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例分析与讨论
休克病例分析PPT课件

5
二、鉴别诊断
1.闭合性气胸(多半无紫绀,休克 等)。
2.心包压塞(无颈静脉怒张,无舒 张压上升,脉压差缩小等)
3.血胸(无胸腔积液体征,如伤侧 胸部叩诊浊音等)。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无浮动胸壁, 无反常呼吸等)。
6
三、进一步检查:
病例分析
休克部分
1பைடு நூலகம்
病例分析一:
? 男性,24岁,工人,高处坠地后 呼吸困难20分钟。
? 患者 20分钟前工作时从 3米高处 坠地,左侧胸先着落于地面的砖 上,出现呼吸困难,被急送入院。
? 既往体健,无特殊。 ? 查体:T36.5℃,P148次/分,
R 40次/分,Bp 80/50mmHg。 神清合作,痛苦状,呼吸急促, 伴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不明显。 气管移向右侧,左胸廓饱满,呼 吸运动较右胸弱。
2. 低血容量性休克(胸外伤史, BP92 / 65mmHg , 有 失 血 症 状)。
3.左胸肋骨骨折(左季肋部外伤史, 胸片证实肋骨骨折)。
4.失血性贫血(Hg 80g/L)。
12
二、鉴别诊断
1. 单纯肋骨骨折及软组织挫伤。 2.其他腹腔脏器损伤:肝、小肠 。 3.血胸(无胸腔积液体征,如伤侧
8
病例分析二:
? 男性,57岁。左季肋部被汽车撞 伤5小时,口渴、心悸、头晕 1小 时。
? 患者 5小时前被汽车撞中左季肋 部,当时疼痛剧烈,即至医院就 诊。经 X线摄片诊断为左胸肋骨 骨折,卧床休息和局部固定后感 觉好转, 1小时前觉全腹疼痛发 胀,伴头晕、心悸,口渴、烦燥。
9
? 查体:T 37.0℃,P 110次/分, Bp 92/65mmHg.神清,面色苍 白,心肺(-)。左季肋部皮下瘀 斑,压痛。腹稍胀,全腹有明显 压痛,以左上腹为著,肌紧张不 明显,但有明显反跳痛,移动性 浊音(±),肠鸣音可闻,弱。
药流后引起的失血性休克病例及处理分析

药流后引起的失血性休克病例及处理分析药流是一种非手术的人工流产方法,通过药物引起子宫收缩和胚胎排出。
虽然药流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流产方法,但仍有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是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大量失血导致循环系统无法有效供应氧和营养物质给身体各组织器官,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病症。
本文将对药流后引起的失血性休克的病例及其处理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造成药流后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
药流本身会引起子宫收缩和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导致大量出血。
另外,如果药流操作不当或药物剂量不准确,也容易出现过多的出血量。
此外,如果患者有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也会增加出血量,进而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其次,失血性休克的病例处理要点。
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首先,要尽快找到出血的原因,包括血管内出血或子宫内出血等。
然后,要尽快停止出血,可以通过行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来控制出血病灶。
同时,要积极纠正休克状态,包括迅速补充液体和输血,以提高循环容量和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
此外,还要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生命体征,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措施,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等。
最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尽早恢复器官功能,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总之,药流是一种常见的非手术流产方法,但仍有一定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血性休克。
在发生此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识别出血的原因,尽快停止出血,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纠正休克状态,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措施,以尽量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此外,对于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药流手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出血史、凝血功能和服用药物等情况,以便在手术中能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失血性休克(二)-病例分析

失血性休克(二)-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黄××,男性,19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
Bp:65/50mmHg,HR:125次/分,T:36.8℃。
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肤瘀斑,最终死亡。
分析题:
1、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
2、送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哪一阶段?
3、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4、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抢救此患者的原则。
参考答案:
1.该患者应属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2.送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初期(缺血缺氧期)
3.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4.止血,补充血容量(需多少补多少、及时尽早、心肺功能允许),纠正酸中毒,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休克
早期可用舒张血管药物、后期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可适当应用缩血管药物),防治细胞损伤、防治器官衰竭、支持营养等。
休克病例分析

【例题2】
病史摘要:
男性,55岁,发作性右上腹疼痛12年,寒战、高热伴皮肤黄染
1天。
12年前开始右上腹疼痛,多于进食油腻发生,经B超检查讧E实
为胆囊结石,曾行排石治疗。近半年腹痛发作频繁,伴有寒战、发热
及可疑黄疸。昨日夜间上腹痛再次发作,伴寒战、高热,晨起发现皮
肤巩膜黄染,急诊入院。既往无心脏、肾疾患,无肝炎或结核史。
初步诊断: 失血性休克,由脾破裂(被膜下迟发性出血)引发,腹部闭 合性损伤。
诊断依据: (1)左季肋部的外伤史; (2)有心悸、出汗、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失血 性休克
的表现; (3)有腹腔积液(积血)的腹部体征; (4)血红蛋白下降。
何种时期: 休克期(微循环扩张期或休克中度)
{拓展回顾其它期的表现}
31μmol/L,直接胆红素25.0μmol/L。
1、请做出临床诊断(诊断依据?),该病处于何种时期?
1、请做出临床诊断(诊断依据?),该病 处于何种时期?
初步诊断: 感染性休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诊断依据: (1)长期胆道结石病史,此次出现Charcot三联征; (2)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 (3)DBIL(直接胆红素)及WBC升高。 何种时期:
查体:T 40℃,脉搏很弱、呼吸微弱,BP 68/50mmHg。神志
不清,皮肤巩膜黄染,心率80次/分,余未见异常。腹稍胀,未见肠
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右肋缘下
可及囊性包块,Murphy征(+),肠鸣音可闻。
实验室检查:Hb 156g/L,WBC 29.8×109/L,总胆红素
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休克重度) {拓展回顾其它期的表现}
感染性休克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感染性休克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Infectious shock is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that occurs when a severe infection leads to dangerously low blood pressure. It is a medical emergency that requires immediate attention and treatment. In some cases, despite aggress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shock may not survive.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infectious shock is the body's overwhelming response to the infection, leading to widespread inflammation and tissue damage. This can result in organ failure and ultimately, death. Otherfactor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mortality in infectious shock include delayed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ndition,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 and the type of infecting organism.In some cases, despite receiving prompt and appropriatemedical care, infectious shock can still be fatal. Thi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early recognition of the condition and rapid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It also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shock.中文回答: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当严重感染导致血压危险性降低时发生。
失血性休克(一)-病例分析

失血性休克(一)-病例分析
某女,29岁,因车祸头部及肢体多处创伤,并伴有大量出血(估计1200ml),经清创手术及输血(500ml)、输液(生理盐水1000ml)处理后血压一直不能恢复,处于半昏迷状态,采用人工呼吸、心电监护,同时用2mg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缓慢滴注,最高浓度达8mg。
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问:1、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
2、你认为该患者处理措施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属失血性休克。
2、处理措施不合理。
原因:虽然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血管收缩有助于提高血压,但是浓度过高会加重微循环的缺血缺氧,加重休克的进一步发展。
病例分析——休克

第三章病例分析——休克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病征。
目前通常把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病理生理1.微循环改变2.代谢变化(1)能量代谢异常:无氧糖酵解过程为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导致机体能量极度缺乏,乳酸盐不断增加。
(2)代谢性酸中毒:重度酸中毒(pH<7.2)可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排出量降低,呼吸加深、加快,意识障碍等。
(3)细胞膜功能障碍,离子泵功能障碍,导致血钠降低,血钾升高。
(4)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呼吸功能、代谢功能严重受损。
3.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1)肺: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肾:滤过尿量减少,肾皮质肾小管发生缺血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3)心:除心源性休克外,其他类型的休克一般早期无心功能异常。
但休克加重后,冠脉血流量明显减少,继而引起心肌损害,心肌局灶性坏死。
(4)脑:休克进展后最终会导致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下降,导致脑缺氧。
(5)胃肠道:胃肠道严重缺血、缺氧可使粘膜糜烂、出血。
正常肠道屏障功能遭破坏可发生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
(6)肝:缺血、缺氧和血流瘀滞的情况下,肝细胞受损明显,可发生内毒素血症。
特殊监测1.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O)。
CVP<0.49kPa(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1.47kPa(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肺循环阻力增高;>1.96kPa (20cmH2O),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PCWP正常值为0.8~2kPa(6~15mmHg)。
若低于正常值,提示血容量不足;若高于正常,提示肺循环阻力增高,如肺水肿。
3.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O为每搏排出量与心率的乘积,成人CO正常值为4~6L/min。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护理课件

使用青霉素后30分钟。来自就诊情况送往医院急诊科,经初步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 克。
病例治疗过程
01
02
03
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给 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治疗,进行心电监 护和吸氧。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 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 和健康教育。
转归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患 者病情逐渐好转,未留下 后遗症。
迟发型症状
迟发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表现为皮疹 、瘙痒、恶心、呕吐、腹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青霉素 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过敏史,医生 可以初步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皮肤过敏试验和血 清IgE抗体的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对 青霉素过敏。
疗。
04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特点与难点分析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 ,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 弱,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属于过 敏体质,增加了治疗的风险和 难度。
患者病情复杂,同时患有多种 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对治疗 方案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为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应选择 低剂量、低浓度的青霉素类药物
观察皮肤色泽及温度,肢体温 度。
监测血氧饱和度。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01
02
03
04
预防肺部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协助患者 翻身、拍背、鼓励其咳嗽排痰
。
预防褥疮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每2 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 动作,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且不 宜久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体:体温36.7摄氏度,心率94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84/60 mmHg,神志清 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 软,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底可闻 及少许湿罗音,心律齐,腹软,剑突下有 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不肿,双侧病理 征(-)。
休克定义 休克病例
病因及分类鉴别(病 例诊断与鉴别诊断) 检查与治疗 医患沟通
Concept of Shock
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 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 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 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呼吸、血氧饱和度一直相对 平稳,经口进食,饮食可 (复查血生化ALB无明显下降) ,心率D2-D3为快速房颤,可达150次/分,予胺碘酮 150mg静推后300mg泵入维持10h,间断静推西地兰等处 理后目前心率60-80次/分,血压维持在100/65mmHg左右 。
休克 诊断 标准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病因分类
分类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心外阻塞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分类
诊断
休克:1.心源性休克 2.感染性休克? 冠心病 心梗待排 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纤颤 心功能Ⅳ级 心肌炎待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 高压 肺栓塞
休克肺?休克时缺氧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 泡上皮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复苏过程中如 使用大量库存血,则可形成肺微循环阻塞,严重 者导致MODS。
心肌炎
最常见的为病毒性感染。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 位及广泛程度。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 的前驱症状。查体常有心律失常,以房性与室性 期前收缩及房室传导阻滞多见。心率可增快与体 征不相符。可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当地医院肺CT示左下肺支扩并少许 感染,慢支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心电图未见 明显异常;血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血常规基 本正常;我院急诊科血气PH7.35,氧分压98 mmHg,氧饱和度98%,乳酸1.5mmol/L。 诊疗经过
①入院后相关检查数次查血血肝肾功能血糖电 解质及血常规基本正常;血PT、APTT正常,尿 常规心肌酶谱正常。D1:腹腔彩超示肝脏体积 稍增大,肝静脉略增宽,脾肾未见异常,未见 胸腹腔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异常Q波(Ⅱ Ⅲ aVF)、T波改变;
D2: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增宽(39mm),左房 增大44mm,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估测肺动脉 压60 mmHg,左心功能减低;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异常Q波(Ⅱ Ⅲ aVF)、T波改变、ST改变。
D3:肺动脉CTA示左肺下叶动脉及基底段各分支 动脉栓塞、慢支并肺气肿。
D4:窦性心律、异常Q波(Ⅱ Ⅲ aVF)、T波改 变。
其他相关检查如图:
②入院后,继续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初32ug/kg/h泵入、头 孢美唑抗感染及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其他对症治疗,D2加 用多巴酚丁胺泵入、地高辛0.125mgQd,D3结合肺CT及 PCT调整抗生素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病程中去甲肾上腺素 渐减量D6至4.8-6.4ug/kg/h泵入。病程中患者咳痰不明显 ,D3-D4有中度发热,最高体温38.5摄氏度左右,经调整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心源性休克: ①非心肌炎源性:患者有慢阻肺病史,入 院前肺CT提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慢支肺气肿,肺动脉 高压形成,肺高压患者血管内膜抗血栓形成能力受损,考 虑有慢性肺栓塞性可能,入院检查证实了这一点;慢性肺 栓塞又加重肺动脉高压,患者休克缺氧(缺氧是肺动脉高 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最终导 致右心后负荷大----右心衰,患者入院腹部彩超提示肝脏 稍大,剑下压痛,均考虑脏器淤血,支持右心衰诊断。入 院彩超三尖瓣返流,考虑右心室心室扩大导致。右心室未 及时纠正可通过室间隔影响左心,导致左心衰,患者入院 后补液,心衰加重。②心肌源性:患者有长期大量烟酒史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入院前后心电图对比,考虑心电图 动态变化,入院后心肌钙蛋白升高,3天后有逐渐下降, 不排除心肌梗死可能,下壁心肌梗死易出现休克、心律失 常。
病例
患者凃某某,男,76岁,主诉“发热12天,间断 心慌胸闷1周”;患者于1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畏 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摄氏度,偶有咳嗽 ,可少量白痰,无寒战等其他不适,遂在当地 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未再发热,咳 嗽、咳痰不明显,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 心慌、气促,测血压最低达50/30mmHg,并出 现间断晕厥3次,升压治疗后随即恢复,患者血 压持续偏低在60/40 mmHg,无胸痛,无腹痛腹 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肢体活动障碍,为求 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以“休克原因待查”收入 我科。
肺栓塞
肺栓塞引起的晕厥常见于肺动脉急性肺栓塞,因 大面积肺栓塞导致心输出量急剧降低,引起脑供 血不足所致,为时短暂。呼吸常40-50次/分。本 例考虑慢性肺栓塞可能性大。辅助检查:D二聚 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差,急性PTE升高,其含量低 于500ug/L有重要的排斥诊断价值。心电图大多有 非特异性异常。
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发热,入院时虽无脓 毒血症临床表现(无多器官功能衰竭,无 尿量减少,入院乳酸小于3mmol/l),但感 染一直存在,从PCT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入 院后患者血气提示呼碱代酸,乳酸升高, 而且体温再次升高大于38.3摄氏度,SIRS 可能,调整抗生素后体温正常,考虑合并 有感染性休克可能。
1、有休克的诱因
2、意识障碍
3、脉搏>100次/分或不能触及
4、四肢湿冷、再充盈时间>2s 皮肤花斑、黏膜苍白/发绀;尿量<0.5ml/(kg•h)
5、收缩压<90mmHg 6、脉压<30mmHg
7、原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30%
Shock?
感染起病 血压60-50/40-30mmHg 晕厥、血压低时有心慌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