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治疗89例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对于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28例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

对于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28例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
共有28例患者参与实验,通过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观察结果显示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在提高褥疮愈合率和减轻疼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讨论部分探讨了治疗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临床护理分析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措施,并总结出疗效观察和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疗效观察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护理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褥疮治疗和护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进程。
【关键词】康复新液、远红外线、褥疮、疗效观察、临床护理、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分析、疗效观察总结、临床护理建议、展望、背景、研究目的、意义1. 引言1.1 背景褥疮,又称压疮、尿疮或床疮,是指因长期压迫或摩擦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形成的一种慢性溃疡。
褥疮常见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感染、溃疡恶化、经常久治不愈等严重后果。
目前,褥疮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局部清创、保湿敷料、手术治疗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疗效不佳、恢复缓慢、复发率高等问题。
康复新液是一种近年来应用较广的治疗药物,它具有促进皮肤组织再生、抗炎杀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褥疮的新选择。
而远红外线治疗,通过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对褥疮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的疗效,以期为褥疮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的疗效及临床护理分析,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具体目标包括评估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探讨其对褥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出针对褥疮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建议,为优化褥疮治疗提供参考。
红外线疗法(Infraredradiationtherapy)

红外线疗法(Infraredradiationtherapy)《百病自测》1_视口辨病《百病自测》2_颈部肿块《百病自测》3_观皮辨病《百病自测》4_看胸识病《百病自测》5_嗅觉异常辨病《百病自测》6_指甲诊病《百病自测》6_指甲诊病《百病自测》7_观手辨病《百病自测》8_观鼻识病《百病自测》_9望体察病《百病自测》10_排泄物辨病《百病自测》11_分泌物辨病《百病自测》12_血液辨病 13。
14在口袋里自己找吧,没时间了返回顶部红外线疗法(Infrared radiation一、红外线的物理性质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二、红外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人体对红外线的反射和吸收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
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
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表8.2.1)。
(二)红外线红斑足够强度的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可出现红外线红斑,停止照射不久红斑即消失。
大剂量红外线多次照射皮肤时,可产生褐色大理石样的色素沉着,这与热作用加强了血管壁基底细胞层中黑色素细胞的色素形成有关。
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Ⅲ期压疮疗效观察

湿润烧伤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Ⅲ期压疮疗效观察刘菊珍;粟世红;梁雨红;杨捷;赖媛婷;李碧锦;杨建荣;许宇彪;唐毅【摘要】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例(49处压疮创面)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患者,26处压疮创面)与对照组(10例患者,23处压疮创面),在常规压疮护理及全身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压疮创面采用MEBO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照组患者压疮创面采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创面愈合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5%,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2%的治愈率和82.6%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压疮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0.5±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6±2.1)d.结论 MEBO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Ⅲ期压疮,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做好翻身、清洁等日常护理也是防治压疮的有效手段.【期刊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年(卷),期】2016(028)006【总页数】4页(P450-453)【关键词】湿润烧伤膏;远红外线;压疮;疗效【作者】刘菊珍;粟世红;梁雨红;杨捷;赖媛婷;李碧锦;杨建荣;许宇彪;唐毅【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530021 广西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简称压疮,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复合剪切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而导致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于骨隆突处[1]。
红外线疗法对皮肤病的治疗作用探究

红外线疗法对皮肤病的治疗作用探究引言: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皮肤问题变得越来越常见。
从晒伤、湿疹到皮肤感染等一系列皮肤问题,都给人们的外貌及健康造成了困扰。
而红外线疗法作为一种可靠、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皮肤科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究红外线疗法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红外线简介红外线是指电磁波谱中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部分,通常被分为近红外和远红外两个区域。
近红外主要以温度敏感为特点,有助于组织血管扩张和增加血流量;而远红外则具有更好的透射性能和生物效应。
二、红外线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1. 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光能传输和吸收,红外线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和排除毒素,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
这不仅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废物的清除,还可以加速组织修复和病变部位恢复正常功能。
2. 改善皮肤屏障红外线刺激可促进表皮细胞间质基质合成,增强角质层内水分含量,从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它能够提高皮肤防御功效,减轻外界刺激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三、红外线在各类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1. 炎症性皮肤病红外线疗法对于各种类型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如湿疹、乾癣等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敏作用。
它通过缓解局部组织水肿和增加血管通透性来减轻局部发炎反应。
2. 良性非肿瘤性皮肤损害一些良性非肿瘤性皮肤损害如疣、痤疮以及一些皮肤感染等,在红外线疗法的辅助下,治愈率明显提高。
红外线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损伤部位康复。
3. 痤疮红外线具有促进皮肤表面温度升高而减轻油腺分泌的作用,对于治疗酒渣型痤疮效果显著。
此外,红外线还通过杀灭寄生菌和减少皮脂氧化反应来控制炎症的发展。
4. 非正常色素性皮肤损害由于红外线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及细胞新陈代谢,因此在处理一些非正常色素性皮肤损害方面也展现出了潜力。
例如,红斑、黄蓝斑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红外线来帮助改善。
四、红外线疗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1. 非侵入性治疗红外线不需要穿刺或使用任何化学药物即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病灶,避免了手术创伤和内服药物的副作用。
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天疱疮疮面的疗效观察

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天疱疮疮面的疗效观察
范葵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4(029)001
【摘要】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天疱疮疮面的疗效.方法将20例天疱疮患者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和常规换药观察组,治疗组10例除采用常规清创护理方法外,加用湿润烧伤膏、红外线照射换药,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清创方法换药.观察其总有效率及平均愈合天数.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经计量统计分析,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天疱疮疮面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40-142)
【作者】范葵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鹰潭,3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护理 [J], 何会梅
2.湿润烧伤膏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J], 张结妹;张惠玲
3.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瓦斯烧伤的护理体会 [J], 夏胜超;刘婉红
4.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冻疮的护理体会 [J], 彭敏珍
5.湿润烧伤膏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J], 戚世玲;方铭恒;谢振谋;底大可;薛汝增;何仁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外线灯烤照对头部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红外线灯烤照对头部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林冬梅;康群军【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灯烤照对头部供皮区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0年内本科头部供皮区40例,采用红外线灯烤照治疗20例为实验组,传统包扎法治疗20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头部创面渗出情况,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头部创面渗出明显减少时间,创面疼痛减轻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灯烤照较传统包扎法对头部供皮区能促进头部供皮区创面干燥、结痂,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24【总页数】2页(P126-127)【关键词】红外线;烤照;头部供皮区;愈合【作者】林冬梅;康群军【作者单位】343000,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343000,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正文语种】中文深度烧伤创面皮肤移植常用的供皮区为头皮。
头皮血管丰富,出血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1]。
如何减少头部供皮后创面出血,减少疼痛及促进其愈合,既往常采用传统包扎法。
自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红外线灯对供皮区烤照,并将两者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选取头部供皮区患者40例,其中采用传统包扎法20例,红外线灯烤照法20例,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头面烧伤,烧伤前身体状况良好,烧伤后无严重合并症,且头部取皮术范围均为从额部前发际至枕后,所取皮片均为刃厚皮片,皮片厚度相似。
两组患者烧伤总面积、头部供皮面积、所取皮片厚度,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在头皮取皮术后,当日用敷料覆盖加压包扎,次晨拆除敷料,仅保留凡士林油纱覆盖,200W红外线灯持续灯烤,距离50~60 cm,创面行半暴露,再持续红外线灯烤照至创面干燥,一般2~3 d后创面已较干燥,可停止灯烤。
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压包扎法,在头皮取皮术后加压包扎一周至完全愈合,中间可更换敷料2~3次。
红光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red light,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Pai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the time of wound secretion complete oblit
出。n 度烧 伤 主 要 表 现 是 烧 伤 区 及 其 周 围 发 生 水 肿 ,形成水
疱 ,水 疱 表 皮 剥 落后,创面渗出较多,并因感觉神经末梢暴露 而 产 生 疼 痛 。红 光 治 疗 仪 的 光 源 可 产 生 高 能 窄 谱 光 ,发 射 的
波长光纯度高且热量低,红光波长为640 mn,波长带宽10 mn, 光功 率 & 1 0 000 nW,单 位 面 积 治 疗 时 光 功 率 &70 nW/cm2,且
无明显热量,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消 炎 、止 痛 、消 肿 ,促进肉 芽组织细胞再生及渗液的吸收,促 进 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 再生与损伤毛细血管的修复,加 速切口愈合,减轻愈合过程中 疼 痛 等 作 用 [1]。
1 资料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 11月 ~2016年 5 月在我院烧伤
科治疗且符合诊断标准的I I 度烧 伤 患 者 6 0 例,人选标准:采
用 中 国 九 分 法 估 计 烧 伤 面 积 ,三 度 四 分 法 判 断 烧 伤 深 度 [2],患
n 者 烧 伤 面 积 < 3〇%且深度为 度 烧 伤 。排除标准:合并有心、
对于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28例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

对于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28例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褥疮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临床护理措施的重要性。
褥疮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康复新液和远红外线的治疗原理是通过促进伤口愈合和促进血液循环来达到治疗效果。
研究通过对28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显示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在褥疮患者中具有显著有效性。
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在于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进一步深入研究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的机制和优化临床护理措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褥疮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有益的临床经验和指导。
【关键词】康复新液、远红外线、褥疮、治疗、疗效观察、临床护理、研究、方法、结果、评价、重要性、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褥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伤口,通常出现在长期卧床或坐着的患者身上。
褥疮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增加了医疗护理的负担。
而且,褥疮的治疗难度大、疗效差,容易复发,给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家属带来了困扰。
康复新液是一种新型的康复药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消炎等功效。
而远红外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被认为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对于褥疮的治疗和护理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褥疮28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临床护理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褥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在褥疮患者中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效果。
通过对28例褥疮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评估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褥疮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临床护理措施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褥疮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减少褥疮患者的痛苦和提高其康复率,为褥疮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红外线治疗89例烧伤创面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对烧伤创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06月收治的89例烧伤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远红外线治疗烧伤创面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9例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局部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花费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患者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及恶性肿瘤者;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伤后24 h内急诊入院。
先给予创面清创处理,剃去创面周围毛发及油污等异物后,碘伏擦洗消毒,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创后采用暴露疗法,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涂创面,根据患者烧伤面积及体重计算补液量。
适当应用抗生素。
并给予营养支持,考虑到烧伤后创面水分丢失较多,机体消耗大,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4]。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远红外线治疗:距创面约60 cm处,以创面为中心垂直照射。
2次/d,每次30 min,持续照射直至创面愈合。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
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比较,p0.05),两组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指标的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局部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花费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烧伤创面的修复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贯穿于烧伤治疗的整个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迁移和创面重塑等过程,也是烧伤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治疗烧伤创面修复的手段呈多样化,包括远红外线、微波及激光等。
本研究重点探讨远红外线在烧伤创面的应用[5]。
研究表明,远红外以放射方式直接向被加热体投射,远红外线具有良好的穿透效应,具有扩张血管扩张、内外同步加热、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减轻组织水肿、使炎症局限及促进机体愈合能力等特征[67]。
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远红外线治疗能明显增快皮肤创伤愈合速度,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远红外照射创面后,直接或间接活化成纤维母细胞,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局部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花费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证实上述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10]。
综上所述,远红外线作为物理治疗治疗烧伤创面具有无痛苦、花费低、易操作且耐受性好等特点,是一种治疗烧伤创面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着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基础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烧伤治疗将会取得更大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咏哲,李斌.远红外线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6):33103312.
[2]habib me,punnoose t,thomas c. deep burns caused by farinfrared rays in a chiropractic sales centre. ann burns fire disasters,2007,20(2):104106.
[3]lu x,rockstuhl c,zhang w. farinfrared properties of hybrid plasmonic geometries. j opt
soc am a opt image sci vis,2012,29(4):644648.
[4]郭亭艳,史长青.红外线照射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4):283285.
[5]宁国芳.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5):380381.
[6]hsu yh,chen yc,chen th,et al. farinfrared therapy induces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plzf which inhibits vegfinduced proliferation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plos one,2012,7(1):306312.
[7]wang y,zhao z,chen z,et al. continuouswave terahertz phase imaging using a farinfrared laser interferometer. appl opt,2011,50(35):64526460.
[8]falconer rj,zakaria ha,fan yy,et al. far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protein higherorder structures. appl spectrosc,2010,64(11):12591264.
[9]赵东莉,黄纯全,唐晓丹,等.应用红外线照射外伤创面及手术切口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265266.
[10]吕晓宁,李鸣皋.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6):9147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