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合集下载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健康的成长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而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家庭教育的责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起着引路人的作用,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父母要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与尊重,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馨与快乐。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情感表达给予理解和认可,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来与孩子相处,进而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成长。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学习环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条件。

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孩子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引导和教育,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勇敢探索,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品行修养。

孩子的品行修养对其在社会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给孩子德行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

父母还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和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孩子明确做人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父母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增强孩子的心理抵抗力,引导孩子正确的应对压力和困难。

幼儿启蒙父母如何成为最好的引路人

幼儿启蒙父母如何成为最好的引路人

幼儿启蒙父母如何成为最好的引路人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幼儿启蒙阶段成为最好的引路人,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1.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和品德修养,做孩子的良好榜样。

只有自己做到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3. 注重情感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基础。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 合理安排教育资源父母要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等方面。

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灵和智力上的培养。

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爱好的启蒙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5.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潜能。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强加自己的期望和意愿。

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启蒙教育,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

6.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在启蒙阶段,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指导和支持,还要适度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

让孩子学会自我探索、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为将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7.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除了智力上的启蒙教育,父母还需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结构,并定期进行体检。

同时,也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结语作为幼儿启蒙阶段最重要的引路人,父母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家长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的言传身教、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培养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促进情感沟通三个方面探讨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财富。

而家长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应该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起到榜样和引导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日常生活习惯。

孩子往往通过模仿来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正直、守时、勤劳等良好行为习惯都应该是父母的表率。

其次,家长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

培养习惯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需要家长的持续引导和教育。

最后,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有着良好环境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家长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承担着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人生选择,因此家长应该注重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家长要有明确的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始终如一地贯彻于生活中。

孩子是敏感的观察者,他们会通过家长的言行来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教育孩子应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最后,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成功观。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避免盲目跟风和迷失方向。

三、促进情感沟通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坚实基石。

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首先,家长应该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

家庭应该是孩子信任和放松的避风港,而不是束缚和压抑的囚笼。

其次,家长应该提供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幼儿教师的师德演讲: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幼儿教师的师德演讲: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幼儿教师的师德演讲: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而要完成这个使命,我们需要拥有一颗愿意倾听孩子心声的心。

一、蹲下来,才能看见孩子的世界我们都知道,孩子和成人的视角是不同的。

我们站在成人的世界里,往往无法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而当我们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角落里哭泣,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他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我,说:“老师,我的玩具找不到了。

”那一刻,我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失去玩具就是天大的事。

于是,我蹲下来,和他一起寻找,在他的书包里找到了那个玩具。

当他破涕为笑时,我知道,我已经进入了他的世界。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孩子的心声,往往隐藏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倾听,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小女孩告诉我:“老师,我觉得你不喜欢我。

”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我一直认为我对每个孩子都很好。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原来是我有一次在批评她的时候,语气过于严厉。

我立刻向她道歉,并告诉她:“老师很喜欢你,只是希望你能做得更好。

”从那以后,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用心去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

三、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引导他们成长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引导。

只有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有一次,我在户外活动时,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欺负一个小女孩。

我走过去,蹲下来,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小男孩告诉我:“老师,她抢我的玩具。

”我问他:“那你为什么不能和她分享呢?”他低下了头,说:“我不想。

”我告诉他:“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会分享,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经过一番沟通,小男孩最终同意和小女孩分享玩具,他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教孩子们知识,更是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

只有真正明白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情绪,行为和需求都是不同的。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和需要。

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因为太小太幼稚而表达不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意愿。

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嘲笑或是认为对方不会听懂而选择保持沉默。

这时候,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孩子们觉得在教室里是一个安全的环境。

我们可以在教室中摆放各种温馨的装饰品,让孩子们感到温暖。

当孩子们需要倾诉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聆听,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来促进孩子们表达自己。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贴纸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感受。

当孩子们在教室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心声。

我们可以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的建议和反馈,以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引导。

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了解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教育经验,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当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需要展示出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理解,并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也需要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指导,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给予他们合适的回馈和支持。

我们更需要将这种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们感到我们真正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孩子们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情感和问题。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担当着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他们不仅是孩子的亲人,更是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的言传身教、情感陪伴和学习辅导,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语言和行为榜样。

孩子从小就在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语言和行为。

如果家长以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生活,孩子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反,如果家长以消极懒散、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生活,孩子可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个好的榜样。

其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情感陪伴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惑和挑战,他们需要家长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理解。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要与他们一同面对,给予鼓励和支持。

只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辅导者。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应该扮演好辅导的角色。

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和工具。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并鼓励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综上所述,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言传身教、情感陪伴和学习辅导,家长可以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为孩子做出更好的示范和引导。

只有家长与孩子真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金句

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金句

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金句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不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启示。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关于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的金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 陪伴是最长情的陪伴。

家长应该时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2. 教育不仅是给与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追求学业成绩。

3. 言传身教,言重于教。

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应该做孩子的榜样,教会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学会倾听,不要只关注自己的声音。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惑。

5.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他们发展特长,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6. 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决策,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而不是一味地指导和干涉。

7. 错误和失败是成长的机会,不要过分保护孩子。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面对挑战。

8.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但也要适当的约束和引导。

家长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又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

9. 学会赞美和鼓励,不要过分批评和指责。

家长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而不是过分批评和指责。

10.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不要过分追求结果,而是注重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

11. 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不要试图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以上金句能够对家长们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做孩子情绪的引路人感悟

做孩子情绪的引路人感悟

做孩子情绪的引路人感悟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起伏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成为孩子情绪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下面我想分享一些我作为孩子情绪的引路人的感悟。

二、倾听与陪伴孩子的情绪需要被倾听和理解。

当他们陷入情绪困惑、焦虑或愤怒时,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要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不打断、不评判,只是默默地陪伴在他们身边。

这样的陪伴和倾听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和被重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三、情绪识别与表达孩子需要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情绪,如开心、生气、难过等,并教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这些情绪。

例如,当孩子因为一件事情感到生气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用言语或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是采取攻击或冲动的行为。

四、情绪管理与调适孩子需要学会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教导他们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数数、运动等,帮助他们平复内心的激动和紧张。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适方式,如听音乐、阅读、写日记等,让他们找到发泄和宣泄情绪的途径。

五、情绪教育与激励孩子需要情绪教育和激励。

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教导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情绪问题。

例如,当孩子因为一次失败而感到沮丧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失败是成长的机会,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予孩子积极的激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六、情绪的力量与价值孩子需要认识到情绪的力量和价值。

我们可以向他们传递正面的情绪信息,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幸福和爱的力量。

同时,我们还要教导孩子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如挫折和失望,让他们明白这些负面情绪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它们所束缚。

七、结语作为孩子情绪的引路人,我们要以理解、关爱和尊重的态度去引导孩子的情绪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是一名母亲,又是一名幼教人。

常有人说:“你是干幼教的,教育的孩子一定成才。

”我在微笑之余,心中却总有一种莫名的小压力。

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去培养他,能够确认的就是:我要倾听孩子心声,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和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儿子比较胆小,总怕摔了自己,遇到一些危险性动作,不用我们大人说,自己便“知难而退”了。

这一点曾经让我觉得庆幸,孩子会“保护自己”,可渐渐地,我感觉到儿子在动作发展上有些缓慢。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1.循序渐进,练习基本动作。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娘俩去附近小公园“走平衡”。

小公园周边的马路牙子,变成“小桥”或者“高速公路”,我俩一前一后,一步一步“走平衡”。

刚开始,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往前走;慢慢地,儿子牵着我往前走;再后来,他只抓住我的一根手指头向前走;最后,儿子独自在上面“开汽车”,走得轻松又自如……
2.引导兴趣.加强体育锻炼。

我的做法是尊重鼓励、激发兴趣。

去年,儿子班有四五个小朋友都学了轮滑,我带着他去看伙伴们的学习,可是他说啥也不学。

我和孩子他爸尊重了儿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坚持每天打球、跑步。

今年,在选择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我征求儿子的意见:“兴趣小组有美术、电子琴、舞蹈、轮滑。

你自己想一想,喜欢学什么?”儿子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最后说:“我学轮滑吧!”我说:“你怕不怕辛苦?”儿子说:“妈妈,你不是说,要不怕辛苦、坚持不懈吗?”儿子终于爱上了轮滑,坚持不懈地锻炼,在家里也常主动要求再练一会儿。

3.正确示范,确保均衡营养。

现在的孩子大多挑食、偏食,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这是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而改掉或减轻的。

刚上小班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便说:“菠菜真好吃,吃了可以变成大力士。

”有一次吃胡萝卜,我见儿子不愿吃,便说:“胡萝卜真好吃,怪不得小兔喜欢吃呢,我也喜欢,吃了还会让眼睛更亮!”我这么一说,儿子便吃了,吃完了还问我:“妈妈,你看我的眼睛亮不亮?”在我的示范和鼓励下,儿子渐渐地不挑食了,窝头、野菜什么都吃,这保证了儿子的营养均衡。

给孩子一定的自我空间.把他引上“热爱学习之路”
生活即教育,对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和环境空间的影响尤其重要。

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非常重视在家庭的环境布置中为孩子营造有益的空间,让孩子自然地处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中。

1.音乐熏陶。

我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儿子也是,很小的时候我便给儿子准备了一个录音机,放在他经常玩耍的地方。

两岁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放音乐了,而且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又唱又舞。

我们一家人很认真地看他表演,我也时不时陪他一起表演。

每当我弹琴的时侯,儿子就会专注地在旁边听,我问他是否想学琴的时候。

儿子却总是摇头说:“我觉得太难了。

”虽然我从小就有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但我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熏陶,让儿子喜欢上了音乐,这已足够。

2.自食其力。

让孩子“自食其力”,将来孩子在社会上才能成长得更好。

虽然婆婆对他比较溺爱,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已达成了共识,从儿子两岁多就开始
锻炼他自己动手做事了。

只要是儿子喜欢干的事情,我都会让他试一试.现在我和老公的袜子儿子都能帮着洗了。

他自己的学习桌、玩耍区域,我也经常鼓励他自己整理。

当然,他有时也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会说:“妈妈,我不想干了。

”我便会走到他身边鼓励他:“我们一起整理好不好?”这时儿子便会笑着说:“我们两个人会干得又快又干净……”
3.潜移默化。

婆婆常责怪我没有教孩子学算术,我则认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

有一次我试探儿子,问他:“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你说有几只啊?”儿子眨巴着眼睛说:“有5只。

”类似这样的小题目,我像讲故事一样问儿子,儿子也很起劲地模仿着出题反问我,婆婆在旁边看到了,高兴得很:“看来有些东西不用刻意教,也能会。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给儿子准备了很多积木、玩具放到他的小区域内,还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贴在墙上,孩子也许就是在玩积木、玩玩具的时候自己学到了这些吧。

有一次儿子和他爸爸去吃油条,吃完了儿子说:“爸爸,你买了10根油条,你吃了6根,我吃了4根,我比你少吃了2根,你再给我买2根,咱再走吧!”瞧,生活中,儿子很会算账呢!
给孩子一颗“博爱”的心,引导孩子走上“热爱生活之路”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我的结论是:要热爱生活。

一个人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一个阳光的心情,才能珍惜生命,才能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爱上旅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每逢假期,我和老公便带着儿子出去游玩,看到儿子感兴趣的,我们便讲给儿子听。

譬如大明湖畔的铜人,儿子和我们一起编了一个“老爷爷吹糖人”的故事;再如苏州“留园”的石头迷宫,让孩子流连忘返;还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方特的水世界,干佛山的登山之旅……旅游让孩子爱上了大自然,也让孩子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孩子爱自然、爱生活的情趣。

2.体验成就感。

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他便在这个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自身价值的体现”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基础。

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会让孩子去体会自己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价值。

譬如,当儿子用积木摆出了长江大桥、苏州园林、高楼大厦、迷宫、火车道轨,我便会将他的作品拍成照片并张贴在墙上;当他完成某个小制作,我会和他一起找个地方摆起来;当他克服困难露出笑容时,我会竖起大拇指;当他学会一样新本领,我会和他一起庆贺。

3.让爱无处不在。

毛绒玩具小猪是儿子的最爱,儿子像一个大人一样照顾它、和它玩耍。

而我也借此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爱的情感。

记得儿子上中班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说:“小伟(化名)没有爸爸!”我借机引导他对同伴付出自己的爱心,儿子和小伟成了铁哥们,也因此而更多地帮助其他小朋友。

让孩子“懂得爱、接受爱、学会爱”,我相信儿子会因这无处不在的爱而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爱,就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