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通用10篇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四、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课时安排共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讲《静夜》,第三课时讲相关的诗歌常识和作业评讲。
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教学要点一、阅读并整体把握理解诗歌。
二、进一步讨论理解诗情、诗意,讨论中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四、学习理解重点词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五、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从刚学过古典诗词入手,导入新的现代诗歌单元。
然后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板书“天上的街市”。
问:天上有街市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回事。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然后再让学生齐读一遍。
如有读错的,及时进行纠正。
三、整体把握,__讨论。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
可概括为: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
)3.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__、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
)四、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著名诗人、作家、学者。
(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
)他的诗歌的__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__”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__和__浪漫__激情。
《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__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难点: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方法:以诵读法为主。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象,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82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等。
本诗选自《星空》。
三、范读,初步感知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
四、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⑴“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⑵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板书:街灯(明) (闪)明星联想比喻明星(现) (点)街灯⑶街灯与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数量多和明亮。
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就自然联想到明星,这是类似联想,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
同理,作者看到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联想到街灯。
八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通用10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1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 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朗读录音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 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 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 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讨论学习第一节诗1. 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 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先学研究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课前演说朗读自行编辑的《现代诗歌精选十二首》温故知新一星期前组织学生读汪国真的诗歌,体味诗歌的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读注意事项:1、轻松的语调2、柔和的声音3、舒缓的速度4、注意停顿和重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通过各种读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
二、品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以以上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三、思1、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写作时代背景是怎样的?2、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思考这首诗歌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从而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意义。
四、写由老师的这些摄影作品你会联想想像到什么?请试着写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展示以前组织学生写的诗歌作品。
2、学生看摄影作品进行创作。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8篇)《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一创意说明: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
因此可以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步骤:一、学读1毖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敝该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迸涓智偾《星空》,全班小声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想读1痹谒娜诵∽槟诮涣骺瓮馐占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苯淌κ痉叮核脑拢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因为四月的夜空总是荡漾着一股浓浓的春的气息。
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今天又做的什么好吃的,还是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最好绝不罢休。
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中国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
天河浅浅的,眨眼工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了。
3毖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迸淅郑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三、析读1币鼓唤盗伲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
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①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
②学生练习读。
③学生演读。
2雹偾胙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学生闭目听。
②作者在想象着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
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
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②学生轻声读。
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的。
《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选13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
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德育目标1、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
【教学重点】1、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把握情感。
2、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比较法,启发、引导、问答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天特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发言)因为呀,老师刚刚从天上回来,而且还从那里的街市上为大家买回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播放录音──《小星星》)(听完后)好听吗?(生答)歌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变成了调皮的小眼睛,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春》中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今天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看到蓝天,有的同学会想到白云、小鸟;看到大海,有的同学会想到尼莫、铁达尼……我们的世界无不充满着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老师的礼物真的是从天上买回来的吗?(生答)那当然是──假的了。
但是老师这节课真的想和大家共同到“天上的街市”(展示课题)去逛一逛,地上的街市我们大家都见过,有繁华的市场,林立的商店,喧闹的人群,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等。
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8篇

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8篇《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难点: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教学设想:1、运用多媒休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
2、教学思路:读美(音韵美)——品美(语言美)——析美(意境美)。
3、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读美(音韵美)1、听配乐朗读。
2、朗读指导。
3、学生试读。
三、品学(语文美)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字词,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四、析美(意境美)1、设疑: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2、点拨联想与想像的区别。
3、思考:本课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像?4、学习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
5、学习2、3、4小节中丰富的想像。
6、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迁移——熟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六、精彩回放。
七、作业:运用联想和想像手法,把《天上的街市》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进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3、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2、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诗人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新诗的特点。
2、区别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并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联想、想象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导语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等词语。
2.通过诵读赏析诗歌,学习诗歌朴素的语言和和谐的节奏。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学习方法:1.以诵读为主,通过体会诗歌音乐美培养读诗兴趣。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MP5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引入话题:璀璨的星空常常引起文人墨客的咏叹,一千年多前,一位唐代诗人杜牧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90年前(1921年10月24日),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板书课题及作者)2.展示目标:教者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加深印象。
二、预习交流,展示自我要求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情况:1.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2.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3.课后“读一读,写一写”:(1)注音:缥缈( piāo miǎo )闲游( xián )隔( gé)甚( shèn )(2)释义: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4.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宝库中,除了有史书记载的古典文学作品外,还有一类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它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绚丽多彩,充满诗情画意和艺术魅力,其中《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5.中国现代六大家:中国现代六大家,即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是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通称为“鲁、郭、茅、巴、老、曹”。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旧社会民生艰难,痛恨并批判旧统治旧道德的罪恶,为国民的思想的解放进行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
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通称为“鲁、郭、茅、巴、老、曹”。
鲁迅:擅长短篇,散文。
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就是他的《狂人日记》,散文代表作《野草》,充满了意象,矛盾,自省,得见其思想之深邃,灵魂之痛苦,为不可超越之颠峰。
郭沫若:擅长诗歌、戏剧。
代表作<女神>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感染力极强,是现代文学诗歌之冠。
后期有一部话剧《屈原》,感情之充沛,几若当年。
茅盾:擅长篇。
代表作《子夜》,从各个方面详实精细的刻画了旧社会的上海,揭示了民族资本主义必然没落,无产阶级正在兴起并是真正的希望之主题。
巴金:擅长长篇。
代表作《家》《春》《秋》,作品饱含热情,人物刻画细致,可读性很强,主要描写面在于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革命青年,后期有散文集。
老舍:擅长中、长篇和戏剧。
代表作中篇《月牙儿》,长篇《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戏剧《茶馆》,作品中带有浓郁的京味,具有幽默感。
主要写北京市民在旧社会的挣扎和反抗,《茶馆》尤为鲜明和深刻,是现代文学戏剧中的扛鼎之作。
曹禺:擅长戏剧。
二十多岁写《雷雨》名动天下,主题深刻鲜明,人物栩栩如生。
戏剧中善于制造矛盾,从而揭露人性,给人很强的震撼感觉。
一生作品虽少,但每一部都是经典,这是现代文学作家中独一无二的。
6.关于联想: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1)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如:屎壳郎与耕作机。
四川省有个姚岩松,他意外地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
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经过实验他设计除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2)接近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如: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
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
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
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3)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
例如,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
对比联想反映出事物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事物在某—种共同特性中却又显示出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这是共性;但前者是由于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的结果,后者则是物体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的结果,这是个性。
(4)因果联想: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
在广告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
如:凤凰自行车针对其青少年消费群做的广告。
即是先调查找到了当代青年具有一种长大成人,想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强烈愿望这一特点,做了这样的广告口号“独立,从掌握一辆凤凰车开始。
”帮助消费者把商品与其自身需要之间的内在关系联系起来,效果较好。
7.关于想象: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1)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①再造想象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②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
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8.与“银河”有关的古诗词:【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题目】:古诗十九首【内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年代】:唐【作者】:崔国辅【题目】:七夕【内容】: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年代】:唐【作者】:曹松【题目】:天台瀑布【内容】: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
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
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
【年代】:唐【作者】:曹唐【题目】: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内容】: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
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
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
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年代】:唐【作者】:曹唐【题目】:织女怀牵牛【内容】: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桂树三春烟漠漠,银河一水夜悠悠。
欲将心向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年代】:唐【作者】:岑羲【题目】: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内容】:金榜重楼开夜扉,琼筵爱客未言归。
衔欢不觉银河曙,尽醉那知玉漏稀。
三、朗读感知,整体把握1.教者播放MP3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和重音,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师讲解:这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全诗分四节,每节四句,每句三个节拍,偶句押韵,如“星”—“灯”“市”—“奇”“广”—“往”“游”—“走”。
(统一后学生再读,一直到读出韵味来为止。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全班齐读,男女生分开读。
3.再次听MP3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生边听边思考:(1)诗人满怀着激情为我们创造出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确,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了感情就没有了诗。
说说诗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为我们描绘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主调:令人向往)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这首诗语气语调、语音高低、语速快慢、节奏强弱等都怎么处理?(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世界?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一下。
如: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教师记下学生答案,暂不作回答,留下悬念,到学完全文后学生不言自喻)过渡语:同学们说说刚才配乐朗读为什么读得这么有感情?-----因为他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