了解伟大领袖的生平与事迹伟大领袖的生平与事迹伟大领袖,是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
通过了解他们的生平与事迹,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他们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位历史人物的传记,帮助读者对伟大领袖有更全面的了解。
1.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于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毕业于香港医学院。
年轻时,孙中山亲身体验了中国社会的不公与腐败,因此投身于反清复明的革命事业。
他于1905年创立同盟会,通过组织起义和宣传教育,积极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孙中山的事迹包括了多次革命尝试和领导革命运动。
他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民主革命并不顺利,孙中山不断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部分裂的挑战。
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并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马丁·路德·金:非暴力斗争的先驱者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非暴力斗争的先驱者。
他于1929年出生在亚特兰大,早年对种族歧视产生了深刻认识,决心通过和平抗议来争取黑人的平等权益。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民权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发起了历史性的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运动,呼吁黑人摆脱暴力,通过非暴力方式争取平等权益。
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至今仍被广泛传颂,表达了他对种族平等的追求和梦想。
马丁·路德·金为了争取黑人的平等权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组织了多次和平示威活动,经历了暴力对待和拘留,并最终在1968年被暗杀。
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非暴力斗争理念深刻影响了全球民权运动,为后来的社会进步铺平了道路。
3. 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期的杰出领袖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和演说家,是二战时期的杰出领袖。
人物传记孙中山

人物传记孙中山孙中山孙中山,字逸仙,号日月潭,祖籍广东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和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被尊称为“国父”,为中国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倡导者。
本文将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回顾孙中山的一生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一、早年生活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在家中排行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
孙中山自幼聪明好学,特别对于国学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的父亲对于他接受西方文化也非常开明,因此他接受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双重教育。
二、求学征程孙中山开始在家乡中山读书并接受汉学传统教育。
后来,他走上了求学之路,在檀香山和香港接受了西方教育。
在他的求学生涯中,他深入学习了西方科学和政治理论,尤其受到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大革命的启发。
这段求学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伟大的革命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革命奋斗孙中山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主张中国应该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他先后尝试了多次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孙中山始终站在推动革命进程的前沿。
他的奋斗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还积极寻求国际支持,争取外国列强的帮助。
四、对国家的贡献孙中山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推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主张废除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中国赢得了独立和自由。
他创建了国民党,将其建设成一个团结各派力量的大政党,并提出了改革纲领,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孙中山还提倡三民主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烈士,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并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晚年生活孙中山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
他多次被迫流亡国外,面临很多艰难的困境。
然而,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为中国人民争取利益和幸福。
直到1925年,他因病去世,享年59岁。
他的去世对于中国人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遗志却在后来的中国革命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历史人物传记

历史人物传记(标题:历史人物传记)篇一:毛泽东传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伟大领导者。
他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农村的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农田里劳动。
他从小聪明好学,十分热衷于读书,对于反封建思想非常敏感。
1911年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开始关注政治问题,并积极投身革命运动,成为了当地的一名积极分子。
1919年5月4日,毛泽东参加了在北京发起的五四运动,这次运动使他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和中国社会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之后,他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开始了他的革命思想的发展之路。
在学校里,他积极参加了左翼思潮的活动,并与其他革命理想者有了更多的交流。
1921年,毛泽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湖南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名重要成员。
他积极筹备和组织工人运动,并在1927年领导了湖南地方武装,成立了农民军队和工人武装,发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由此开始了中国的红色革命。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卓越智慧和领导才能的政治家。
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毛泽东成功地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国共党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成为了新中国的主要建设者和伟大领导者,提出了许多现实而又深入人心的口号和方针政策,如"打铺垫式、水平线上有个放大镜“、大庆精神、勤俭建国等等。
这些建设理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的一生都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的。
他在国内外面临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压力,但他始终充满信心和决心地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然而他也犯过一些错误,比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些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史人物传记之刘志丹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其杰出的人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爱国将领,他们都应该被我们这些后世的人牢牢铭记在心中,去敬重去瞻仰去怀念。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
1903年10月4日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
“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是刘志丹一生的宿愿。
他从青少年起,就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十分崇敬。
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他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崇尚科学民主,反对封建压迫。
他生长在贫瘠落后的陕北,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对旧中国的黑暗状况十分不满,立志救国救民,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
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24年冬,他毅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决心“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
1926年初,他按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决定,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组织领导渭(南)华(县)起义,是刘志丹创建革命军队的起点。
1928年5月,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决定,同唐澍、谢子长等领导我共产党控制的国民党军新编第三旅,与渭华地区的农民暴动队伍相结合,正式宣布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冬,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决定,到达榆林担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
1931年9月,刘志丹把南梁地区的游击武装,连同分散活动在合水、庆阳山区的民间武装改编为党所直接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亲自担任总指挥。
1932年12月,又按照中共临时中央、陕西省委的决定,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
这是陕甘地区建立的最早的一支正规红军,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但是,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这支仅组建半年多的弱小红军在南下渭华途中遭到失败。
刘志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批判“左”倾错误,并于1933年11月恢复了红二十六军,新组建了第四十二师,使得革命武装又有了新的发展。
1935年1月,刘志丹按照中共驻北方代表的指示,率红二十六军北上到达陕北安定(今子长)县,同谢子长(因伤势严重于2月21日逝世)领导的红二十七军会合。
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周家崄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
从此,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等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逐步成长壮大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力量。
刘志丹亦被朱德称赞为“忠实英勇的红军领导”。
1936年4月14日,在红一方面军东征战役中,作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二十八军军长的刘志丹,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毛泽东获悉后十分悲痛。
他说:“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
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
”后来,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又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
”这是对刘志丹光辉一生的最好褒奖。
为纪念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并在城北建刘志丹陵园,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题词石刻。
刘志丹烈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追求真理,英勇善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忠心赤胆,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
1993年10月4日,是刘志丹诞辰90周年。
习仲勋撰文纪念,文章写道:“说起来,志丹同志感人的事情太多了,我在志丹同志身上学的东西很多,以后我工作很自然就用上了。
我今年已80岁了,但想起来,他的教诲还很有用,好作风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在纪念他90诞辰的时候,不忘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的革命作风,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
刘志丹作为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更是有着令人崇敬的革命先烈精神。
在革命根据地艰苦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共产党人良好的革命品质。
他身上有太多好的精神与品质供我们学习与瞻仰,对刘志丹烈士最好的追忆方式便是去怀念去学习他的革命精神革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