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俯:血管穿刺术).
留置针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

留置针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使用在小动物临床治疗中。
留置针是用软质聚氨酯塑料导管和钢针制成,生物相容性高。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软管留在静脉内,导管在血管内成漂浮状态,不会对血管造成影响。
留置针一般可以留置3-4天,因此减少了反复穿刺对小动物血管的不利影响。
由于留在静脉血管中的导管是软管,不会像钢针会刺破血管,从而很少发生药物外渗,减少了小动物在输液过程中的惊恐感,也保证了抢救和治疗小动物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下留置针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
01输注静脉的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宜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清晰易见、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静脉。
小动物常用的穿刺静脉有:头静脉、外侧隐静脉、内侧隐静脉、趾背侧总静脉、颈静脉等。
02输注前准备(1)操作者应着装整洁,手臂清洁,戴口罩。
(2)操作者应主动向小动物主人询问小动物的年龄、病情、心肺功能、过敏史等。
(3)用品准备:基础消毒盘、一次性无菌输液器及输液针头、药液、垫巾、止血带、胶布、瓶套、输液架等;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1套;封管需另备5ml 注射器1支、1.25万IU肝素钠1支及生理盐水、敷贴及弹力绷带、胶布2条。
(4)输液室应选择环境安静、整洁、宽敞房间,光线适宜,符合无菌要求。
03留置针操作步骤(1)检查准备的用品是否齐全,确定穿刺部位。
(2)连接、排气,检查药液并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排尽输液器内空气。
部分打开留置针外包装,显露肝素帽,插入头皮针至斜面进入肝素帽,排尽肝素帽和留置针内空气,关闭调节器,将头皮针插至根部,挂妥。
(3)选择合适静脉,将针刺部位皮肤常规剪毛、消毒后扎止血带,消毒待干,在纸质胶布上注明置管日期和时间。
(4)转松针芯,去除肝素帽,检查针尖和外套管尖端是否完好。
转动针芯以松解针芯和外套管,并使针尖斜面向上,再次排气。
(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于静脉上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缓缓地直刺静脉,见回血后以5°-10°角推进0.2cm左右。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一、工作目标: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操作要点1、评估和观察要点: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②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2、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闭及护理。
5、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签名.6、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7、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8、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9、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10、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三、标准1、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五、注意事项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留置针使用说明书

留置针使用说明书留置针的使用说明书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产品描述•留置针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在患者体内建立并保持静脉通路,以便进行输液、采血等治疗操作。
•留置针通常由针管、针座、导管和保护套等部分组成。
二、使用前准备1.检查留置针包装是否完好,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准备所需的消毒用品,如酒精棉球、碘伏等。
3.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如手背、前臂等。
4.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消除紧张情绪。
三、操作步骤1.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2.打开留置针包装,取出留置针。
3.消毒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操作。
4.握住留置针的针座部分,以合适的角度刺入静脉。
5.当见到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继续推进导管。
6.撤出针管,仅留下导管在静脉内。
7.用无菌敷料固定导管,确保留置针稳固。
四、使用注意事项1.留置针的使用应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2.在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
3.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使用3-5天后更换新的留置针。
4.在留置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穿刺肢体,以防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5.若发现留置针有堵塞、脱落或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疗帮助。
五、维护与保养1.在使用留置针期间,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
2.保持留置针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
3.在更换敷料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留置针使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六、禁忌症与并发症1.禁忌症:对留置针材料过敏的患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破损或感染的患者等应禁止使用留置针。
2.并发症:使用留置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局部感染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寻求医疗帮助。
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是用于推注药物、输血、静脉补液等治疗或检查目的的一
种常见医疗操作方法。
它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照顾,但同
时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以下是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了解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使用方法:患者应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
留置针的目的和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对于自身情况和目的不清楚的患者,
应主动询问医生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2.保持勤洗手习惯:勤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使用静脉留
置针后,患者应加强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以减少潜在的细菌感染风险。
4.注意饮食卫生:患者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
入脏污食物和过多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肠反应等不适症状。
5.避免碰湿留置针:患者在洗澡、洗手等活动时应尽量避免碰湿留置针,以免导致导管污染或感染。
6.遵守活动限制: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
者活动限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防止活动过度导致留置针脱落或移位。
8.注意静脉留置针的泄漏:在药物推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是否出现
静脉留置针漏药的情况,如果出现泄漏,应及时停止推药并告知医生。
9.避免因受凉而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静脉留置针堵塞会导致治疗无
法正常进行,患者应尽量避免受凉,以减少留置针堵塞的风险。
10.不要随意拔除留置针:患者不应随意拔除静脉留置针,应在医生
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留置针的拔除。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 ,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 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 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正确的穿刺: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 血带,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皮肤2次,直径8cm, 左右松动留置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 柄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续进2-3mm 后退针芯少许,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松 开止血带,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 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输液器一端与肝素帽连 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观察局部有无漏输 液是否通畅。
肥胖患者穿刺技巧
在扎上止血带后,嘱病人反复握拳松手3-4次,或 者拍打注射部位3-4次,还可以用大拇指按压静脉 2-3次,如果暴露还是不明显,可用右手食指沿解剖
位触摸,静脉的感觉柔软且富有弹性,并呈条索状。 触摸好后稍做痕迹,即可穿刺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皮下血肿 2液体渗漏 3导管赌赛 4静脉炎 5静脉血栓 6感染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皮下血肿 原因:1.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
2.技术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 容易使置管针穿过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3.拔针时按压不正确。 措施: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拔针时正
骨五科:焦莹莹
什么是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针 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 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 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 种输液工具。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1.准备工作:-洗手,并带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检查准备好的器材,包括留置针、消毒剂、皮肤贴、输液管等。
2.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自己,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
-询问患者有无静脉留置的禁忌症,如静脉血栓、静脉炎等。
3.定位静脉:-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选择手背、前臂或手臂等地方。
-用肉眼观察、触摸或使用探针等方法进行初步定位。
-确认静脉位置后,用手指或皮肤贴固定在静脉上。
4.消毒皮肤:-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静脉留置区域进行消毒,按照规定的消毒时间和方法操作。
-注意消毒范围,确保周围皮肤也得到适当的消毒。
5.静脉穿刺:-使用注射器,按照适当角度和深度将留置针插入静脉。
-注意插入的速度和力度,以免损伤血管壁。
-观察是否有血液回流,确认留置针已成功插入静脉。
6.固定留置针:-使用透明敷料或皮肤贴,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
-注意不要将留置针固定太紧或太松,以免引起不适或意外脱落。
7.核对留置针:-核对留置针的位置和连接的输液管是否正确。
-确认留置针无移位、漏液等情况。
8.教育患者:-向患者解释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患者遵守医嘱,保持留置针及周围皮肤的干净卫生。
9.记录相关信息:-记录留置针的插入时间、位置、次数等相关信息。
-记录是否有异常情况或不适,如出血、疼痛等。
10.定期检查留置针:-定期巡视留置针的情况,观察是否有漏液、感染等情况。
-保持留置针通畅,及时处理堵塞或感染等问题。
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

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
留置针是一种在血管内插入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或给药等操作。
以下是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步骤:
留置针操作方法:
1. 设备准备:准备好留置针、适当尺寸的导管和穿刺针、消毒液、无菌手套、无菌巾等。
2. 消毒准备:将留置针的连接部分(近导管的部分)用适当的消毒液擦拭,同时将留置针周围清洁消毒。
3. 穿刺操作:戴上无菌手套,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用穿刺针穿刺进入静脉或动脉,保持穿刺针稳定。
4. 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穿刺针内,同时慢慢将穿刺针拔出,使导管留在血管内。
5. 固定导管: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导管的移动。
6. 连接设备:连接留置针和输液、输血或给药设备,确保连接处无泄漏。
留置针护理:
1.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 保持留置针的通畅:确保留置针通畅,如遇到阻塞或困难插入,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3. 保持留置针周围清洁干燥:每日清洁留置针周围皮肤,用清水轻轻擦拭并保
持干燥,避免感染。
4. 定期更换留置针:根据医嘱及留置针的情况,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滞留时间过长导致感染。
5. 建立和维护合理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制定适当的护理计划,包括留置针插入部位的观察和护理、留置针使用期间的降低感染风险的护理等。
以上是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步骤,操作时请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医护人员的指导,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留置针是一种用于长期或临时留置在人体内部的医疗器械。
它常被用于输液、输血、药物输送、化疗、血透等治疗过程中,以便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治疗和监测。
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将给出留置针操作的概述,以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我们将着重介绍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和操作步骤。
这些步骤将从准备留置针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开始,然后详细说明操作的具体步骤。
除了操作方法,我们还将重点关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是指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这些包括消毒和洁净操作、穿戴手套和口罩、合理安排工作环境等。
术后护理是指在留置针安装完成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护理留置针和患者。
这方面的细节包括定期更换留置针、保持留置部位的清洁和干燥等。
最后,在文章结尾的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出对留置针操作的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将涉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规范、设备的选择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这将为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份有关留置针操作的实用指南,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阐述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正文2.1 留置针的操作方法2.1.1 准备工作2.1.2 操作步骤2.2 留置针的注意事项2.2.1 安全注意事项2.2.2 术后护理3.结论3.1 总结3.2 对留置针操作的建议在正文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留置针的操作方法。
其中,准备工作部分会讲述在进行留置针操作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例如准备工具和材料、检查设备的安全性等。
接着,操作步骤部分会逐步介绍留置针的具体操作流程,并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说明。
紧接着,文章会进入留置针的注意事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