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要素国际流动

合集下载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基于各国资本要素的禀赋 状况。资本要素通过商品贸易这种间接流动方式 改变着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如果国际间资本要 素是自由流动的,那么其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 各国资本要素的赋予状况。这是因为,各国资本 要素的丰缺状况不同,各国资本要素价格也存在 差异,或者说是各国资本收益也存在差异,各国 资本追求高收益的结果必然引起资本要素的国际 流动。另外,由资本密集商品与非资本密集商品 的相对价格比率所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变动也是促 使资本移动的因素。
因此,现实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决不是自由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劳动力要 素的供给数量即要素赋予状况,从而给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不 同的经济影响。 从劳动力输出国来看,劳动力输出不仅表现为本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量的 绝对减少,有时还会改变本国原有的劳动力的构成和熟练程度。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 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 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获取利 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形式。
按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不同分类 1.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 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 在95%以上的企业。独资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 附属机构、子公司等。它可以采取收买现有企业 或建立新的企业来进行。
2.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 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 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分享 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合资企业 可分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无限共 同责任公司,并具有法人地位。至于采取何种合 资方式则由投资各方商定。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和中国吸引外资 的情况
• 1. 国际资本流动方式 ——资产组合投资(包括国际借贷和国际 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FDI)
• 2. 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 • 3. 中国吸引外资的情况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续)
•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 资本输出国:工人受损;资本获益;资本收益>劳 动力损失,净收益为正
• 资本输入国:工人获益;资本受损(未考虑资本 输入的外部经济效应,若考虑则资本也可能获 益);劳动力收益>资本损失,净收益为正
第三节 跨国公司
• 介绍:跨国公司的定义及三要素 • 一、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 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 (1)促进了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 (2)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 (3)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
• 劳动力自由流动:墨西哥 100 美国
• 劳动力自由流动后:墨西哥:就业量450,均衡工资2.0;美国:就业量 300,均衡工资4.0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第四节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续)
• Mundell模型的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 (2)两种可贸易商品:棉花和钢铁 • (3)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是劳动充裕的小国,
B国是资本充裕的大国 • (4)生产技术假定:两国生产技术相同,边际收益
递减,规模报酬不变 • (5)要素假定:要素可在国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要素国际流动的结果就是使要素的国内外价格趋于一致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3
二、实际情况下的不完全替代
尽管从纯经济意义上来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似乎是两种完 全可替代的战略,但是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两者不仅同时存在, 而且都不可或缺。两者之间是非完全替代的,它们之间还存在 着其他关系。
23
本章重要概念
要素流动
国际借贷
期间贸易 外国证券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垂直一体化
静态成本
动态成本
水平一体化 剩余劳动力
反向贸易效应 熟练劳动力 非熟练劳动力 国际资本流动 的福利效应
人才流失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24
跨国公司的国际性生产可分为三种类型:资源依赖型、当地市场 导向型和国际一体化生产型。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7
第三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空间的位移。 国际间的劳动力大流动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15世纪新大陆发现 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第三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是从二战结束后至今。
首先,应考虑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外部规模经济 国际外部规模经济
其次,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存在互补性
再次,国际间要素流动比商品贸易更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
经 历 了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 15世纪新航线和新大陆的发现,特权公司的出现意味着现代企业的 诞生。 • 雏形:著名的特许贸易公司: •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 The British Royal African Company; • The British Hundson’s Bay Company; •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 1856年英国颁布股份公司条例,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诞生 • 此后,欧美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
(一)资产组合投资
• 特点: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 形式: 1、国际借贷:(1)外国政府贷款(政府援助贷款)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IMF、WB等。 软贷款:低息长期贷款 硬贷款:高息短期贷款 (3)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商业性贷款。 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s):国际银团贷款; 项目贷款:项目融资; (4)出口信贷: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 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的银行所提供的贷 款。 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2、世界人口三次大迁移
• (1)15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向美洲、非洲;非洲向美洲 • 发达国家殖民扩张;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3500~4000万---1000 万); •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欧洲向外 • 工业化导致经济扩张;医学的进步;欧洲人口压力;900万/年; • (3)二战后:欧洲和亚洲 • 躲避战争的难民;战败国被遣返战俘和平民;许多民族国家新建与独 立;
(1)成本 丧失某些已经积累起来的权利------政府养老金;社会保障等; (2)收益 在工资收入较高国家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 (3)净收益 应该大于零

第6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6章 国际要素流动
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
(二)国际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证券投资:购买外国的债券或股票,目的 在于索取回报而不是控制一个外国企业 2 国际借贷: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属于不同国家 的货币借贷活动,往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了获取国外 更高的回报.
第六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一节 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
一.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性 (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一致性(不考虑规
模经济问题) 不管仅有商品流动还是仅有要素流动或是两 者都自由流动,最后都会使要素价格和贸易商 品的价格趋向一致.
(二) 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商品流动的不完 全替代
第三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的福利效应分析
(各国不存在过剩劳动力)
VMPL1
F D C
O1
VMPL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H
M’
Z
E
N
T
S’
G
BSA
O2
二﹑过剩劳动力流动的 福利效应分析
假设:I国工资水平低且劳 动力过剩。 I国劳动力过剩:只有o1S 被雇佣。直接结果: SA流入II国,且不改变I国 生产量,但使II国劳动的边 际产出下降到M’点。 最终结果:E点仍为均衡点。
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国际商品贸易 也可以创造国际商品贸易 (二)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移民生活方式会增加相应的产品进口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要素的国际流动

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
七、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入国的影响
正面影响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扩大本国的投资能力;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扩大本国的投资能力;引 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扩大本国生产能力; 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扩大本国生产能力; 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 负面影响 大量外国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大量外国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有可 能损害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过度地利用外资, 能损害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过度地利用外资,可 能造成本国沉重的债务负担; 能造成本国沉重的债务负担;外资的进入会挤占当地 的销售市场, 的销售市场,可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16
13
第一节、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麦克杜格尔模型 麦克杜格尔模型
14
第一节、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
六、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
正面影响 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其国际经济地 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 位;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 的出口 负面影响 大量的资本输出可能削弱国内资本的供给能力; 大量的资本输出可能削弱国内资本的供给能力; 资本输出国同时把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带 入输入国,增加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入输入国,增加了潜在的竞争对手;丧失国内部分经 济效益; 济效益;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15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根据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 行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 行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将资本的国际 流动划分为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间接投资两大类型 对外直接投资和 两大类型。 流动划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两大类型。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世界超级10强(2002.5)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July 15,2002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3.3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了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一、跨国公司促进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2.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 资本输出国:工人受损;资本获益;资本收益>劳
动力损失,净收益为正 • 资本输入国:工人获益;资本受损(未考虑资本
输入的外部经济效应,若考虑则资本也可能获 益);劳动力收益>资本损失,净收益为正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影响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3.2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1865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在美国纽约开设的苯胺工厂视 为世界第一家跨国公司的话,迄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发展 历史了。二战后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后更是快速发展, 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力的局面。 全球有6.3万个跨国母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 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 世界上500家最大跨国公司控制了75%的全球贸易; FDI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中国近年来向北美地区的移民情况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向北美地区的移民大幅增加,主要由三个因素:1. 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起飞(自费留学和投资移民增加);2.政治冲击波(台海危机、 97回归等);3.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存在外资的外部经济。 5.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6.存在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麦克道格尔一肯普模型 FDI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后,将使资本的边际产出在国 际上平均化,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进全世 界的生产,以及东道国与母国的福利。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证券组合的方式取决于证券的预期收益及其方差。证券 投资的全部风险(总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和。
非系统风险在证券组合中的证券品种达到一定数目后基 本可以消除,但是,系统风险仍然存在。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系统风险——能够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引 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 变动等。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削 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变化
0 +K1K2
增加资本K1K2后的影响:
MPK M
ME1K1M1 ME1K1M1 +E1E2K2K1
M1AK0O M2BK0O
-M1ABM2 转移给劳动者
M1
AE1K1K0 BE2K2K0 +CE2K2K1
M2
A
E1
E2
BC
MPK
K0K1的利润在E2时为BCK1K0,减少 了AE1CB
ME1M1 ME2M2 +M1E1E2M2
OALA
OALB
-L0LA
M
B国劳 动量
OBLB
OBL0
+L0LB
A国工 资水平
LAD
L0E0
+FE0
E
B国工 资水平
LBE1
L0E0
-FE0
A
A国人 均产出
上升
A国人 均产出
下降
OA
MLKB
m
E1 a
E0
C
e
D
F
n
N
L0 LA LB
OB
劳动力国际流动效应模型
第三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投资收入-产量减少= E0CD
OA
投资国:A国
MPKB
m
E1 a
E0
C
e
D F
n
N
K0 KA KB
OB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资本量
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


变化 MPKA
M
OBKA OBK0 +K0KA
资本边 际产出 KBE!
K0E0
-CE!
产量
OBmE1KB OBmE0K +K0E0E!KB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劳动力市场
WA
W
a
W1
WB
EA
S
b
D
w1 w
净效果?
s′ EB′
c
de
s
EB
d
OA
L1 L
L2 LA
OB
l1
l
l2 LB
劳动的价格
劳动供给者(劳 动者)剩余
劳动需求者(企 业主)剩余
A国
劳动流 劳动流 动前 动后
变化
W
W1
下降
减少:-a
增加:+(a+b)
B国
劳动流 劳动流 动前 动后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费雪模型的基本观点:
利率差异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和动力,而资本国际流 动的最终结果是消除了利率差异。
利率高的国家:出现对货币资本的过度需求和对金融资产 的过度供给;出口金融资产(有价证券),进口货币资本。
利率低的国家:出现对货币资本的过度供给和对金融资产 的过度需求;进口金融资产(有价证券),出口货币资本。
非系统性风险——一种与特定公司或者行业相关的 风险,它与经济、政治和其他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因 素无关。通过分散投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被降低, 而且如果分散是充分有效的,这种风险还可以被消除。 因此又被称为可分散风险。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若证券组合中只有X和Y,那么,证券组合的风险则 取决于三个因素:两种资产各自的风险、两种资产在 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以及两种资产的相关程度。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一、费雪模型 资本存量——
现在商品(present goods):满足现在消费; 将来商品(future goods):满足将来消费,投资行为。
国际投资——一种国际交换。是用一种现在商品交换另一
种将来商品。有限的资本存量如何在现在商品和将来商品之 间进行分配,取决于不同国家的偏好。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引进外部资源存在着最佳的规模
R、C
A 产出效率最佳点
MR=MC 经济效益最大点
E
MC=AC
MR
O
Q1
Q2
Q
引进外资的最佳范围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总效用水平 费雪:资本国际流动可以给交易双方带来更大的利益。
U
U2 U3
U4 E1
U1
E2
E3
E4
O
Q1
资本流动 后
变化
OAMDKA OAME0K0
产量 +

+E0E!D E
OBmE1KB OBmE0K0
A
n
OA
MPKB
m
E1 a
E0
C
e
D F
N
K0 KA KB
OB
第三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与形式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原因: 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 各国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经济周期;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带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政策。
p X X pY Y
E[ pX (rX X ) pY (rY Y )]2
p
2 X
2 X
pY2
2 Y
2pX
pY
cov(rX , rY )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p X X pY Y E[ pX (rX X ) pY (rY Y )]2
p
2 X
2 X
pY2
2 Y
2pX
减少——对本国不利。
M
E1
E2
变化 M1
本国资本 OK0
OK0´
+K0 K0´
M2
外国资本 K0K1
K0´K1´
不变
外国资本 利润
AE1K1K0 DE2K1 ´K0 ´ -AE1CB
-AE1CB转移到本国劳动者收入中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E1
E2
B DC
MPK
K0 K0´ K1 K1´
K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一、费雪模型
➢资本存量—— 现在商品(present goods):满足现在消费; 将来商品(future goods):满足将来消费,投资行为。
➢国际投资——一种国际交换。是用一种现在商品交换另 一种将来商品。
投资——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和对金融资产的供给。 储蓄——对货币资本的供给和对金融资产的需求。
变化
W
W1 上升
原劳动者增加:+c
移民增加:+(d+e)
减少:-(c+d)
第四节 技术国际转移
一、技术国际转移的动因与形式
技术:用于产品生产的程序、方法,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表现。 动因:经济利益的驱动。产量目标、效益目标、积累目标或 提升结构目标。
➢从技术引进角度看,技术的引进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带给引 进技术的企业经济收益,同时技术的引进也会使产业结构发 生变化,以及促进引进技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提 高。
当δXY=-1,有: pX X pY Y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完全正相关,证券组合的风险是两种证券风险的平均数;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不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小于两种证券风险的平均数;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完全负相关,证券组合的风险更小。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两种证券组合模型扩展到N种证券组合模型:投资风 险与证券组合的数目有一定的关系。
第六章 要素国际流动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 第四节 技术国际转移 第五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一、费雪模型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美国经济学家。 按照李嘉图的相对利益理论,依据实际利率的相对优 势,建立了阐明国际资本流向的理论模型。
σ(%) σ2
σ1
O
n
N
投资风险与证券数目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三、两缺口模型 20世纪60年代钱纳利(H.Chenery)和斯特劳特 (A.Strout)。说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必要性。 国民经济的基本恒等式:总收入等于总供给 C+S+T+M=Y=C+I+G+X 若税收等于政府支出,则T=G,则有: (I-S)=(M-X) 左边(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 右边(M-X)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是外汇缺口。
➢从技术输出者的角度,也是转移行将过时技术,延长某种技 术生命周期的手段,同时也会有转移技术的经济收益。
第四节 技术国际转移
Q2
Q3
不存在资本流动: 经济不景气:E1,效用水平OU1; TU 经济景气:E3,效用水平OU3 平均OU4
存在资本流动: 经济不景气:效用水平OU2; 经济景气:效用水平OU2 Q 平均OU2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二、麦克道格尔的福利效应模型
麦克道格尔(MacDougall):在一定条件下,外资的流入可增 加一国的福利,且流入量越大,增长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