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制品生锈条件概念形成教学设计
铁生锈教学设计

铁生锈教学设计铁生锈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铁生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铁生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4)说明了什么呢?(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
金属与空气隔绝。
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4、布置作业铁生锈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学习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范本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范本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了解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2、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2)能设计对比实验,对铁生锈的原因进行假设和验证。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铁生锈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2)通过对防锈方法的研究,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锈的铁钉、未生锈的铁钉、试管、蒸馏水、植物油、干燥剂等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1)记录单。
(2)提前收集生活中铁生锈的实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生锈的铁钉,提问:同学们,看这根铁钉,它发生了什么变化?2、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出课题:铁生锈了(二)观察比较生锈的铁和未生锈的铁1、分发生锈的铁钉和未生锈的铁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外观、颜色、光泽等方面的差异。
2、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观察记录单。
3、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总结:生锈的铁表面有红褐色的物质,比较粗糙,没有光泽;未生锈的铁表面光滑,有金属光泽。
(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1、提问:铁为什么会生锈呢?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
3、学生可能的假设:铁生锈与水有关、与空气有关、与水和空气都有关等。
(四)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1)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
(2)第一支试管中装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上面滴一层植物油,隔绝空气。
初中化学铁的生锈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生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影响。
3.掌握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铁生锈的原因。
2.铁生锈的化学反应。
3.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
2.预防铁生锈的方法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铁为什么会生锈。
2.实验探究:进行铁生锈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3.理论学习:介绍铁生锈的化学反应机制,讲解铁与氧气的氧化反应过程。
4.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铁生锈对物体的影响,以及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铁生锈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六、作业:设计一份预防铁生锈的实践操作步骤,并写出预防铁生锈的重要性。
七、板书设计:铁的生锈原因和影响、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铁生锈的原因,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掌握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三篇)

铁生锈了教案一【教材分析】《铁生锈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而铁生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课首先介绍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但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最后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为后续的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寻找证据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的实验来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提供给学生铁片、铁粉,铁锈块、铁锈粉、磁铁、电路检测器等。
【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分别出示铁片和铁锈片,问:这两块铁片,如果老师准备送给你一块,同学们想要那一块呢?为什么?揭题:铁生锈了。
【最初的想法是用图片进行导入,出示生活中的铁生锈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共同点。
但是,在做课件时发现图片效果有限,对学生的吸引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改用实物铁片,一块是新的,另一块已经生锈,学生自然会选择新的,然后请他们说出选择理由,效果确实更好了。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铁生锈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条件,掌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铁生锈的原因和条件,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和条件,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生锈的原因和条件,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铁生锈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锈的铁制品,如铁钉、铁丝、铁锅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铁生锈的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授新课铁生锈的原因讲解铁生锈的化学原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
展示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4Fe + 3O2 + 2H2O → 2Fe2O3 ⋅ H2O。
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将铁钉分别放在干燥的空气中、潮湿的空气中和水中,观察铁钉的生锈情况。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需要同时接触氧气和水。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讲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涂油、喷漆、镀金属等。
展示一些防止铁生锈的实例,如自行车的链条涂油、铁门喷漆等。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铁生锈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同时接触氧气和水。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铁生锈了教学设计铁生锈了教学设计篇一:铁生锈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力以及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准备:新铁钉、生锈的铁钉、一块铁片、锈铁和一些铁锈,电路检测器、磁铁和锤子。
教学设计:一、课前导语:师:同学们在上课以前,老师希望大家在这节课都能做到“认真观察、耐心思考,让观察与思考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创新便成为一种自然!”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最棒的!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铁钉,前段时间这两根铁钉是一样的,现在这两根铁钉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地方有铁生锈的现象发生呢?举例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表扬: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很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习科学就需要这种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现象。
(师板书:铁生锈了)师:我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铁生锈的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师:铁生锈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每年都有大量的铁生锈而变成铁锈。
那么生锈了的铁还是铁吗?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实验器材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的。
(一)观察铁锈,初步感知铁与铁锈的区别。
1.师:要证明铁锈是不是铁,最好是与铁进行对比观察;在对比之前,先看看实验要求吧(课件出示要求)A.仔细观察,并用简洁的词记录好实验记录单;B.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C、如果你的手上有伤口,请不要接触到铁锈!师:请各组拿出铁片和锈铁,(相应板书:铁铁锈)进行对比观察. 师:老师这里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方法,1、用感观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还要从金属的特征进行比较?有困难的同学们可以阅读课本,小组设计出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2.小组汇报观察情况。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资源的腐蚀与防护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激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金属资源的腐蚀与防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铁制品锈蚀的实质和影响。
2.详细讲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包括水分、氧气、电解质等,并通过图解、实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增强学生对金属资源保护的意识,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锈蚀现象,引发学生对金属腐蚀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质疑、解答,共同攻克腐蚀电化学原理的理解难题。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指导他们如何准确地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结合实际案例,如桥梁、建筑物的腐蚀防护工程,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掌握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培养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铁生锈的原因:氧气和水的作用下,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铁锈。
铁生锈的过程:铁表面出现氧化物,逐渐形成红褐色的铁锈。
2. 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涂抹防锈漆或涂层。
使用不锈钢材料。
保持干燥,避免接触水和潮湿环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铁锈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铁生锈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
3. 实验设计: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探究不同方法对铁生锈的影响。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方法对铁生锈的预防效果。
6. 总结归纳:学生总结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和预防方法,并进行小结。
四、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记录和总结归纳,评估学生对铁生锈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金属的腐蚀现象,比较不同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制品生锈条件》概念形成教学设计
泉州市城东中学万道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铁锈蚀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铁生锈的原因
【作业布置】
小明发现家里的铜器表面生了一层绿色物质,用小刀刮去后见到原来红色的铜。
小明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这是铜生锈了,这层绿色物质叫“铜绿”, 学名叫“碱式碳酸铜”, 化学式为: Cu2(OH)2CO3。
据此你能帮助小明推测铜器生锈的原因吗?你的推理依据是什么?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理?如何帮助小明将铜器上的锈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