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孙膑传原文
孙膑赛文言文翻译

《孙膑赛传》昔者,孙膑者,齐人也。
少好兵法,博览群书,尤精《孙子兵法》。
膑年二十有五,因事败出,避难于魏。
魏王闻其才,遂以为师,授以兵法。
膑遂隐居深山,苦心钻研,终成一代兵家宗师。
时,魏国与韩国交战,韩王遣使请救于齐。
齐王召膑问计,膑对曰:“韩虽小国,其兵精良,不可轻视。
今若救韩,必当先知彼己,方能取胜。
”王曰:“善。
”遂命膑为将,率师救韩。
膑至韩,察地形,观敌情,知韩虽小,而地形险要,敌军易守难攻。
于是,膑谋定而后动,设奇计以破敌。
乃令军中选勇士百人,夜半时分,潜入敌营,于敌帐中置火种,烧其帐幕。
敌军大乱,不战自溃。
韩王闻之,大喜,以为膑神人也。
膑既破韩,又谋取魏。
乃使人伪降魏,魏王信之,遂以膑为客卿。
膑至魏,潜察国政,知魏王好色,荒废政事。
膑遂献策曰:“臣闻魏王好色,不恤国事。
若以美女献之,必使其沉迷酒色,不复理政。
然后,我以兵临城下,魏国必亡。
”魏王从之,果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膑又知魏王弟公子无忌贤能,有治国之才。
乃密使无忌归齐,与齐王谋取魏。
无忌归齐,膑遂与无忌合谋,设下连环计,以破魏国。
无忌诈称有病,辞归本国。
魏王闻之,遣使至齐,请无忌回国。
膑知魏王中计,遂与无忌共谋,使无忌归魏,无忌至魏,魏王待之甚厚。
膑遂令无忌以计破魏,无忌果破魏,魏王大败,魏国遂亡。
膑以兵法胜魏,名震天下。
齐王封膑为上将军,膑辞不受,曰:“臣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也。
臣虽才疏学浅,然得陛下之知遇,敢不竭尽忠诚,以报国恩。
然,将军之位,非臣之所宜,愿陛下以贤能者授之。
”王曰:“将军之言,朕心甚慰。
朕知将军忠义,必不负朕所托。
”自是之后,膑虽居将军之位,而心系国家,未尝一日忘乎兵法。
后,膑又与齐王谋取燕、赵、楚三国,皆大获全胜。
膑以兵法立功,名垂青史,后世子孙,皆以膑为楷模。
然,孙膑之智,非一日之功。
其人聪明睿智,博学多才,尤善用兵。
故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就一代名将。
古代汉语精品课程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孙武既死,〔1

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孙武既死,〔1〕后百余岁有孙膑。
〔2〕膑生阿鄄之间,〔3〕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4〕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5〕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6〕欲隐勿见。
〔7〕【注释】〔1〕孙武据说死在吴地,《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善为兵法。
”〔2〕“孙膑”,膑音b@n,可能是因受膑刑(挖去膝盖骨之刑)而得名。
本书《太史公自序》:“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3〕“阿”,音ē,在今山东阳谷东北;“鄄”,音ju4n,在今山东鄄城北,皆齐邑。
孙武的这支后裔可能是在吴灭国后回到齐国。
〔4〕《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古今姓氏书辩证》称孙武有三子驰、明、敌,孙膑是孙明之子和孙武之孙。
〔5〕“疾”,读为嫉,嫉妒。
〔6〕“断其两足”,即古刖刑(刖音yu8);“黥之”,黥音q0ng,刺面染以墨,又叫墨刑。
此与《太史公自序》“孙子膑脚”之说稍异。
〔7〕“见”,读如现。
是说欲使孙膑不得见人。
【原文】齐使者如梁,〔1〕孙膑以刑徒阴见,〔2〕说齐使。
〔3〕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4〕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5〕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6〕马有上、中、下辈。
〔7〕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8〕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9〕及临质,〔10〕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11〕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12〕遂以为师。
〔13〕【注释】〔1〕“齐”,此时的齐已非姜齐而为田齐,在位者为齐威王。
“梁”,即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三三九年)自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徙都至此,从此魏亦称梁,但此时魏尚未称梁。
《孙膑》文选上....

车骑出行(东汉画像石)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进,马有上、中、下 辈,於是孙子谓田忌曰: 足,足力,指奔跑的 速度。辈,指等级。 孙膑看到田忌的马的足力和对手相差不很大,赛马有 上、中、下三个等 级,因此孙膑对田忌说。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 子逐射千金: 弟,副词,只管。 臣、君,都是普通的敬词。信然,相信,认为„„ 对。逐射千金,用千金做赌注赌驾车比赛的胜负。
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便离开韩国返回 魏国。齐军已经越过魏国的国境,向西深入 魏国领地。
孙子谓田忌日:彼三晋之军素悍勇而轻齐,齐 号为怯: 时分裂为魏、赵、韩三国,所以称三国为三 晋。称其中一个也可以为三晋。
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国军队一向强悍勇 猛,而且轻视齐国,齐国军队被称为胆怯。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根据。利,名 词状语,朝利的方向。
善于作战的人要根据客观 形势把战争朝有利的 方向引导。
马陵山(江苏)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 至: 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军争》:倍道 兼利,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军;五十里而争利,则 蹶上将军,其军半至。 趣,趋的古字。蹶,跌,即挫折。 《孙子兵法》说:从百里以外的地方跑去争利,必定 使使上将受挫折;从五十里以外的地方跑去争利, 军队只 有一半人能到达目的地。
他们必定放弃赵国,援救自己。这样,我们 采取一次行动,就可以解除赵国的围困,同 时收到使魏国困顿的效果。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大破 梁军: 桂陵,在今山东荷泽的东北方向。 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魏国军队果然离开邯 郸,和齐国军队在桂陵亣战。齐国军队把魏 国军队打得大败。
据银雀山汉简《孙膑兵 法》记载,桂陵之战 中已经擒获庞涓。然而,后 面的马陵之战中庞涓 却是魏军大将,这就出现了 疑问。 桂陵之战中,孙膑采用 围魏救赵的策略,使 齐国地位大大提高。《史 记·田完世家》:于是 齐最强於诸侯,自称为王, 以令天下。
中考文言文《孙膑》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孙膑》全文详细翻译孙膑作者:司马迁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
孙膑出生在阿、鄄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足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上字,想使孙膑这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
有一次,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游说。
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丽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田忌多次和齐国诸公子赛马,下很大的赌注。
孙膑看到田忌的马的足力和对手相差不很大。
比赛的马分有上、中、下三个等级,因此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够使您获胜。
”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跟齐王和诸公子下千金的赌注比赛胜负。
当到临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去和对方的上等马比赛,拿您的上等马去和对方的中等马比赛,再拿您的中等马和对方的下等马比赛。
”三个等级的马都已比赛完毕,田忌负了一场却胜了两场,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
于是田忌推荐孙膑给齐威王。
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把孙膑当作老师。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孙膑赛马文言文

孙膑赛马文言文
昔在春秋之末,战乱纷扰,兵戈未息。
有一天,孙膑聚集众人于齐地,欲进行一场赛马之辈,以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
众人闻讯蜂拥而至,场上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孙膑立于高台之上,端坐如山,一袭青衫,英气勃发。
他挥手一下,立刻有侍者引来两匹神骏之马,毛色皆如云霞,神采飞扬。
众人见之,无不赞叹不已。
孙膑高声宣布:“今日之赛,非但是马之较量,更是士气之较高。
愿各位勇士挥鞭策马,展现英勇之姿,为我军士气添柴添薪!”众人闻言,士气高昂,个个意气风发。
赛场上,孙膑首先策马而出,如疾风一般矫健,让人眼花缭乱。
随后,众将纷纷上场,马蹄声震天动地,尘土飞扬。
场上角逐激烈,众人都展现出了过人的马术技巧。
时至半晌,孙膑再次高声宣布:“此番马术比拼,各位将士表现卓绝,实为我师之幸事。
愿大家在战场上同仇敌忾,共铸辉煌!”众将闻言纷纷躬身致意,表示将为国家的荣誉而战,誓死不辱使命。
赛马活动结束后,士气高昂的军队仿佛焕发了新生。
孙膑以赛马之势,成功激发了众将的战斗激情,使他们更加团结一心,为国捐躯的决心更加坚定。
从此之后,孙膑成为军中的楷模,他的赛马之举也成为后来军中鼓舞士气的佳话。
孙膑脱险文言文带翻译

昔者,孙膑,齐国之良将也。
膑者,智谋之士,善用兵法,多奇策。
然不幸者,膑为庞涓所害,被囚于魏国,受尽苦楚。
时人皆以为膑命不久矣,然膑天资聪颖,机智过人,终脱险境。
时,庞涓欲置膑于死地,遂设计陷害,令膑犯下诬罪。
膑知其计,然无可奈何,只得入狱。
狱中,膑日思夜想,苦寻脱身之策。
一日,膑闻狱卒夜巡,心生一计。
乃以纸笔墨,书写一策,置于案上。
狱卒见之,以为膑已疯癫,遂不以为意。
夜深人静,膑趁狱卒熟睡之际,将纸条塞入狱卒怀中,并附一书信,言及脱险之法。
狱卒醒来,见怀中纸条,惊慌失措,慌忙打开,见书中所言,心中大喜。
遂将膑之信函送至魏王面前,魏王见信,疑惑不解,遂召见膑。
膑入殿,魏王问道:“汝果能脱险乎?”膑对曰:“臣虽身陷囹圄,然心中自有脱险之策。
愿大王赐臣一机会,臣必不负大王所望。
”魏王信之,遂命膑试之以策。
膑曰:“臣有一计,可令庞涓自食其果。
”魏王曰:“愿闻其详。
”膑曰:“庞涓奸诈,常以诡计陷害他人。
臣请大王密令庞涓,以千金之赏,求购臣之头颅。
庞涓贪财,必会应允。
届时,臣可借机逃脱。
”魏王以为然,遂依计而行。
庞涓果然贪财,闻言大喜,即刻命人购求膑首。
膑知其计,遂在夜间,趁庞涓不备,逃出狱中。
庞涓得知膑逃脱,大怒,急令追捕。
膑机智应对,避过追兵,终于逃至齐国。
齐王闻之大喜,封膑为上将军,膑亦不负众望,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
翻译:从前,孙膑是齐国的优秀将领。
孙膑,智慧谋略之士,擅长运用兵法,多有奇计。
然而不幸的是,孙膑被庞涓所害,被囚禁在魏国,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孙膑的生命已经不长了,但是孙膑天资聪颖,机智过人,最终脱离了险境。
当时,庞涓想要置孙膑于死地,于是设计陷害,让孙膑犯下了诬陷的罪行。
孙膑知道其中的计谋,然而无可奈何,只能入狱。
在狱中,孙膑日夜思考,苦寻脱身之策。
有一天,孙膑听说狱卒夜间巡视,心生一计。
于是用纸笔墨,写下了一计策,放在案上。
狱卒看到后,以为孙膑已经疯狂,就没有放在心上。
孙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孙膑曰:“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也。
”译文:孙膑说:“用兵之道,在于变幻莫测。
因此,能战却假装不能战,准备使用却假装不用,看似逼近却示以远离,看似远离却示以逼近。
用小利诱惑敌人,使其混乱而趁机夺取,敌人实力雄厚时要有所防备,敌人强大时要避开,敌人愤怒时要扰乱其军心,敌人卑微时要使其骄傲,敌人安逸时要使其劳累,敌人亲近时要使其疏远。
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出其不意地进攻,这是兵家取胜的法则。
”注释:1. 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变幻莫测。
2. 故能而示之不能:有能力却假装没有能力。
3. 用而示之不用:准备使用兵力却假装不用。
4.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看似逼近却示以远离,看似远离却示以逼近。
5. 利而诱之:用小利诱惑敌人。
6. 乱而取之:敌人混乱时趁机夺取。
7. 实而备之:敌人实力雄厚时要有所防备。
8. 强而避之:敌人强大时要避开。
9. 怒而挠之:敌人愤怒时要扰乱其军心。
10. 卑而骄之:敌人卑微时要使其骄傲。
11. 佚而劳之:敌人安逸时要使其劳累。
12. 亲而离之:敌人亲近时要使其疏远。
13. 攻其无备: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14. 出其不意:出其不意地进攻。
15. 此兵家之胜也:这是兵家取胜的法则。
孙膑此言,揭示了用兵之道的关键在于以变应变,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出奇制胜。
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
”孙膑正是深谙此道,故能成为战国时期齐国的杰出将领。
《孙膑兵法》中诸多策略,至今仍被军事家所推崇,可见其智慧之高深。
孙膑在兵法中强调的“诡道”,并非是欺诈之道,而是指用兵时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这种策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总之,孙膑的《孙膑兵法》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智慧的兵家经典。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7《孙膑》

学习目标:
1、准确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2、体悟孙膑精神的可贵之处。
预习检测:易读错写错的字
而黥之( qíng ) 窃载( zài ) 驷( sì )
说齐使( shuì ) 趣利( qū ) 辎( zī )
控捲 ( quán ) 搏撠( jǐ ) 亢( gāng )
悍勇 ( hàn ) 刭( jǐng )
2.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 与之齐。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凭借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面了 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 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3.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 是田忌就把孙子推举给齐威王。
第5自然段:
马陵之战:孙膑洞悉敌人的弱点, 以减灶诱敌,巧设伏兵之计智胜庞涓。 表现了孙膑善于用兵布阵的智谋和才 干。这是本文“孙庞斗智”的重点。
文本探究
马陵道智取庞涓时,孙 膑用了什么计策?故事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减灶法
“使齐军入魏地为 十万灶,明日为五 万灶,又明日为三 万灶。”
正确分析形势。洞悉对方弱点, 善用计谋,诱敌就范。 不要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 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 样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以引导。
7.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 见火举而俱发”。
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 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 就万箭齐发。”
8.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 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关键词:①控捲,握紧拳头②斗,打斗③批亢,攻击 要害④捣虚,攻打虚弱之处⑤形格势禁,被形势禁止 ⑥竭,筋疲力尽⑦于外,状语后置,在国外⑧罢,通 “疲”,筋疲力尽⑨于内,状语后置,在国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孙膑传原文
《孙膑传》原文及
原文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桊,救鬬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
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孙膑。
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
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进行游说。
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
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
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