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国际要素流动
合集下载
国际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基于各国资本要素的禀赋 状况。资本要素通过商品贸易这种间接流动方式 改变着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如果国际间资本要 素是自由流动的,那么其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 各国资本要素的赋予状况。这是因为,各国资本 要素的丰缺状况不同,各国资本要素价格也存在 差异,或者说是各国资本收益也存在差异,各国 资本追求高收益的结果必然引起资本要素的国际 流动。另外,由资本密集商品与非资本密集商品 的相对价格比率所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变动也是促 使资本移动的因素。
因此,现实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决不是自由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劳动力要 素的供给数量即要素赋予状况,从而给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不 同的经济影响。 从劳动力输出国来看,劳动力输出不仅表现为本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量的 绝对减少,有时还会改变本国原有的劳动力的构成和熟练程度。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 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 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获取利 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形式。
按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不同分类 1.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 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 在95%以上的企业。独资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 附属机构、子公司等。它可以采取收买现有企业 或建立新的企业来进行。
2.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 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 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分享 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合资企业 可分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无限共 同责任公司,并具有法人地位。至于采取何种合 资方式则由投资各方商定。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和中国吸引外资 的情况
• 1. 国际资本流动方式 ——资产组合投资(包括国际借贷和国际 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FDI)
• 2. 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 • 3. 中国吸引外资的情况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续)
•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 资本输出国:工人受损;资本获益;资本收益>劳 动力损失,净收益为正
• 资本输入国:工人获益;资本受损(未考虑资本 输入的外部经济效应,若考虑则资本也可能获 益);劳动力收益>资本损失,净收益为正
第三节 跨国公司
• 介绍:跨国公司的定义及三要素 • 一、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 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 (1)促进了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 (2)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 (3)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
• 劳动力自由流动:墨西哥 100 美国
• 劳动力自由流动后:墨西哥:就业量450,均衡工资2.0;美国:就业量 300,均衡工资4.0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第四节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续)
• Mundell模型的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 (2)两种可贸易商品:棉花和钢铁 • (3)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是劳动充裕的小国,
B国是资本充裕的大国 • (4)生产技术假定:两国生产技术相同,边际收益
递减,规模报酬不变 • (5)要素假定:要素可在国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1. 国际资本流动方式 ——资产组合投资(包括国际借贷和国际 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FDI)
• 2. 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 • 3. 中国吸引外资的情况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续)
•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 资本输出国:工人受损;资本获益;资本收益>劳 动力损失,净收益为正
• 资本输入国:工人获益;资本受损(未考虑资本 输入的外部经济效应,若考虑则资本也可能获 益);劳动力收益>资本损失,净收益为正
第三节 跨国公司
• 介绍:跨国公司的定义及三要素 • 一、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 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 (1)促进了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 (2)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 (3)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
• 劳动力自由流动:墨西哥 100 美国
• 劳动力自由流动后:墨西哥:就业量450,均衡工资2.0;美国:就业量 300,均衡工资4.0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第四节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续)
• Mundell模型的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 (2)两种可贸易商品:棉花和钢铁 • (3)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是劳动充裕的小国,
B国是资本充裕的大国 • (4)生产技术假定:两国生产技术相同,边际收益
递减,规模报酬不变 • (5)要素假定:要素可在国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2
X
2
X
2 2
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完全正相关,证券组合的风险是两种
证券风险的平均数;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不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小于两种
表10-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损失和利益
从表10-1可知,劳动力的国际转移使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利益
集团受到的影响不同。在B国,劳动的需求方受损而劳动的供给
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A 国,该国本土工人受损而雇主
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从世界角度分析,劳动力的国际转移
能使整个世界获利。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劳动力市场
会低于、而价格会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中的均衡值,
外资的流入可扩大该行业的产量,并降低产品价
格,从而使福利上升。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投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受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MPKA
M
E1
E0
E
C
D
A
F
n
OA 投资国
N
K0
KA KB
图10-6 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肯普认为,
MPKB FDI在国际间
自由流动后,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
假设两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可移动的,劳
动力会从丰富的、低工资的地区流动到稀缺的、
高工资的地区。劳动力的这种流动会导致移出地
的工资上涨,而移入地的工资下降。如果不存在
流动成本,那么,劳动力的流动将一直持续到两
X
2
X
2 2
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完全正相关,证券组合的风险是两种
证券风险的平均数;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不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小于两种
表10-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损失和利益
从表10-1可知,劳动力的国际转移使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利益
集团受到的影响不同。在B国,劳动的需求方受损而劳动的供给
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A 国,该国本土工人受损而雇主
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从世界角度分析,劳动力的国际转移
能使整个世界获利。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劳动力市场
会低于、而价格会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中的均衡值,
外资的流入可扩大该行业的产量,并降低产品价
格,从而使福利上升。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投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受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MPKA
M
E1
E0
E
C
D
A
F
n
OA 投资国
N
K0
KA KB
图10-6 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肯普认为,
MPKB FDI在国际间
自由流动后,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
假设两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可移动的,劳
动力会从丰富的、低工资的地区流动到稀缺的、
高工资的地区。劳动力的这种流动会导致移出地
的工资上涨,而移入地的工资下降。如果不存在
流动成本,那么,劳动力的流动将一直持续到两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要素国际流动的结果就是使要素的国内外价格趋于一致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3
二、实际情况下的不完全替代
尽管从纯经济意义上来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似乎是两种完 全可替代的战略,但是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两者不仅同时存在, 而且都不可或缺。两者之间是非完全替代的,它们之间还存在 着其他关系。
23
本章重要概念
要素流动
国际借贷
期间贸易 外国证券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垂直一体化
静态成本
动态成本
水平一体化 剩余劳动力
反向贸易效应 熟练劳动力 非熟练劳动力 国际资本流动 的福利效应
人才流失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24
跨国公司的国际性生产可分为三种类型:资源依赖型、当地市场 导向型和国际一体化生产型。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7
第三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空间的位移。 国际间的劳动力大流动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15世纪新大陆发现 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第三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是从二战结束后至今。
首先,应考虑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外部规模经济 国际外部规模经济
其次,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存在互补性
再次,国际间要素流动比商品贸易更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
经 历 了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3
二、实际情况下的不完全替代
尽管从纯经济意义上来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似乎是两种完 全可替代的战略,但是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两者不仅同时存在, 而且都不可或缺。两者之间是非完全替代的,它们之间还存在 着其他关系。
23
本章重要概念
要素流动
国际借贷
期间贸易 外国证券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垂直一体化
静态成本
动态成本
水平一体化 剩余劳动力
反向贸易效应 熟练劳动力 非熟练劳动力 国际资本流动 的福利效应
人才流失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24
跨国公司的国际性生产可分为三种类型:资源依赖型、当地市场 导向型和国际一体化生产型。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7
第三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空间的位移。 国际间的劳动力大流动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15世纪新大陆发现 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第三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是从二战结束后至今。
首先,应考虑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外部规模经济 国际外部规模经济
其次,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存在互补性
再次,国际间要素流动比商品贸易更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
经 历 了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 15世纪新航线和新大陆的发现,特权公司的出现意味着现代企业的 诞生。 • 雏形:著名的特许贸易公司: •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 The British Royal African Company; • The British Hundson’s Bay Company; •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 1856年英国颁布股份公司条例,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诞生 • 此后,欧美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
(一)资产组合投资
• 特点: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 形式: 1、国际借贷:(1)外国政府贷款(政府援助贷款)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IMF、WB等。 软贷款:低息长期贷款 硬贷款:高息短期贷款 (3)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商业性贷款。 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s):国际银团贷款; 项目贷款:项目融资; (4)出口信贷: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 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的银行所提供的贷 款。 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2、世界人口三次大迁移
• (1)15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向美洲、非洲;非洲向美洲 • 发达国家殖民扩张;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3500~4000万---1000 万); •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欧洲向外 • 工业化导致经济扩张;医学的进步;欧洲人口压力;900万/年; • (3)二战后:欧洲和亚洲 • 躲避战争的难民;战败国被遣返战俘和平民;许多民族国家新建与独 立;
(1)成本 丧失某些已经积累起来的权利------政府养老金;社会保障等; (2)收益 在工资收入较高国家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 (3)净收益 应该大于零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PPT43张)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July 15,2002
6.3.3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了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一、跨国公司促进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 当前,国际贸易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 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三分之一在国 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即与跨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 占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多。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万人)
5 4 3 2 1 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美国
加拿大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向北美地区的移民大幅增加,主要由三个因素:1. 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起飞(自费留学和投资移民增加);2.政治冲击波(台海危 机、97回归等);3.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
6.2 国际资本流动
6.2.1 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
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
国际借贷 单纯货币资产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或资产组合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 国外直接投资(FDI)
(1)国际借贷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外国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银团贷款(即辛迪加贷款) 项目贷款 出口信贷
(2)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股票投资
国际债券投资
(3)国外直接投资(FDI)
FDI指国外公司对本国进行实物资产投资, 包括对本国企业的并购、在本国建立合资或独 资企业,进行厂房和设备投资,购买房地产等。 FDI不包括证券投资,FDI的主要形式是: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世界超级10强(2002.5)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July 15,2002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3.3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了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一、跨国公司促进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2.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 资本输出国:工人受损;资本获益;资本收益>劳
动力损失,净收益为正 • 资本输入国:工人获益;资本受损(未考虑资本
输入的外部经济效应,若考虑则资本也可能获 益);劳动力收益>资本损失,净收益为正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影响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3.2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1865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在美国纽约开设的苯胺工厂视 为世界第一家跨国公司的话,迄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发展 历史了。二战后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后更是快速发展, 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力的局面。 全球有6.3万个跨国母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 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 世界上500家最大跨国公司控制了75%的全球贸易; FDI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中国近年来向北美地区的移民情况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向北美地区的移民大幅增加,主要由三个因素:1. 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起飞(自费留学和投资移民增加);2.政治冲击波(台海危机、 97回归等);3.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世界超级10强(2002.5)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July 15,2002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3.3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了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一、跨国公司促进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2.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 资本输出国:工人受损;资本获益;资本收益>劳
动力损失,净收益为正 • 资本输入国:工人获益;资本受损(未考虑资本
输入的外部经济效应,若考虑则资本也可能获 益);劳动力收益>资本损失,净收益为正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影响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6.3.2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1865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在美国纽约开设的苯胺工厂视 为世界第一家跨国公司的话,迄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发展 历史了。二战后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后更是快速发展, 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力的局面。 全球有6.3万个跨国母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 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 世界上500家最大跨国公司控制了75%的全球贸易; FDI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中国近年来向北美地区的移民情况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向北美地区的移民大幅增加,主要由三个因素:1. 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起飞(自费留学和投资移民增加);2.政治冲击波(台海危机、 97回归等);3.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
(二)国际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证券投资:购买外国的债券或股票,目的 在于索取回报而不是控制一个外国企业 2 国际借贷: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属于不同国家 的货币借贷活动,往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了获取国外 更高的回报.
第六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一节 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
一.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性 (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一致性(不考虑规
模经济问题) 不管仅有商品流动还是仅有要素流动或是两 者都自由流动,最后都会使要素价格和贸易商 品的价格趋向一致.
(二) 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商品流动的不完 全替代
第三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的福利效应分析
(各国不存在过剩劳动力)
VMPL1
F D C
O1
VMPL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H
M’
Z
E
N
T
S’
G
BSA
O2
二﹑过剩劳动力流动的 福利效应分析
假设:I国工资水平低且劳 动力过剩。 I国劳动力过剩:只有o1S 被雇佣。直接结果: SA流入II国,且不改变I国 生产量,但使II国劳动的边 际产出下降到M’点。 最终结果:E点仍为均衡点。
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国际商品贸易 也可以创造国际商品贸易 (二)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移民生活方式会增加相应的产品进口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简接投资(FII) (一)国际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投资者对资本的使用具有 处置权 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 1 在国外投资建立新公司(或分公司) 2 购买外国企业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从而取
不利:资本流入→东道国产能上升→产品价格下降→提升 产品竞争优势
最终看
五﹑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 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会促进国际 分工的专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2 国际直接投资只是跨国公司控制其国际性 生产活动的手段. 3 跨国公司的活动不等同于国际直接投资
(二)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 1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三种类型 (1)资源依赖型或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为了获 取生产所需的资源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设立 出口导向型的子公司
I国资本总收入:矩形 O1AGC
M
H I国劳动总收入:三角形 CGF
II国资本回报率 : O2H
E
N
T II国资本总收入:矩形 O2AMH
II国劳动所得:三角形 JMH
G
I国总产值:梯形O1AGF
II国总产值:梯形O2AMJ
B
A
O2
注意:两国资本均被充分利用
VMPK1
F D C
O1
VMPK2
J
4、国际资本流向和均衡点
跨国公司该类型生产活动的特点: A 创造了贸易而不是取代贸易; B 既可能产生企业内贸易,也可能产生企业间贸易.
而且企业内贸易不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运作. C 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性产品,发达国家出口
资本密集性产品
(2)本地市场导向型或进口替代导向型: 跨国公司以当地市场为导向,已占据东道国市场或 满足东道国需求作为其国际性生产分布的依据跨国
即BS也要流入II国。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M’
Z
E
N
T
S’
G
BSA
O2
启示: 一国市场结构越不 完全,从而其国内 劳动力市场越扭 曲,那么国际劳动 力流动的国际福利 越高。
三﹑国际劳动力流动对一国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影响
假定:I国劳动丰富而II国资本丰富;
纺织品X :劳动密集型;汽车Y:资本密集型
汽车 PP
A0
A1
E10
E11
A0
O1
A1 纺织品
汽车 P
B0 P
E20
B1
E21
B0
O2
B1
纺织品
小结:
两国生产结构的调整究竟是反贸易倾向的,还 是促进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要素流动影 响两国生产结构的具体效应。基于国际要 素流动的生产结构调整可能是反贸易倾向 的,也可能促进贸易。
四.国际劳动力流动状况(略)
M
E
N
G
O2H > O1C则资本从I国
H
流向II国,直到两国资本 的边际报酬同为: T O1D =O2T →E点 从I 国流向II国的资本量:BA
B
A
O2
VMPK1
F D C
O1
5.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分析
VMPK2 1)国际资本流动的产出效应和世 界福利分析
J I国产出减少为:O1BEF
减少:ABEG
3﹑注意: 第一,不同跨国公司的生产类型对贸易的影响 方式不同 第二,跨国公司的贸易可能是产业内或产业间 的,也可能是企业内或企业间的 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可能是贸易替代的 也可能是贸易创造的 第四,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公司的成 熟度和战略有关
六.国际资本流动状况(作业)
作业:搜索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历史数据信 息或典型案例
M
H 际产出上升,其边际产值增加!
II国资本O2A原来的总收入为
E
N
O2AMH,均衡后为:O2ANT T 减少TNMH。
RG
因为II国资本流入导致II国资本的边 际产出下降,其边际产值减少!
B
A
O2 最初I国劳动总收入CGF,均 衡后为DEF,减少CDEG。
最初II国劳动总收入MJH,均衡后
为EJT,增加EMHT。
(2)确保以最低成本获得某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连续供 应,以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垂直一体化(Vertocal Integration)(后文具体讲)
3.其他原因:国外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良好 的基础设施﹑规避东道国的关税壁垒或其他限制﹑与 其他国家企业强占市场.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
福利效应
VMPK1
公司该类型生产活动的特点: A.可能是贸易创造性的也可能是贸易替代性的 B.投资和贸易方向不完全依赖要素禀赋差异,而是
依赖各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3)国际一体化生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 生产和销售,在全球统一的一体化系统内协调个 子公司的活动,追求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两种类型的一体化生产: A水平一体化:在国外建立与国内母公司生产 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直接占领东道国市场. 目的垄断独特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技术
四﹑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东道国)与资 本输出国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的产出效应 2. 国际资本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 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1)对资本输出国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 (2)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4.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局势
有利:资本流入→东道国产能上升→产品价格下降→东道 国贸易条件恶化
注:P代表国际市场相对价格
汽车 PP
A0
A1
E10
E11
A0
O1
A1 纺织品
汽车 P
B0 P
E20
B1
E21
B0
O2
B1
纺织品
I国进口产品(汽车)和出口产品(纺织品)的产量都下降了。 II国出口产品(汽车)和进口产品(纺织品)的产量都增加了。
结果: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能会促进两国的汽车贸易,而抑制两国 的纺织品贸易
1.假定:两国、两要素、
都生产同质产品、整个
世界资本存量K既定
F
2.基本概念: 资本的边际产品MPPk, D
资本的边际产值VMPk C
O1
VMPK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K1
F D C
O1
3、初始状态:
两国资本总量O1O2
VMPK2 I国资本总量:O1A
J II国资本总量:O2A
I国资本回报率 :O1C
按照H-O理论: I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II国生产
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汽车。
Y
U3
简单回顾
U4 Pw
B
Eb1
Eb0
Ca1
A Cb1
Ea0 Ea1
Pw
O
B’
A’ X
若劳动力从I国流向II国: I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收缩;II国生产可能性边 界向外扩张。在国际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新的均衡生产点变动
1.国家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 假定资本要素和商品都可以自由流动由于大国具有 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所以,资本会从小国流向大国. 从而小国内部很难实现要素输入对资本密集性产品 进口的替代 2.国际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 此时的分析与要素均等化理论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二.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互补性 (一)以跨国公司来讲
(一)国际证券投资的动因 1直接原因是为了获取国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2投资风险﹑风险分散与国际证券投资的双向 性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1.直接原因是为了获取国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2.基于国际性生产活动的考虑 (1) 垄断独特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技术,以进行生产控制
例如: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后文具体讲)
M
H II国产出增加为: O1BEJ
增加:ABEM
E
N
T
(二)国际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证券投资:购买外国的债券或股票,目的 在于索取回报而不是控制一个外国企业 2 国际借贷: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属于不同国家 的货币借贷活动,往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了获取国外 更高的回报.
第六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一节 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
一.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性 (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一致性(不考虑规
模经济问题) 不管仅有商品流动还是仅有要素流动或是两 者都自由流动,最后都会使要素价格和贸易商 品的价格趋向一致.
(二) 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商品流动的不完 全替代
第三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的福利效应分析
(各国不存在过剩劳动力)
VMPL1
F D C
O1
VMPL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H
M’
Z
E
N
T
S’
G
BSA
O2
二﹑过剩劳动力流动的 福利效应分析
假设:I国工资水平低且劳 动力过剩。 I国劳动力过剩:只有o1S 被雇佣。直接结果: SA流入II国,且不改变I国 生产量,但使II国劳动的边 际产出下降到M’点。 最终结果:E点仍为均衡点。
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国际商品贸易 也可以创造国际商品贸易 (二)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移民生活方式会增加相应的产品进口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简接投资(FII) (一)国际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投资者对资本的使用具有 处置权 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 1 在国外投资建立新公司(或分公司) 2 购买外国企业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从而取
不利:资本流入→东道国产能上升→产品价格下降→提升 产品竞争优势
最终看
五﹑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 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会促进国际 分工的专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2 国际直接投资只是跨国公司控制其国际性 生产活动的手段. 3 跨国公司的活动不等同于国际直接投资
(二)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 1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三种类型 (1)资源依赖型或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为了获 取生产所需的资源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设立 出口导向型的子公司
I国资本总收入:矩形 O1AGC
M
H I国劳动总收入:三角形 CGF
II国资本回报率 : O2H
E
N
T II国资本总收入:矩形 O2AMH
II国劳动所得:三角形 JMH
G
I国总产值:梯形O1AGF
II国总产值:梯形O2AMJ
B
A
O2
注意:两国资本均被充分利用
VMPK1
F D C
O1
VMPK2
J
4、国际资本流向和均衡点
跨国公司该类型生产活动的特点: A 创造了贸易而不是取代贸易; B 既可能产生企业内贸易,也可能产生企业间贸易.
而且企业内贸易不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运作. C 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性产品,发达国家出口
资本密集性产品
(2)本地市场导向型或进口替代导向型: 跨国公司以当地市场为导向,已占据东道国市场或 满足东道国需求作为其国际性生产分布的依据跨国
即BS也要流入II国。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M’
Z
E
N
T
S’
G
BSA
O2
启示: 一国市场结构越不 完全,从而其国内 劳动力市场越扭 曲,那么国际劳动 力流动的国际福利 越高。
三﹑国际劳动力流动对一国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影响
假定:I国劳动丰富而II国资本丰富;
纺织品X :劳动密集型;汽车Y:资本密集型
汽车 PP
A0
A1
E10
E11
A0
O1
A1 纺织品
汽车 P
B0 P
E20
B1
E21
B0
O2
B1
纺织品
小结:
两国生产结构的调整究竟是反贸易倾向的,还 是促进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要素流动影 响两国生产结构的具体效应。基于国际要 素流动的生产结构调整可能是反贸易倾向 的,也可能促进贸易。
四.国际劳动力流动状况(略)
M
E
N
G
O2H > O1C则资本从I国
H
流向II国,直到两国资本 的边际报酬同为: T O1D =O2T →E点 从I 国流向II国的资本量:BA
B
A
O2
VMPK1
F D C
O1
5.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分析
VMPK2 1)国际资本流动的产出效应和世 界福利分析
J I国产出减少为:O1BEF
减少:ABEG
3﹑注意: 第一,不同跨国公司的生产类型对贸易的影响 方式不同 第二,跨国公司的贸易可能是产业内或产业间 的,也可能是企业内或企业间的 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可能是贸易替代的 也可能是贸易创造的 第四,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公司的成 熟度和战略有关
六.国际资本流动状况(作业)
作业:搜索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历史数据信 息或典型案例
M
H 际产出上升,其边际产值增加!
II国资本O2A原来的总收入为
E
N
O2AMH,均衡后为:O2ANT T 减少TNMH。
RG
因为II国资本流入导致II国资本的边 际产出下降,其边际产值减少!
B
A
O2 最初I国劳动总收入CGF,均 衡后为DEF,减少CDEG。
最初II国劳动总收入MJH,均衡后
为EJT,增加EMHT。
(2)确保以最低成本获得某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连续供 应,以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垂直一体化(Vertocal Integration)(后文具体讲)
3.其他原因:国外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良好 的基础设施﹑规避东道国的关税壁垒或其他限制﹑与 其他国家企业强占市场.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
福利效应
VMPK1
公司该类型生产活动的特点: A.可能是贸易创造性的也可能是贸易替代性的 B.投资和贸易方向不完全依赖要素禀赋差异,而是
依赖各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3)国际一体化生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 生产和销售,在全球统一的一体化系统内协调个 子公司的活动,追求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两种类型的一体化生产: A水平一体化:在国外建立与国内母公司生产 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直接占领东道国市场. 目的垄断独特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技术
四﹑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东道国)与资 本输出国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的产出效应 2. 国际资本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 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1)对资本输出国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 (2)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4.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局势
有利:资本流入→东道国产能上升→产品价格下降→东道 国贸易条件恶化
注:P代表国际市场相对价格
汽车 PP
A0
A1
E10
E11
A0
O1
A1 纺织品
汽车 P
B0 P
E20
B1
E21
B0
O2
B1
纺织品
I国进口产品(汽车)和出口产品(纺织品)的产量都下降了。 II国出口产品(汽车)和进口产品(纺织品)的产量都增加了。
结果: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能会促进两国的汽车贸易,而抑制两国 的纺织品贸易
1.假定:两国、两要素、
都生产同质产品、整个
世界资本存量K既定
F
2.基本概念: 资本的边际产品MPPk, D
资本的边际产值VMPk C
O1
VMPK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K1
F D C
O1
3、初始状态:
两国资本总量O1O2
VMPK2 I国资本总量:O1A
J II国资本总量:O2A
I国资本回报率 :O1C
按照H-O理论: I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II国生产
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汽车。
Y
U3
简单回顾
U4 Pw
B
Eb1
Eb0
Ca1
A Cb1
Ea0 Ea1
Pw
O
B’
A’ X
若劳动力从I国流向II国: I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收缩;II国生产可能性边 界向外扩张。在国际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新的均衡生产点变动
1.国家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 假定资本要素和商品都可以自由流动由于大国具有 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所以,资本会从小国流向大国. 从而小国内部很难实现要素输入对资本密集性产品 进口的替代 2.国际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 此时的分析与要素均等化理论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二.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互补性 (一)以跨国公司来讲
(一)国际证券投资的动因 1直接原因是为了获取国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2投资风险﹑风险分散与国际证券投资的双向 性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1.直接原因是为了获取国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2.基于国际性生产活动的考虑 (1) 垄断独特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技术,以进行生产控制
例如: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后文具体讲)
M
H II国产出增加为: O1BEJ
增加:ABEM
E
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