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的练习题
《草船借箭》读写练习题及答案

《草船借箭》读写练习题一、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画线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是为了;也为了。
3.在这个片段中,诸葛亮的神秘妙算表现在。
A.他识天文,知道啥时候有大雾。
B.他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派士兵出来,只会让士兵射箭。
C.他知道船怎么布置,怎么开,士兵怎么做,才能借到十万支箭。
D.他想让周瑜看看他的才干。
E.他知道草船轻,顺急流而下,行驶很快,曹军的船追不上。
4.概括这个片段的大意。
二、课外阅读。
有一次,姥爷家里一盆吊兰叶子几乎都黄了。
姥姥说:“这花快死了,扔了吧!”姥爷说:“别急着扔,我看看是什么原因,说不定还能救过来呢。
”“你别吹牛了,这花眼看就不行了,你也能救活?”姥姥不服气地说。
姥爷把花搬进屋里左看右看,又小心地把花从土里拔了出来,看到根上有几只白色的小虫子。
姥爷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虫子搞的鬼,它们爬进花根,把花的营养一点儿一点儿地吃掉了,所以花才变成这模样了。
《草船借箭》练习题1

《草船借箭》练习题1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dǎn qiè dū dū yǔn nuò()()()()chí yán tuī cí nà hǎn zhī yuán()()()()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虚.实()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支.援()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三、给加点的字注音。
惩.罚()调.()度丞相.()四、比一比,再组词。
炉()援()征()炒()罪()妒()暖()惩()妙()罚()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迟延()调度()六、给“用”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用:①用处。
②运用,使用。
③花费。
④需要。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2.我自有妙用。
()3.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4.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七、照样子,写词语。
1.呐喊(一对近义词):()()()()2.探听探听(ABAB):()()()()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反问句)九、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恢复了健康。
B、小刚的肩膀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这次语文测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D、尽管天气很冷,小明每天早晨就锻炼身体。
十、修改病句。
1、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馆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2、秋天的张家界风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3、校园里挺立着一棵棵白杨。
十一、排序。
()林子里多么安静啊!()果然,我看到一只松鼠,正从这棵树跳到对面一棵树上,再跳到最前面一棵树上。
()看来这只山猫是追赶别的什么动物去了。
()松鼠终于逃掉了。
()我突然看见一只山猫顺着树干爬到树枝上,积雪纷纷飘落下来。
()我趁着雪后微明时刻,走进树林。
十二、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作业本第19课草船借箭答案

19 草船借箭1、比一比,再组词。
廷(宫廷)塞(堵塞)承(继承)延(延长)寨(山寨)丞(丞相)忌(妒忌)擂(擂鼓)吶(呐喊)纪(纪念)蕾(花蕾)纳(采纳)2、写出和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推辞、推卸)(2)(打探、打听)(3)(怀疑)3、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4、默读课文,填空。
起因: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害诸葛亮,命他造10万支箭。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和大雾天气向曹操借到了10万多支箭。
结果:诸葛亮成功借箭,周瑜自叹不如。
5、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打上“√”。
①②B耽搁(2)诸葛亮明知周瑜妒忌他,为什么还要答应周瑜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答:诸葛亮神机妙算,料定三日必能完成任务,所以将计就计,答应造箭,避免与周瑜不和。
(3)根据课文内容,替诸葛亮写一份军令状。
(4wyr51518882014/4/291草原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9草船借箭(有答案)-精

草船借箭一、拼音乐园1、读拼音,写汉字。
dù jì chénɡ sī shén jī miào su àn()()相()自()hài léi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
诸葛亮叫船上的军士一边() nà hǎn鼓,一边大声()。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二、词语天地1、形近字组词。
慢()援()寨()延()漫()缓()赛()廷()2、写出近义词。
推却()疑惑()秘密()三、课内阅读。
1、下列加点的字应选哪一个意思。
推却. a、后退 b、去,掉 c、推辞 d、表示转折()商.议 a、商业 b、商量 c、商人 d、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数()干相都2、想象一下,下列人物在说话时会有怎样的表情,请写下来。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3、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4、读了课文,你对诸葛亮和周瑜有什么评价?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诸葛亮:周瑜:四、拓展阅读诸葛瑾之驴诸葛亮的哥哥叫诸葛瑾,字子瑜,是东吴的大将。
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è)。
诸葛恪非常聪明,七八岁时就出入皇官,是个颇有名气的“小人物”了。
诸葛瑾的脸长而瘦,吴王孙权常拿他开玩笑,说他长着副驴脸。
一天,吴王孙权举行宴会,招待满朝文武百官。
小诸葛恪也跟着他的父亲出席了这次宴会。
酒过数巡,菜过百味,孙权喝得微有醉意,趁着酒性,他又拿诸葛子瑜开玩笑。
只见他把一个侍者叫到跟前附耳小声说了几句话之后,那个侍者便离席而去。
过了一会儿,那个侍者牵着一头毛驴走进了大厅,驴脸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诸葛子瑾”四个大字,宴会厅上顿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这下弄得诸葛瑾很难堪,心里虽然十分不快,但表面上也不敢有什么不满的表示。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草船借箭》 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4题;共79分)1. (1分)选出同结构词填空推却虚实装卸迟延是非惩罚语言开关动静 ________2. (1分)选出同结构词填空商量商量全心全意不卑不亢研究研究十全十美讨论讨论学习学习成千成万探听探听 ________3. (4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探望________A.mán坦然________B.mǎn瞒过________C.tǎn满心欢喜________D.tàn4. (5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干躁________辨论________难到________锻练________松池________5. (3分)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工整,最美观。
nàhǎn fùjīng qǐng zuìchéng xiàng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 (5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提词________鼓午________因该________问侯________粘绸________7. (4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允许________A.nà②云彩________B.yǔn③呐喊________C.ná④拿走________D.yún8. (8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瑾省亲半晌酬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胁布幔酌酒擂鼓9. (1分)选出同结构词填空推却虚实装卸迟延是非惩罚语言开关呐喊 ________10. (4分)请你按拼音工整、美观地写汉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题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草船借箭》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草船借箭》课后练习题,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题1一、读拼音,写词语。
dù jìcáo jūn dū dūgān yuàn xing lǔ( ) ( ) ( ) ( )( )chí yán màn zi sī zìshuǐ zhài léi gǔ( ) ( ) ( ) ( )( )nà hǎn zhī yuán chéng xiàng tuī què( ) ( ) ( )( )tàn tīng diào dù jūn lìng zhuàng zì yǒu miào yòng( )( )( )( )shén jī miào suàn( )二、给加粗的字注音丞相( ) 饮酒( ) 都督( ) 惩罚( ) 水寨( ) 呐喊( ) 调( )度三、比一比,再组词。
诸( ) 虚( ) 妙( )都( ) 虑( ) 沙( )著( ) 虎( ) 炒( )援( ) 惩( ) 饮( )暖( ) 征( ) 饥( ) 罚( ) 罪( )四、判断下列答案是否正确。
1.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①是说鲁肃很讲信用。
( )②是说鲁肃不提借船的事。
( )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
( )②选择这样的天气,太不好了。
( )五.根据课文填空。
1.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2.文章结尾的句子( )照应了开头的句子( )。
(完整word版)草船借箭练习题

《草船借箭巩固练习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词语dùjìtuīquètàn tīng nàhăn zhīyuán diào dù()()()()()()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擂()鼓擂()台自吹自擂()打擂()ɡēnɡɡènɡ更()正三更()()加更()改tiáo diào调()解调()度调()动协调()三、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个句中。
1.诸葛亮说:“()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照办。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草船借箭》选自古典名著《》,作者。
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2、“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军令状”是指;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神机妙算”意思是。
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熟悉气象,②、熟知地理,;③、知人善用,;④、谋划周密,。
五、补充下列歇后语1、孔明借东风——2、周瑜打黄盖——3、草船借箭——4、徐庶进曹营——六、课内阅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功,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yuán zhùdū duchéng f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í yánjiāo qīgōng nǔnà hǎ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幔________寨 ________把________箭________胶________ 慢________赛________耙________剪________绞________3.仿写词语①动静(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呐喊(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顺风顺水(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探听探听(AB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弓箭________(jiàn qiáng)预计________(yù yǜ)招待________(dài dāi)吩咐________(fēn fēng)绳索________(suǒ shuǒ)丞相________(xiàng xiāng)5.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草船借箭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yán cháng()友谊的方法是:抛弃dù jì()和zìsī()。
2.有了领导的dū zhàn(),再加上球迷的léi gǔ()助威、摇旗nàhǎn(),北京国安队的wài yuán()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积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寨() 幔()
赛()漫()
援() 延()
缓()诞()
三、用“然”字组词填空。
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
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遭到杀身之祸。
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
后来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对他()起敬。
四、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_______________。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句子。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诸葛亮请鲁肃帮助他。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
六、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七、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
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笔生花。
课文的最后一段中“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鲁肃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延长妒忌自私 2.督战擂鼓呐喊外援
二、示例:寨子比赛幔子漫步支援缓和延长诞生
三、显然必然当然不然果然肃然
四、1.十万支箭,三天不能造成。
2.雾这样大,曹操难道敢派兵出来? 3.示例:箭好像下雨一样
五、42153
六、AB
七、1.三国演义罗贯中桃园三结义失街亭三顾茅庐空城计 2.诸葛亮答应了造箭,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可以军法处置他诡计多端 3.示例:想到了三天后有大雾,正好是借箭的好机会。
八、1.如鱼得水 2.原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九、示例:鲁肃说:“其实,诸葛亮早有准备,他知道三天后天会有大雾,为了使计划进行。
他不让我告诉你,让我准备了带有草把子的船,在大雾天,我们一块儿到了曹营附近,擂鼓呐喊,曹军以为我军进攻,就拼命地射箭。
诸葛亮就是这么简单地完成了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