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沉淀和澄清

合集下载

0814土木工程(市政工程)、0859土木水力(市政工程)2020年硕士复试指导

0814土木工程(市政工程)、0859土木水力(市政工程)2020年硕士复试指导

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土木水利(市政工程)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科目代码:12702科目名称:市政工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土木水利(市政工程)学科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35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150分。

第一部分:复试笔试科目一、考试要求:笔试二、考试主要内容:1)排水工程(第三版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06a.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b.第二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C.第三章: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2)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6a.第2章:水体污染及其自净b.第3章:污水的物理处理c.第4章:污水的生物处理(一)d.第5章:污水的生物处理(二)e.第6章:污水自然生物处理f.第7章: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g.第8章:污泥处理h. 第11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i.第12章: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j.第13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3)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a.第1章:给水系统b.第3章: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c.第5章: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d.第6章:管网水力计算e.第13章:地表水取水构筑物f.第15章:混凝g.第16章:沉淀和澄清h.第17章:过滤i.第21章:水的软化j. 第24章: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200分b)题型结构a: 简答题(50分)b: 叙述题(120分)c:与课程设计有关的题(30分)四、参考书目1、排水工程(第四版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062、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63、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第一版);韩洪军、杜茂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3第二部分:面试主要内容复试面试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特殊技能,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经典释义(16~20章)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经典释义(16~20章)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经典释义(16~20章)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原文: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权,权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释义:此章是逐径之妙,一层深一层,一节玄一节,要人层层通透,节节光明,致虚极,何也?虚从何来?从空里来,何谓极?彻底清为极,何谓致虚极?身心放下为致,身心窈忘,为致虚极,何谓静?丝毫不挂,为静,何谓笃?纯粹精一,为笃,何谓守?专一不离为守,何谓万物?虚中实,无中有,为万物。

何谓并作?皆归于一,为并作,何谓吾?灵中一点是吾也,何谓观其复?内照本来,何谓以?得其神而返当来,何谓物芸芸?诸气朝宗,物来朝宗暖烘烘,蒸就一点神光,何谓各归其根,是从无而生,虚而育,打成一块纯阳,常住于中,何谓归根?曰静,是有中复无,实内从虚,静者太和之气,天地之灵是静也,何谓复命?返其元始,是命也。

觉其本来,是命也,虚空霹雳,就是婴儿落地一声,是命也。

人得此生,仙得此道,何谓常?得之曰常,何谓知常曰明,明得这个,是明,明此理,通此妙,参此玄,得此道,何谓不知常,不明这个是不知,何谓凶?不知其静,不知静里求玄,动中求生,有里着手,故凶也。

既不知静,又得知动,知有此动,此有,从静生者吉,从动里寻有,有中取动,安得不凶。

何谓知常曰容?知常静之妙,知静里常动之微,静中动,无所不通,无物不容,言其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微也,妙也,巍巍乎,焕乎其有道也。

就如儒经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又如子思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又如颜子有云,仰之弥高,钻而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又如孟子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又如释典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又如大法云,不出不入,此皆容也。

何谓公,无人无我,无声无臭,普照万方,惟澄而已,何谓王,一澄乃公,公得其旨,统领谓虚,归于密室,湛寂无为,是为王也。

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

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

第十六章污泥处理与处置污泥处理与处置问题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因为首先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它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污泥量大,其数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体积),如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0倍。

对于一个污水处理厂而言,它的全部基建费用中,用于处理污泥的约占20%~50% ,甚至70%,所以污泥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只有对这些污泥进行及时处理和处置,才能:(1)确保污水处理效果,防止二次污染;(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得到稳定处理;(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总之,污泥处理和处置的目的是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图16-1示出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流程。

图16-1 污泥处理与处置流程第一节污泥的来源与特性根据废水处理工艺的不同,也即污泥来源的不同,污泥可分为:(1)初次沉淀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其性质随废水的成分而异。

(2)腐殖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的污泥称腐殖污泥。

(3)剩余活性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的污泥称剩余活性污泥。

(4)消化污泥生污泥(初次沉淀污泥、腐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称为消化污泥。

(5)化学污泥用混凝、化学沉淀等化学方法处理废水所产生的污泥称为化学污泥。

污泥的特性可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表征。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泥含水率一般都很高,密度接近于水、污泥含水率对污泥特性有重要影响。

不同污泥,含水率差别很大。

污泥的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式(16-1)表示:12212121100100c c p p W W V V =−−== (16—1) 式中, V 1、W 1、c 1——污泥含水率为p 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V 2、W 2、c 2——污泥俞水率为p 2%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专业投机原理原版手抄第16章和17章

专业投机原理原版手抄第16章和17章

第16章克服谬误的自尊自我认识—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释放同时成长力量的工具。

——卡伦.霍尼(Dr.Karen Horney)交易失败最尊要的理由思考交易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时,最令我困惑的是人们竟然具备如此可观的自欺能力。

我不了解某些优秀的交易员何以会在交易中违反明显的交易法则。

我不了解某些交易员何以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而且永远无法由错误中学习。

我不了解某些明显不快乐而甚至于悲惨的人,每天早晨起床,都必须再面临不快乐与悲惨的一天。

却完全不尝试思考究竟出了什么差错,当然更别提改变了。

我知道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与自欺和合理化的借口有关,但其严重的程度却让我心惊肉跳。

探索这方面的问题时,我觉得有点无助。

我几乎阅读心理学领域内的每一本书,试图了解这方面的问题。

后来,我发现卡伦霍尼的著作《神经症与人类的成长》。

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人类的自欺行为,我有强烈的欲望将其中的内容与你分享。

它不仅让我了解自欺的观念,并让我进一步了解我自己的某些动机,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动机在内。

根据霍尼博士的说法,每个人天生都具备一组“既定的潜力”,而且我们有天生的欲望去实验它们。

换言之,我们天生都具备“真正的自我”,生命的宗旨便是通过自我发现的程序,实现这个自我。

然而,我们生存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所以“在内在呈现压力的期间—一个人可能会与真正的自我产生疏离。

于是,他会根据内在指示的严格系统以大部分精力塑造自己,并让自己成为绝对的完美。

他会塑造一种神格化的完美自我形象,并让自尊陶醉在他认为能够或应该的境界中。

这种人为的观其成为一位暴君,驱使人们在心智上重建现实,符合他自身、他与世界之间以及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理想化形象。

结果使谬误与逃避的系统不断鼓胀,使人们愈来愈不能够辨识与接受现实。

我将解释的问题非常微妙,必须分别讨论其中的基本观念,它们组成一大庞大的虚幻系统——谬误的自尊——这种幻觉不时困扰着交易者。

霍尼博士在她的著述中详细地说明谬误自尊的系统,本章仅提出我认为最相关的部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追求荣耀、应该的暴君以及神经性的自尊。

给水工程14-18章节课后习题

给水工程14-18章节课后习题

十四章:6、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答: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如下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中的反应: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反应器内物料完全均匀混合且与输出产物相同的假定,且是在恒温下操作。

3)推流型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4)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

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

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7、为什么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比同体积的单个CSTR型反应器效果好?(8’)答:如果采用多个体积相等的CSTR型反应器串联使用,则第2只反应器的输入物料浓度即为第1只反应器的输出物料浓度,以此类推。

设为一级反应,每只反应器可写出如下公式:01C C =t k +11;12C C =t k +11;……1-n n C C =t k +11 所有公式左边和右边分别相乘:tk t k t k t k C C C C C C C C n n ++∙∙+∙+=∙∙-111111********* nt k C Cn ⎪⎭⎫ ⎝⎛+=110 式中t 为单个反应器的反应时间。

总反应时间t n T =。

串联的反应器数愈多,所需反应时间愈短,理论上,当串联的反应器数∞→n 时,所需反应时间将趋近于CMB 型和PF 型的反应时间。

8、混合与返混合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返混合是如何造成的?答:CMB 和CSTR 反应器内的混合是两种不同的混合。

第16章 物理化学处理(过滤)

第16章 物理化学处理(过滤)

阀滤 流、砂滤 (4);(2)减少二只阀门,相应降低了造价 同

料的双阀 和检修工作量
式滤池
缺点:(1)必须设有全套冲洗设备(2)
增加形成虹吸的抽气设备
V
下向流
优点:(1)运行稳妥可靠(2)采用砂滤
(1)适用于大、
型滤 均粒砂滤 料,材料易得(3)滤床含污量大,周期长, 中型水厂
池 料,带表面 滤速高,水质好(4)具有气水反洗和水表面
管件及阀门,管廊内管件简单,施工和检修方便。但造价稍高③进水、冲洗水及清水管均采
用金属管道,排水渠单独设置。特点:通常用于小型水厂或滤池单行布置。④对于较大滤池, 为节约阀门,可以将进水和排水阀门分别用进水虹吸和排水虹吸代替,冲洗水管和清水管仍
用阀门。特点:虹吸管通水或断水以真空系统控制。 (6)设计注意事项①滤池清水管应设短管,管径一般采用 75~200mm,以便滤池翻修后排
滤池 料的四阀 宜(3)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做
(2)单池面积一
式滤池 得较大;池深较浅(4)可采用降速过滤,水 般不宜大于 100m2
质较好
(3)有条件时尽
缺点:(1)阀门多(2)必须设有全套冲 量采用表面冲洗或空
洗设备
气助洗设备

下向
优点:(1)同普通快滤池的(1)(2)(3) 与普通快滤池相
级配和适当的孔隙率 d.能就地取材、价廉。
石英砂是使用最广泛的滤料,双层和多层滤料中,常用的还有无烟煤、石榴石、钛 铁矿、磁铁矿、金刚砂等。轻质滤料有聚苯乙烯及陶粒等。
(2)滤料性能参数 a.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的滤料所具有的表面积,单位为 cm2/g 或 cm2/ cm3。 b.有效粒径与不均匀系数:粒径级配可以用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表示,关系如 下:

(完整版)给水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给水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章给⽔系统1.由⾼地⽔库供⽔给城市,如按⽔源和供⽔⽅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系统?⽔源⽅式属于地表⽔给⽔系统,按供⽔⽅式属于⾃流给⽔系统。

2.给⽔系统中投资最⼤的是哪⼀部分,试⾏分析。

输配⽔系统。

3.给⽔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构筑物、⽔处理构筑物、泵站、输⽔管和管⽹、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部分设施?不是。

⼤城市通常不设调节构筑物;地下⽔⽔质好可以省略⽔处理构筑物;⽔源处于适当⾼程,可以省去⼀级泵站或⼆级泵站或同时省去;城市附近⼭上有泉⽔时,可建泉室供⽔系统不设泵站。

4.什么是统⼀给⽔、分质给⽔和分压给⽔,哪种系统⽬前⽤得最多?统⼀给⽔:⽤同⼀系统供应⽣活、⽣产和消防等各种⽤⽔。

分质给⽔:⽔源经不同的⽔处理过程和管⽹,将不同⽔质的⽔供给各类⽤户。

分压给⽔:根据⽔压要求不同⽽供⽔。

⽤得最多的是统⼀给⽔系统。

5.⽔源对给⽔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①当地有丰富的地下⽔,可在城市上游或给⽔区内开凿管井或⼤⼝井。

②⽔源处于适当⾼程,能重⼒输⽔,可省去泵站;有泉⽔的,可建泉室。

③地表⽔为⽔源时,上游取⽔,加以处理。

④⽔源丰富,随⽤⽔量增长⽽发展为多⽔源给⽔系统。

⑤枯⽔季节、地下⽔位下降、海⽔倒灌时,采⽤跨流域、远距离取⽔⽅式。

6.⼯业给⽔有哪些系统,各适⽤于何种情况?①循环给⽔系统,⽕⼒发电、冶⾦、化⼯等冷却⽔⽤量⼤的企业中。

②复⽤给⽔系统,适⽤于在车间排出的⽔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它车间使⽤的情况。

7.⼯业⽤⽔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量平衡图起什么作⽤?查明⽔源⽔质和取⽔量,各⽤⽔部门的⼯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量、耗⽔量、排⽔量、⽔温等,按⼚区给⽔排⽔管⽹图核对,对于⽼的⼯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量。

了解⼯⼚⽤⽔现状,采取节约⽤⽔措施,健全⼯业⽤⽔计量仪表,减少排⽔量,合理利⽤⽔资源以及对⼚区给⽔排⽔管道的设计都很有⽤处。

第16章 脑膜刺激征

第16章 脑膜刺激征

第十六章脑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ation sign软脑脊膜受到炎症、出血或理化内环境的改变刺激时可出现一系列提示脑膜受损的病征,称脑膜刺激征。

【病因和机理】头痛、呕吐的发生是由于脑膜上的三叉神经与迷走神经感觉性终末器受炎症性及机械性刺激所致。

颈强直是由于支配颈肌群的颈丛神经受炎症,理化改变等刺激后引起颈部肌肉痉挛并伴有疼痛所致。

而阳性的克氏征、布氏征、则是由于相应支配的神经根受刺激所引起。

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两种。

前者主要是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

后者主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风湿病、白血病及某些病外疾病对脑膜的影响。

【临床表现】1.头痛、呕吐:头痛常剧烈,是最常见的症状,病程早期即可出现。

一般为弥漫性,有时有枕部和额部特别显著。

呕吐则多为喷射性。

2.颈肌强直:颈部肌肉强硬对被动运动有抵抗,如被动屈颈则有肌痉挛及疼痛。

3.克氏征: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使小腿伸直,正常可伸直达135°以上,如遇抵抗,小于135°并觉疼时为阳性。

4.布氏征:患者抑卧,被动向前屈颈时,两下肢自动屈曲为阳性,为小脑脑膜刺激征。

另外还有皮肤感觉过敏,对听觉和视觉刺激过敏等。

【鉴别诊断】一、细菌感染(一)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冬春季节流行,起病急,病情险恶,脑膜刺激征表现显著:剧烈头痛、呕吐(呈喷射状)颈强并伴颈枕部、脊柱疼痛,克氏征、布氏征均强阳性,视听感觉过敏。

但在流行期间可有“钝挫型”,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略有低热,乏力、腰痛等。

脑脊液大多呈脓样混浊,细胞数可极高(在1.0×109/L以上),分类以中性分叶核占优,蛋白增加,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

皮肤出血点和脑脊液可查到脑膜炎双球菌。

(二)结核性脑膜炎(tuberoublor meningitis)多见于儿童,发病多渐起,亦可相当急聚,临床症状除发热、畏寒、头痛等一般中毒症状,各项体征以颈肌强硬出现最早,有早期诊断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Fr Rg
1
2
图16-12 穿孔墙
图16-13 出水口布置
1-出水堰 2-非淹没式孔口
平流式沉淀池及穿孔花墙
(3)出水区 通常采用:溢流堰(施工难),非淹没孔口(容易找 平)。孔口流速宜为0.6~0.7m/s,孔径20~30mm,孔口 在水面下12~15cm,水流应自由跌落到出水渠。 为了不使流线过于集中,应尽量增加出水堰的长度, 降低流量负荷。堰口溢流率一般小于300 m3/m· d (GB50013-2006),目前我国增加堰长的办法见图16-14。
16.2.3 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 (1)沉淀池实际水流状况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发生短流) 短流的原因: 1)进水的惯性作用; 2)出水堰产生的水流抽吸; 3)较冷或较重的进水产生的异重流; 4)风浪引起的短流; 5)池内存在导流壁和刮泥设施。 (2)凝聚作用的影响 原水通过絮凝池后,悬浮杂质的絮凝过程在平流式沉淀 池内仍继续进行。此外,水中絮凝颗粒的大小也是不均匀的, 它们将具有不同的沉速,沉速大的颗粒在沉淀过程中能追上 沉速小的颗粒而引起絮凝。
第16章
沉淀和澄清
平流式沉淀池
斜板沉淀池
幅流式沉淀池
旋流式沉淀池
第16章
沉淀和澄清
16.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
沉淀:水中悬浮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 过程。 自由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互不干扰,只受到颗 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 拥挤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 容器壁的干扰,沉淀速度较小。 16.1.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 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其所受到的重力为:
h4 / h0 ( p6 p5 ) u0
深度
沉降时间
图 7-8 凝聚性颗粒的去除白分数计算 凝聚性颗粒的去除百分数计算
例:设计一座平流沉淀池,水深2.5m,沉淀时间2h,原水浊 度50NTU。原水水质分析结果见下表,按理想沉淀池计算,该 沉淀池总去除率为多少?
颗粒沉速ui /(mm/s) ≥ui颗粒占 总颗粒重量 比/(%) 0.05 100 0.1 94 0.35 80 0.55 0.60 0.75 62 55 46 0.82 33 1.00 21 1.20 10 1.30 3
u
CD与Re有关。
10 10
4 g p 1 d 3 CD 1
阻力系数CD
10 10 1 0.4 0.1 -3 10
C=24/Re C=10/Re
10
-2
10
-1
1
10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雷诺数Re
图 16-1 CD与Re的关系(球型颗粒)
1. 斯笃克斯公式 当Re<1时:呈层流状态
残余颗粒分数
沉速
图16-5 沉淀实验筒
图16-6 理想沉淀池的去除百分比计算
16.2.2 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1.实验 采取沉淀试验筒,筒长尽量接近实际沉淀池的深度,可 采用2~3m,直径不小于100mm,设5~6个取样口。 先均匀搅拌测定初始浓度,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取出各取 样口的水测定悬浮物的浓度,计算相应的去除百分数。以 沉淀筒高度 h为纵坐标,沉淀时间 t 为横坐标把去除百分比 相同的各点连成光滑曲线,称为“去除百分数等值线”。 含义:对应所指明去除百分数时,取出水样中不复存在的 颗粒的最远沉降途径,深度与时间的比值指明去除百分数 时的颗粒的最小平均沉速。
出水支渠
出水支渠
图16-14 增加出水堰长度的措施
指型集水槽
(4)存泥区及排泥措施 泥斗排泥:靠静水压力 1.5 – 2.0m,下设有排泥管, 多斗形式,可省去机械刮泥设备(池容不大时)。 穿孔管排泥:需存泥区,池底水平略有坡度以便放空。 机械排泥:带刮泥机,池底需要一定坡度,适用于3m 以上虹吸水头的沉淀池,当沉淀池为半地下式时,用泥泵 抽吸。 还有一种单口扫描式吸泥机,无需成排的吸口和吸管 装臵。沿着横向往复行走吸泥。
p (1 p0 )
p0
0
ui dpi u0
式中p0—沉速小于u0的颗粒重量占所有颗粒 重量的百分率。
凝聚性颗粒的沉淀实验分析 非凝聚性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实验,用一个圆筒进 行。在圆筒水面 h处开一个取样口,要求颗粒在水中均 匀分布,浓度为C0;然后在分别在t1、t2 、…tn时取样, 分 别 测 得 浓 度 为 C1 、 C2 、 …Cn , 对 应 的 沉 速 分 别 为 h/t1=u1、h/t2=u2 、…h/tn=un。设p1、p2、…pn 分别代表 C1/C0、C2/C0、…Cn/C0,则1-pi表示所有速度大于等于ui 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pi 代表沉速小于 ui 的颗粒所占的比 例。 具有沉速 u1、 u2的两种颗粒之间的颗粒浓度分数为 p1-p2。
1 3 F1 d ( p 1 ) g 6
所受到的水的阻力:
CD与颗粒大小、形状、粗造度、沉速有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u d F2 C D 1 2 4
2
2

达到重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令式左边为零,加以 整理,得沉速公式:
2 2 du 1 u d d 3 p d 3 ( p 1 ) g CD 1 6 dt 6 2 4
例:一平流沉淀池,水平流速 v=18mm/s , B=3H , Fr=0.6×10-5。在池的1/3、2/3处各加一道隔墙,忽略隔 墙厚度,新池的Fr为多少? 解:原池的水力半径 R1=3H×H/(2H+3H)=0.6H 新池的水力半径 R2=H×H/(2H+H)=H/3 Fr2/Fr1=0.6H/(H/3)=1.8 故 Fr2=1.08×10-5
0
沉淀时间t
图16-3 不同沉淀高度的沉降过程相似关系
16.2 平流沉淀池
流入 浮渣去除槽
流出
排泥
图3-25 平流式沉淀池
16.2.1 非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 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
②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L t v
h0 t u0
Q u0 LB
即:
Q u0 A
一般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表面负荷在 数值上等于截留速度,但含义不同。 设原水中沉速为ui(ui<u0)的颗粒的浓度为C,沿着 进水区高度为 h0 的截面进入的颗粒的总量为 QC=h0BvC , 沿 着 m 点 以 下 的 高 度 为 hi 的 截 面 进 入 的 颗 粒 的 数 量 为 hiBvC,则沉速为ui的颗粒的去除率为:
浅池理论
在理想沉淀池中,因特定颗粒(截留速度u0 所对应的颗粒)的水平运动时间和垂直运动 时间一致,颗粒的运动轨迹可描述为:
L H v u0
当L、v不变时,H越小,则可截留的颗粒的 u0越小。此即浅池原理。
浅池理论
若原沉淀池高度为 H,颗粒截留速度为 u0,停 留时间为 t=H/u0 。当沉淀池高度变为原来的 1/n 时,则:
H 1 n t1 t u0 nu0 n
该式说明:采用浅池原理设计的沉淀池可大 大缩短停留时间。实践中,采用浅池原理设计 的沉淀池有斜板、斜管沉淀池
H
理想沉淀池的总去除率 所有能够在沉淀池中去除的,沉速小于u0的 颗粒的去除率为:
p
p0
0
ui dpi u0
沉速大于和等于u0的颗粒全部下沉,去除率 为(1-p0),因此理想沉淀池的总去除率为:
桁车及吸泥机
16.2.5 平流沉淀池的工艺设计 设计平流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表面负荷或停留时 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沉淀水质要求、水温等设计资料、 运行经验确定。停留时间一般采用1~3h。华东地区水源一 般采用1~2h,重庆地区一般采用1~1.5h。低温低浊水源 停留时间往往超过2h。 (1)按照表面负荷Q/A的关系计算出沉淀池表面积A 沉淀池长度: L 3.6vT 沉淀池宽度:
hi BvC hi E h0 BvC h0
根据相似关系得:
h0 L u0
即: 同理得:
h0 Lu0

hi
特定颗粒去除率:
Lui

ui E u0 ui ui E u0 Q A
由上式可知,颗粒在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 荷有关,而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 间)无关。 (1)E一定,ui越大,则表面负荷越高,或q不变, ui越 大,则E越高。 ui的大小与混凝效果有关,应重视加强混凝 工艺。 (2) ui一定,增大表面积A,可以增加产水量Q或增大E。 当容积一定时,增加A,可以降低水深――浅池理论”。
16.2.4 平流沉淀池的构造 平流式沉淀池分为进水区、沉淀区、存泥区、出水 区4部分。 (1)进水区 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流量均匀分布在进水截面上,尽 量减少扰动。一般做法是使水流从絮凝池直接流入沉淀 池,通过穿孔墙将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整个断面上。 为使矾花不易破碎,通常采用穿孔花墙 , v<0.1 m/s(06 规范),洞口总面积也不宜过大。
(2)沉淀区 沉淀区的高度一般约3~4m(有效水深3~3.5m), 平流式沉淀池中应减少紊动性,提高稳定性。 R 紊动性指标为雷诺数, Re 2 Fr 稳定性指标为弗劳德数, Rg
能同时降低雷诺数和提高弗劳德数的方法只能是降 低水力半径R,措施是加隔板,使平流式沉淀池L/B>4, L/H>10,每格宽度应在3~8m,不宜大于15m。
进水区
沉淀区 出水区
Ⅱ Ⅰ Ⅲ
污泥区
图16-4 理想沉淀池工作状态
原水进入沉淀池,在进水区被均匀分配在 A-B 截面上 其水平流速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