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民俗文化开题报告3篇

-民俗文化开题报告3篇

*民俗文化开题报告3篇民俗文化开题报告120xx年3月6日下午,五(2)班全体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在学校多功能教室举行了主题班会活动——快快乐乐过春节。

这是以“传统节日”课程为切入点,把家长会和班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新班会。

主题班会上,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观赏学生成长足迹照片、竞赛答题,趣味游戏、才艺展示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始终,教师运用多组合课件,让活动的程序完整合理,形式新颖,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实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极大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和参与热情。

通过开展这次以“春节”为主题的班会,不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涵,知道了怎样过春节才更快乐,更有意义,而且由于家长的参与,既丰富了主题班会的内容,又为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的了解,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有利于家校合作共育的进一步深化。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一、注重实效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

每个传统节日都给人以热爱生活,讲礼仪,重情义,报效祖国和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但是这些节日在孩子们课本上没有详细的介绍,再加上来受“洋节”的冲击,使得孩子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因此学校决定利用传统节日资源开发活动育人课程,以“的传统节日” 教育资源活动为切入点,以人文传统教育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途径,把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文化,通过整合、创新、分层,以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设计,大胆创新,不断深化,赋予传统节日活动以新的内容的同时,使“传统节日”丰富的教育内涵根植于孩子们的心间。

二、精心准备为了给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孩子成长的机会,班老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孩子两年来与她朝夕相处的成长照片及视频作了整理,并自制成有音乐、有画面解说的幻灯片。

传统节日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开题报告传统节日开题报告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世代相传的重要活动。

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人们团聚、祈福、祭祀的重要时刻。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农耕文化。

在古代,人们将自然现象与神灵崇拜相结合,以祭祀的方式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宗教仪式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固定日期和仪式的传统节日。

二、传统节日的意义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人们团聚的时刻,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例如春节代表新的开始和团圆,清明节代表对逝者的思念和缅怀,中秋节代表家庭团聚和丰收。

通过庆祝这些节日,人们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传统节日对社会的影响传统节日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力和纽带作用。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人们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

这种团聚的力量不仅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此外,传统节日也对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

人们在节日期间会增加消费,购买食品、礼品和旅游服务,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四、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节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逐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例如通过互联网传递祝福和祭祀,通过电子支付购买节日商品等。

同时,一些传统节日也开始融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动,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兴趣。

例如,元宵节的灯笼展览、龙舟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五、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节日面临着失去原汁原味的风险。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中来。

结语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及表示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及表示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及表示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节日已经逐渐淡漠,一些节日活动也被商业化和审美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传承,成为了当代社会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任务之一。

然而,由于传统节日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历史渊源,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和表示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体论的方法可以对节日知识进行形式化的表达和推理,建立节日知识库,以便于知识的组织、检索和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传统节日知识本体和探究其表示方法,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 传统节日的定义和分类:通过梳理常见的传统节日及其起源、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对传统节日进行定义和分类。

(2) 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基于本体论的方法,对传统节日的概念、属性和关系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和推理,建立传统节日知识本体。

(3) 传统节日知识表示方法的探究:探究传统节日知识本体在知识表示、推理和应用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本体的设计和构建、本体语言的选择和应用等。

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调研、本体论知识建模和相关技术应用等方法进行研究。

在文献调研方面,将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常见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本体论知识建模方面,采用OWL作为本体语言,对传统节日的概念、属性和关系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和推理,建立传统节日知识本体。

在相关技术应用方面,探究传统节日知识本体在知识组织、检索和应用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建立传统节日知识本体模型,探究传统节日知识表示方法和技术,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具体预期结果如下:(1) 完成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建立传统节日知识库,包括传统节日的概念、属性和关系的描述,以及描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常见活动等。

传统节日课题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课题开题报告

传统节日课题开题报告:
1.选题背景和意义: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或地域的文化遗产,代表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节日具有凝聚人们感情、促进社会和谐和传承祖先文化的作用,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传统节日在中国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和作用,并通过分析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加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保护,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和可持续发展。

3.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各地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调研和分析,探究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可深入了解中国各地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全面掌握传统节日在中国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进而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作者:海口琼山华侨中学高二(5)班第10小组来源:xsk点击:73060次评论:6条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组员:钟琴利(组长)张琪(副组长)陈小君吴永福陈定山梁领指导老师:许娟目录一、课题的确定二、开题报告三、课题的研究过程四、研究成果五、心得体味一、课题的确定:九月的秋天,收获的季节。

传眼间便已经是中秋了。

同学们收获了开学的喜悦,农民们收获了丰收的喜悦,商人们也收获了赢利所带来的喜悦。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又收获了什么呢?一直以来,中秋节就有亲友馈赠月饼的习俗,以表达“饼之圆兆人之团圆”的祝福。

然而,如今的月饼馈赠却有些变味,从注重情感“异化”为注重形式,礼品功能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送礼的“道具”。

结果,中秋节成了送月饼的时间符号,月饼的流通量远大于人们实际需要量,大量的包装盒和吃不完的月饼被扔掉,在上演“中国式浪费”的同时,折射出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尴尬。

且不说中秋节。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失去应有的魅力,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特吃的饺子,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往常的鲜美滋味;除夕夜国人同一时间共享的传统文化大餐——春节晚会,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中国传统节日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正视的一个问题。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去了解、关心我们的传统节日。

二、开题报告:1、简要背景说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多不胜数。

在以前,过节是很让人向往和憧憬的,不仅是因为在过节时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走旱船、敲大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

民俗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研究开题报告民俗文化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或受到冲击,这引发了对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的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民俗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研究目的1. 探究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明确其特点和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分析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民俗文化进行调研和比较,了解其传承的困境和发展的机遇。

3. 研究民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探讨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文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民俗文化的定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田野调查法。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群体,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情况、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影响。

3. 访谈法。

与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从事民俗文化传承工作的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为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四、研究内容1. 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界定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并分析其内涵和特点。

2.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民俗文化传承情况,分析其困境和机遇。

3. 民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4. 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和群体的保护与传承实践,总结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1. 学术意义。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为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2. 社会意义。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志,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传统文化课题开题报告(共18张PPT)

传统文化课题开题报告(共18张PPT)
加入到课程内容中。
3、建立课题负责制,强化对课题组成员的领导、管理、督导,定期考评课题研究进度、研究质量。
(3)传统民间工艺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渗透 传统民间工艺是美的、综合的、智慧的艺术,它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刺绣、剪纸、
蜡染、彩扎、泥人、虎头鞋等,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在开展子课题研究中我们首先要创 设富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环境,使幼儿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在美的视觉感受中,培养幼 儿对美的敏感性和向往之情。其次,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活动室活动, 孩子们可以玩陶艺、印花布、编彩带、织毛衣等,和日常主题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在 区域活动中渗透有关民间手工活动,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和投放活动 材料,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进行探索与交往。
(4)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
所谓传统民俗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 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民俗教育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需要教育者能抓住即景即情。
教师要根据每个节日的不同特点与幼儿共同布置具有节日特点的教室环境、校园环境。
(连2环)画传中统选文择学经适典合在幼幼儿儿学园习语的言内活容动,中的或渗结透合;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或人物典故,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救人、屈原投江、鲁
我民《(班的们俗科二的、创将 教 教 )故 有设利育文实事 教用带汇施环、 育散有》阶境郑 性步很段20,和 的时大(07下 作幼间的2年0西 品逐随儿1028洋 。一机年期园向性、4在月《幼,张至中楼儿需骞2国介要梯通0传1绍教西3两统,育年域侧文在者5月、化幼能悬)鉴与儿抓挂真幼头住一儿东脑即幅园中景渡课留即幅、程下情玄精整对。奘美合古西研的代行究文镜等》化框故的左,事一雯经框个霞初典内浅。为的总经印之象典选。故择事富有、童经趣典的诗、文有图季片节特、征古的人、简言介之及有物礼 民仪间图儿片童。体育我游们戏将一利般需用要散2-步3名时儿间童合逐作一进向行幼。 儿介绍,在幼儿头脑中留下对古代文化的一个初浅的印象。古诗文 (图4文)并传统茂民,俗集节日美文、化雅在、幼儿趣园为主一题体活动,中视渗觉透。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活动室内开辟“经典诵读”一角,张贴幼儿所

小学课本传统节日开题报告

小学课本传统节日开题报告

小学课本传统节日开题报告1. 引言在小学课本中,传统节日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学习和了解传统节日,学生们能够增进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本文档旨在探讨小学课本中所涉及的传统节日,并分析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2. 传统节日在小学课本中的呈现在小学课本中,传统节日通常以故事、图片和诗歌等形式呈现。

故事和图片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传统文化内涵,而诗歌则能够增强学生们对节日的感受和记忆。

3. 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3.1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学习传统节日,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并逐渐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3.2 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发展学习传统节日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节日庆祝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通过思考节日的由来、意义和习俗,学生们能够对节日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3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传统节日是人们相互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时刻,学生们通过参与节日庆祝活动,能够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春节期间,学生们可以与亲友团聚,向长辈道贺,这种社会交往经验对于学生们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影响。

3.4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在传统节日中,学生们能够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团聚,感受到节日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这种情感体验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他们的情商和情感管理能力。

4. 传统节日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4.1 融入各学科教学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各学科中,可以通过编排相关的故事、诗歌和实例来融入传统节日教育。

例如,在语文课上讲述节日的故事,可以通过数学题目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计算与节日相关的问题,以及在科学课上通过实验等方式探究与节日相关的现象。

4.2 组织节日庆祝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如比赛、展览和演出等,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和体验节日的乐趣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开题报告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
作者:海口琼山华侨中学高二(5)班第10小组:xsk点击:73060次评论:6条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
组员:钟琴利(组长)
张琪(副组长)
陈小君吴永福陈定山梁领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课题的确定
二、开题报告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四、研究成果
五、心得体味
一、课题的确定:
九月的秋天,收获的季节。

传眼间便已经是中秋了。

同学们收获了开学的喜悦,农民们收获了丰收的喜悦,商人们也收获了赢利所带来的喜悦。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又收获了什么呢?
一直以来,中秋节就有亲友馈赠月饼的习俗,以表达“饼之圆兆人之团圆”的祝福。

然而,如今的月饼馈赠却有些变味,从注重情感“异化”为注重形式,礼品功能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送礼的“道具”。

结果,中秋节成了送月饼的时间符号,月饼的流通量远大于人们实际需要量,大量的包装盒和吃不完的月饼被扔掉,在上演“中国式浪费”的同时,折射出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尴尬。

且不说中秋节。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失去应有的魅力,年
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特吃的饺子,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往常的鲜美滋味;除夕夜国人同一时间共享的传统文化大餐——春节晚会,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中国传统节日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正视的一个问题。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去了解、关心我们的传统节日。

二、开题报告:
1、简要背景说明: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多不胜数。

在以前,过节是很让人向往和憧憬的,不仅是因为在过节时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走旱船、敲大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

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

而一些国外的节日目前却在慢慢
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中国传统节日遭受冷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众对洋节的迷恋和追捧,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林林总总的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再加上精明的商家在推波助澜,不失时机地忙着打“洋节经济”的如意算盘,把洋节的气氛炒得更加沸沸扬扬。

一段时期以来,洋节不断入侵,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到处过得轰轰烈烈,大受青年人的热烈追捧。

与此相反,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许多人却觉得“没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吃月饼等。

2、目的与意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外 __节日,而且一些外国人都很少过的宗教节日,中国人也过,说明中 __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

如果我们自身的文化现在不好好保护,以后肯定会埋没掉。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研究中国传统节日。

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了解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也希望本小组成员能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锻炼并提出一些合理且可行 __供有关部门参考。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1、实践活动内容:
(1)活动主题: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
(2)活动时间:xx年10月2日-10月10日(3)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大街。

(4)小组成员分工:
2、具体实施步骤:
(1)小组成员讨论,进行分工。

(2)收集资料。

(3)进行实地考察。

(4)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
(5)小组讨论,得出研究成果。

3、资料的收集、整过程理:
(1)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

(2)进行问卷调查、采访游客及相关人士。

(3)对资料进行、加工。

4、表达方式:
(1)文字、图象。

5、相关学科:
(1)语文、政治、历史。

四、研究成果:
1、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况: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民间传说多种多样。

如果只用封建迷
信的眼光来打量她,则是对这些美丽传说和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亵渎。

这些神话了的传说,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是他们对生活更加美好的一种希冀,一种期盼。

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面对无所改观的现实生活,寄希望在新的一年能避凶趋吉时来运转,多收他三五斗;还有一种节日是人们对先人或先哲的思念和纪念,使前人栽树之德代代相传;另外一些节日也不乏一些对爱情美满天伦永乐的憧憬。

就过年来说,
她更属于孩子们,过年是孩子们的童话,是一件新衣,是一串鞭炮,是压岁钱的红包,是炸丸子锅里飘出的一缕油香,是一段没有父母呵斥的无拘无束的日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
聚的过程,春节、中秋、端午等一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一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 __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
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
附表A2
西安欧亚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我国春节民俗活动情况调研分析
题目—以德江地区为例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导师职称所在分院专业班级提交日期杨成嵩 12520626152310 刘燕讲师金融学院经济统计学统本统计1201班 xx年11月25日
要求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构想,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独立完成。

2、开题报告正文用A4纸打印,各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20磅行距。

3、 __不少于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著录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 __著录规则》要求。

4、年月日等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要符合《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如“xx年9月28日”。

5、所有签名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