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练习题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3.水结冰了教科版练习题八十一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3.水结冰了教科版练习题八十一第1题【单选题】一杯水放在冰箱中,水开始结冰的过程(开始有出现冰之后到完全变成冰之前),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是( ).A、不变B、降低C、升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一台三层的冰箱,上层最低温6? ℃,中层最低温0 ℃,底层最低温-10 ℃,要将水变成冰把水放在冰箱的( )。
A、上层B、中层C、底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水的温度达到多少摄氏度就开始结冰?( )A、-4B、1C、0【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水结冰是的温度是0℃,所以把冰放在0℃的环境中一定能结冰。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冰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们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冰和水一样都是液态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在水还没开始完全变成冰时,水的温度一直在下降。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比较冰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_时,水开始______,从______状态变成了______状态。
A0℃B结冰C液体D固体【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如果观察试管内的水的开始结冰,这时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值应该是______?,在水结冰的过程,要向周围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A0℃B放出【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水在______的温度是就会开始结冰,是______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A低于零摄氏度B温度【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把一杯水放人冰箱的冷藏室里,过一会儿水的温度会______;数小时后会______.【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呢?把相关的信息在下图中填写在下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各章节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二)——必备知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P2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P3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P4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P7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P86.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P11绿叶7.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P118.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P129.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P13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P151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P1712.我们发现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P1813.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P1814.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葡萄的茎是攀缘茎,红薯的茎是匍匐茎。
P20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P222.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
P25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
P284.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P325.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温度与水的变化-08-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温度与水的变化-08-教科版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下图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分别测量不同温度的水的情景,你认为测量过程中温度计读数最高的会是( )。
A. 自来水的温度B. 温水的温度C.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D. 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答案】 D【解析】【解答】热水瓶温度最高,其次是是烫手的温度,再其次是温水的温度,最后是自来水的温度,D符合题意。
【分析】水的温度一般是0-100℃,低于0℃是冰,高于100℃是水蒸气。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C. 把热水放在房间里足够长的时间,它最终会结冰【答案】C【解析】【解答】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测出来的温度不准确甚至可能损坏温度计。
不符合题意。
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符合题意。
C、把热水放在房间里足够长的时间,最终热水温度会降低,和室温相同,而结冰需要温度在0摄氏度。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且测量时液泡要放在水里。
水会在0摄氏度以下结冰。
3.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得出准确数值的一项是( )。
A. B. C.【答案】A【解析】【解答】A、温度计在水中没有和容器的内壁或者底部接触,符合题意。
B、温度计和容器底部接触,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和容器的内壁接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温度计在水中不能和容器的内壁或者底部接触。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4.为了方便读数,我们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水面。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液体。
拿出来以后读数温度将不再准确。
【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的读数。
5.我们可以利用任何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不同温度计的量程不同,因而我们在测量水的温度前应该先估测水的温度,在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温度与水的变化-09-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温度与水的变化-09-教科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我们应选择( )方法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A. B. C.【答案】B【解析】【解答】我们在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平视刻度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平视刻度线。
2.-20℃的正确读法是( )。
A. 零下20度B. 零下摄氏20度C. 零下20摄氏度【答案】C【解析】【解答】-20℃的正确读法零下20摄氏度,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的读数。
3.如图所示,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如图①),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如图②)。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是( )。
A. 左手热、右手凉B. 右手热、左手凉C. 左右手都感觉热D. 左右手都感觉凉【答案】B【解析】【解答】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
此时感觉右手热、左手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的感觉有时候不可靠,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才能准确反应物体的冷热程度。
4.读温度计的刻度的时候要注意( )。
A. 俯视温度计的液柱液面B. 靠近温度计读数时要屏住呼吸C. 从任意角度观察温度计的读数都可以作为测得的温度【答案】B【解析】【解答】A、我们读数时应该平视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不符合题意。
B、靠近温度计读数时要屏住呼吸,会影响到温度计的实际温度,符合题意。
C、不能从任意角度观察温度计的读数都可以作为测得的温度,只能平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下列温度计的初始度数一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计度数下降最快的是( )。
A. B. C.【答案】C【解析】【解答】高温或者酒精可以消毒,高温会破坏温度计,因而用酒精消毒,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的消毒方法。
6.要连续测量一杯热水下降的温度变化,最好的办法是()。
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要精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________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是________。
2.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不断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________;温度不断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________。
3.在探究水在什么温度结冰的活动中,在碎冰里加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________。
4.冰融化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保持在________℃,直至冰全部融化成水。
5.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___,此时水需要________热量。
6.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________;持续加热时,水会沸腾。
7.空气中的________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________。
8.雪和霜是________态的水,它们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二、判断题。
9.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0.水结冰后有了固定形状,并且会沉在水底。
()11.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12.环境温度(高于0℃)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1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14.给水加热时,水上方出现的“白汽”是水蒸气。
()15.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16.早晨树叶上形成的露珠属于蒸发现象。
()17.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18.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三、选择题。
19.下面使用温度计正确的是( )。
A.B.C.20.下图中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是( )。
A.31℃B.84℃C.-31℃21.下面对水结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向周围放热,周围温度升高B.水从周围吸热,周围温度降低C.水向周围放热,周围温度降低22.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 )。
A.凝结B.融化C.蒸发23.教室内的冰在( )的环境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
A.0℃B.10℃C.-10℃24.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一、填空题1.水有气态的、液态的和固态的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
水结冰后体积会。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或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2.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从液态转化为“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3.水蒸气是一种、、的气体。
4.加快、加大、提高都可以加速水的蒸发。
5.水蒸气遇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
6.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
7.当温度降低到℃以下时,水会结冰;当温度上升到℃以上时,冰会融化成水。
8.云、雾、雨、露都是地表的蒸发就能成水蒸气,在不同的环境下遇冷形成的。
云是在形成,云遇冷则会下雨,雾和露形成则是靠近,这些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生活中还有很多凝结现象。
9.烧杯用火加热必须隔着。
二、选择题1. 同一件湿衣服,在下面( )情况下干得比较快。
A.左图B.右图C.两种情况一样2.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现象叫作( )。
A.凝固B.凝结C.融化D.溶解3.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棒会冒“白气”,这“白气”是( )。
A.冰棒周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B.冰棒从冰箱里带出来的热气C.冰棒遇热溶解后的水蒸气4.在常温状态下,向玻璃杯中倒入半杯热水(80℃)后,拧紧杯盖,过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杯壁出现小水珠,小水珠出现的位置是( )A.杯壁内侧B.杯壁外侧C.可能内侧也可能外侧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下蒸发会产生水蒸气B.水温达到100℃时,水沸腾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C.水蒸气是白色的,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三、判断题1.标准状态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2.打开装有热水的杯子,看到在杯盖里有许多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是杯子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又飞回来了。
( )3.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4.夏天看不到水蒸气,但是冬天能看见水蒸气。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温度与水的变化-01-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温度与水的变化-01-教科版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 )来的。
A. 从杯壁渗出来的B. 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浸出来的C.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答案】C【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一个冷的物体,会在它的表面形成小水珠。
2.-8℃读作( )A. 8摄氏度B. 减8摄氏度C. 零下8摄氏度【答案】C【解析】【分析】温度计的读数,在0刻度线以下,为零下,用“-”表示。
3.可以用( )方法准确的知道一杯水的温度。
A. 用手触摸B. 用温度计测量C. 用口尝【答案】B【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量水温的精确仪器。
二、判断题(共7题;共14分)4.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一直在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
5.云、雾、露、霜都是由水变成的。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云: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6.我们看不水蒸气是因为它的微粒太小。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
7.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8.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答案】错误【解析】【分析】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的现象被称为“升华”。
9.用手捂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的液体会上升。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温度计的原理是热胀冷缩。
10.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当盐掺在碎冰里,盐就会在冰中溶解而发生吸热作用,使冰的温度降低。
三、填空题(共7题;共16分)11.水能变成________,这个过程叫蒸发。
________能加快水的蒸发。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A、没有变化B、下降C、有变化D、上升2、水的状态变化与()有关。
A、温度B、气候C、热量D、环境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A、俯视B、平视C、仰视D、斜视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的水能凝固成()的冰,()的冰能融化成()的水;( )的水会蒸发成()的水蒸气,()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的水。
A、液态B、动态C、固态D、静态E、气态F、变态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B、摄尔休斯C、阿尔伯特D、伽利略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B、动态C、固态D、变态E、气态F、静态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3、测量水温的方法:()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可以用()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常用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
我们常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
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早晨草叶上出现露水是()现象。
3.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二、判断题:
1.水在自然界同时以三种状态存在。
()
2. 8摄氏度可以写成—8℃。
()
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露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5.小明用体温计测出饮水机里的热水的温度是85℃。
()
6.云、雾、露、霜都是水的液态。
()
7.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8.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水的温度,也可以用气温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
9.零下10摄氏度可以写成0下10℃。
()
三、选择题:
1.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
2.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0℃
B、—1℃
C、4℃
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4.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
B、0℃—42℃
C、35℃—42℃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
B、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明显变小
C、湿衣服慢慢变干
四、观察与思考。
1.小明在做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是这样做的:“小明用手拿住温度计的上端,从杯子的上面竖直将温度计一直插到杯子底(碰到杯子底),马上从温度计的上端往下看进行读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
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对吗?错在哪里,请你帮忙找出来并纠正。
(1)
(2)
(3)
(1)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2)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的温度是15℃,那么2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
3.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4.会填写图中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如作业本P26、P34)
参考答案:
一、1.温度,摄氏度,℃,温度计;2.蒸发,凝结,凝固,融化;蒸发,凝结;3.温度的变化。
二、1.√ 2.× 3.√ 4. √ 5.× 6.× 7.√ 8.× 9.×
三、1.C 2.C 3. B 4. C 5. B
四、观察与思考。
1.我认为小明的做法错误。
(1)温度计下端不能碰到容器的底;
(2)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不能马上读数;
(3)读数是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不能从上端往下看。
2.(1)水温慢慢降低;(2)水温降低说明物体热量减少了;(3)15℃。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盛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在杯壁上凝结成了小水滴。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