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第二章 第四节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结构极限状态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结构极限状态计算

规定时间——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时,结合 结构使用期,考虑各种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 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即设计基准期。我国公 路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设计基准期≠使用寿命,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 过设计基准期时,表明它的失效概率可能增大, 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度,但不等于结构丧失功 能甚至报废。通常使用寿命长,则设计基准期 就长,设计基准期小于寿命期。
R-抗力方面的基本变量组成的综合抗力;
S-作用效应方面的基本变量组成的综合效应。
2.
结构功能函数与可靠、失效、极限状态的对 应关系
Z=R–S>0:结构可靠 Z=R–S<0:结构失效
Z=R–S=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结构可靠度设计的目的用功能函数表示,应满足
Z=g(X1,X2,…,Xn)≥0或Z=R-S ≥0
f
( )

-无量纲系数,称为结构可靠指标。 与
失效概率 Pf 有一一对应关系, 越大, Pf 越 小 ,结构越可靠。(表2-1)
2.1.5 目标可靠指标

定义:用作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依据的可靠 指标。 确定方法:采用“校准法”并结合工程经 验和经济优化原则加以确定。 校准法——根据各基本变量的统计参数和 概率分布类型,运用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揭示以往规范隐含的可靠度,以此作为确 定目标可靠指标的依据。
采用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 计计算应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类 极限状态的各项要求。
2.2.1 三种设计状况

持久状况
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 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对应于桥梁 的使用阶段,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短暂状况
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 (或荷载)的状况。对应于桥梁的施工 阶段,一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 算(以计算构件截面应力表达),必维护条件下,在规定 时间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如不出现 过大的裂缝宽度,钢筋不锈蚀。(耐久 性)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原则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原则
16
(2)可变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 随时间变化或变化不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 括安装荷载、人群荷载、风、雪,温度变化等。
(3)偶然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 定出现,一旦出现量值又很大,持续时间很短 的作用,包括地震、爆破、撞击等。
17
二、结构的抗力以及功能函数 1、结构抗力R: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 的能力。 2、作用效应S: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中引起 的内力和变形。
42
1、答: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成为荷载)和引起结构 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总称为作用。
43
2、答:结构的抗力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44
3、答: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 的概率。
45
4、答:我们将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Ps;而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
49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 定限值。
50
谢谢观看!
51
采用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ψf 表示。
25
二、材料性能标准值fk
材料性能标准值是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中所取材料性能的基本代表值。
26
由于材料的离散性,同一等级的混凝土 的实际强度并不完全一致,它构成一种分 布——正态分布(如下图),可有两个特征
值——平均值μf 和标准差σf 来确定反映其分
布特性。
概率设计按精确程度可分三个水准: 半概率
近似概率(我国)
全概率
最优失效概率
3
第一节 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一)结构的安全等级: 根据结构的用途决定。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概念:以概率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简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1功能函数、极限状态方程结构构件完成预定功能的工作状态可以用作用效应S 和结构抗力R 的关系来描述,这种表达式称为结构功能函数,用Z 来表示当时,结构能够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可靠状态;当时,结构不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失效状态;当时,即,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称为极限状态方程。

2结构可靠度、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4结构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见表 3.3 。

5目标可靠指标当有关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及参数已知时,就可按上述β值计算公式求得现有的各种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

《统一标准》以我国长期工程经验的结构可靠度水平为校准点,考虑了各种荷载效应组合情况,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规定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称为目标可靠指标β。

结构构件属延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β取为 3.2 ;结构构件属脆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β取为 3.7 。

表3.3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对应于直接作用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三类:( 1 )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等;( 3 )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荷载代表值是指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6 荷载标准值荷载标准值是《荷载规范》规定的荷载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内容提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结构设计理论,并且列出了我们经常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和参数选用,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参数的比较,总结出我们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设计的实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望达到提高广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的目的。

1、前言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些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计算中经常将二者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2、四种结构设计理论简述2.1、容许应力法容许应力法将材料视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要求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

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法的特点是:简洁实用,K值逐步减小;对具有塑性性质的材料,无法考虑其塑性阶段继续承载的能力,设计偏于保守;用K使构件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K的取值是经验性的,且对不同材料,K值大并不一定说明安全度就高;单一K可能还包含了对其它因素(如荷载)的考虑,但其形式不便于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恒载、活载)。

2.2、破坏阶段法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力不低于标准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K。

破坏阶段法的特点是:以截面内力(而不是应力)为考察对象,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及其极限强度;内力计算多数仍采用线弹性方法,少数采用弹性方法;仍采用单一的、经验的安全系数。

2.3、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中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还在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半概率方法)。

极限状态法的特点是:在可靠度问题的处理上有质的变化。

这表现在用多系数取代单一系数,从而避免了单一系数笼统含混的缺点。

结构设计原理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结构设计原理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范》规定的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
1、持久状况: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 续时间很长的状况。该状况是指桥梁的使用阶段。— —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2、短暂状况: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或荷载)的 状况,该状况对应的是桥梁的施工阶段,一般只进行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况: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状况。(可 能遇到地震等作用的状况。——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设计
❖ 失效概率——作用效应S和结构抗力R都是随机变量或随 机过程,因此要绝对地保证R总是大于S是不可能的。可 能出现R小于S的情况,这种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来表示 就是失效概率。
➢ 可靠指标用来描述结构可靠度的原因
• 可靠指标是可靠度的度量,与其有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
可靠指标与可靠度及失效概率关系
2、结构抗力和作用
结构抗力——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它是 结构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等的函数。
作 用——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引 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它分为直接作用和 间接作用。
➢ 两类作用
作用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如 结构自重、汽车荷载等。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 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本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计算方法的历史与基本思想 结构的功能要求 极限状态的概念、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现有《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原则、表达方式、各 系数的含义 材料强度取值、作用分类、各种作用组合 建筑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
§2.0 概 述
一、结构设计的目的 设计满足功能要求的结构,也就是把外界作用对结
承载能力极限多系数状态表达式:

建筑结构概论

建筑结构概论

γ G 、γ
Q1、γ Qi----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Ψ ci----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有多个可变荷载同时作用的情况, 考虑到它们同时达到标准值的可能性较小所做的一种折减); γ0----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与安全等级相对应。 一级:γ0=1.1; 二级:γ0=1.0; 三级:γ0=0.9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第一节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基准期
设计使用年限
我国规范规定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都为50年。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构的功能要求、作用和抗力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拱 结 构
网架结构
桥梁
2. 工业厂房
金陵石化总厂
单层厂房 多 层 工 业 厂 房
图1.11 灵谷寺无梁殿
图1.12 开元寺塔
图1.13 莫纳德· 洛克大楼(美 国芝加哥 16层 380厚)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2 按结构受力特点分为: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 构等。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3 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 (效应)组合,采用下列表达式设计:
0S R
式中:γ o--结构重要性系数;
R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2 11)
第一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顾迪民一, 定义①极限状态设计法以相应于结构和构件各种功能要求的极限状态,如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等为依据的设计方法。

结构和构件应满足这些极限状态的限制。

② 许用应力设计法在规定的使用载荷(标准值)作用下,按线性弹性理论算得的结构或构件中的应力(计算应力)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材料许用应力。

材料的许用应力由材料的平均极限抗力(屈服点、临界应力和疲劳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安全系数可由经验确定。

③ 概率设计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确定的结构或构件的失效概率)P (f 或可靠概率)1P P )(P (f s s =+来定量地度量结构或构件的可靠性。

用此法设计的各类结构或构件具有大体相同的可靠度。

④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概率设计法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构可靠性指标与极限状态方程之间的数学关系。

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载荷分项系数,这些分项系数也是根据各载荷变量的统计特征在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经优选确定的。

载荷分项系数的确定有三种水平:其一为部分系数由概率分析确定,部分系数用经验确定,也称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二为所有系数均由概率分析确定,但其概率分布曲线一列用正态分布曲线代替,故称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三为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发展趋向.二, 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1, 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静强度,动力强度和稳定等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静,动变形(刚性)和耐久性(疲劳)的计算.2, 结构可靠度包括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其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寿命)内,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3, 极限状态方程0),,(321=⋅⋅⋅⋅⋅⋅⋅=n X X X X g Z式中Xi 是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变量。

在结构设计中可归纳为二个基本变量R (抗力)和S (载荷效应—内力)。

0),(=-==S R S R g ZR = S ,极限状态;R < S , 失效;R > S ,有效(可靠)。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中铁五局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肖炳忠内容提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结构设计理论,并且列出了我们经常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和参数选用,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参数的比较,总结出我们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设计的实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望提高广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的目的。

1、前言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些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计算中经常将二者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2、四种结构设计理论简述2.1、容许应力法容许应力法将材料视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要求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

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法的特点是:简洁实用,K值逐步减小;对具有塑性性质的材料,无法考虑其塑性阶段继续承载的能力,设计偏于保守;用K使构件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K的取值是经验性的,且对不同材料,K值大并不一定说明安全度就高;单一K可能还包含了对其它因素(如荷载)的考虑,但其形式不便于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恒载、活载)。

2.2、破坏阶段法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力不低于标准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K。

破坏阶段法的特点是:以截面内力(而不是应力)为考察对象,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及其极限强度;内力计算多数仍采用线弹性方法,少数采用弹性方法;仍采用单一的、经验的安全系数。

2.3、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中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还在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半概率方法)。

极限状态法的特点是:在可靠度问题的处理上有质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指标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根据 不同的安全等级和破坏类型确定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设计时的目标可靠指标[β]:
破坏类型
延性破坏 脆性破坏
一级 3.7 4.2
安全等级 二级 3.2 3.7
三级 2.7 3.2
第四节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四、实用设计表达式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S C
S___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变形、裂缝宽度等) 组合设计值
C___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主要进行变形验算和裂缝控制验算

第四节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一、功能函数与极限状态方程
用来描述结构构件完成 预定功能状态的函数称为 功能函数
Z gR, S R S
二、结构的可靠度与失效概率
可靠概率Ps 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失效概率Pf 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指标
Z R S
Z

2 R
f c , f s ——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ak
——几何参数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 结构性能有明显不利影响时,可另增减一个
附加值。
R d —— 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静
力设计取1.0,对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
根 时据 应具 用体抗情震况调取整大系于数1.0R的E 数代值替; R抗d震设计


2 S
第四节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指标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根据建筑结构破 坏后的严重程度,将建筑结构划为三个安全等级:
结构安全 等级
破坏后果
一级
很严重
二级
严重
三级
不严重
建筑物类型
重要建筑物 一般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及以上 50年
5年及以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其中 0S R R fc , fs , ak ,/ Rd
0 __ 结构重要性系数,一级安全等级时取1.1,
二级时取1.0; 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及以下 时取0.9; S ___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 ___ 抗力
R fc , fs , ak —结构的承载力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