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急性期和出血多时应限制患者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控制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防止各种外伤。

2.饮食指导:应避免进食生葱、生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鱼、虾、蟹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应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相接触。

饮食要清淡,主食以大米、面食、玉米面为主;多吃瓜果蔬菜。

3.病情观察:1)观察皮肤紫癜情况:皮肤紫癜是最常见的症状,应注意观察皮损的形状、数量、颜色、部位、有无反复出现等,禁止用手搔抓,防止抓破致皮肤感染,可用温水擦洗。

2)观察腹痛情况: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腹痛时禁止腹部热敷,防止出现肠出血。

腹痛剧烈时应做B超检查,排除肠套叠或肠梗阻等情况。

3)观察关节情况:关节不适是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特征性表现,应注意观察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情况,局部热敷可以减轻关节症状,必要时用解热镇痛药。

4)观察恶心、呕吐情况: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次数、呕吐物的性质和量。

5)观察大小便情况:应观察大小便的颜色、性质、数量,正确及时留取尿、便标本送检。

如出现蛋白尿、少尿、浮肿等症状,应限制水、钠盐的摄入,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4.用药护理: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用环磷酰胺时应嘱患者多饮水,注意尿量及尿的颜色。

5.基础护理: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经常换洗床单,勤洗澡。

6.专科护理:向患者介绍过敏原检测或者脱敏治疗对于该病康复的意义。

【健康教育】1.嘱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感冒。

2.告知患者避免情绪波动,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

3.教会出院患者如何自我观察、自我防护。

4.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机体抵抗力。

过敏性紫癜患者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患者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或血尿,可同时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发病年龄为5~6岁,2岁以前及20岁以后少见。

成年患者较儿童患者易患紫癜性肾炎,治疗后也更易复发。

男性多于女性,春秋两季发病居多,可占全年发病的65%。

【护理问题】1.高热2.贫血3.出血4.感染5.疼痛6.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按血液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擦洗时不要用力,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3.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系止血带的时间;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防局部血肿形成;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注射后针眼处要按压5分钟以免引起出血。

4.鼓励患者进食清淡、少渣饮食,避免食用过硬、带尖、带刺及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曾发生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

5.关节肿胀、疼痛时,应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负重和易导致创伤的运动。

6.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1.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私自停药或减药。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花粉季节时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应带口罩。

3.应避免食用曾发生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

4.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诊。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一、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 皮肤紫癜、粘膜出血、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或血尿[特
殊检查] 束臂试验,毛细血管镜检查。

[治疗要点] 病因防治,药物治疗。

二、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有关。

2、疼痛:腹痛、关节痛与腹型或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有关。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病人皮肤、粘膜有无损伤,有无内脏或颅内出血
的症状和体征。

皮肤、粘膜受损出血时,注意出血部位、出血量和
时间,监测心率、血压、意识状态等。

关节型观察局部肿、热、痛
情况,将受累关节放置合适位置,少活动,减轻疼痛;腹型便血者定
时测量血压、脉博、记录便血量。

听肠鸣音。

观察肾脏是否受累,
注意尿色,定期做尿常规检查。

2、营养支持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遵医嘱给予冷流食或禁食。

3、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服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给予低盐低
脂饮食,监测血压变化,逐渐减量,不可擅自停药。

应用免疫抑制
剂时,要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监测血常规。

4、活动与休息生活中避免接触反应原及相关的刺激因素,活动时
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5、健康教育
(1)本病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寻找病因极为重要,要避免接触反应原,若必须接触,让病人做好准备及注意观察,发生症状随时就诊。

(2)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肾脏受累者少数迁延数月或发展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常预后较差。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制定者:皮肤科护理组审批者:标准审核小组疾病概述:过敏性紫瘢又称享-许紫癜,是一种IgA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病变。

一、执行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评估1.了解病人家族史、过敏史、感染史等。

2.观察皮损出现的部位、时间、形态、伴发症状及进展情况。

3.了解有无胃肠道症状、关节疼痛、肾脏损害等。

三、护理要点1.体位与活动:卧床休息,急性期禁止活动,以防出血。

2.饮食与营养支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烂面等,禁食生、硬、粗、烫及刺激性食物,肠道大出血者禁食,以防加重出血并引发肠穿孔。

3.病情观察(1)观察皮肤的情况,如瘀点、紫癜的部位、大小及疼痛情况。

(2)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如小便、大便颜色等情况。

(3)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者注意观察,及时对症处理,以防出现肠穿孔。

4.用药护理(1)糖皮质激素:在服药期间,应给子低盐、高蛋白、高钾高钙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尿糖;观察患者精神情绪变化;预防感染;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过快,以免引起“反跳”。

(2)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有镇静作用,服药后注意休息。

(3)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饭后服药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4)腹痛使用山莨营碱后会有口干、面部灼热等感觉,可自行消退。

5.症状护理(1)关节痛:减少活动,局部抬高并制动,避免外伤。

(2)观察腹痛时有无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及时汇报医生。

(3)疼痛:见疼痛的护理常规。

6.并发症的护理:出血(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记录便血量。

(2)若出现腹胀和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则有肠梗阻或肠穿孔发生的可能。

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避免进食海鲜、生冷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2)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外伤。

(3)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定期门诊随访。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重症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关节肿痛者应取舒适体位及功能位。

3.给予少渣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少量多餐,忌食虾、蟹、牛奶等易
致敏食物。

4.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穿棉质衣裤,注意手卫生,保持皮肤清
洁,不用碱性肥皂,防小儿抓伤皮肤,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5.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及瞳孔,有无头痛、头胀、视物模糊等主诉以防发
生颅内出血。

6.监测肾功能有无损害,观察尿量及性状。

7.观察腹痛的性质,排便次数及颜色,腹痛者应暂禁食。

8.观察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药物的作用,加强心理护理。

9.做好出院指导,教会家长观察病情和调节饮食,正确用药,定期复诊。

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

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

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免疫性疾病,它的特点是紫癜、发热和关节痛。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以下是一份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报告,详细介绍了患者的情况和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

姓名:XXX年龄:XX性别:男主诉:紫癜、发热和关节痛。

入院诊断:过敏性紫癜。

1.病情观察: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态的紫癜,主要分布在四肢末梢、臀部和躯干,牙龈出血。

紫癜色泽较深,可压退,不褪色。

患者同时伴有发热、全身乏力、关节痛,尤其是膝关节肿胀疼痛。

病情观察时,应关注紫癜的形态、颜色、分布情况以及牙龈出血情况。

2.体征观察:体温:患者体温升高,可达39°C左右,应及时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应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

心率:患者心率增快,90次/分钟左右,应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达20×10^9/L;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达60×10^9/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达15秒;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可达1.5g/L;抗凝血酶水平降低,可达70%。

免疫学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阳性。

4.护理措施:4.1休息与睡眠:患者因疾病发作而全身不适,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并提高睡眠质量。

4.2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观察紫癜的变化情况。

避免剧烈摩擦和刺激皮肤,如采用柔软材质的床单和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和清洁剂。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3食物管理:对于患者牙龈出血的情况,应给予软质食物,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进食时造成牙龈出血或加重紫癜。

避免食用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

4.4关节疼痛管理:给予患者吗啡类镇痛药适量控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

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血液外渗所致。

主要表现为皮肤淤点或紫癜,可伴有腹痛、关节痛和肾脏损害。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好发于春秋季。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病因①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麻疹、水痘、风疹病毒)及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②食物过敏:主要是鱼、虾、蟹、蛋、牛奶等引起的异性蛋白过敏。

③药物过敏: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异烟肼、阿托品、噻嗪类利尿药及水杨酸类等解热镇痛药。

④其他:如花粉、尘埃、虫咬、寒冷刺激及疫苗接种等。

2. 发病机制①速发型变态反应: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上,释放出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A),引起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致敏原进入体内后,刺激B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及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小动脉炎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皮肤、黏膜、肠道、关节腔或肾脏出血、水肿。

二、护理评估(一) 健康史评估发病前1~2周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询问有无进食容易引起过敏的蛋白质、接触花粉、尘埃或被昆虫叮咬等情况,了解有无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异烟肼、阿托品、噻嗪类利尿药、解热镇痛药等用药史或疫苗接种史。

(二) 临床表现1. 临床类型:(1) 皮肤型 (单纯型、紫癜型) 最常见。

以局限于四肢的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图-1),反复发作,可融合成片、形成淤斑,数日内渐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经7~14天消退;可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

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皮肤,初起有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一.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IgA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病变。

二.症状、体征
好发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皮损为针尖至黄豆大小、可触及的紫癜、出血性丘疹或瘀斑,常分批出现。

可伴腹痛、便血、关节痛、血尿等。

三.护理问题
(一)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损有关。

(二)疼痛与疾病累及关节有关。

(三)焦虑与疾病反复、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四.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体位: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穿宽松纯棉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搔抓、摩擦、挤压,避免热水肥皂等刺激皮肤,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恢复期可适量运动。

(二)饮食:勿食致敏性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腹痛时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出血时禁食。

(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皮损的变化、阳性体征和化
验结果。

有腹痛症状的腹型紫癜患儿禁止腹部热敷,注意评估疼痛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五)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缓解其焦虑情绪。

五.健康宣教(一)卧床休息。

疾病恢复 3 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反复。

(二)定期复查尿常规。

(三)经过治疗紫癜消失 1 个月后,方可恢复动物蛋白饮食,逐步添加。

(四)积极寻找病因,避免服用可疑药物和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系统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导致血液外渗至皮下、粘膜下和浆膜下,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关节酸痛、腹部不适和肾脏损害等改变。

(一)护理评估
1.抗炎抗过敏治疗后,瘀点、瘀斑是否消退,水肿及疼痛是否减轻。

2.正常饮食后是否会出现腹部不适。

3.正常活动后是否有新的瘀点瘀斑出现。

4.化验尿常规及血常规是否正常。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炎性渗出局部肿胀有关
2.胃肠道反应:与胃肠道粘膜损伤有关
3.活动受限:与毛细血管炎症有关
4.病情反复:与接触过敏原或活动有关
(三)护理措施
1.常规护理:向患者做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了解有关该病的知识,了解合理饮食及减少活动的必要性。

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治疗信心。

2.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一般治疗用药情况。

3.向患者介绍过敏原检测或者脱敏治疗对于该病恢复的意义。

(四)健康指导
1.饮食注意事项。

2.禁忌辛辣刺激及海鲜、羊肉、生冷硬的食物。

3.避免进食过敏原检测阳性的食物。

4.日常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情控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5.紫癜性肾炎:注意休息。

6.注意预防感冒。

7.注意坚持用药。

8.告知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的必要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