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与PTCA
冠心病介入治疗

AVERT试验提示,在低危病人,血运重建治疗并不能较积极降脂治疗提供更多的益处
03
临床试验结果提示:
已采取强化抗缺血治疗,但是仍有静息或低活动量的复发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 复发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S3奔马律、肺水肿、肺部啰音增多、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关闭不全。 无创性试验有高危表现。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持续性心动过速。 6个月内曾做过PCI。 即往做过CABG。 缺乏以上表现,但无血运重建术禁忌的住院患者行早期有创治疗或保守治疗都是可取的。
静息左室功能严重减退(LVEF﹤35%) 活动平板实验高危(积分≤-11) 运动左室功能严重减退(运动LVEF﹤35%) 负荷实验诱发大面积充盈缺损(特别在前壁) 负荷实验诱发多部位中等充盈缺损 巨大、固定的充盈缺损伴左室扩张或肺摄取增加(铊201) 负荷实验诱发中等充盈缺损伴左室扩张或肺摄取增加(铊201)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10mg/kg.min)或较低心率(﹤120bpm)时超声示室壁运动异常(﹥2个截段) 超声负荷实验显示广泛心肌缺血
使斑块或血栓变形、挤碎、撕裂,冠脉管腔的形 态发生改变。
2、去除斑块(removing):旋切及旋磨等,去除造成
阻塞的斑块或血栓,达到使管腔扩大的目的。
PCI治疗的基本机制
球囊成形术
机制:斑块压缩;斑块破裂;偏心病变无病变血管壁 扩张;病变冠脉均衡扩张并伴有斑块的轻微压 缩;斑块碎裂、撕裂伴局部管壁分离
支架植入术
1986年Sigwart首次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取代单纯PTCA成为PCI首选 应用范围 治疗因球囊扩张造成的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的血管夹层 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冠状动脉桥血管支架
旋磨及旋切术
旋磨:钙化的病灶,开口处病灶,球囊难以扩开的病灶和长段血管病变。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作者:黄少毅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笔者所在科2011年9月-2012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120例,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并发症情况进行护理。
结果:120例患者经过及时迅速处理,均好转,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不良反应,康复出院。
本组常见并发症情况:局部血肿或出血18例,发生率为15.0%,尿潴留14例,发生率为11.7%,术后低血压8例,发生率为6.7%,腰痛及全身不适28例,发生率为23.3%。
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加强护理观察,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系统掌握各种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提高预警能力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原因;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24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1],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是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医护人员能及时观察及处理,病情能迅速好转。
为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将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护理中常见的几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科2011年9月-2012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12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1~71岁,平均62.8岁。
PTCA及支架植入术共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61.2岁。
1.2方法对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者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
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措施:术后交代患者术侧肢体制动,严密观察穿刺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与对侧肢体比较足背动脉搏动、末梢感觉、皮肤温度等,穿刺口周围有血肿的患者,要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明血肿的大小,并用不易褪色笔在患者大腿部作标记,每0.5~1小时观察1次,注意局部血肿有无继续向大腿内下侧增大的趋势,每次巡视时不仅要测血压,还要询问患者的感觉,教会其利用健侧下肢适度整体性移动,以缓解疲劳不适,解除制动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更换敷料后,告知患者3 d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污染以及用力蹲起等动作,以防止出血。
ptca 过程

ptca 过程PTC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介入性心脏病学技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疾病。
它是通过在体表上插入一根导管,将其引导到冠状动脉中,然后使用特殊的导丝和球囊扩张器来扩张狭窄的血管,以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PTCA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导管插入、导丝引导、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
在PTCA过程开始之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感到舒适。
然后,医生会在患者的腿部或手臂上选择一个合适的血管作为导管插入点。
接下来,医生会在插入点处小切口,然后插入一根导管。
导管被逐渐推进到冠状动脉中,直到达到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位置。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使用X射线或导丝的辅助来确保准确引导导管到目标位置。
一旦导管到达了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位置,医生会通过导管引入一根导丝。
导丝会先穿过狭窄的血管,然后进入到冠状动脉的远端。
导丝的作用是为球囊扩张器提供支撑和引导。
然后,医生会将球囊扩张器沿着导丝推进到狭窄血管的位置。
一旦球囊扩张器位于目标位置,医生会通过充入液体来扩张球囊。
球囊扩张器的扩张力可以将狭窄的血管撑开,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扩张的过程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但是通常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扩张完成后,医生会将球囊缩回到导管中,并将导管和导丝一起拔出。
这个时候,血管已经恢复了正常的通畅度,但为了保持血管的开放,医生可能会在狭窄的血管内植入一个支架。
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结构,它可以保持血管的开放,防止再次狭窄。
支架植入通常会使用另外一根导丝来引导支架到目标位置,并使用特殊的装置将支架释放到血管内。
一旦支架放置好,导丝会被拔出,而支架会一直留在血管内,起到支撑血管的作用。
整个PTCA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到2小时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复杂性。
在PTCA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配合医生的操作。
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总的来说,PTC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心脏支架介绍
心脏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结构,用于支撑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壁,在血管内保持通畅,改善血液流通。
有哪些类型的支架
目前,常见的心脏支架类型包括药物洗脱支架、药物首次引导支架和生物激 活支架等,每种支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症。
支架放置的步骤
1
1. 导丝导航
使用导丝引导,将支架送达狭窄的冠状动脉段。
如何诊断冠心病
冠心病的诊断通常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判断冠状动 脉的狭窄程度及病变情况。
冠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
冠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和血管痉挛等,导致血液供应 不足,引发冠心病症状。
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是一项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使用X射线检查冠状动脉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 窄程度和位置,为后续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 绍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什么是冠脉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将特殊器械送入冠状动脉进行治疗的方法,用于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促进 血液流通。
冠心病介绍
冠心病是心脏供血不足所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等。它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导致心肌缺血的结果。
冠脉支架再狭窄的处理
支架再狭窄是指血管内支架的狭窄程度再次增加,影响血液流通。处理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术、药物治疗或再次 放置支架。
冠脉介入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
冠脉介入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心律失常、血管损伤等,尽 管风险存在,但在合适的情况下冠脉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5
1. 麻醉和准备
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并准备 好导管和介入器械。
冠心病 pci历史

冠心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7年,当时Gruentzig医生在瑞士苏黎世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这一手术开创了介入治疗的新纪元,让PCI手术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
PTCA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法,将带有球囊或其他各种治疗装置的导管经主动脉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利用加压充盈球囊的机械作用或其他物理作用,直接扩张或消融粥样硬化性的斑块,从而增大血管内径,改善心肌供血,最后达到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和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PCI治疗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以下是PCI治疗的一些关键时刻和发展阶段:1. 1977年至1992年:PTCA时代。
这个阶段的PCI治疗仅局限于单纯球囊扩张,但由于存在一些并发症,这种治疗方法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1992年至2000年:金属裸支架(BMS)时代。
在这个阶段,人们发明了金属裸支架,用于支撑血管并防止血管狭窄。
然而,这种支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支架血栓形成和再狭窄。
3. 2000年至2010年: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
为了解决金属裸支架时代的问题,药物洗脱支架被研发出来。
这种支架涂有一层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可以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
4. 2010年至今:生物可降解支架(BRS)时代。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研发可被人体自然降解的支架。
这种支架可以在完成支撑和抑制细胞增生的任务后逐渐被人体降解吸收,从而避免长期存在的并发症。
PCI治疗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得到了有效和安全的治疗。
如今,PCI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之一。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PCI治疗将继续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生机。
心脏支架材料比较

心脏支架材料比较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内狭窄甚至完全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据统计,现在接受PCI手术的患者中85%以上植入了支架。
选择合适的心脏支架植入患者血管已经成为保证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最重要的措施。
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显着、手术创伤小、技术容易推广等优点,是近30年发展最迅速的冠心病治疗技术,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流方法。
目前美国每年PCI治疗上百万例,中国达到33万例,中国每年仍然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
近30年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进步,心脏支架材料的应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PS)支架。
胀式GR批准。
但316LPS支架,20~30%具有更好的输送性能和更低的血管再狭窄率。
在金属裸支架时代,支架做得越光滑,越细致,金属覆盖越均匀,支架平均金属覆盖率越小,新生内膜增生就越小,支架再狭窄率也越小。
美敦力公司的Driver支架采用钴镍合金材料(合金牌号MP35N),佳腾公司的Vision支架采用钴铬合金材料(合金牌号L605),钴基合金具有更加优异的强度和X射线显影性,在支架丝网的厚度方面做到比不锈钢支架薄20%~30%,支架再狭窄率在金属裸支架里最低,达到15%左右,支架的输送能力也比不锈钢支架好。
波士顿科学公司最近也推出了铂铬合金材料的支架,在血管支撑强度和X射线显影性方面效果更好。
随着竞争的加剧,美国佳腾公司、美国美敦力AVE公司、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超过强生公司,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大器械供应商。
2心脏支架采用药物涂层材料的比较研究医学界和工程界在二十世纪末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借助在医药领域的强大实力,强生公司率先在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强生公司在其已上市的金属BX-velocity支架上涂覆雷帕霉素药物(Cypher支架)并且控制药物释放以抑制血管内平滑肌的增生和迁移,使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明显降低。
PTCA术患者的护理

PTCA术患者的护理自1977年Andreas Gruentzig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支架术过去仅适用于30%的病人,而现今已成为80%的病人的标准治疗措施.同时,也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相关的监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相关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定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将球囊到管沿主动脉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利用球囊扩张的机械作用直接扩张狭窄部位导致粥样硬化斑块撕裂,从而使狭窄管腔扩大,改善心急血供达到缓解症状和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目的。
冠状动脉支架术是将金属支架永久性的置放于冠状动脉病变处,支撑住血管壁,以保证冠状动脉管腔开放,减少PTCA术后残余狭窄,弹性回缩及血管再塑性,从而使在狭窄由30%—50%降低至10%-20%. 二、PTCA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球囊扩张导致斑块撕裂是PTCA的主要作用机制。
当球囊在动脉硬化狭窄节段加压扩张时,压力施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壁上。
随着球囊内压力的增加,斑块会在血管最薄弱处撕裂,这种撕裂可向下延伸至内弹力膜.由于撕裂部位的加宽和血管中膜及外膜被球囊扩张、伸展,可是狭窄动脉的管腔扩大。
在球囊扩张过程中,外膜逐渐丧失回缩能力,外径扩大,球囊抽瘪后斑块撕裂及中、外膜扩张得以维持。
由于矿长球囊的伸展和压迫,中膜细胞也可受损,有时外膜可呈轻度动脉瘤样扩张.关于撕裂的斑块的愈合过程,尚未完全明了.据动物试验及病理观察,在球囊扩张部位内皮细胞脱失,在修复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再生约需1周左右;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可向内膜迁移,从而使撕裂的斑块内膜得以修复。
三、适应症1.稳定性心绞痛和单支简单病变:PCI用于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可为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单个或多个病变,若事宜PCI预期成功率高,死亡率及致残率低,对不稳定心绞痛应尽量在症状控制后二周行PCI。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怎样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应该吃什么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减少心肌氧耗,使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新的平衡,尽最大努力挽救缺血心肌,减低病死率。
1.冠心病的药物治疗(1)硝酸酯类制剂:其有扩张静脉、舒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使心肌血液重分配,有利于缺血区心肌的灌注。
代表药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2)β受体阻滞药:可阻滞过多的儿茶酚胺兴奋β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及速度,减低血压,故而达到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此药还可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功能等,故是各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的常用药物。
同时β受体阻滞药是目前惟一比较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二级预防的药物,已证明β受体阻滞药使梗死后存活者的心脏病病死率、猝死率与再梗死发生率均降低。
(3)钙拮抗药:通过非竞争性地阻滞电压敏感的L型钙通道,使钙经细胞膜上的慢通道进入细胞内,即减少钙的内流,抑制钙通过心肌和平滑肌膜,从而减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效率;减轻心室负荷;直接对缺血心肌起保护作用。
同时此药可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的产生及释放等多种药理作用。
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
(4)调脂药、抗凝和抗血小板药:则从发病机制方面着手,达到减慢或减轻粥样硬化的发生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最终也是使心肌氧供增加。
(5)其他冠状动脉扩张药:如双密达莫、吗多明、尼可地尔等。
以上药物的具体应用剂量和方法详见各型冠心病的治疗。
2.冠心病的介入治疗(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 oplasty,PTCA )即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tient population Endpoints
一级终点: 6 个月内支架内 LL ,
二级终点: 6 个月再狭窄率, %DS, MLD, 靶向血管 MLD, %支 架内容积阻塞 二级临床终点: MACE (1 月,6 月,5 年), 6 个月 TLR, TVR, 健 康经济学
2
Sirolimus also reduces inflammatory cell activity in the vessel wall, which is a trigger fo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雷帕霉素如何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第一步:雷帕霉素扩散入平滑肌细胞
PTCA手术的发展及现状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始于1977年,是采用导管的方法, 解除冠状动脉的阻塞、消除冠脉狭窄、恢复冠状动脉 前向血流的治疗。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诞生以来,改 变了冠心病内科治疗的现状,发展极为迅猛,目前已 成为心血管病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治 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石之一。 现今每年全球约有170万例 PTCA 手术 PTCA手术量已超过冠脉搭桥术 介入治疗的目的 解除冠心病症状 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 避免外科冠脉搭桥术
restenosis in stent
2
(0.0) (2.5) (0.9) (22.0) (72.9)
RAVEL 试验
目的 试验设计 评价 CYPHER™对照 Bx Velocity™ 支架减少支架内 LL 的安全性和疗效性 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19 个中心 2 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 238 例患者 初发病变 (2.5–3.5 mm 直径, 18mm 长度) 6 个月内支架内管腔丢失
冠心 病介入治疗 与 PTCA
冠心病
冠心病市常见的、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 命性疾病之一。其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特 点为以下类型: 1、心绞痛 2、心肌梗塞 3、原发性心脏骤停(猝死) 4、缺血性心肌病 5、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PTCA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导管技术的不断 成熟,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突破了传统的 范围。目前已形成了一门以导管技术为基础, 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 介入性心脏病学。 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PTCA、冠脉内支 架、旋切术、旋膜术、激光成型术等,以PTCA 最为常见。
什么是PTCA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即PTCA(Pre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是采用经皮 穿刺技术将特殊的球囊扩张导管插入冠状动脉的 狭窄部位,加压充盈球囊以扩张狭窄部位,使血 管内直径增大,血流增加的心导管治疗技术。
雷帕霉素如何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第二步:雷帕霉素与FKBP结合形成雷帕霉素-FKBP 复合物
雷帕霉素如何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第三步:雷帕霉素-FKBP与TOR结合
雷帕霉素如何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第四步:
p27浓度升高,阻止 cyclin/CDK被激活,关闭 G1后期细胞进入复制周期
SIROLIMUS
PTCA支架
冠脉内支架术的适应症
1、用于PTCA术中急性闭塞并发症的处理 2、用于PTCA术后再狭窄的再次血管成型 术 3、用于冠状动脉血管成型术的初始介入治 疗技术
PCI
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 PTCA)与 冠脉内支架术(Stent)统称为PCI。 PCI的最大障碍---再狭窄
支架置入术发生再狭窄的危险 因素
Cypher支架的问世使介入心 脏病学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使PCI更趋完美。
谢谢大家!
1 年的随访证实Cypher优异,持久的临床功效
• 无再狭窄 • 无“catch up” 现象的临床证据 • 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 94% ,优于对照组的 71% (P < 0.0001)
• 首个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雷帕霉素释放支架持 久的,可预测的临床疗效和益处至一年 • 这一长期试验的数据增强此项突破性技术的信心
38 62 27
21
43 61 33
RAVEL 210天的MACE
Sirolimus N=120 (%) Control N=118 (%)
死亡 0 (0.0) (1.7) 心梗 Q波 2 (1.7) 0 非Q波 1 (0.8) 3 TLR-CABG 1 (0.8)* 1 TLR-PCI 0 (0.0) 26 MACE 116 (96.7) 86 * CABG for progression ostial LAD/LM, no
冠脉内支架术(Stent)
血管的弹性回缩增加了PTCA术后的 残留狭窄,又成为术后在狭在的机理之 一。血管的急性闭塞和内膜撕裂可导致 PTCA的失败。因此,近年来发展了冠状 动脉内支架术,用金属支架植入狭窄或 阻塞的血管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支架术的原理
冠脉内支架是利用金属支架的柔软 性、生物相容性、伸扩性等性能,在 PTCA的基础上植入到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的部位,支撑血管,使血管保持一定的 内径,血液才能顺利通过。
提供宽广的既有效又安全的剂量范围
双重作用机制
减少炎症细胞活性,靶向作用于增生的平滑肌细胞
3
细胞周期抑制剂
阻断细胞的增生,但不杀伤细胞
双重作用机制
通过靶向作用,阻止细胞增生,并抑制炎症细胞反应
The dual action of cytostatic sirolimus provides dual benefits
动脉受损
I炎症
2
1
1.
1
Sirolimus stops the proliferation of smooth muscle cells by interrupting the cell cycle at the G1 stage, producing a safe, cytostatic effect which allows cells to remain viable and return to resting state or G0
Topcoat (TC) Stent
Fractional Release
Basecoat
100% 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
Basecoat = 聚合物+雷帕霉素 Topcoat = 弥散屏障
+
Days
CYPHER™ 支架
BX支架
雷帕霉素
最优的支架支撑力和 金属覆盖率
因素 患者危险因素 特殊因素 糖尿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血脂 男性
导致再狭窄的病理原因
Large role in development of restenosis after POBA, but minimal role after stenting
新内膜增生
动脉血管损伤的愈合 反应 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 最重要原因
产品特点
血栓
双重作用机制
降低炎性细胞活性并靶向针对增生的细胞
动脉损伤 炎性细胞
X
受体激活
FKBP
平滑肌
X TOR
细胞周期
Sirolimus
优势
允许正常的内皮化 影响生长因子传递,从而影响最终通道 不影响或杀伤血管壁内的静息细胞
益处
高效调节内膜增生,从而减少管腔丢失和再狭窄
控释机制
雷帕霉素 通过联结于支架上非腐蚀性装置,在30-40天内控制释放, 这段时间 正好覆盖平滑肌细胞增生反应的时段. 组成
PTCA手术的器械
球囊Baloon
数字剪影机DSA 导管
PTCA手术的主要步骤
1、股动脉穿刺 2、送入导引导管 3、进行冠脉造影 4、送入导引导管、导引钢丝 5、插入球囊、进行球囊扩张
PTCA的适应症
1、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2、变异型心绞痛 3、急性心肌梗塞的PTCA 4、高危性PTCA(心室功能明显受损病人) 5、冠脉搭桥术后心绞痛 6、高龄心绞痛患者
新内膜增生的过程
1. 2. 3.
新型创新的介入治疗方法
雷帕霉素
药物
内膜增生
理想药物
聚合物
聚合物
最理想的释放系统
回缩和重塑
支架
Bx 支架
封闭单元式设计
SIROLIMUS: The ideal drug for the problem of restenosis
3 个独特的产品特性
1
2
宽广的治疗窗
Authors: J. Fajadet, M. Perin, E. Ban Hayashi, A. Colombo, G. Schuler, P. Barragan, C. Bode, J.E. Sousa, M.C. Morice, P.W. Serruys
RAVEL 研究
Objective Design 评价 CYPHER™对照 Bx Velocity™ 支架减少支架内 LL 的安 全性和疗效性 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19 个中心 2 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 238 例患者 初发病变 (2.5–3.5 mm 直径, 18 mm 长度)
独特机制抗平滑肌 细胞增生
封闭单元式设计提供了完美的覆盖率和更均衡的药物输送
RAVEL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study with the Sirolimus-eluting Bx VElocity™ balloon expandable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 novo nativ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