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微量成分分析方法的探讨

合集下载

实验 白酒成分分析

实验  白酒成分分析

专业分析实验白酒成分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白酒的成分组成和分析检测的意义。

2.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的基本组成及原理;3. 掌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酒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白酒中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重量的98%),其余微量成分(约2%)包括有机酸、高级醇、酯类、醛类、多元醇、酚类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

白酒中微量成分虽然很少,却决定着酒的香气、口味和风格,构成了白酒的不同典型性。

在白酒的分析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灵敏度、高分离度,并且简便、快速、准确,故已广泛用作白酒中各种成分分析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是先将样品通过气相分离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可以分别检测各个组分的结构信息,质谱就是用来进行结构分析的,通过对碎片离子峰的分析,推测出化合物的结构。

适合食品、白酒、天然产物、药物、氨基酸、农残、食品中有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

GC-M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色谱部分、质谱部分和数据处理系统。

色谱部分和一般的色谱仪基本相同,包括有柱箱、汽化室和载气系统,也带有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压力、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等,一般不再有色谱检测器,而是利用质谱仪作为色谱的检测器。

在色谱部分,混合样品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被分离成单个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鉴定。

质谱部分一般由真空系统(分子涡轮泵)、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工作站)等部分组成。

三、仪器和样品7890A-5975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WAX毛细管色谱柱(60m×0.25mm×0.25µm),均为美国Agilent公司产品。

未知酒样。

四、实验条件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为230℃,载气He(99.999%);恒流1.0mL/min,分流比20:1,进样量1µL;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2min,以8℃/min升至230℃。

白酒的实验报告

白酒的实验报告

白酒的实验报告白酒的实验报告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白酒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各种品牌和口味的白酒琳琅满目。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白酒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成分、酿造工艺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一、白酒的成分分析白酒主要由水、酒精和香精组成。

酒精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一般在40%左右。

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酯类、醛类、酮类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赋予了白酒特有的香味和口感。

二、白酒的酿造工艺白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包括蒸馏、发酵和陈酿。

首先,将粮食经过蒸煮后,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乙醇是白酒的主要来源。

随后,通过蒸馏的方式将发酵后的液体中的乙醇分离出来,得到高度酒精。

最后,将高度酒精陈放数年,使其逐渐陈化,形成独特的风味。

三、白酒的品质评价白酒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外观、香气、口感和余味等方面。

外观上,好的白酒应该透明澄亮,无杂质。

香气上,好的白酒应该有独特而浓郁的香味,如花香、果香等。

口感上,好的白酒应该入口柔和,回味悠长。

余味上,好的白酒应该有清爽的余味,不油腻。

四、白酒对人体的影响适量饮用白酒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但过量饮用则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适量饮用白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缓解疲劳。

而过量饮用白酒则会导致肝脏负担过重,引发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此外,白酒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五、白酒的文化意义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白酒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祭祀和宴会的必备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白酒也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媒介,通过饮酒来表达情感和友谊。

白酒文化还包括了酒令、酒歌等一系列的传统习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白酒的成分、酿造工艺、品质评价、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仅是一种酒类,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友谊的追求。

不同前处理方式下GC-MS法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

不同前处理方式下GC-MS法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
测 白 酒 中微 量 成 分 的 简便 方 法 。 关 键 词 : 酒 ; 量 成 分 ; — ; 处理 白 微 GC MS 前
中图分类号 : S 6 .; S0 . T 2 23 T 2 73
文献标识码 : B
GC— S An l ss o h q o d r Di e e t Pr t e t e t M e h d M a y i f t e Li u r Un e f r n e r a m n to s
mi p r l r I i p o e o b f ce t to o d tc e t c lme t o el u rw t e e t cin p er ame t whc a l o e f t . t s r v d t e a e ii n h d t ee t h a e ee n s ft i o i t x r t r t t n , ih c n i i e n me t r h q hh a o e
i r v o ny te a ay i f ce c , u s ea c r c . mp o en t l l ss iin y b t ot c u a y o h n e l a h Ke r sl u r ta e ee n ; C- y wo d : q o ;rc lme t G MS; r t ame t i p e e t n r
et sw r n l e u, hc a r r otersl f1 id rtedrc ij t nad 1 id o tepe et n wt e s r eeaa zdo tw i W p o u s 6kn sf i tnei n 5k sf rt a e y h s i t h e to oh e co n rh r met i t hh

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中特征微量组分的研究

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中特征微量组分的研究

第48卷第1期2 , 2 1年1月酿 酒LIQUOR MAKINGVd.48. N q .1Jan., 2020文章编号:1002-8110(2021)01-0062-05 首届“川酒杯”全国白酒技术论文有奖征文大赛获奖论文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中特征微量组分的研究3王川南!,吴天祥,雷 露!(1.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1400)摘 要: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 6个6牌七个轮次(共计42个样6)基酒中乙醛、乙缩醛、正丙醇、乳酸乙酯等14个特征成分的含量,初步探究不同轮次中特征成分的变化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结果 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第1、2、3、4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9.217%、20.770%、18.399%、11.371%,这4个主 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757%,可代表基酒中特征成分的主要趋势,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JX-B-1、JX-J-1、JX-J-2 等。

关键词:酱香型基酒;特征成分;气相色谱;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TS262.33;TS201.2 文献标识码:BStudy on Characteristic Trac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Rounds ofSauce-flavor Liquor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产学研合作项目(HX[2014]015)收稿日期:2020—04—28作者简介:王川南(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

**通信作者:吴天祥(1965-),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WANG Chuannan 1, WU tianxiang 1*2**, LEI Lu 1(l.SchooK of Liquor-making and Food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2.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odstuff Engineering , Guiyang 551400, Guizhou, China)Abstract : The content of acetaldehyde, acetal, n-propanol, ethyl lactate and other 14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 base wine of 6 brands and7 rounds (a total of 42 samples) wa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roundswere preliminarily explored The situation of chang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principal components are 29.217%, 20.770%, 18.399%, and 11.371%, respectively, and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se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reaches 79.757%. It can represent the main trend of the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 the base wine, and the comprehensiveevaluation score is from high to low as JX-B-1, JX-J-1, JX-J-2 and so on.Key words : Sauce-Havor base wine;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gas chromatograph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白酒主要含有乙醇、水等组分,其含量约占 少数 综合 的方法*4+,主成分分析法在药品鉴98%~99%,其余微量组分仅占1%~2%叫 这些微量 组分对白酒的风格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白酒在陶坛储存过程中微量成分的变化

白酒在陶坛储存过程中微量成分的变化

业不同窖龄窖池产酒情况如表6。

由表6可知: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所产原酒总量变化较小,但优质酒率明显增加。

同一窖龄的窖池所产原酒总量变化较小,优质酒率也基本接近;随着窖龄的增加,普级宋河产量逐渐减少,一级宋河和优级宋河产量不断增加;从窖龄3年窖池到窖龄15年窖池优质酒率提高了18.37%。

随着窖龄的增加,窖泥微生物得到不断驯化,越来越适应窖泥环境,其中一些对酒体风味物质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微生物也越来越多,所以优质酒率不断提高。

3讨论本文通过可培养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宋河酒业不同窖龄窖泥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和同一窖池中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变化规律。

研究表明: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窖泥中细菌总数不断增加,且池底窖泥细菌数量相比与池壁窖泥细菌数量增加速度较快;随着窖池窖龄的不断增加,窖泥中酵母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且窖壁酵母菌数量相比于窖池底部酵母菌数量增加较快,池壁的酵母菌数量均高于窖底的酵母菌数量;随着窖泥窖龄的增加放线菌数量不断增加,相同窖龄的相同部位窖泥中放线菌差异较小,且池底放线菌数量随着窖龄增加增长速度较慢,池壁放线菌数量随着窖龄增加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窖泥中的厌氧芽孢菌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而随之增加,好氧菌的变化趋势较小,同一窖池的好氧芽孢菌数量池壁相对池底较多,同一窖池的厌氧芽孢菌数量池壁相对池底较少;窖泥中的霉菌变化较小;窖池所产原酒的优质酒率也随着窖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表明在适宜范围内窖龄时间越长所产原酒越好。

窖泥中的放线菌,酵母菌和芽孢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作为衡量窖泥老熟的标志,这为进一步研究窖泥中的功能菌和人工窖泥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限于取样中可能存在不均匀性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后续研究中将利用新的方法进一步验证。

表6不同窖龄窖池产酒变化kg 窖龄窖龄3年窖龄5年窖龄10年窖龄15年窖号3-143-167-91-11-62-23-43-63-85-55-94-5普级宋河172158.3224.2166.9158.7160.3158.5156.7150.7136.5150.2147.2一级宋河123.2125.5176.5125.8126126.5122.2120.4126.8130129.6134.7优级宋河42.33253.457.558.357.257.454.356.658.357.447.5总量337.5315.8454.1350.2343344338.1331.4334.1324.8337.2329.4优质率/%4949.850.652.353.753.453.152.756.45855.555.3白酒中98%~99%的成分是乙醇和水,它们构成了白酒的主干,其它1%~2%的成分主要由微量的有机酸、酯、杂醇、醛、酮、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及极其微量的无机化合物(固形物)等组成,它们决定了白酒的香和味,构成了白酒的典型性和风格。

贵州省某食用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研究

贵州省某食用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研究

[ 关 键词 ]食用白酒; 微量营养系; 食品分析 ; 分光光度法, 紫外线; 色谱法 , 高压液相
[ 中图分 类 号 ]R 1 5 1 . 3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1 0 0 0 . 2 7 0 7 ( 2 0 1 5 ) 1 2 . 1 2 9 4 - 0 7
分光光 度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G C / MS ( 气质谱联用仪 ) 测定该 白酒 中维 生素 、 金属元 素 、 氨基 酸和酸类 酯类 的含 量 。结果 : 该 白酒 中至少含有 8种维生素 , 9种金属元素 , 7种主要氨基酸和 1 0 0多种 酯类 酸类等微量成分 , 其 中 维生素 B : 、 维生 素 E、 钙、 谷氨酸 、 苯丙氨酸 、 丁酸 、 己酸 、 乳酸的含量较为 丰富。结论 : 该 白酒 中含有丰富 的维生 素、 金属 元素 、 氨基酸 和酯类 酸类。
Me t h o ds:Ul t r a v i o l e t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y,f la me a t o mi c a b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o me t r y,h i g h p e fo r r ma n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h y,a nd g a s c h r o ma t o ra g ph y ・ ma s s s pe c t r o me t e r we r e u s e d t o d e t e m i r n e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v i t a mi ns ,me t a l e l e me n t s ,a mi n o a c i d s a n d l i pi d s .Re s ul t s:Th e r e s u l t i nd i c a t e d a t l e a s t e i g h t t y p e s o f v i t a mi ns ,ni n e me t a l e l e me n t s,s e v e n a mi n o a c i d s,a nd mo r e t h a n h u n d r e d a r o ma c o n t e n t s e x i s t e d i n t h e wi n e.Amo ng t h e m ,i t wa s r i c h i n v i t a mi n Bl 2 ,E,c a l c i u m ,g l u t a mi c a c i d,p h e n y l a l a n i n e,b u t y r i c a c i d,c a p r o i c a c i d,l a c t i c a c i d. Co nc l u s i on:Th e l i q u o r c o n t a i ns r i c h v i t a mi n s ,me t a l e l e me n t s,a mi —

清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特征

清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特征

040休闲读品清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特征清香型白酒是最早提出的五大基本香型之一,对它的微量成分的研究时间也比较长。

2010年以前,人们认为清香型白酒所含的微量成分的种类和总量都低于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那是基于当时色谱仪的精度做出的分析判断,但2010年以后,有多处文献报道清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含量也达到了上千种,和浓香型白酒、酱香白酒的总数量不相上下。

2010年以前,当时的认识是清香型白酒的乙酸乙酯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香型酒,绝对含量范围在1800—3100毫克/升左右,因此把乙酸乙酯当作是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成分,占总酯含量的55%以上,相关数据已写入清香型的国家标准。

己醇、丁醇及其乙酯类在清香型白酒中的含量很少,正己醇、正丁醇含量几乎检测不出来,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也很低,己酸乙酯的含量范围小于25mg/L,丁酸乙酯的含量小于10mg/L,这些成分的含量如果高于此范围,酒就会出现异香,失去清香型白酒一清到底的风格,在品评的时候就会被评价为等外品。

①清香型白酒中的乙缩醛含量范围在240—680mg/L,乙缩醛是由乙醛缩合而成,新酒中乙缩醛比较低。

酒老熟时间长,乙缩醛就高,乙缩醛会使酒的闻香、口味得到改善,具有干爽的口感特征,它和正丙醇共同构成了清香型白酒爽口、略带苦味的味觉特征。

在酯类里,清香型白酒还含有比较高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绝对含量和两者的比例关系,对清香型白酒质量和风格有很大影响,一般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例为是1:0.6(0.6—0.8),如果乳酸乙酯的含量超过了此比例浓度,就会影响清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

乳酸乙酯具有香不露头、浑厚淡雅的特征,它还具有不挥发性,和其他多种成分有亲和作用。

乳酸乙酯含量太高,香气就会不够高,如果含量要太少,酒就不够醇甜和醇厚,所以它们保持在上述比例关系比较合适。

丁二酸二乙酯也是清香型白酒中比较重要的成分,虽然在酒中含量很少,但它和苯乙醇组分相互作用,可以赋予清香型白酒香气特殊的风格。

白酒微量成分浅议

白酒微量成分浅议

白酒微量成分浅议
王福庆;邢龙飞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四白酒微量成份的特性 1.白酒微量成份中,除极少量的无机化合物(固形物)之外,绝大部份是有机化合物。

研究白酒微量成份,主要是研究这些有机化合物。

2.这些有机化合物均具有挥发性。

3.它们均具有呈香呈味的特定原子团——香基。

其呈香呈味强弱的顺序是:醇基—OH,酮基—CO,醚基R—OR,羧基—COOH,酯基—COOR,苯基—C_6H_5,硝基—NO_2,亚硝基—NO,氨基—NH_3,内酯R—CO—O,硫氰基—SCN等。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王福庆;邢龙飞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
【相关文献】
1.浓香型白酒饮用舒适度与白酒中微量成分相关性分析 [J], 刘超;田鹏;刘莎;张超;刘占奇;李梦;董孝元
2.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及与白酒风味技术发展的关系 [J], 汤道文;谢玉球;朱法余;王卫东;朱红青;汤翠红
3.白酒微量成分含量对白酒质量影响的统计分析 [J], 陈琴;胡晴;胡哓翠;陈引兰
4.对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分析研究 [J], 吴登军
5.清香型白酒在蒸馏过程中微量成分的分布规律及应用 [J], 李小霞;高晓娟;赵超;周丹;王丽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5 5 0 X. 2 0 1 5 . 0 1 . 0 0 3
中图分类号 :06 5 7 .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5 5 0 X( 2 0 1 5 )0 1 — 0 0 4 3 — 0 4
福建轻纺 2 0 1 5 年1 月 第1 期
白酒微量成 分分析 方法的探讨
方巧爱 ( 亚洲酿 酒厦 门有限公司 , 福建 厦 门 3 6 1 0 2 7 )
摘 要 :利 用安捷伦7 8 9 0 A气相 色谱 、C P — Wa x 5 7 C B 毛 细管柱 ,采用直接进样 法,使 用3 种 内标进 行 白酒微 量成分
载气 :高纯氮 气
( 9 9 . 9 9 9 %)


进样 口温度 :2 3 0  ̄ ( 2

检测器 温度 :2 4 0  ̄ ( 2
柱流速 :0 . 6 m 1 . ai r n 一 1 分流 比 :1 : 5 0
尾吹 :2 5 . 4 m1 . mi n


内标 混合液 。 2 . 2 配 制混合标 准溶液
采用 直接进样 法 ,使 用3 种 内标进行 白酒微 量成 分 的 定量 分 析 。该方 法操 作简 单 、方 便 、快速 ,各组 份 分 离效 果好 ,为科 学指 导生 产 、勾调 等提 供 可 靠 的
数据 ;保证产品符合 国家标准 ;保持产品质量 、风
为 内标 计算 ;
乙酸 之后 的组分 为 第三组 ,以2 一 乙基 正丁酸 为
析 ,确定 各 内标 的保 留时 间。
3 . 3 分组 建立定量 计算方 法
氢气流 量 :3 0 m1 . ai r n 一 1 空气 ( 氧气和 氮气的混合气体) 流量 : 3 0 0 m1 . m i n 一 】 进样量 :0 . 6 u l
i }
} f ; }

图 1 混 合 标 样 色 谱 图
升温 程序 :初 始温度 3 5  ̄ ( 2 ,保持 3 mi n ,以2 ℃.
白酒 中9 8 %  ̄ 9 9 %是 乙醇和 水 ,只有 1 % - 2 %是 呈
1 . 2 . 1色谱 纯标准 品 ( 表1 )
香 、呈味的微量成分 ,这些微量的色谱骨架成分 、
协调 成 分 及 复 杂成 分 在 某 些 白酒 中多 达 3 0 0 多种 单 体 ,主 要是 醇 、酯 、酸 、醛 类 ,它们 在 酒 中的含 量 及 比例 关 系决定 了 白酒 的香 型和 风格 。因此 我们 利
安捷伦7 8 9 0 A / 5 9 7 5 气相色谱 / 质谱 仪 ( 配 增强型 A g i l e n t MS D化 学工作 站 );
CP — Wa x 5 7 C B 毛细 管柱 ( 5 0 m x O . 2 5 mm × 0 . 2
Hm
合理 设计 出 混合标 准 溶液 中各 组分 的浓 度 ,再根 据
格稳 定 } 生;鉴别假 冒伪 劣等方 面具 有重要 意义 。
2 . 2 . 1把 表1 中的所有试 剂用6 0 %乙醇 溶液分别配 制成
2 %的单体溶 液备 用。 2 . 2 . 2根据公 司的产品特点 ,兼顾4 J v 2  ̄: 型酒 的特点 ,
1 仪器与试剂
1 . 1 仪 器
用安捷伦7 8 9 0 A气相色谱 、C P — Wa x 5 7 C B 毛细管 柱 ,
1 . 2 . 2色谱纯内标物 : 叔戊醇 、乙酸正戊酯 、2 一 乙基
正丁酸
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 . 1 配制 2 %内标混合 溶液
2 . 1 . 1用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稀 释特级 乙醇至6 0 %。 2 . 1 . 2 分别 吸取 l ml 3 种 内标 色谱 纯单体 置 于5 0 ml 容 量瓶 中 ,用 6 0 %乙醇 溶液 定容 ,混合 均 匀得 到2 %三
mi n 升到 8 5 ℃ ,再 以1 5 q C. mi n 一
动 积分 ,做 到每 一种 单体 都积 分 上 。根 据 各单体 的 保 留时间确认 各峰对 应 的组 分名称 。
3 . 3 . 3按 出峰 顺序 ,乙酸之 前的醇类组 分为第一组 , 以叔 戊醇为 内标计 算 ;
升  ̄2 0 0  ̄ C,保持3 0 ai r n 。
3 . 2 定性 分析
3 . 2 . 1分别移取适量各种2 % 的单体溶液于不同的样品
瓶 中,逐一进样分析 ,确定 各单体物 质的保 留时间 。
3 . 2 . 2移取适 量2 %-  ̄ - 内标 混合液于 样品瓶 中 ,进样 分
乙酸之 前 的其他 组分 为第 二组 ,以乙酸 正戊 酯
各组分浓度计算出2 % 的单体溶液的用量 ,按照用量
准确移取 各单体 溶液于 l O 0 0 ml 容量瓶 中 ,用6 0 %乙醇 溶 液定容 、混合均 匀 ,最 后根 据各 单体 溶液 实际 用
量计 算出 它们 在混合 标准 溶液 中的浓度 。
)、F I D检 测器 ; L M一 2 0 0 — 5 0 0 型氢气发 生器 。
的定量分析 。该方法操作 简单 、方便 、快速 ,各 组份 分 离效果好 。为科 学指 导生产 、勾调 等提供 可靠的数 据 ;保
证产 品符合 国家标 准 ;保持 产品质量 、风格稳 定性 ;鉴别假 冒伪劣等方 面具有重要 意义。 关键 词 :白酒微量成 分 ;气相 色谱 ;定量分析 ;探讨
1 . 2 试 剂
3 在工作站 中建立分析方法和定量 计算方法
收稿 日期 :2 0 1 4 — 1 0 — 2 1
作者简 介 :方巧爱 ( 1 9 6 8 -),女 ,高级工程师,福建省白酒评委 ,主要从事酿酒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
方巧爱 :白酒微 量成分分析 方法的探讨
表1 Βιβλιοθήκη 3 . 1 按色谱条 件在 工作站 中建立分析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