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2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2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2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24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制定的一项标准,用于指导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工作。
该标准的发布旨在提高城市道路照明的质量,满足人们安全出行和夜间活动的需求。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该标准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施布置、施工和安装、验收、运维和管理。
在基本要求部分,标准明确了照明设计必须符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其中包括照明设计应与城市规划、道路规划和交通规划相一致,灯具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设计应根据道路类型、交通量和速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灯具数量和布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照明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光害等问题。
在设施布置部分,标准对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照明系统建议。
例如,在城市主干道上,标准建议采用双侧对称照明系统,以确保道路两侧的照明均匀;而在居民区内的低速道路上,可以采用单侧照明系统,以减少投资和能源消耗。
在施工和安装、验收、运维和管理等部分,标准规定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例如,在施工和安装阶段,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灯具安装、接线和绝缘等工作,确保照明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而在验收阶段,标准要求相关部门对照明系统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照明效果和质量符合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对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照明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使设计更加科学和规范。
其次,它能够提高照明系统的质量和效果,保障夜间道路安全和行车顺畅。
此外,该标准还能够减少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光害。
然而,该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道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标准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所有情况。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创新。
其次,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202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202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2024
该标准要求照明系统在满足交通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中规定了道路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参数、
设备要求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针对不同种类道路,标准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参数。
例如,主干道的照
明等级应达到III级以上,道路宽度超过30米应配备双侧照明,而次干
道和支路的照明等级为II级以上,道路宽度在20米至30米之间应配备
双侧照明。
标准还对照明设备进行了要求。
路灯和灯具的设计应满足照明性能、
使用寿命、环境适应性和工程安装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路灯的布局
应符合道路轮廓和结构特点,避免对交通视线造成阻碍。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要求照明设计应遵循统一的光学要求,保证照
明系统的照度均匀、光色温一致,避免强光直接照射行车视线。
为了提高照明系统的节能性能,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例如,照明
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灯具,控制系统应具备调光、智能控制等功能,以实
现按需照明和能耗节约。
此外,标准还对绿道、广场、公园等特殊区域的道路照明进行了详细
的设计要求,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第一条总则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城市道路的照明设计原则及要求,为建设安全、节能、美观的能照明系统而予以指导。
第二条道路照明的定义道路照明是指将日光或人工光源反射到道路表面上,使车辆及行人及物容易辨别、观察和识别的设施。
第三条照明要求1. 照明等级:根据道路类别及其使用要求,应合理制定照明等级要求,保证行人及物可以安全、舒适地使用和行驶。
2. 照度要求:照明亮度应达到0.8—2.0lux的视觉要求,节能照明宜采用蓝色或高效色温照明,允许准蓝白光LED灯替代高压钠灯或高压钨钡灯。
3. 光强要求:光强分布曲线应满足国家行车照明产品、仪器技术要求,最大光强距离大于20m;透射窗格面积应大于350x400mm;照明系统控制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
4. 寿命电流要求:应满足国家电线电缆额定电流要求,保证电线电缆能安全长期工作,对城市道路灯具应要求其符合额定电流范围内按额定寿命叶键做正常使用;5. 节能要求:照明系统应符合国家节能降耗要求,应采用低能耗节能照明系统,合理布置照明系统以改善灯具的能耗,并合理设计气象控制、节能调光系统。
1. 照明设施应采用防雷、抗冲击、防水、防爆、耐腐蚀、耐紫外线等特种设施。
2. 照明系统供电电源应采用封闭式变压器,外壳应采用环保型材料,应配备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
3. 光源灯具应分类选用,灯聚集原则在悬挂高度25米以上的路灯聚光灯筒中可采用两块以上的灯具,悬挂高度小于25米的灯具只能采用单块灯具;4. 供电系统应采用铜线或者按规定的使用率采用铝线,保证安全不发生火灾;5. 控制系统应采用完整、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灯具应采用多功能技术,对于有定时开关功能的灯具,应配备中央控制系统,灯光容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五条执行规定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由国家照明产业协会所有。
浅谈道路照明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浅谈道路照明设计的原则与步骤道路照明设计是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良好的道路照明设计能够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保障交通的顺畅,提高城市的美观度。
下面将从原则和步骤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原则1.安全性原则: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以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为首要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师需要考虑适当的照明强度和均匀度,特别是在交通要点和行人频繁活动的地点,如交叉口、人行横道等。
2.能源节约原则: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能源的节约。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配置照明装置和使用节能灯具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环境保护原则: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对环境的保护。
应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光污染和碳排放等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合理安装灯罩、减少光污染、使用低碳材料等。
4.经济效益原则: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
设计师应根据经济实力和预算的限制,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
二、步骤1.收集资料:首先,设计师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包括道路宽度、交通流量、行人流量、视觉要求等。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确定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照明方案。
2.确定设计目标:根据资料收集的结果,设计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例如提高安全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
3.制定预算: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道路照明设计的预算。
预算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照明设备的选择、维护成本等。
4.选择照明设备:根据设计目标和预算,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耐久性、照明效果、节能性等因素。
5.设计照明方案: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照明方案。
方案应包括照明设备的布置、灯杆的设置、灯光的衰减等。
6.编写设计报告:设计师需要将照明方案整理成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设计目标、照明方案、照明设备的选择等内容,并详细说明方案的优势和可行性。
7.实施与维护:最后,照明方案需要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实施,并进行定期维护。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道路照明设计规范是指在道路照明工程中,为确保道路照明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保证行车安全的设计规定和规范。
以下为道路照明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照明设施的选择1. 照明设施应根据道路类型、车流量、速度等要素进行选择,确保照明效果良好。
2. 照明设施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二、照明设计参数1. 照明设计参数包括照明等级、照度和光色。
2. 照明等级应根据道路的功能和重要性确定,一般可分为A、B、C三个等级。
3. 道路上不同位置的照度要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主要交通干道的照度要求应高于次要道路和住宅区道路。
4. 光色应选择符合交通要求和行车安全的颜色。
三、灯具设置和布置1. 灯具设置应考虑道路几何形状、宽度、曲线等因素,保证照明效果均匀一致。
2. 灯具应安装在合适的高度和位置,以确保足够的照明强度和均匀性。
3. 灯具的布置应根据道路功能和照明等级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盲点和照明分散。
四、灯杆和电缆敷设1. 灯杆的设置应考虑道路几何形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2. 灯杆的高度应适中,以便于维修和保养。
3. 灯杆和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避免对行人和车辆造成危险。
五、照明控制和管理1. 照明设施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以便于灯具的开关和调光。
2. 照明设施应设置故障报警和监测装置,及时检测和处理故障。
3. 照明设施应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安全和环保考虑1. 照明设施应考虑到行车安全和行人安全,避免出现照度不足、闪光等问题。
2. 照明设施应选用节能环保的灯具和光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以上为道路照明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进行道路照明设计时应遵守上述规定,以确保照明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保证行车安全和行人安全。
道路照明设计概述

道路照明设计概述道路照明设计是指对道路进行科学的照明规划和设计,以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的驾驶环境。
它不仅要考虑基本的照明功能,还需考虑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美观等问题。
本文将从照明设计的目的、原则、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对道路照明设计进行概述。
一、照明设计的目的道路照明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确保驾驶人和行人在夜间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周围环境,从而提高夜间的安全性。
照明设计还可以提高道路的照明均匀度,减少阴影和反射,提供可靠的导航标志和交通信号,以及提供用于行人照明和景观照明的适当照明。
二、照明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照明设计要确保道路照明充足,使驾驶人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周围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节能性原则:照明设计要追求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3. 美观性原则:照明设计要注重道路景观的塑造,考虑道路照明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提高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的品质。
4. 可靠性原则:照明设计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的便捷性,确保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三、照明设计的要素1. 光源选择:照明设计要根据道路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高压钠灯、金卤灯、LED 等。
光源的选择要考虑其光效、显色指数、寿命和成本等因素。
2. 灯具布置:照明设计要合理布置灯具,使其能够均匀地照明整个道路,减少阴影和反射,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灯具的布置要考虑道路的几何形状、宽度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3. 灯具控制:照明设计要根据道路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控制方式,如定时控制、光控制、感应控制等。
灯具的控制方式要能够实现照明的节能和灵活调节。
4. 照明设计要合理考虑道路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和行人的通行需求等因素,确保照明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 照明系统的维护:照明设计要考虑照明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的便捷性,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维护的便捷性。
四、照明设计的方法1. 需求分析:照明设计时要先进行需求分析,了解道路的类型、几何形状、宽度和交通流量等参数,并了解周边环境和使用要求,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参数是什么

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参数是什么
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参数是指根据道路的特点和使用需求,确定的道路照明设计时所需满足的一系列标准要求,主要包括照明亮度、照明均匀度、照明色彩、照明节能等参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参数。
1. 照明亮度:照明亮度是指照明光线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照强度。
根据道路的使用需求和交通流量,确定不同等级的照明亮度。
通常以勒克斯(Lux)为单位,分为A、B、C三个等级,A
级为最高,C级为最低。
2. 照明均匀度:照明均匀度是指照明光线在道路上分布的均匀程度。
根据道路的特点和使用需求,确定道路照明的均匀度要求,以保证整个道路上的照明光线分布均匀,避免照明不足或过强的现象。
3. 照明色彩:照明色彩是指照明光线的颜色。
根据道路的特点和需要,确定照明色彩的要求。
一般道路照明采用白光或黄光,以提高照明的亮度和清晰度,同时减少驾驶员对光线的疲劳感。
4. 照明节能:照明节能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通过采用高效的照明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调节照明亮度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照明开销,提高道路照明的能效。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衡量道路照明设计质量的参数,如照明度衰减系数、照明偏向、道路照明的平均寿命等。
这些参数反映
了道路照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卓越性能,能够为行人和驾驶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照明环境。
在进行道路照明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行业规范,综合考虑上述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照明设备,以满足道路照明的需求。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一、适用范围与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旨在保障夜间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确保夜间行车、行人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观性原则:与城市景观相协调,提升城市形象。
二、道路分类与照明要求根据城市道路功能、交通流量及行车速度等因素,将道路分为以下几类,并分别制定相应的照明要求: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照明设计应满足高速行车要求,确保行车安全。
主干道:照明设计应保障行车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兼顾城市景观。
次干道及支路:照明设计应注重行人与非机动车的照明需求,营造舒适的出行环境。
三、照明亮度与均匀度照明亮度:根据道路分类及交通流量,确定合适的照明亮度,以满足夜间行车安全要求。
均匀度:确保道路照明范围内亮度分布均匀,减少明暗交替对视觉的影响。
四、灯具类型与选型灯具类型:根据道路特点和照明需求,选用合适的灯具类型,如LED路灯、高压钠灯等。
选型要求:灯具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散热性能和防护等级,确保照明质量和使用寿命。
五、照明布局与间距照明布局:根据道路线形、交通流量及建筑物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照明布局,确保照明范围覆盖道路及周边区域。
间距设置:根据灯具类型、功率及照明需求,合理设置灯具间距,避免光照不足或浪费。
六、眩光限制与诱导性眩光限制:选用防眩光设计的灯具,减少眩光对驾驶者视线的干扰。
诱导性:通过设置合适的照明导向设施,提高驾驶者对道路走向和交通信息的识别能力。
七、节能与环保措施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环保措施:选择环保型灯具及附件,减少光污染和电磁辐射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八、维护管理与安全维护管理:建立健全道路照明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安全措施:在照明设施安装、维修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路照明设计道路照明设计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道路照明的光照设计,二为道路照明的电气设计。
在进行道路照明设计前应了解和收集有关资料: (1) 确定该条道路的照明标准及其它特殊要求; (2) 收集道路平面布置、道路结构断面,地下管线等资料,在充分了解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照明设计; (3) 了解道路周围环境及城市建设及整体规划方案; (4) 收集供电电源的资料,确定供电电源及进线位置等。
一、道路照明光照的设计
(一) 光源道路照明的光源应根据光源的效率、光通量、寿命、光色、控制配光的难易程度及道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而确定。
在我国现阶段适用于道路照明的光源有高压钠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及低压钠灯四种光源,它们的特性是:
高压荧光汞灯是利用汞放电时产生的高气压获得的可见光,其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平均可达12000 小时,但显色性较差,一般适用于道路、里巷、住宅小区或其它大面积的照明,或与高压钠灯组合作混光照明。
高压钠灯的特点是:光效高达70-100LM/W;使用寿命长,平均可达12000小时;透雾性好。
是高强质气体放电灯中光效最高的光源,由于钠灯采用氧化铝管,与汞灯相比,具有光衰小的特点。
尽管高压钠灯色温低、显色性不好,但用于道路照明和广场照明则是很经济的。
金属卤化物灯:发光效率为60-90LM/W,不如高压钠灯,但显色性比高压汞灯、高压钠
灯要好,可用在要求高显色性的场所,如商业街、城市重要道路、运动场及建筑物方面照明。
低压钠灯:它以波长5.89mm的黄色光线为主体,与其它光源相比光效最高,达200LM/W 由于其辐射为单色光,显色性非常低,但透雾性能最好,故适用于显色性要求不高,而能见度要求高的高速路和郊区公路照明。
(二) 灯具道路照明的灯具应具有良好配光,使大部分光能比较均匀地投射到道路中央。
道路照明灯具有常规灯具、链式灯具和投光灯具等。
常规灯具安装在灯杆上,发光沿着投光道路走向;链式灯具用在悬挂的钢丝绳上,发光主要是横跨马路走向;投光灯具主要用在高杆灯、立交及大面积户外照明。
1. 道路照明灯具的主要性能有五项,一是耐热性,二是机械强度性能,三是电气性能,四是防尘、防水、防腐蚀性能,五是灯具的外型、重量、
安装维护。
2. 道路照明灯具的重要指标有光源分布、光输出比和灯高度三项,路灯的光分布要求投
射距离为高度的 3-4 倍,光输出比即灯具效率一般应大于60%,灯具亮度主要在眩光限制范
围内来确定。
3. 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度分类 CIE曾在1965年制定以下分类法:(1)截光型灯具:最大光强方向在0°〜60°范围内,90°方向的光强最大允许值为 10cd/10001m,80 °方向的光强最大允许值为
30cd/10001m,可以获得较高的路面亮度与亮度均匀度,但道路周围地区较暗。
(2) 半截光型灯具:最大光强方向0°〜 75°范围内, 80°方向的光强最大允许值为
100cd/10001m,它对水平光线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横向光线也有一定的延伸,有眩光但不太严重。
在 1976 年, CIE 又提出按以下三个特征指标进行分类。
(1) 射程:以灯具正下方垂直线与光束轴形成的夹角所决定; (2) 扩散:光线在道路横方向上扩散的程度; (3) 控制:灯具对眩光的控制程度。
4. 道路照明灯具的选择道路照明包括道路、立交、广场等场所的照明。
选择灯具应考虑它的功能
性和装饰性作用。
(1)机动车道主要采用功能性灯具,其中,快速路、主干路须采用截光型灯具、半截光型灯具,次干路、支路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2)商业街、居住区道路、人行地道、非机动车道应采用装饰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灯具。
(3)立交场所的高杆照明一般选用泛光灯。
(4)在照度标准高、空气中含尘量高、维护困难的场所宜选用防水、防尘性能较高的灯具,反之则可以选用一般的灯具。
(5)腐蚀性强的场所宜采用耐腐蚀性好的灯具,振动大的场所宜采用带有减振装
置的灯具。
(三)道路照明设计
首先应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结合道路的形式和城市的美化及规划来开展设计工作。
道路照明的质量指标主要有路面平均亮度、均匀度、眩光和诱导性等四项。
路面平均亮度是影响能否看见障碍物的最重要因素。
因道路照明是以看清障碍物的轮廓为原则的,故要按公式 Lr=1-2Cd/m2 设计以此确定路面平均亮度。
路面亮度的均匀度,是指路面亮度分布均匀程度,均匀度为最小亮度与平均亮度之比。
眩光,是指照明设施产生的极高的亮度或强烈的对比时,造成视觉降低和人眼睛的不舒适感。
在道路照明设计中,眩光的控制指数一般为 G>7,
即以不能引起降低能见度和不损伤舒适感为原则。
诱导性,是沿着道路恰当地布置照明器,在灯具的配置上除充分考虑路面亮度分布外,还要通过透视图来检查其诱导性是否正确。
道路照明的方式很多。
灯杆型照明方式较适合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光源和照明器的实际情况。
它的特点是,在需要照明的路段可用多种方式设置路灯,可依道路的线型变化配置照明器,而且具有较好的诱导性,还起到装饰及点缀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
特别是灯杆照明增加了灯具的对地高度,既减少眩光,增加整个照明设施的舒适感,又增大增宽亮度分布,得到同样的亮度均匀度,减少必要的照明器数量。
灯具对地的高度一般取 10-15m 较为适合。
加长灯臂增高路面平均亮度,其主要决定于路型和灯型。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有绿化隔离带时,灯杆布置在机动车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内(两侧布置方式),非机动车道路的灯臂不宜太长,以 2 米较为合适。
二、道路照明的电气设计
(一)导线截面的选择及电压损失以电缆为例:电缆截面和电压损失与供电距离、负荷容量、电缆敷设方法等有关,一般
有电流法和负荷力距法两种计算方法。
当系统的功率因数较高且负荷分布均匀时,可采用负荷力矩法对电压损失进行简化计算,电压损失为u%=^ P?E/S?G式中:P――各负荷的有功
功率(KW); E ――各负荷至电源的线长(m); S ――导线截面;C――线路系数,根据电压和导线材料确定,一般三相铜芯电缆可取77。
(二)道路照明专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 在次要道路单侧布灯方式时,虽然三相变压器的诸多技术性能胜于单相变压器,但是照明负荷不易达到三相平衡,易造成电压中性点偏移,所以宜优先选用单相变压器,变压器
容量按实际用电负荷不超过额定容量的70%计算。
SI=U?I=P/COSF,卩=单灯功率X盏数;采用单灯无功补偿时,COSF=0.85,单灯实际功率=单灯功率X 1.1;没有电容补偿时,COS^=0.44 , 单灯实际功率=单灯功率X 1.2,变压器容量为 S=SI/70%=P/70%COSF
2. 在城市主要干道采取双侧布灯方式时,路灯负荷比较容易达到三相平衡,故可选择三
相变压器,S=1.732UI=P/COSF(U为线电压),即:三相变压器的容量= 1.732 X 0.38(KV)X灯泡额定电流(A)X灯盏数(每相)。
由计算可知,采取无功补偿可以减小变压器容量。
(三)保护与接地系统
1. 由于道路照明使用的电源电压为220 V ,低压线路大部分为二线制和三相四线制,电源对灯杆、控制箱等设施的金属外壳电压为220V,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确
保路灯设施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建议采取三线制或者三相主线截面积的保护性接地线。
7.5A
将保护接地线与每根路灯钢杆进行可靠连接,与每根灯杆连接应用螺丝压接式焊接,并且在 保护接地的中间、末端均做重复接地,使接地电阻W 10欧姆
2. 在每套灯具内的镇流器进电侧前端应加设与电源功率匹配的熔断器或断路器,确保镇 流器等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避免漏电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熔丝截面积大小 应根据光源功率大小确定,150W 高压钠灯可选择5 A 熔丝,250W 或 400W 高压钠灯可选择 熔丝。
(四) 道路照明的控制 道路照明的控制分定时控制和光电控制两类。
定时控制所采用的器件为微电脑控制仪或 微机智能监控系统。
光电控制所采用的器件为光控开关。
由于路灯是社会服务行业的窗口,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均需要确保控制设备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低压电器设备,原则上 应选择大型知名厂家产品。
控制方式应考虑节能措施,如选择使用全夜光灯方式、半夜灯单
侧隔一亮一方式等照明方案。
道路开灯、关灯的照明水平宜为 5-10L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