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防护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2004),实验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如管理员、标准用户等。
更改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密码有效期等。
启用账户锁定策略,设置锁定阈值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2、防火墙配置打开 Windows 防火墙,并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
允许或阻止特定的应用程序通过防火墙进行网络通信。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检查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 Windows 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配置自动更新选项,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并安装更新。
4、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并启用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
进行全盘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软件。
(二)Linux(Ubuntu 2004)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和组管理创建新用户和组,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归属。
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如密码强度要求等。
2、文件系统权限管理了解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如读、写、执行权限。
设置特定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
3、 SSH 服务安全配置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
更改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增强安全性。
禁止 root 用户通过 SSH 登录。
4、防火墙配置(UFW)启用 UFW 防火墙。
添加允许或拒绝的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1、账户管理成功创建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权限设置。
严格的密码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被破解的风险。
账户锁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暴力破解攻击。
科学实验报告15篇

科学实验报告1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实验报告1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就是在布上染色,在布上不好染,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下。
老师拿来三个盒子,她给我们介绍里面的东西,里面有三个空塑料小瓶子,还有捣蒜时用的捣棒、扣子、茶杯、夹子、冰糕棍等等。
老师还告诉我们染色工艺有许多种手法,我们今天要学习扎染和夹染。
老师拿出三袋颜料,分别是红、黄、蓝,她拿出小勺子挖了两勺放在小瓶子里,又倒了两厘米的水,再一晃就行了。
我们先试了试扎染,扎染就是把一张纸或是一块布折三折,像一个扇子样,然后再用皮筋扎起来,在两边扎一下,中间扎一下,然后再染色。
出来的形状是条条形的,非常美丽。
我们又试了夹染,这时冰糕棍或者扣子就派上用场了,夹染就是用夹子把扣子或者冰糕棍夹起来。
染色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滴太多了颜料,只能滴那么三四滴,滴多了就不好了。
滴完后,让颜料在纸上或布上蔓延出来,再把用夹子夹着的冰糕棍、扣子去掉,打开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做出来的手绢上面印有扣子的形状,非常漂亮。
然后,我还染了一个商标牌,因为商标牌没法折,所以我是用夹染制作的。
最后,老师送给我了一个小手绢,我非常喜欢这个小手绢,因为这个小手绢里的颜色非常丰富饱满。
这次的活动真有意义!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 1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实验器材温度计、黑色纸袋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实验结论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科学实验报告3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实验报告(1)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姓名:张弛学号:201100140157 班级:生院2011级生物基地生北周一第六组同组者:关事成、钱丹丹、喻心仪、刘婷婷、钟天白【实验目的】1、证实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2、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3、观察不同菌落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4、熟练掌握从固体培养物中转接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
5、学习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6、通过对几种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实验原理】显微镜技术是观察到微生物的其中一种方法,这是通过放大微生物个体。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放大”成子细胞群(菌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存在,即通过培养的方法是肉眼看不见的单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几百万个菌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菌落(colony)。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在微生物的转接过程中,一般在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种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但一定要保证其冷却后方可进行转接,以免烫死微生物。
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儿产生蒸汽。
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儿增加了灭菌锅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C的温度。
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儿达到灭菌的目的。
【实验器材】1、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2、溶液和试剂无菌水,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等。
3、仪器和其他用品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试管,试管架,酒精灯,记号笔,废物缸,接种环,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5.5~9.0),棉花,牛皮纸,麻绳,纱布,培养皿等【操作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准确称量各组分倒入烧杯,搅拌溶化,将培养基分装在两个三角瓶里。
加塞,包扎。
2、灭菌。
将18个平板、2个装有无菌水的试管、2个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用牛皮纸包好并标记,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20min。
实验报告1

实验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观摩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环境
机械加工车间,包括通用机床加工环境和高效自动化机床加工环境及其典型的工艺规程。
三、分析总结和建议
1、通过观摩,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几种格式,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2、通过观摩,分析对于不同生产类型,工艺特点有何不同?
3、通过观摩,总结分析高效自动化加工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艺规程有何不同?
4、通过观摩,总结工艺规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5、对实践有何感想和建议?。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_1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实验报告通用模板实验报告通用模板(精选7篇)实验报告通用模板篇1一、定义与作用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实验报告1-6

实验一: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初步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EDA软件的操作界面;2.熟悉Quartu sⅡ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原理图文件的和项目文件的保存;4.学会使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半加器和全加器。
实验原理:半加器和全加器的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实验器材:计算机、QuartusⅡ软件实验步骤:1.对QuartusⅡ5.1软件进行破解;2.新建原理图文件,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设计电路,并保存为hadd,同时建立项目文件;3.对半加器电路进行编译,并建立波形图文件,进行波形仿真;4.将半加器原理图生成器件,并在半加器的基础上设计全加器;5.新建原理图文件,调用半加器器件,构成全加器电路图,保存为fadd,同时新建项目文件;6..对全加器电路进行编译,并建立波形图文件,进行波形仿真;实验数据处理:半加器电路原理图和全加器电路原理图实验二:原理图输入法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Quartu sⅡ进行原理图输入方法的逻辑电路设计技术;2.能够针对编辑好的逻辑电路正确的建立时序仿真文件并仿真测试;3.能够将设计电路转换成电路元件,并在高层次原理图工程文件中调用这些元件,完成顶层设计;4.能够利用Quartu sⅡ进行原理图输入方法分别完成半加器、全加器和4位数据加法器电路设计。
二、实验原理:画出器半加器、全加器的实验电路图三、实验仪器:计算机、QuartusⅡ5.1软件四、操作步骤:1. 新建原理图文件,设计半加器实验电路,保存为名为hadd,建立相应的项目并进行编译仿真,功能符合要求后生成半加器器件hadd;2. 新建原理图文件,在半加器的基础上设计全加器实验电路,保存为名为fadd,新建相应的项目并进行编译仿真,功能符合要求后生成半加器器件fadd;3. 新建原理图文件,在半加器和全加器的基础上设计4位数据加法器实验电路,保存为名为sadd,新建相应的项目。
4. 4位数据加法器实验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引脚分别为A[3..0]、B[3..0]、S[3..0](总线结构)和Q。
实验报告(1)

探索实验一问题情景;利用你所经历或知道的方法,如何将你桌上的湿手巾尽快地变干?(小组成员互助探讨)实验目的:研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器材:湿手巾一块、小扇子、火柴、酒精灯等。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探究酒精蒸发是否吸热。
实验器材:温度计、酒精。
实验步骤: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
2.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读数是___。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索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水沸腾时的变化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温度计、导管、小烧杯和水。
实验步骤:1、用酒精灯给铁架台上试管里的水加热。
2、观察插有温度计的试管内水的变化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3、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A.按桌面上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对水加热.每隔半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并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后1分钟为止.B.观察、记录:①沸腾前,水中开始出现小气泡.小气泡是从水中的_____开始出现的.小气泡出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②沸腾时,水中出现大量气泡.大量气泡是从水中的_____开始出现的.大量气泡出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怎么样? ____________③记录实验数据于表格中时间0 0.5 1 1.5 2 2.5 3 3.5(分)……温度(℃)④移开酒精灯,水还沸腾吗?___________.这时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 ____________.⑤再用酒精灯对试管中的水加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讨论)a.加热过程中,水是不是一加热马上就会沸腾?b.水沸腾时需要什么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实验步骤
1. 检查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将示踪剂装入高位示踪剂瓶中。 2. 打开自来水开关,使高位槽中加满水,当溢流管里有水流出时,可将水调小,保持溢流管 有水排出即可。 3. 慢慢打开阀 4,并根据 Re<2300 算出层流时,流量的最大流量值,调节转子流量计阀 4,使 水的流量小于计算出的边界值。同时,将高位槽进水开大,保持水能够溢流,当水流稳定 5~10 分 钟后,可打开示踪剂瓶的控制阀门 5,观察示踪剂流动形态,应为一直线。 4. 慢慢增加阀 4 开度,使水的流量增加到在过渡流流动,此时,应继续保持高位槽有水溢出, 并在稳定后,观察示踪迹在水中呈波浪状流动。 5. 当流量继续增大超过某个值后,可以观察到示踪剂不再是连续的线状流动,而是在进入管 内后迅速扩散到整个管路中,此时称为湍流。 6. 关闭示踪剂进口阀及高位槽进水阀,将示踪剂倒出并保存,应在示踪剂瓶中加入清水,并 清洗几次,以免示踪剂将示踪剂进口管线堵塞。 放出高位槽内的清水,将各阀门关闭,结束实验。
当流体在管内滞流流动时,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没有返混,流体粒子以直线在管内流动。当流速 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流体内的粒子开始相互碰撞和返混。即流体不在保持一层层向前流动,而是形 成湍流流动,此时如在流体中加入示踪剂,即可观察到示踪剂在流体中快速扩散。
当流体介于层流和湍流之间时,有色示踪剂在流体中的形状即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完全混合, 而是一条曲线向前流动,此时称为过渡流。本装置用于演示和观察不同形态的流体流动。
化工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一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_______化学_系______09__级___师范_____班
学生姓名:
颜婷婷
学号: 1090700051
小组成员: 白茹、韩建春、刘欣、宋月、赵冬青、董然、刘欢欢、魏增春
实验日期:2012 年 11 月 21 日
指导教师: 黄潇楠
一、实验目的
三、 仪器与试剂
示踪剂
过滤器
转
子
溢
流
流 管
量 观察管 计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所示,观察管采用Φ 25×3 的有机玻璃管,内部平直、光滑。自来水先从高位 槽加入,槽内设有溢流箱,用以维持液面平稳。通 过调节进水量的多少,观察管中水的流量。流量可 以由阀 4 调节,并读出转子流量计读数。
示踪剂可采用水性染料,装在示踪剂瓶中,并 可以调节示踪剂瓶的高度。示踪剂由此通过阀 5 进 入观察管。
误差分析
绝对误差:(124.5—99)=25.5L/h
(128—124.5)=3.5L/h
相对误差:(124.5—99)、124.5=20.48% (128—124.5)/124.5=2.81%
产生误差的原因是观察现象的人为误差 和还没等示踪红墨水稳定就读数有关
预习问题:
1、影响流体流动型态的因素有哪些? 有管径、流速、流体密度、流体粘度、与液体的接触面和温度等。 2、如果管子不是透明的,不能直接观察来判断管中的流体流动型态,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判 断? 用雷诺数判断 Re>2300 湍流 Re<2300 层流 Re=2300 临界流 3、有人说可以只用流速来判断管中流体流动型态,流速低于某一具体数值时是层流,否则是湍流,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否?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由流速的数值来判断流动型态? 不对。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时,Re 仅为 u 的函数。
1.建立“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型态和层流时导管中流速分布”的感性认识; 2.确立“层流和湍流与 Re 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流速不同,流体在管路内的流动形态可分为滞流、过渡流及湍流。 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
Re du ;
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时,Re 仅为 u 的函数。本实验通过改变流速从而 改变 Re 的办法,观察在不同 Re 下流体流动形态的变化。
实验现象
层流—过渡流:示踪红墨水有轻微抖动 过渡流—湍流:示踪红墨水尾部扩散 数据处理
99L/h 128L/h
Re du 且 Re<2300 算出层流时,流量的最大流量值
q =u A =uπ d2 /4 (d = 25-3*2=19 mm) q = 0.000035 m3/s =124.5L/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