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结课论文
新闻学毕业论文(优秀4篇)

新闻学毕业论文(优秀4篇)001、记者社会责任论002、评“用事实说话”003、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004、论报刊的市场化005、谈报纸的批评报道006、试论新闻的真实性007、论新闻的指导性008、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009、舆论引导之我见010、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011、新闻传播效果论016、晚报与日报比较谈017、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018、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019、论新闻客观性020、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047、简评社会责任理论052、报纸与网络053、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054、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055、记者的新闻敏感056、试论记者的观察057、记者的道德修养058、记者的知识结构059、采访心理学研究060、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061、采访技术初探062、略谈采访如何深化063、记者的资料积累064、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065、略论新闻导语066、新闻背景初探067、新闻结构探讨068、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069、略论人物通讯070、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071、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072、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073、试论新闻特写074、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075、信息与新闻写作076、试论新闻语言077、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078、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079、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080、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081、批评性事件浅议082、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的一点思考085、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088、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089、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090、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094、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096、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097、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098、报纸短评初探105、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12、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118、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119、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120、采编播合,广播新闻的趋势121、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122、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123、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124、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125、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126、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127、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128、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29、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130、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132、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133、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134、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136、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37、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138、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0、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141、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142、媒介公共关系研究143、媒介受众调查研究144、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145、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146、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147、传媒集团化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发展快,构成了这一学科的重要特点。
新闻与写作结课论文

2. 记者要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对一些怪异的自然或认为的现象要用科学的知识解释,不能宣传迷信访者和观(听)众了解记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4. 记者要有专业知识
5. 记者要有迅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 记者要有批判性的思维
谈过记者这一职业后,再来聊一聊有关于新闻的话题。新闻要有六要素即:6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新闻组成包括: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内容方面,新闻要有时效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会有人对已经过时的新闻感兴。除此之外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也有着不亚于时效性的作用。我们上面提到的利用新闻进行恶意炒作,就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亵渎。现阶段有些记者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恶意炒作,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者捕风捉影夸大或曲解一些事情,这也是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
新闻其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新闻有接近性,它靠着接近民众生活来引起关注;还有一些新闻比如明星花边新闻,它是靠其娱乐性吸引人们眼球;有一些对于社会问题或难题针砭时弊;也有一些新闻是为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受众提供茶余饭后谈资。
再来谈一谈采访,这一点由于我的了解不是很多,所以简单的谈一谈自己的了解。采访分为直接采访和间接采访。一次采访需要记者充分的准备和被采访者充分的配合才能够成功。记者在采访前一般都要进行访前调查从而更加充分的列出采访大纲,采访大纲中最重要的是采访问题,其大概包括以下种类的问题:引导性问题, 概括性问题,实质性问题,探讨性问题,敏感性问题,印证性问,结束性问题。提这些问题也是有要领的,这些问题要简洁,具体,得体,并且要具有特色。
有关新闻论文范文

有关新闻论文范文新闻专业主义起源于美国,伴随着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新闻专业主义的诞生为西方新闻界带来了一股以客观性、自由性、真实性、独立性为核心理念的进步之风,之后一直被西方新闻界所推崇,并被视为最经典的理论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新闻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新闻论文范文一:新媒体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路径摘要:当今时代,媒介新技术不断的发展,媒介格局、媒介生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媒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收集、加工、制作等新闻传播活动的步骤、要求及信息传播的方法必须要加以变化,才能符合新媒体的发展,这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及新闻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本领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媒介融合给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进行了探索,并相应地提出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实践教学革新;新闻学专业我们处于向多媒体进发的时期,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所以这个时代也可称为全媒体时代或媒介融合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新媒体技术快速成熟,以电子化及数字化为特点的全新媒介使传媒生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当今传媒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媒介融合,而固有的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进步,是传媒界正在面临的一项深刻及关键的变革。
1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1.1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对实践教学部重视在近几年高校学生增加及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新闻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1年底,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20万人,教学部门高达975个。
很多具有高学历的青年老师毕业于新闻院校并进入工作岗位中,没有经过媒体实践的锻炼,不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及实践本领,专业教学缺乏实践训练。
1.2设置新闻专业的课程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固有的新闻教育中,专业导向是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以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进行区分,不重视当今不同媒体间逐渐融合的总体形势,缺乏媒介融合的思想。
有关新闻采访与写作论文

有关新闻采访与写作论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职业技能课,课程教学的设计,反映了教师对课程以及教学相关因素的理性思考,是教师顺利地进入课程教学实践的前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新闻采访与写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新闻采访与写作论文范文一:浅谈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问技巧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一、要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
首先要熟悉采访对象:记者熟悉采访对象不是从和采访对象见面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从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的间接介绍中熟悉采访对象的。
其次要准备采访问题:采访前准备问题目的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采访素材。
记者在设计采访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问,并不考虑采访对象是否有兴趣回答,怎么回答,回答的问题是不是你需要的,就会不得要领。
准备采访问题最好是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检验一下记者准备的问题,看看你听到这些问题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不是记者所要的。
美国记者威廉•罗彻斯特回忆他采访肯尼迪总统时说:我认为事前准备问题事关重大。
对美国总统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他很可能立即对你下逐客令。
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他前所未闻的,应该显示出你对他了如指掌,这样他就会有兴趣与你交换意见。
再者还要搜集与采访相关的资料:记者采访新闻事件与采访新闻人物有所不同,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是为了报道事,不是报道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采访一些知情人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件,这些被采访的人并不是读者关心的重点,他们的目击事件才是读者想了解的。
新闻毕业论文范例

新闻毕业论文范例论文范例是指论文写作参考方面的范文,主要涉及到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内容要求、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但基本都是细微的差别,总体基本都相似。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毕业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毕业论文范例篇1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问题探讨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作为传递社会新闻信息的重要媒介,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使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
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电视新闻媒体服务民众的功能作用,需要电视新闻媒体单位透彻地分析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发展的要求,然后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探索适应新媒体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问题;发展策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媒体从某种程度讲,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单一化,使广大的电视新闻观众获得了更多发言权和创作权的机会。
就传统电视新闻而言虽然同新媒体相比在传播途径和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传统电视新闻在交互性和及时性仍旧占据绝对优势,电视新闻不管是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权威性还是公信力方面都是新媒体无法替代的。
但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人们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单位应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地对现有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发展要求1.1 进一步提高传播的便捷性,更好地满足电视新闻观众需求长期以来,电视新闻都是采用线性的传播方式,即将时事新闻以固定的时间点传播于广大的观众。
但实际情况下,电视新闻受众不可能全部都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及时观看到电视新闻,使得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受众自身所需要的材料无法获取。
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通过网络渠道可以收看到电视新闻特定时间内所播放的所有内容,从播放内容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资料。
新闻的毕业论文(2)

新闻的毕业论文(2)新闻的毕业论文篇2试谈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新闻传播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认知、赢得人心共识[1]。
新闻传播的功能就在于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建构起相应的社会关系,使人们通过信息交往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并形成各自社会行为的动机。
新闻传播所构建的社会关系不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全部,而是基于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所形成的特殊关系。
这种特殊关系随着社会条件变化所带来的人们需求增长而不断地充实、完善,成为新闻传播矛盾运动中的统一体。
新闻传播的实质是内容信息的传播,其核心方式在于传播(生产)者借助媒介呈现的社会现实,而最终的传播效果则体现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消费)上。
在“信息―生产―消费”构成的新闻传播基本链条中,存在着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新闻内容生产与消费三对基本矛盾。
这三对矛盾的运动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共享关系、媒体信任关系和新闻文化关系的建构。
一、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中建构共享关系通过新闻传播的制度构建、组织构建和市场构建,形成和谐的信息共享关系,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的内在指向,构成了新闻传播功能的基础。
社会信息共享关系的达成需要解决好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新闻调查与公众监督、传言澄清与公众表达三者的关系。
(一)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社会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信息公开,只有将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的信息公开披露,才能在源头上释放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
新闻媒体是新闻信息的专业采集者、加工者、传播者,其从业人员要从各种常态和突发的事件中,从维护和发展公众利益出发,为人们提供丰富、详实、准确的新闻信息。
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掌握着大量信息内容,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信息素材。
从制度的层面对掌握公共信息的社会组织公布信息作出规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本要求,如我国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闻媒体的相关采访提供了责任主体。
大学新闻写作期末总结范文

大学新闻写作期末总结范文随着大学新闻写作课的结束,我回想起这个学期的学习经历,不禁心生感慨。
在这门课中,我不仅学到了新闻写作的技巧和知识,还深入了解了新闻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写作是培养学生新闻素养和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学期,我学到了如何撰写新闻稿件、编辑新闻内容以及基本的新闻采访技巧。
课上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践操作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新闻写作的本质和要求。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改进,我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新闻写作课程也引导我们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
通过定期阅读和分析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并深入思考世界发生的事件和现象。
这种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使我们关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方向,并培养了对真相的追求和对权力的监督能力。
我逐渐明白了新闻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好政策实施的力量。
另外,新闻写作课程还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进行新闻分析和新闻报道时,我们需要挖掘事实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思考新闻事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创新精神则要求我们在采访和写作中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意。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新闻写作有帮助,也对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在新闻写作课程中,我也意识到了新闻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压力。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新闻媒体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手段。
对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以应对这个变化的时代。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新闻写作课程中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老师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案例分析,还经常组织实践活动和讲座,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新闻行业。
同学们的讨论和分享也让我受益匪浅,大家共同进步的氛围让学习更加有趣和充实。
关于新闻论文范文

关于新闻论文范文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新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新闻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闻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论文范文篇1浅谈从消费看新闻传媒所谓消费,广义上是指为了生产、生活等各种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狭义上仅指消费品(通常指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的消费。
新闻传媒的消费,广义上包括受众和广告主的消费,狭义上仅指受众的消费。
新闻传媒的消费有许多与其他消费不同的特点,并对传媒有很大影响。
一、必需品和奢侈品新闻传媒在城镇是必需品。
城镇经济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远高于乡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也相应如此,城镇家庭一般已离不开新闻传媒。
马克思把报纸与面包、肉、啤酒和牛奶等物品一起,称作“工人每日消费的产品”,数次提到报纸是英国城市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
将近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新闻传媒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中国加速推进城市化,给新闻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服务新流入城市的人口和新设城镇的人口,可成为新闻传媒新的增长点。
乡村经济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正日益提高,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加快了这种发展,因此新闻传媒在乡村也日益成为必需品。
网络新闻传媒对大部分城市人、报刊和网络新闻传媒对大部分农村人,目前仍然属于“奢侈品”。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中的有些人也会逐渐成为必需品。
必需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虽然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增长幅度会小于收入增长幅度。
而另一方面,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奢侈品”的消费增幅会大于收入的增幅。
现在我们的国内总产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国家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所得税,新闻传媒的消费会得到较大的拉动。
然而另一方面,城市普通住房租售价格的高企吸收掉了许多人的消费能力。
人们一般按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以一定的收入选择不同的消费组合,对普通大众来说,住房属于刚性需求,在消费预算的次序排列中很靠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消费,尤其是许多人认为并非必需品的新闻传媒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媒体时代我将如何阅读新闻
刘朴睿电142 140688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
我们该如何阅读新闻这是一个在我看来很重要的问题,倘若,我们,只是跟随大潮,泛泛而读,很难抓住事物的本质,还原事物的真相,我们就要去做深度阅读,面对整日成百上千的新闻要有所思考,才能够形成有效的阅读,才使得阅读新闻变得有意义,而不是一味的去打发时间。
诚然我们现在时间越来越宝贵,所以我们也没有特定的的时间去专门阅读一些老牌媒体的社论,报道。
取而代之的则是微博,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
这是时代使然,就如同现在,纸质图书的没落一样,我们很难再花时间去专心深入的阅读,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休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再无法像以前那样去,沏一壶茶,点一盏灯,读几页报了,现如今更多是地铁上,公交上,快速滑动手机的行人了。
新闻从来就不是对事实的反映而是构建,各家媒体由于自己的价值构建不同,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同而作出的报道也不尽相同,所以往往会出现各家媒体在同一时间向你的手机进行推送,但标题却大相径庭。
因为如此,在我看来阅读新闻首先要求广。
新媒体如此之多,我们大可以选取五六家你看着顺眼的。
更多的媒体意味着更多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的角度可以使得我们360度的观察一件新闻,更多的观点可以更理性的去看待事情,而不会被一家媒体把牵着鼻子走,也
可以使我们对这件新闻有一个更宽阔的了解,有利于自己进行主观的判断,例如前段时间三星note7爆炸事件,各家媒体众说纷纭,有说同行故意抹黑三星,有说真的是三星自家的手机问题,三星一开始自己也强调是消费者自己的问题,倘若你只看到了三星的一面之词,那对你对事件的判断将产生很大是偏差,也只有采取兼听则明的方式,才能让你在众多的媒体声音中,站住自己的阵脚。
能够听取各方的观点,才使阅读新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新闻有了初步的判断。
接下来就可已筛选,留下一些比较可靠,对待新闻严肃,有自己操守的媒体了。
那么在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心态下,可以更好的去审视每一个我们关注的媒体,它的价值的表达是如何的,它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你胃口的,进行筛选之后,我们就可以去追求新闻的深度了,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深度主要由媒体对其深度的报道,以及电视里的深度采访构成。
现如今,媒体多如牛毛,也只有靠阅读者自己来深度挖掘了。
这里所提到的深度阅读绝不是去多刷几个微博140字,这么简短的一个消息。
而是去翻阅去查找这件事情的本质揭露什么。
通过你的查找,也将体现出哪些媒体是真正做新闻的,愿意动脑子,去追问一些事情的原委,也能筛查出哪些媒体只是在追热度,蹭流量。
在我看来一件新闻也只有通过深度报道,这个事件才是有意义的,才没有浪费这个新闻点,只有透过新闻,让读者了解到本质才使得新闻有了其意义。
正如三星note7爆炸事件,有了深度的报道,才让我们知道爆炸并不是个例,才迫使三星对于北美销售的三星note7进行全面的召回,这正是深度报道所带来了。
通过短暂的时间,进行筛选新闻的深度阅读之后,而我们还要对其持续关注,就是面对一篇新闻,不能够对其的关注时间只是你公司到你家所经历的时间。
要知道一件新闻的走向,结局也许会有不同于时态开始时大众了看法,也许会有反转,所以我们看待新闻需要持续力,对一个热点要持续的关注,目光要看到远一点。
例如马航事件,我们要保持对其的关注度,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马航,监督各国政府,向他们施压全力搜救,另一方面,我们的关注也是对遇难者的尊重,让他们可以尽早的回到故土。
所以保持关注度,是阅读新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也是对新闻,对新闻媒体,对自己阅读的尊重
阅读新闻走好这三步,在我看来就能对新闻有一个消化理解。
阅读新闻也不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的。
现如今新媒体,早已取代的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这一点无需多辩。
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这一点我不否认,娱乐加上移动物联网,仿佛一夜之间新闻也不再严肃,高高在上的人民日报,也开了微博,卖起了萌,新闻联播也接了地气,更不要提原本就娱乐的娱乐新闻了。
但请你不要对新媒体失去信心,别忘了汶川地震,因新媒体让一个民族凝聚在了一起,别忘了因为新媒体让民众记住了那些最帅逆行的英雄,别忘了是新媒体让面对南海问题,台独问题是的中国民众向世界展示捍卫自己国土的决心。
电子屏代替了纸,网络代替了电视,变的只是媒介,不变的是媒体人。
在众多的变化中,那些不变的是对待新闻的操守,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