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合集下载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是使人逐渐适应社会性,从而使他们成为通情达理,忠厚而有德行的人。

”他提出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包括:
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鼓励孩子发现事物的真实性,帮助他们
利用所有可以使用的信息思考和行动。

二、让孩子有冒险的欲望:鼓励孩子做改变,克服挫折,获得成功。

支持他们主动参与,敢于探索,做出来创新的尝试,不断探索发现未
知的世界。

三、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想出来的新点子,不轻视他们,可以适当给予表扬。

四、教会孩子识别并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思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发展对排
除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孩子思考社会问题:让孩子思考社会问题,不害怕提出疑问
和异议,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好奇心,学会采
取行动,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鼓励孩子参与创新活动:通过参加创新活动,让孩子学会探索新
领域,向更宽阔的创新范畴靠拢,学习怎样将创新与老本行结合起来,以便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新的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提出的这六大解放,可以为孩子更有效地释放创造力,提高孩
子的创新思维,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取这样的方式培养
孩子,不仅能够让他们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性,也可以
激发孩子发现世界的好奇心并向挑战更大,朝着更高更远的地方探索。

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养出聪明孩子,像呼吸一样简单!

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养出聪明孩子,像呼吸一样简单!

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养出聪明孩子,像呼吸一样简单!带孩子在公园或游乐场玩儿,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太脏!不能摸!”“这个滑梯太高,不能滑!”“一块破石头有什么好玩儿的!”“看你玩儿的,一身土,走,回家洗澡!”“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儿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在旁边说,“没事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尽情地玩儿吧!”真的,不要再干涉孩子的自由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孩子的聪明才智从哪里来?除却先天的因素,后天的培养很重要!!而孩子们需要通过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来学习的,如果我们处处限制孩子,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那么孩子将会失去很多促进大脑发育的机会。

所以,要想培养聪明的孩子,妈妈们一定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解放他们吧!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能思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

比如,我的孩子看到一只小鸟,问我:“妈妈,为什么小鸟会飞?”我们不会直接告诉他,“因为小鸟有翅膀!”我会引导他动脑筋,“你觉得呢?”孩子开始思考,“小鸟跟人不一样!”我再问,“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他们没有手!”“还有呢?”“他们有羽毛,哦,我知道了,他们的羽毛这样一扇一扇,就飞走了!”瞧!解放大脑就这么简单。

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动手能力。

我家孩子每次我摘菜,他就过来凑热闹。

这个时候,我不会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说!”我会高兴地告诉他,“我家豆豆长大了,可以学习摘菜了,来,你拿一根试试!”他就会非常开心地拿起菜,先观察我怎么做,然后自己再试着做。

如果直接拒绝他,不但会扼杀他的好奇心,还会因此让他少了一次锻炼手部肌肉力量的机会。

孩子通过自己的小手触摸,菜的形状,颜色,手抓握不同的菜需要不同的肌肉力量…手眼的协调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扫地,擦桌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所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们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解放儿童天性心得体会

解放儿童天性心得体会

解放儿童天性心得体会解放儿童天性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让孩子们享受自由、快乐的童年,开发他们的天性。

通过解放儿童天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在我与孩子们共同探索解放儿童天性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体会。

首先,解放儿童天性让孩子们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孩子们常常需要遵循成人的规则和要求,忍受大量的功课和考试的压力。

而通过解放儿童天性,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节奏来学习。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玩具和书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进行探索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天赋和才能,这带给他们无尽快乐和满足感。

其次,解放儿童天性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孩子们天生具有好奇心,乐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而解放儿童天性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有一次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关于世界文化的任务,然而他们却自己组织起了一个科学实验的小组,并对物质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思维火花。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看到了解放儿童天性对于培养孩子们创造力的重要性。

最后,解放儿童天性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在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常常被动的接受知识和观念,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解放儿童天性让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我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挑战,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看到孩子们逐渐变得更加自信,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通过与孩子们共同体验解放儿童天性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让孩子们享受自由、快乐的童年,并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这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解放孩子的潜能读后感

解放孩子的潜能读后感

解放孩子的潜能读后感《解放孩子的潜能》读后感。

《解放孩子的潜能》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鲍姆博格所著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为自信、独立、有创造力的个体。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不禁感慨万千。

首先,书中强调了家长和老师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引导者。

其次,书中提到了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作者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而这些潜能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和发展。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断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由发展。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快乐和自信。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作者认为,现代社会对于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这一观点让我深有共鸣,也让我更加重视孩子的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培养,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出色。

总的来说,读完《解放孩子的潜能》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刻理解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希望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出色。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爱与成长的启示录。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小学开始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小学开始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小学开始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创造力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
一项能力。

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更能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目标。

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庭
中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创意游戏、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例如,可以在家里
搭建一个小小实验室,让孩子亲身参与其中,培养他们探索、发现、
创造的能力。

其次,学校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教育者在课堂上应该
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单纯灌输知识。

学校可以通
过开设手工课、美术课、音乐课等课程,让学生有更多发挥和展示自
己的机会。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创意比赛、科技竞赛等活动,激
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社会也可以为孩子的创造力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家庭和
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进行对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者企业进行创造
力培训。

同时,可以参加一些艺术展览、科技展示等活动,让孩子在
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小
学开始,给孩子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尊重个性的环境,从而引导他们
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试解读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创造力

试解读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创造力

试解读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创造力引言:创造力,自由带来的芬芳!曾经有谁说过: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是的,自由像是玫瑰的芬芳,淡到只有你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到她沁人的芬芳!而创造力就是这段香气,这样的香气能让生命的智慧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是的,通过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重点强调解放儿童创造力了。

为什么是解放,而不是挖掘?为什么是儿童,而不是人类?这样的疑问我相信只有追溯到那旧中国旧社会才能说清楚吧!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因此他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五大解放。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头脑,简单的来说就是思维的创造力,陶行知把解放头脑放在第一位也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了。

旧中国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不管你出生时的脑袋是方的还是圆的,在你生命结束之际你会发现,别人的脑袋是什么样你的脑袋就是什么样。

这也只是个具体的比喻,试看那时及那时以前的大部分的孩子,何来创造力可言?孩子的创造力早已被封建迷信、成见所束缚。

知识之岛再大,没有了创造力,他也就是一个荒岛,毫无生机的荒岛罢了。

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以后的教育身上,这就是那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所做的一个梦,陶行知的开辟幼稚园新大陆的思想、鲁迅的救救孩子的呐喊等等。

今天我们看着天真烂漫的孩子,还忍心给他们套上枷锁吗?解放小孩子的双手劳动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活动,现在的我们似乎在扼杀它的积极性,孩子们需要劳动,需要动手,他们天生喜欢摆弄他们的双手。

陶行知说如果我们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大脑的活动,那我们费尽全力去解放头脑又有什么意义呢?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那他们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这是林格伦告诉我们的,对此我也是十分赞同的,为了孩子的创造力不被抹杀掉,我们是不是应该收起我们的教鞭或是戒尺呢?家长们是不是应该放弃你们所谓的疼爱和保护呢?让孩子自己去挖掘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艰辛,那样他们可能会更加幸福!解放孩子的嘴相信好奇心永远是创造力的根源,好奇的目光能够看到这世界他想看到的东西。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学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教育方法,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一,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发挥儿童的创造精神。

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所以,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他提出要引导人去做,引导人去想,引导人产生新的价值的,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新的教科书来。

教学中,育才学校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因材施教。

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了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撕掉束缚儿童创造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的层层裹头布,让儿童去想、去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眼睛,不要让儿童“带上封建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

教育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大自然界、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解放儿童的嘴,陶行知认为“儿童应当有言论自由,有话直接和先生说,而且高兴和心甘情愿和先生说。

首先先生知道儿童们的一切痛苦”。

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1924年,他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发明创造的起点就是问;解放儿童的空间,因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鸟笼式的学校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解放身心创造无限——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浅见

解放身心创造无限——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浅见

[ 关键词】 创造力; 语文教育; 解放学生 中图分类 号 : H 1 9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1 1 — 0 1 6 8 — 0 1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 ,积极 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 、 乐于研究 、 勤于思考 、 善于创造” 。这 与陶 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 “ 解放儿童创造力” 是不谋而合 的。
用, 你能结合 自己的设计接着往下写一写吗?
生: ( 自豪地 ) 能!
歌》 中的一句话来说 , 就是 “ 让思想冲破牢笼 !” “ 让思想 冲破
牢 笼” , 并非放纵 学生胡思乱 想 , 以偏 激为深刻 , 以逆反为新
师: 请 你 用“ 有 的……有 的……还有的 ……” 往 下写 , 如 果有 困难, 可以四人 小组 交流一下课 前搜 集的资料。
力必须从小抓起 。笔者在语文教育中运用 陶行知创新教育思 想促进儿童 的创造力发展方面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


解 放 孩 子 的 头脑
如教学《 水上飞机》 时, 老师为了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 , 填
补空 白, 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设计出各种各样 的水上飞机。 师: 同学们 , 水上飞机有很 多兄弟。请你们默读第七 自然
生: 海上战斗机 , 因为它可以随时起飞 , 参加 战斗。
生: 海 上运 输 机 , 因 为 它可 以 为航 行 的船 只输 送 物 资 。 生: 海 上灭 火机 , 因 为 它能 扑 灭 森 林 大 火 。
造 自由、 愉快 的心理空 间, 能够使儿童的心情轻松愉快 , 无压
抑感 , 使他们 在与周 围环境 的不断交互作用 中 , 容易形 成创 新意识。过 多的行为规范和指责 , 不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热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摘要:“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

”这是40年代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主张,在今时今日还是如此之重要,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六解放;信息技术;创造;自主
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化,知识以爆炸性的方式在积累,而现代人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教育呢?有没有跟着时代在进行有效的变化呢?这不由得让
我想起了陶行知老先生的“六解放”。

“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

”时至今日它还是如此之重要,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陶行知老先生的“六解放”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源泉,在新形势下它的内涵更加丰富。

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有几年,我肤浅地谈一点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拓展思维,使其能思考
“人生两件宝,双手与大脑”,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人的头脑是指挥中心,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无不有头脑的思考、
决定和参与。

可总是有不少学生在第二周来上课时,前一节课的知识又都不会了。

我想这中间少了对孩子思维的培养。

如“保存文件”这一课,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用演示的方法来教学,当时会有一半的学生在老师教第一遍时就会了,再演示一遍大部分学生也会了,可过一两周就会有很多学生忘记怎么操作了。

我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顺序改变了一下,先把保存好的文件给学生看,再问“我刚才做的文件怎么就存到这儿来了呢?有同学会吗?”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比一比,看谁能想出办法来。

有的学生就会认真地看书上的操作步骤,有会的学生会教同一组不会的。

总之,这时学生都会努力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上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这一问题也会记得很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那么不仅可以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经历的这一过程在他们内部所引起的反应,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开来。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自主实践,使其能创造
勤于动手对于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

就信息技术课本身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科。

但要解放孩子的双手,一方面教师不能夸夸其谈,而耽误了学生动手的机会。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可阻止学生自主动手的冲动。

我在教学中总是发现有很多学生,在
老师讲课的时候,等不及老师讲完就想动手操作。

还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偷偷地进行与老师讲课无关的操作。

可其实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出于对某些知识的好奇,他们有想了解的冲动。

而这种冲动不正是学生对探索新知最原始的动力吗?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阻止,应该去正确地引导。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只是要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要学会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知识,并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搜集、加工,要消化、吸收,开阔视野,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学会观察,使其能创新
观察力是创新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微软中的软件,如,微软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特别是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中的几个软件,如word,powerpoint等,它们的菜单、工具栏,还有很多的操作都是相同的步骤与方法,并且它们的界面也是很相似的。

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其能举一反三,就能削减我们讲课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动手操作上,那对我们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解决一个问题,绝不是只有一种方法。

解放学生的眼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在教师用一种方法教学后,能够自己创新用另外一种或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以至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解放孩子的嘴,建开放型课堂,使其能交流
开放型的课堂更需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向实践开放,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质疑开放,要关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在信息技术课上,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好多教师总是有点反对的,觉得那样的课堂显得很乱。

其实这个时候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学生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融于生活,使其能拓展天地
时间与空间对于学生本应是最充足的。

而现在的学生最不充足的就是时间与空间。

我们要把本就属于学生的还给他们,使他们能在走出校门时融于现时的社会与生活。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我每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是属于学生的。

在这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所有的空间也是属于学生的,在学生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剩下的时间与空间是学生自主安排的。

在一些课上,教学要贴近生活。

其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六解放”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有机整体,不可孤立,而应综合运用,交互整合,才能彻底解放学生,发展其创造能力。

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