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改进及传播

考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改进及传播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发明者: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传播: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这是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传播中最重要的贡献。
发展: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易错微析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易错。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
例题1 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
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A.古代印度人B.古代阿拉伯人C.古代罗马人D.古代日本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古印度人创造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的计数法。
这种计数法经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B。
例题2 “0、1、2、3、4、5、……”我们都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
这些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古代埃及人、巴比伦人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C。
1.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B.创立了伊斯兰教C.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D.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2.0-9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是在()A.9世纪B.10世纪C.11世纪D.12世纪3.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培养识读图片的能力,从历史图片中感悟历史。
下图是()A.埃及象形文字B.中国甲骨文C.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D.阿拉伯数字4.“阿拉伯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A.12世纪初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5.阿拉伯人被称为传播东西方文化的使者,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B.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C.开辟丝绸之路D.发现新航路6.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数字?它最早是由什么人发明的?(2)图中所表示的数字后来在何时由什么人传入欧洲?(3)图中所表示的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何时?(4)如果没有这种计数方法,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1.A 解析: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印度人,故A项说法错误,答案选A。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 (2)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 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 (2)和平往来(2分)。 • 如:①马可· 波罗来华及《马可· 波罗行记》对西方人了 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②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 做出重大贡献。③丝绸之路上中外商人对东西文化的 传播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 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2分) • (3)态度: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己文明的 尊重、宽容,乃至欣赏,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交流。
• (1)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 史事件。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 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1)和平交往、暴力冲突。 (2)马可·波罗来华;希波战争等。 (3)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 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等。
——虚心学习其他民 族的优秀文化
阿 拉 伯 数 字
阿拉伯数字
古代 印度人
中古 阿拉伯人
传播
传入欧洲 “阿拉伯数字”
12世纪初
发明 改进 古印度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十 个数字,还创制了与之配套的 十进位计算法,使计数和计算 变得简单易行,这是印度人对 世界的重大贡献。
基本一致
世纪
贡 献 二 : 文 化 的 传 输
• (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古代文明交往方 式有何不同?(4分) • (3)材料一:暴力冲突; • 材料二:和平交往。 •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 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 应持的态度。 • (4)既要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互相理解、互 相尊重;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 流中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坚持学习、借鉴和吸 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 人类文明的破坏。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及阿拉伯人的贡献

考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及阿拉伯人的贡献1.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
2.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通过这些商路,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
3.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①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主要传播者。
他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②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面前。
③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④医学成就突出。
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4.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和启示:(拓展点)影响: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启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民族只有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才能长盛不衰。
易错微析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式的认识易错: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都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都有促进经济文化传播的作用。
但暴力冲突会造成深重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反对战争,坚持和平往来,做和平交流的使者。
例题1在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世纪,对加强亚、非、欧三洲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的是()A.基督教会B.伊斯兰教传教者C.阿拉伯商人D.各国政府使节答案:C解析: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故选C。
例题2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句话出自()A.穆罕默德B.马可·波罗C.释迦牟尼D.屋大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史料的掌握情况。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故选A。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3、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何时前往中国?何时回 到意大利?在中国有哪些经历?得到哪个皇帝的赏识?
4、记述马可波罗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 该书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阿拉伯的天文、 医 学 、伊斯兰教、伊斯兰 文化、西方的自然科学
胡椒、肉桂、珠宝、丝绸、糖、稻米、棉花、四 大发明……
14 世 纪 前 后 欧 亚 主 要 商 路
3.现代“阿拉伯数字”写法的出现大约 在( ) A、10世纪 B、12世纪 C、14世 纪 D、16世纪
二.识图题: 读右图,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发明的? ②它何时被什么人传到欧洲?何时它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③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 个数字? ④想一想,这种符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下面三幅图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其疆域在何时达到最 大规模?其疆域的四至分别到什么地方?
C
亚历山大帝国建立的过程如何?其都城定在哪里? B A
0 1
5
7 9
4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阿 拉 伯 商 人
威尼斯
大都
世 纪 阿 拉 伯 商 船
13
1、古代联系欧亚非三洲的商路中,最著名的是哪一 条?通过这条商路东方的哪些特产和技术传到了西方? 常年在这条商路上奔走的是什么人?他们把什么带到 了中国?他们的活动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是?最早是什么人发明的?得名的原因?何时传到欧 洲?何时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
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1——10这十个数字?
一、二、三、四……. 壹、贰、叁、肆…… One、 tWO 、three 、 four…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知识点分析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⑴把中国、印度文化传到西方。
阿拉伯人往来于三大洲之间,把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运往西欧;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了欧洲。
⑵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及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又把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⑶保留和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阿拉伯的学者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
他们还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在医学方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和依本西拿的《医典》被译成拉丁文,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例1.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是()A.罗马人B.中国人C.阿拉伯人D.意大利人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主要依靠丝绸之路,阿拉伯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把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中间者”的角色,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C知识讲解2 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2)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由此可见,元朝的强盛是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因素。
例2.以下事例中,以和平往来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是()A.十字军东征B.希波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马可波罗来华解析此题注意题干中的设定“以和平往来的方式”,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都是以暴力的方式传播文明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课标要求】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地区和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课本解读】知识点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丝绸之路(1)著名商路:“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大陆的东西方贸易要道。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商人①将中国的古代文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
②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③将印度人的计数法加以改造,12世纪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3)阿拉伯的商人在中西方交流中的作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享誉世界的阿拉伯马2、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阿拉伯数字(1)创造者:印度人(2)传播者:阿拉伯人(3)发展经过:①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②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③12世纪初,这一简便计数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④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一的写法基本一致。
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知识点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1.马可·波罗简介(1)国籍:意大利人(2)经历: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游遍中国,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
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从海路回国。
2.《马可·波罗行纪》(1)作者:马可·波罗的狱友(2)内容:记述马可·波罗东方见闻(3)影响: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拓展延伸】1、早期人类的计数方法: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印度十进制计数。
2、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呢?⑴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
⑵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3、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国际交流的使者,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1)、拥护对外开放的政策(2)、要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3)、形成对各国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4)、具备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知识小结】人类文明传播方式:1、暴力冲突,例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2、和平交往,例如: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等。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纸币:纸币可以用来偿付一切款项,携带 非常方便…
煤炭:华北人民用一种“黑色的石头”当 木材烧…而它的火焰比木炭更大更旺…
驿道:从北京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驿 道连接…驿站每个房间全用丝绸…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阿拉伯 商人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小组活动:
你知道马通匹过、这石榴条、商瓜路果,蔬东菜西、核方桃有、哪药些材事、物 传到东珠方宝或、西音乐方、?舞蹈、宗教 ……
丝绸、陶瓷、漆器、铁器、冶铁技术、 蚕种和养蚕技术 ……
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 重要通道,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沟通了 欧亚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 交流。
朝鲜、日本 越南、南亚 中亚、西亚、欧洲
12世纪后期(南宋)
归纳总结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⑴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⑵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 ⑶善于吸收其他文化并加以发展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反映了阿拉伯人什么样的优秀 品德?
➢虚心学习比自己先进 的文化
结绳记事法
刻木记事
刻木记事法
阅读材料: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 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 十进位法。……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 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 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 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 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 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 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精品)

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促进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两种方
式。即战争与和平的东西交流方式。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
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是 相互关系的主流。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交通,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使者一:一群辗转欧亚非的阿拉伯人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阿拉伯人沿着” 丝绸之路”,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不仅是商人, 更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阿 拉 伯 帝 国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7
对照地图,说出古代东西方商路及其东西方 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内容。
东方的胡椒、肉桂 陆上丝绸之路
里海 小亚细亚 两河流域 亚历山大港 红海 波斯湾
3、阿拉伯的文化
由于阿拉伯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
非三洲的接合部,所以,它同时吸收了西方的
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亚非古国文化的养料,形
成了兼有东西文明特征的阿拉伯文化。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数学
花剌子密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著 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地理学家。代数与算术 的整理者,被誉为“代 数之父”。他的《积分 和方程计算》,直到16 世纪一直是欧洲各大学 教科书。代数学和用阿 拉伯数字的计数法,都 是通过这部书传入欧洲 的。
向西方介绍了东方各国的情况.
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 的中国文明”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 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 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 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 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 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带环,全饰宝石, 如红宝石、蓝宝石之类的„„胸前项下,悬一 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粒 „„臂上„„ 腿上,甚至脚趾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该书有什么影响?
上图人物分别是?用一两句话简 单概况二人的主要贡献ABC NhomakorabeaD
E
F
G
D
中国土生土长的有( )从外面传回来的有( )
All Roads Lead to Rome
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
1298 年,马可 ·波罗在威尼 斯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在狱 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伴鲁思 梯谦笔录成书,为《马可 ·波罗
行纪》。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 文物之昌明。
讨论:怎样认识古代世界的战争
? 1、古代世界的战争具有征服性,充满了 暴力,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2、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文化:亚历山大东征使 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 罗马的扩张使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
?3、古代战争反映了在古代世界强国与弱国 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 程充满了暴力、奴役和压迫,但在客观上导 致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2019 SUCCESS
POWERPOINT
2018 年12月12日星期三 17
2019 SUCCESS
THANK YOU
2018 年12月12日星期三 18
阿拉伯数字
左边 的符 号被 称做 什么?
25 170
上边两组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数?
请在老师的叙述中猜出他是谁?
他曾将所有的收入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 他给自己留下什么时,他说是“希望”因为希望 将给他无穷的财富。
他到埃及时埃及法老为他加上了“法老”的称号。
“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他是这样说 的,也是这样做的
3、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何时前往中国?何时回到 意大利?在中国有哪些经历?得到哪个皇帝的赏识?
4、记述马可波罗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 该书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 跃,有不少欧洲人陆续东来?
1、古代文明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2、书上提到的古代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使者主要是一个国家、一条商路、一个人物, 请问他们分别是指谁?
胡椒、肉桂、珠宝、丝绸、糖、稻米、棉花、四 大发明……
14 世 纪 前 后 欧 亚 主 要 商 路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生于威尼斯一商人 家庭。 1271年随父、叔经“两
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 前往东方。 1275年至上都(今内
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得元 世祖忽必烈信任。其游历几遍 中国,后因伊儿汗国汗谴使向 元室求婚,马可 ·波罗奉命护送 公主出嫁,遂于 1292年离开中国。
3、“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文中 “大秦”是指?
4、“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说这话 的人是?他是哪一宗教的创始人?
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上首次出现 和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位外国人是?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 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请回答(1)该段材料出自什么作品?
1、古代联系欧亚非三洲的商路中,最著名的是哪一 条?通过这条商路东方的哪些特产和技术传到了西方? 常年在这条商路上奔走的是什么人?他们把什么带到 了中国?他们的活动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阿拉伯数字”指?最早是什么人发明的?得名的原 因?何时传到欧洲?何时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
他在公元前4世纪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请在老师的叙述中猜出他是谁?
他主要位于西亚
他的大学的制度和方式影响了日后欧洲的大 学发展。
他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既学习外来 文化,又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他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 他曾经和中国唐朝同时并存 他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伊斯兰教的故乡
阿拉伯的天文、 医 学 、伊斯兰教、伊斯兰 文化、西方的自然科学
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由此你分别想到了什么成语?
请在老师的叙述中抢答出有哪些错误?
阿拉伯数字指的是包括0到910的10个数字符号, 最早是阿印拉度伯人创造,后由阿印拉度伯人传到欧洲, 所以叫阿拉伯数字,1126世纪时,它的写法已 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在元成世吉祖思汗时来到中国后,曾奉大汗之命外 出视察,还出使日本。在中国生活17年后, 回国后根据自己在东方的见闻,写成《马可 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