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作业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填入下表,20分)

1,在联系紧密的小的工作群体中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2,群体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完全一致,不一定是好事。

3,组织变革为组织发展提供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

4,艾德佳·沙因:目前的组织文化研究大多停止在物质层和价值观的层面,对于更加深层的挖掘不够,文化不是表象而是更深层的东西。

5,威廉·大内(乌契)的Z理论认为:信任、敏感、亲密会带给企业成功,主张按照坦白、开放、沟通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

6,在大的工作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少,一般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

7,群体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发生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8,组织发展亦称为组织开发,它是指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采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动过程。

9,赫尔希(R.Horshey)曾对6家工地的30件小道消息做分析,表明道消息都是不确切的。

10,威廉·大内(乌契)的Z理论认为:Z型组织既符合美国文化,又吸取了日本J型组织管理方式的长处,他号召美国的组织要向Z型组织转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是A使人们注重行为监控的“目标”而不是结果

B使人们注重行为的监控而不是结果

C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动机”而不是结果

D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注重对行为的监控

2, 尼克(S.Pilnick)提出的规范分析法包括的步骤是:明确规范内容阶段、制订规范剖面图阶段和

A调查问题的设计阶段

B调查的实施阶段

C巩固成果阶段

D从规范差距较大的规范或者是比较重要的规范入手进行改进的阶段。

3,一个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方面与其他人的差异是指

A性格B气质C个性D能力

4,在感知防卫中,把个体某一特征的印象,扩大成为他的整体特征的心理效应是

A短识效应B以己度人

C定型偏见D光环效应

5,在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6,在人行为发生时情绪体验和动作的强弱、快慢、灵敏、均衡度等的心理特征是指

A性格B气质C个性D能力

7,一个人整个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

A性格B气质C个性D能力

8,麦格雷戈(Douglas M.McGregor)将传统的管理方法称为

A,M理论B,Z理论

C,Y理论D,X理论

9,在激励理论的分类中,期望理论属于

A需要型激励理论B状态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D内容型激励理论

10,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的数目是指

A管理层次B管理幅度

C管理范围D管理半径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如果群体规范不合理,参照美国管理学家皮利尼克(S.Pilnick)提出的规范分析法,应如何加以改变?

答:1)明确规范内容,了解群体已形成的规范模式,特别要了解起消极作用的规范、习惯,听取改革意见,如分别负责任而非联合负责任,彼此攻击而非互相支持等负面行为。

2)制定规范剖面图,进行影响企业经营的规范分类,如图、表。每类定出理想的给分点,这种理想的给分点与实际评分的差距,称为规范差距。

3)改革。改革从最上层的群体开始,逐步向下,确定优先改革的项目,主要考虑对企业改革影响的大小,不一定要把规范差距大的项目列为优先改革的项目。

2,如何理解库尔特•卢因提出的:“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答:团体力学理论是行为科学。团体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一样,团体有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二是相互影响;三是情绪。在这三项要素中,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在组织中的相互发生作用的行为。情绪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生理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信息,但可以从人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中推知其活动,相互影响和性绪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一项变动,会使其他要素发生改变。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叫做‚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场涉及团体在其中活动的环境,还涉及团体成员的个性及其相互间的看法。团体成员在向其目标运

动时,可以看成是力图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所谓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事实上,一个团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这可以比作一条波澜不掀的河流:看起来是相对静止的,实际上却在不断地缓慢运动和变化。团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团体结构,也修正一个人的行为。

3,矩阵制组织结构有何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结构是根据项目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信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

缺点: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隶属关系仍在原单位,只是为‚会战‛而来,所以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矩阵结构的先天缺陷;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4,X理论与Y理论对人性、管理有何不同理解?

答: “X理论”的人性假设

(1)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2)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听从指挥;

(3)人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

(4)人习惯于守旧,本性就反对变革;

(5)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Y理论”的人性假设

(1)要求工作是人的本性;

(2)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3)个人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与组织需要没有矛盾;

(4)人对于自己新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与自我控制;

(5)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