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表单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病种目录及入院标准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病种目录及入院标准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病种目录及入院标准病种目录1头皮损伤2头皮裂伤3头皮撕脱伤4颅盖骨线状骨折5颅底骨折6凹陷性骨折7创伤性窒息8外伤性脑脂肪栓塞综合征9脑震荡及脑外伤反应综合征10弥漫性轴索损伤11脑挫裂伤12脑干损伤13外伤性颅内血肿14开放性颅脑损伤15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标准第一章头皮损伤1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多困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白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明确外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局部肿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肿胀隆起,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颅骨骨折。
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蔓及范围较广。
3.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局部肿胀、疼痛、可及波动感。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颅脑CT了解有无合并颅脑损伤。
2头皮裂伤(头皮裂伤重,出血多,伴失血性休克)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明确外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头皮可见裂伤,活动性出血。
3.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头皮裂伤,血压低,心率快等休克表现。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血常规了解贫血情况,颅脑CT排除颅脑损伤。
3头皮撕脱(头皮撕脱伤多困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白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明确外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1)休克失血或疼痛性休克。
(2)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自头皮创缘有动脉性出血。
3.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可见头皮裂伤,出血多时伴血压低,心率快等休克表现。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血常规了解贫血情况,颅脑CT排除颅脑损伤。
第二章颅骨损伤1颅盖骨线状骨折(应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或出现迟发性血肿)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明确外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伤处疼痛,可能伴有头皮血肿或裂伤。
3.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可能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伴颅脑损伤而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颅脑损伤ppt课件

二、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脑挫裂处,脑表面大血管破裂处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与诊断:此种血肿的患者一般脑挫裂伤 重,因而原发损伤(脑挫裂伤)常重于硬膜外 血肿,常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血肿的部位常与脑挫裂伤的部位一致,症状与 其他类型颅内血难以区别,亦不能合并其他类 型血肿。
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检查可确诊。
颅底骨折X线拍片时只有三分之 一颅底骨折成阳性,三分之二的颅 底骨折拍片显示不清。CT扫描对诊 断有帮助。
9/21/2024
15
颅底骨折的治疗
绝大多数颅底骨折无需特殊 治疗,主要治疗脑损伤,但有脑 脊液漏者,绝不可填塞,不可冲 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对没有 自愈的脑脊液漏可采用手术封闭 漏口,骨折片压迫颅神经时可进 行手术减压。
1.脱水剂的应用
2.脑脊液持续引流
3.冬眠低温疗法
4.激素疗法
9/21/2024
28
(三)手术治疗
对开放性颅脑损伤争取在12小时 内清创使其变为闭合性损伤,修 复硬脑膜。
对颅内血肿应争取在脑疝放生前 清除血肿。
9/21/2024
29
(四)神经营养药
细胞色素C(15-20mg)辅酶 A(50u)
18
(二)间接损伤
1.传递性损伤:如双足或臀部着 地,外力通过脊柱作用于头部,所 致的脑损伤。
2.甩鞭样损伤: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3.胸部挤压伤:胸内压↑→静脉压 ↑→脑损伤。
9/21/2024
19
二、脑损伤的类型、病理与临床表现
(一)脑震荡
病理:脑震荡后脑组织肉眼和镜下观察无病 理改变。
三.头皮撕脱伤
指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或连同骨 膜一并撕脱所致,往往伤口出血多, 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颅脑损伤评残一览表

颅脑损伤评残一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1年7月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三十五条规定:残疾人的颅脑损伤评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
一级残疾:脑功能是比较重的,其它功能虽然不完全失去,但要求显著超过正常人。
二级残疾:脑功能受损,不能完全承担工作或学习,但仍可以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及某些工作。
三级残疾:脑功能受损,虽不能完全承担工作或学习,但可以学习小的日常生活技能。
四级残疾:脑功能微弱受损,能学习小的日常生活技能,但其它功能正常。
已编新颅脑损伤病例ppt课件

颅内压增高
二、治疗方面: 本例一经CT检查确诊后,立即着手进行手术,术前 讨论决定:①血肿位于右侧需开颅,术中可能有较多失 血,加上术前限制入量及脱水,术中输血量应多于出血 量;②由于CT检查提示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右侧占位 效应明显,决定进行右侧开颅;③CT检查提示右额颞区 为梭形高密度区,以硬膜外血肿可能性最大;同时有凹 陷性骨折;右侧则在清除血肿后保留骨瓣,以减少颅骨 缺损;同时行凹陷性骨折整复术④为不致遗漏硬膜下血 肿或硬膜下积液,在硬膜外血肿清除后尚须切开硬膜探 查。本例术前意识清楚,尚未出现脑疝,属于早期手术 。术中严格按术前讨论方案执行,因而治疗经过顺利, 患者恢复满意。
颅内压增高
平片证明右额颞骨凹陷性骨折,且跨越脑膜中动脉沟, 从而进一步联想到有损伤脑膜血管导致颅内血肿可能, 而及时收入院观察。入院后,患者神志虽无恶化,生命 体征也稳定,但入院第二天晚显烦躁诉头痛并呕吐一次 ,体检未见定位体征,因未排除颅内血肿,故决定急 诊进行头颅CT检查无重要发现,认为主要是脑挫裂伤, 给予脱水、激素治疗并继续观察。次日患者未因上述治 疗而减轻症状,相反,出现烦躁、有时嗜睡,头痛亦无 改善,故再次进行CT检查,最终明确了颅内继发病变的 性质、部位及数目,作出了手术治疗的决断。
拉斯哥昏迷分级(GCS)15分。颅神经正常;四肢主动运动,肌 力及肌张力均无异常,小脑体征阴性;深浅反射均对称正常, 未引出病理反射,余正常。
颅内压增高
特殊检查:颅骨平片:右顶颞骨线形骨折,由右顶骨
近中线斜向颞骨鳞部,长约15cm。
颅内压增高
CT扫描:伤后18点52分头颅CT平扫,发现右额颞部有凹陷性骨
颅内压增高
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有关病史。
一般体查:T.36℃,P.80次/分,R.20次/分,BP.16/
颅脑损伤评分量表

颅脑损伤评分量表
颅脑损伤评分量表是一种用来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工具,其中最常用的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GCS主要通过评估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来判断患者的昏迷程度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GCS的评分方法是将三个方面的反应分别评分,然后将三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睁眼反应(E):自发睁眼为4分,呼唤睁眼为3分,刺痛睁眼为2分,无反应为1分。
2.语言反应(V):能正常交谈为5分,言语错乱为4分,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为3分,只能发音为2分,无反应为1分。
3.肢体运动(M):能按吩咐完成动作为6分,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为5分,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为4分,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为3分,异常伸展(去脑状态)为2分,无反应为1分。
根据GCS的总分,可以将颅脑损伤分为轻、中、重和特重四型:
1.轻型:GCS 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之内。
2.中型:GCS 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6小时。
3.重型:GCS 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
4.特重型:GCS 3~5分。
需要注意的是,GCS评分只是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药物使用等。
因此,在使用GCS评分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头部外伤病程记录模板 -回复

头部外伤病程记录模板-回复头部外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创伤,其中脑损伤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对于头部外伤的患者,医生需要准确记录病情的发展及治疗过程,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头部外伤病程记录的模板及解读。
一、基本信息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张三,男,30岁,电话:XXX。
2. 就诊时间:2021年1月1日。
二、主诉和病史1. 主诉:头部外伤。
2. 病史:患者于昨晚23:00左右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头部直接受到撞击,之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体格检查1. 意识状态: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2. 头部外观:观察头部有无软组织肿胀、外伤瘀斑、创伤性出血等情况。
3. 眼睛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眼球运动情况。
4. 神经系统检查:肢体力量、感觉、反射和平衡等。
四、辅助检查1. 头部CT扫描:了解颅骨骨折、脑出血、脑挫伤等脑损伤情况。
2. 磁共振成像(MRI):更准确地评估脑组织的损伤、血管破裂和颅内压增高等。
3.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
4. 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患者凝血机制是否存在异常。
5. 心电图(ECG):排除心脏功能异常导致的症状。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 临床诊断:头部外伤。
2. 确定性诊断:基于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头部外伤伴脑震荡。
六、治疗过程1. 紧急处理:患者即刻进行头颅CT检查,快速评估颅内损伤是否存在。
同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静脉输液,维持循环稳定。
2.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监测颅内压力,确保及时处理颅内高压。
3. 脑休息:降低脑代谢消耗,减轻脑实质损伤。
避免过度刺激,保持环境安静、温暖、昏暗,并保持患者的休息环境舒适。
4. 密切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眼球运动等神经功能。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镇痛、止吐、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头外伤现病史模板

头外伤现病史模板患者主诉:头痛、头晕、恶心患者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病史:11 患者于近日经历头部撞击事件导致急性不适。
111 事件发生时无明显诱因,患者处于静止状态突然遭受外部力量撞击。
112 碰撞瞬间患者意识状态变化描述:短暂丧失意识113 伴随症状包括但不限于:1131 视觉模糊或双重视觉1132 耳鸣1133 味觉或嗅觉异常114 患者自述碰撞后立即反应:尝试起身但感到眩晕115 自行采取初步处理措施:静卧并冷敷受伤部位116 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未见显著缓解117 病程演变过程中症状变化情况:头痛频率增加118 自我评估健康状况影响:日常活动受限119 就诊前自我用药记录:未服用任何药物1110 近期饮食习惯改变:食欲下降1111 睡眠模式变化:失眠1112 心理状态描述:焦虑既往史:12 个人健康历史概述121 既往疾病经历:无已知慢性疾病122 手术史:无手术记录123 药物过敏情况:对常见抗生素无过敏反应124 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存在遗传性疾病125 其他重要医疗信息:无特殊说明126 传染病接触史:近期无传染病接触史127 免疫接种记录:按常规完成接种计划辅助检查:13 相关医学影像学资料131 头部CT扫描结果:显示轻微脑震荡迹象132 颅骨X光片解读:未见骨折迹象133 血液检测报告:血常规指标正常范围内134 神经系统功能测试:部分短期记忆受损135 其他检查建议:必要时进行MRI进一步诊断治疗计划:14 短期治疗目标:缓解头痛症状141 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控制疼痛142 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143 观察并记录症状发展情况144 定期复诊监测恢复进度145 心理辅导介入以减轻精神压力146 长期康复规划:根据恢复状况适时调整方案147 康复期间营养指导:建议高蛋白低脂饮食148 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过程:鼓励家属给予支持与配合149 社会资源利用:推荐参加相关支持小组1410 定期复查安排:每月一次直至完全康复1411 后续随访计划:出院后三个月内至少随访两次1412 应急预案制定:遇到紧急状况立即联系急诊服务注意事项:15 患者需遵循医嘱执行治疗方案151 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危急症状立即就医15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153 避免酒精和刺激性食物摄入154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155 定期到医院复查确保病情稳定156 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身体变化157 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158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159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1510 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1511 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必要帮助1512 患者应主动学习有关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513 保持乐观态度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头部内伤病中医诊疗方案

头部内伤病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定义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受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二、病名本方案病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所列举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命名为“头部内伤病”。
三、诊断(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1) 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2) 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3) 结合病史和体征、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操作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 证候诊断1. 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 痰浊上蒙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脘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
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3. 肝阳上扰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
苔黄,脉弦数。
4. 心脾两虚证: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
舌淡,脉细弱。
5. 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
舌淡或红,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一) 中药辩证使用1. 瘀阻脑络证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药如下:当归20g 生地20g 桃仁20g 红花20g枳壳15g 赤芍15g 柴胡15g 甘草10g桔梗15g 川芎15g 牛膝20g通窍活血汤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头部内伤(颅脑损伤)(TCD编码:BGU010、ICD-10编码:S06.910) 疾病分期为恢复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35天实际住院日:天
日期
年月日
(住院第1~3天)
年月日
(住院第4~33天)
年月日
(住院34~35天)
主
要
诊疗
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康复评定
□拟定康复目标及康复计划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
□交待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康复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康复疗效和调整康复
方案
□定期复查辅助检查
□并发症处理
□辨证论治
□出院康复疗效评定
□完成出院记录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
□出院带药
□制定家庭康复计划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康复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膳食选择
□康复治疗
□针刺疗法
□头皮针□体针
□耳压疗法□梅花针叩刺
□灸法□推拿疗法
□功能训练
□促醒治疗
□认知障碍训练
□情绪障碍训练
□行为障碍训练
□言语功能障碍训练
□感知障碍训练
□感觉障碍训练
□运动障碍训练
□作业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音乐疗法
□高压氧治疗
□其他疗法
□鼻息药氧治疗
□中药外治疗法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内科基础治疗
长期医嘱
□康复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膳食选择
□康复治疗
□针刺疗法
□头皮针□体针
□耳压疗法□梅花针叩刺
□灸法□推拿疗法
□功能训练
□促醒治疗
□认知障碍训练
□情绪障碍训练
□行为障碍训练
□言语功能障碍训练
□感知障碍训练
□感觉障碍训练
□运动障碍训练
□作业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音乐疗法
□高压氧治疗
□其他疗法
□鼻息药氧治疗
□中药外治疗法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内科基础治疗
出院医嘱
□出院疗效评定
□出院带药
临时医嘱
□康复评定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生化、凝血等指标□心电图
□胸部正侧位片或胸部CT
□颅脑CT或MRI 临时医嘱
□复查辅助检查□对症处理
□必要时会诊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护理评估
□安全宣教(包括防跌倒/坠
床/烫伤等)
□体位护理
□病情监测
□辩证施护
□疾病、药物宣教
□检查检验宣教
□执行各项检查、检验
□饮食、日常生活指导
□康复护理及宣教
□辩证施护
□病情监测
□各种并发症预防(包括压疮、
□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静脉
栓塞等)
□疾病、药物宣教
□完成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结账
等事项
□指导出院带药的作用、用
法
□康复教育
□饮食、日常生活护理
□出院随访宣教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
1.
2.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无□有,具体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