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胸部影像学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胸部》PPT课件

误区二 忽视病变的动态变化。应避免方法:对同一患者 进行随访观察,了解病变的演变过程。
3
误区三
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表现。应避免方 法:将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 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熟练掌握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及 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多角度分析
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病变,如 不同窗宽窗位、不同重建算法等。
全面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
在阅片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症状、体征等,以便对病变有初 步的认识。
观察纵隔及心脏大血管
纵隔位置、形态及密度是否正常, 心脏大血管形态、走行及密度有 无异常。
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1 2
误区一 仅凭单一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应避免方法:结 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重要性
胸部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X线检查
包括胸部透视、摄片等,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2 03
CT检查
采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包积液
诊断要点
03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纵隔增宽
纵隔肿瘤
分类 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
影像学特征
不同部位的纵隔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如前纵隔肿 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纵隔肿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周围, 后纵隔肿瘤多位于脊柱旁
诊断要点 结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诊断, 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
3
误区三
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表现。应避免方 法:将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 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熟练掌握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及 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多角度分析
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病变,如 不同窗宽窗位、不同重建算法等。
全面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
在阅片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症状、体征等,以便对病变有初 步的认识。
观察纵隔及心脏大血管
纵隔位置、形态及密度是否正常, 心脏大血管形态、走行及密度有 无异常。
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1 2
误区一 仅凭单一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应避免方法:结 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重要性
胸部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X线检查
包括胸部透视、摄片等,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2 03
CT检查
采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包积液
诊断要点
03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纵隔增宽
纵隔肿瘤
分类 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
影像学特征
不同部位的纵隔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如前纵隔肿 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纵隔肿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周围, 后纵隔肿瘤多位于脊柱旁
诊断要点 结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诊断, 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
胸部正常X线表现ppt课件

心前间隙 肺门 心前缘 心后缘
上部
后
前
纵
纵
中部
隔
中纵隔 隔
下部
正常情况
下,心脏居中 线右侧占1/3 ,左侧占2/3 。心脏大血管 与肺的交界面 连续。
小 儿 胸 腺
小儿未退化之胸腺可致纵隔向一侧 或两侧增宽形成三角形致密影或帆形影, 不要当成病变。
升主动脉及 上腔静脉复 合投影
右心缘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左心缘 心尖
气管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前纵隔 心脏大血管前方
中纵隔 气管心脏大血管 占据的位置
后纵隔 食道后方
自第四胸椎下缘作一
水平线将纵隔分为上、 下纵隔。
上部
后
前
纵 隔
纵
中 纵
隔
隔
下部
纵隔分区:(胸部侧位上分)九分区法
前纵隔 心脏大血管前方
中纵隔 气管心脏大血管占 据的位 置
后纵隔 食道后方
自第四及第八胸椎下缘分别 作一 水平线将纵隔分为上、 中、下纵隔。
上叶
下叶
中叶 斜裂
上叶
斜裂
下叶
水平裂(横裂):在正位和侧位胸片上均可显示, 正位片上表现为从右肺外缘至肺门角外侧略呈水平 走行的线状高密度影,侧位片上表现为自斜裂中部 略呈水平向前延伸。
水平裂
水 平 裂
斜裂: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侧位胸片上可显示,斜 裂下端位于距前肋膈角2-3cm处,斜行向后上方 延伸止于第四胸椎上下。
左肺 上叶: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下叶:背段 内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右上叶:尖段 后段 前段 右中叶:外侧段 内侧段
右下叶:背段 内基底段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上部
后
前
纵
纵
中部
隔
中纵隔 隔
下部
正常情况
下,心脏居中 线右侧占1/3 ,左侧占2/3 。心脏大血管 与肺的交界面 连续。
小 儿 胸 腺
小儿未退化之胸腺可致纵隔向一侧 或两侧增宽形成三角形致密影或帆形影, 不要当成病变。
升主动脉及 上腔静脉复 合投影
右心缘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左心缘 心尖
气管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前纵隔 心脏大血管前方
中纵隔 气管心脏大血管 占据的位置
后纵隔 食道后方
自第四胸椎下缘作一
水平线将纵隔分为上、 下纵隔。
上部
后
前
纵 隔
纵
中 纵
隔
隔
下部
纵隔分区:(胸部侧位上分)九分区法
前纵隔 心脏大血管前方
中纵隔 气管心脏大血管占 据的位 置
后纵隔 食道后方
自第四及第八胸椎下缘分别 作一 水平线将纵隔分为上、 中、下纵隔。
上叶
下叶
中叶 斜裂
上叶
斜裂
下叶
水平裂(横裂):在正位和侧位胸片上均可显示, 正位片上表现为从右肺外缘至肺门角外侧略呈水平 走行的线状高密度影,侧位片上表现为自斜裂中部 略呈水平向前延伸。
水平裂
水 平 裂
斜裂: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侧位胸片上可显示,斜 裂下端位于距前肋膈角2-3cm处,斜行向后上方 延伸止于第四胸椎上下。
左肺 上叶: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下叶:背段 内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右上叶:尖段 后段 前段 右中叶:外侧段 内侧段
右下叶:背段 内基底段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
《医学影像学胸部》课件

核医学检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相对较少。
01
胸部影像学正常表 现
胸部X线正常表现
胸部X线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可以显示胸部结构和病 变。
正常胸部X线表现包括:胸廓 对称,肋骨走行自然,纵隔居 中,心影不大,肺纹理清晰等 。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下,胸部 X线的正常表现也有所不同。
超声可以动态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对指导胸腔穿刺和引流等治疗有重要 意义。
01
胸部影像学异常表 现与疾病诊断
肺部疾病
肺炎
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 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 增高影,可伴有胸腔积液。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肺部感染,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斑 片状、条索状或结节状影,可伴 有空洞形成。
02
X线检查对于肺部炎症、气胸、胸腔积液等病变的诊 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3
X线检查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是临床常用的检 查手段之一。
CT检查
CT检查是胸部影像学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轴位成像的特点 。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节、肿块、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对于肺癌的诊 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常胸部MRI表现包括:胸壁、胸膜、纵隔 、支气管等结构清晰,无异常信号。
MRI对显示肺部血管和淋巴结非常 敏感,对肺癌和纵隔肿瘤的诊断有 重要价值。
胸部超声正常表现
01
02
03
胸部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胸腔积液、胸 膜病变等的诊断。
正常胸部超声表现包括:胸腔无积液 ,胸膜光滑,肺实质回声均匀等。
《医学影像学胸部》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01
胸部影像学正常表 现
胸部X线正常表现
胸部X线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可以显示胸部结构和病 变。
正常胸部X线表现包括:胸廓 对称,肋骨走行自然,纵隔居 中,心影不大,肺纹理清晰等 。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下,胸部 X线的正常表现也有所不同。
超声可以动态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对指导胸腔穿刺和引流等治疗有重要 意义。
01
胸部影像学异常表 现与疾病诊断
肺部疾病
肺炎
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 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 增高影,可伴有胸腔积液。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肺部感染,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斑 片状、条索状或结节状影,可伴 有空洞形成。
02
X线检查对于肺部炎症、气胸、胸腔积液等病变的诊 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3
X线检查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是临床常用的检 查手段之一。
CT检查
CT检查是胸部影像学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轴位成像的特点 。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节、肿块、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对于肺癌的诊 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常胸部MRI表现包括:胸壁、胸膜、纵隔 、支气管等结构清晰,无异常信号。
MRI对显示肺部血管和淋巴结非常 敏感,对肺癌和纵隔肿瘤的诊断有 重要价值。
胸部超声正常表现
01
02
03
胸部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胸腔积液、胸 膜病变等的诊断。
正常胸部超声表现包括:胸腔无积液 ,胸膜光滑,肺实质回声均匀等。
《医学影像学胸部》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PPT学习课件可编辑全文

7)脾动脉假性动脉瘤; 脾静脉闭塞形成节段 性门脉高压。
89
(二)慢性胰腺炎
1.临床与病理:
(1)病理上胰腺常有一定纤维组织增生, 有钙化或结石形成。
(2)临床上可有或无腹痛,可合并囊肿、 糖尿病等。
90
(3)CT扫描:
1)胰腺局部增大或萎缩; 2)胰管扩张; 3)胰内或胰外假囊肿; 4)胰腺钙化,是慢性胰
左 上 叶 支 气 管 开 口 阻 塞
38
右侧中央型肺癌
CPR
SSD
VB
39
周围型肺癌
表现为肺内孤立性有分叶的 球形病灶 ,分层或CT检查对病 灶的性质鉴别有帮助。
40
周围性肺癌的CT征像
分叶征; 截面毛刺征(短,硬); 胸膜凹陷征; 毛玻璃样影; 强化征(不均匀),强化范围2060HU; 血管纠集征; 其他征像:(1)支气管充气征; (2)空洞、空泡;(3)钙化 41
95
(2)CT检查:能确切 发现位于肾盏、肾 盂及输尿管内的高 密度结石。
96
左输尿管下段结石
97
左输尿管开口结石
98
各种形态的膀胱结石
99
后尿道结石
100
腹部外伤
Enjoy the friends gathering time 101
肝 破 裂
102
肝破裂
➢ 包括肝的挫伤,破裂或破碎。 ➢ 肝轮廓不连续或后腹腔间隙内积液,或
印象:两肺未见明显活 动性病变。
5
二 胸膜的基本病变
(一)胸腔积液 游离性、包裹性积液 X线只能确定积液的有无 无法确定积液的性质
1、 游离性胸腔积液 按量的不同分少量、中量和大量
6
少量积液
中量积液
89
(二)慢性胰腺炎
1.临床与病理:
(1)病理上胰腺常有一定纤维组织增生, 有钙化或结石形成。
(2)临床上可有或无腹痛,可合并囊肿、 糖尿病等。
90
(3)CT扫描:
1)胰腺局部增大或萎缩; 2)胰管扩张; 3)胰内或胰外假囊肿; 4)胰腺钙化,是慢性胰
左 上 叶 支 气 管 开 口 阻 塞
38
右侧中央型肺癌
CPR
SSD
VB
39
周围型肺癌
表现为肺内孤立性有分叶的 球形病灶 ,分层或CT检查对病 灶的性质鉴别有帮助。
40
周围性肺癌的CT征像
分叶征; 截面毛刺征(短,硬); 胸膜凹陷征; 毛玻璃样影; 强化征(不均匀),强化范围2060HU; 血管纠集征; 其他征像:(1)支气管充气征; (2)空洞、空泡;(3)钙化 41
95
(2)CT检查:能确切 发现位于肾盏、肾 盂及输尿管内的高 密度结石。
96
左输尿管下段结石
97
左输尿管开口结石
98
各种形态的膀胱结石
99
后尿道结石
100
腹部外伤
Enjoy the friends gathering time 101
肝 破 裂
102
肝破裂
➢ 包括肝的挫伤,破裂或破碎。 ➢ 肝轮廓不连续或后腹腔间隙内积液,或
印象:两肺未见明显活 动性病变。
5
二 胸膜的基本病变
(一)胸腔积液 游离性、包裹性积液 X线只能确定积液的有无 无法确定积液的性质
1、 游离性胸腔积液 按量的不同分少量、中量和大量
6
少量积液
中量积液
影像检查技术-胸部摄影ppt课件

胸部前弓位
【体位】 (1)患者背靠摄影架,取前后位,人体 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 (2)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手背放于 髋部,肘部弯曲并尽量向前。 (3)身体稍离开摄片架,上胸后仰,使 上背部紧贴摄影架面板,腹部向前挺出, 胸部冠状面与暗盒成15°~20°角。 (4)暗盒上缘超出肩部约7cm。 (5)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为 150~180cm。 (6)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中心线】 水平方向,对准胸骨中点, 垂直射入暗盒中。
(2)暗盒上缘超出胸骨剑突, 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下2.5cm。
(3)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 摄影距离为100cm。
(4)呼气后屏气曝光。
【中心线】 对准剑突与耻骨 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
膀胱区平片 (AP Bladder)
【体位】 (1)患者仰卧摄影台上,两 臂放于身旁,身体正中矢状 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 合。 (2)暗盒上缘与髂骨嵴相齐, 下缘超过耻骨联合下缘。 (3)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 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对准暗盒中心垂 直射入。
胶片上缘包括横膈
骨性胸廓:前部 是胸骨,上部是两块锁 骨,连接胸骨和两块肩 胛骨,12对肋骨包绕 着胸廓,后方是12块 胸椎。
呼吸系统和心脏摄影
胸部后前位 (PA Chest)
【体位】 (1)患者面向摄影架站立,前胸紧靠 暗盒,两足稍分开,使身体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头 稍后仰,将下颌搁于胸片架上方。 (3)两手背放于髋部,双肘弯曲,尽 量向前。两肩放松放平内转,并紧贴 暗盒。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 离为150~180cm。(观察心脏时, 摄影距离为180~200cm) (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二次屏气) 【中心线】 水平方向,通过第6 ~ 7 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正常胸部影像学培训课件

正常胸部影像学
61
小儿胸腺(帆征)
正常胸部影像学
62
正常胸部影像学
63
CT 显 示 的 纵 隔 内 组 织 结 构
正常胸部影像学
64
正常胸部影像学
MRI 显示 的纵 隔内 结构
65
一 纵隔分区:
前纵隔 位于胸骨与气管、升主动
脉、心脏三者前沿的连线之间。是胸腺 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类肿瘤好发处
的支撑结构和间隙。包括肺泡外壁和肺 泡与肺泡之间、肺泡与胸膜之间、肺泡 与血管、支气管之间的间隙
肺间质一般不留下影像,但可见到
在肺间质中走行的肺血管影像(肺纹理)
显示;肺内未显示影像的细支气管、淋
巴组织、神经组织和脂肪等也在肺间质
内
正常胸部影像学
100
正常胸部影像学
101
返回
江河的母亲,生命的源泉
体
正常胸部影像学
24
肋 软 骨 钙 化
正常胸部影像学
25
叉 状 肋
正常胸部影像学
26
正常胸部影像学
27
肋 骨 联 合 畸 形
正常胸部影像学
28
正常胸部影像学
29
肋骨
胸骨
纵隔内脂肪
皮下脂肪 皮肤
肌肉 胸椎
肩胛骨
正常胸部影像学
30
肩胛骨
肋骨 胸椎骨
肌肉
正常胸部影像学
脂肪
31
肌肉
肋骨
脂肪
正常胸部影像学
1、根据影像密度差异发现病变 肺野 胸壁软组织 骨骼 充分利用窗技术
2、根据正常结构位置形态的改变发现病变 3、根据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病变性质 4、全面观察病变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改
胸部影像学PPT课件

肺下界
胸膜 覆覆盖盖肺胸的廓表内面表面、膈上 脏壁胸胸膜膜((vpia面肺左肋界srci叶、胸以及eert之右膜下纵aall间斜与的隔ppll由裂膈转面eeuu脏和胸折rraa胸右膜处))。膜 水 在分 平 肺位开 裂 下置。 叶间隙(in最te低rl,ob胸ar 水fi易ss积ur于es此) 。
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
二、人工划线
(胸骨中线)通过胸骨的正中线。
前正中线(ant((er左左io、、、r右右右m))i)d沿通通l胸过i过n骨锁e腋)边骨缘中与点前向正下中的线垂平直行线的。垂直线 胸骨线(stern窝壁(al向前左l下皱、i的n襞右e垂)沿)直前通线侧过。胸腋 锁骨中线(mid窝cl后av皱ic襞ul沿a后r 侧li胸ne) 腋前线(anter壁自和io向腋腋r 下后窝a的x线顶i垂l之于l直间腋a线r向前y 下线line) 腋 后 线 ( poste的脊r柱垂io中直r线a,。xi通l过la椎ry line ) 腋中线(midax骨中(胛il棘下左la突行角、r或的 线右y 沿垂 ,)li脊也直 通n柱称线 过e)正。 肩肩 后正中线(pos胛te下ri角o所r 作mi与d后li正ne)
肩胛区(scapula内两r缘肩r以胛eg外 骨io的 内n)区 缘域 之间的 肩胛间区(inters区c域apular region)
位于锁骨之上,约3cm。
最始高于点胸偏锁内关,节达向第 上一 至胸 第
肺尖 肺上界 肺外侧界 肺内侧界
椎一向1由几相自后下处肋锁腋肩/胸下肺分分骨乎胸的接行骨中胛3交椎至上别开水与锁水触,线线线界水锁界沿,平侧关平至处平骨向前左与胸节第,中下正右肺壁处4第第第肋然延中两下的下1681/软肋 肋0内 行后 伸 线 肺 界3肋与骨间 间转 而 两 至 连表 ,间内水隙 隙折 成 旁 第 接面 然隙平,6
医学影像学--胸部 PPT课件

ppt课件
8
CT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 对胸部进行CT扫描。 用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与血管的鉴 别、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及肺内结节病 灶的鉴别诊断等。
ppt课件
9
三、MRI检查
主要用于纵隔和大血管病变的检查。 不需使用对比剂即能将纵隔内实性病变与 大血管和脂肪影鉴别。 能直接三维和任意角度成像,定位准确。 对肺内病变显示不如CT清晰
ppt课件 85
周围型肺癌
CT表现
肺内结节或肿块,密度多不均匀, 可见空泡征。若中心坏死,可形成 厚壁空洞和壁结节,钙化少见。 边缘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 纠集征、胸膜凹陷征。 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ppt课件 86
胸部正位片( A )见右肺上叶高密影, 87 ppt课件 CT(B)显示病灶毛刺及胸膜侵犯
(二) 周围型肺癌
ppt课件
84
临床与病理
周围型肺癌
发生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见于各 种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病理形态为肺内 结节或肿块,肿瘤内可形成瘢痕或坏死。 肿瘤内的坏死组织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 形成空洞,具有较大空洞者称为空洞型 肺癌。发生在肺尖部的周围型肺癌为肺 上沟(Pancoast’s)瘤,或称为肺尖癌。
圆形椭圆形阴影大小05cm4cm不等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环状钙化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卫星76结核菌进入胸腔后由于机体胸膜对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而引起胸膜炎症
第一节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胸部透视:对胸部摄片起辅助诊断作用。 胸部摄影:体检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首选。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较少用, 多为CT取代。
ppt课件
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胸部影像学
35
正常叶间裂位置:
正、侧位胸片上均能显示水平叶间
胸膜,而斜裂内胸膜只能在侧位片上显 示
水平裂内侧指向肺门角,外侧一般
呈水平止于侧胸壁,侧位止于前胸壁, 可向上或下移动1cm左右
斜裂下端止于前肋膈角后方1~2cm
范围,上端起于T4水平,左侧略高。其
CT影像常显示为无血管区
1/25/2021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8
都柳江边放排忙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9
第二章 正常胸部影像学表现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0
在正常X线胸片上,你看见了哪些器官结构的
影像?你能说出这些器官结构的影像特征吗?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1
第一节 胸壁软组织
1、所有胸壁软组织在X线胸片上都能显示影像吗? 为什么?
正常胸部影像学
2
(二) 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诊断原则
1、根据影像密度差异发现病变 肺野 胸壁软组织 骨骼 充分利用窗技术
2、根据正常结构位置形态的改变发现病变 3、根据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病变性质 4、全面观察病变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改
变,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
第一章 胸部影像检查方法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4
一. 检查方法:透视、胸片、CT、MRI、 超声 二. 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特点
1. X线图像特点 2. CT图像特点 3. MRI图像特点
GUIYANG 1/25/2021 MEDICAL 正常胸部影像学 COLLEG5 E
1. X线图像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4
胸膜为一结缔组织薄膜构成的闭合 囊袋,包绕于肺的表面并深入叶间裂隙, 包裹各肺叶。正常时胸片、CT和MRI均 不显示影像,只有在胸膜反折处因与X 线方向相同,才显示为线状致密影
胸膜紧贴于肺表面者是脏层,而与 胸壁、膈肌、纵隔相贴者为壁层,二者 之间为胸膜腔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0
肩胛骨
1/25/2021
肋骨 胸椎骨
肌肉
正常胸部影像学
脂肪
31
肌肉
肋骨
脂肪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2
大渡河上游的藏族村寨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3
第三节 胸 膜
1、什么情况下,正常胸膜能显示影像? 为什么?其影像表现是什么? 2、胸膜显示时,其正常应在什么位置?
正常胸部影像学
43
1/25/2021
两侧无血管正常区胸部影为像学斜裂位置
44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45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46
第四节 膈 肌
1、正常情况下,膈肌应在什么位置上? 两侧膈肌位置相同吗? 2、两侧膈肌位置升高或下降由什么原因 引起? 3、膈肌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如何?形成 哪些特征性的影像?
2、能显示的胸壁软组织有哪些?各有何影像特
征? 胸锁乳突肌及锁
骨上皮肤皱折
胸大肌
乳房
乳头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2
胸 锁 乳 突 肌 和 锁 骨 上 皮 肤 皱 折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3
胸锁乳突肌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4
胸 大 肌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 影像的密度由人体组织组成元素的密度和组织结构的厚度决定
3. 是某检查部位所有组织结构相互重叠的影像
4. 可因1/25X/20线21 束锥形投射,造成放大正、常胸产部影生像伴学 影
6
1、 CT图像是 人体某一断层 面的影像,无 该层面以外组 织器官的重叠 2、 CT图像是 由一定数目的 由黑到白不同 灰度的象素按 矩阵排列所构 成的灰阶图像 3、CT图像的质 量由像素的大 小和数目决定
肋 软 骨 钙 化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5
叉 状 肋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6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7
肋 骨 联 合 畸 形
1/25/202部影像学
29
肋骨
胸骨
纵隔内脂肪
皮下脂肪 皮肤
肌肉 胸椎
肩胛骨
1/25/2021
15
乳 头 和 肩 胛 骨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6
黄 箭 头 指 示 乳 房 下 缘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7
典 型 乳 房 影 像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8
乳 房 似 肺 炎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9
乳 房 似 胸 腔 积 液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常胸部影像学
36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7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8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39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红 箭 头 指 示 斜 裂 和 水 平 裂
40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41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42
1/25/2021
4、CT图像密度分辨力远高于普通X线图像
5、CT图像上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组织结构的密度,还可用组织结构对X线
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即以数值来表示密度的量(CT值)
6、CT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软件进行后处理
7、部1/2分5/2容021 积效应
正常胸部影像学
7
1、MRI常规序列影像上的灰度差别反映的是组织结构弛豫时间的不同,而不 代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2、MRI影像上不同组织结构的黑白度由该组织的MR信号决定。一般,组织 信号强形成的图像就亮(白色,称高信号),组织信号弱形成的图像就暗 (灰或黑色,称低信号) 3、MRI是多参数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序列和成像参数可获得突出不同组织 特征参数的图像 4、不同序列、技术扫描获得图像反映的是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生物学特征
20
刻苦虔诚才能修成正果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1
第二节 骨 骼
胸部有哪些骨骼可显示影像?
锁骨 胸骨 肋骨 肩胛骨 胸椎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2
胸 骨 柄 勿 误 为 纵 隔 增 宽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3
胸 骨胸 柄骨
体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24
胸部影像诊断学 呼吸系统
1/25/2021
正常胸部影像学
1
如何发现胸部影像上的异常
(一)遵循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1、必须熟悉正常影像表现(发现异常的关键) 2、必须熟悉各种病理改变形成的不同基本影
像特征(正确分析诊断的关键) 3、必须全面观察异常表现,进行归纳分析 4、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1/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