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职思想政治课为例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职思想政治课为例

22 项 目教 学法 在 提 高 高职 院 校 思想 政治 课 实 效 性 中的作 用 I 221 改 变 目前 高职 思 想 政治 理 论课 教 学 的现 实 困境 。 .. 关 键 词 : 目教 学 法 思 想 政 治 课 项 项 目教 学 是 围 绕 项 目任 务进 行 的 。 设 计 情 境 , 破 章 节 限 制 , 打 思 想政 治 课 是 高职 院 校 学 生 系统 接 受 德 育 教育 的主 渠道 ,它 的 对教 学内容进 行整合 , 出学生为主体 , 学生带着任 务去学 习, 突 让 实 效性 直 接 对 学 生产 生 重 要 影 响 。 目前 , 想 政治 课 的 教学 却 陷 入 但 思 改 变 被 动 接 受 知识 的地 位 。 创 造 条 件 让 学 生 能积 极 主 动 地 去 探 索 尴 尬境 地 , 管 不 同 高职 院 校 在 思 想政 治 课 的 教 学理 念 、 学 模 式 、 尽 教 和 尝 试 。在 整 个 项 目任 务 完成 过程 中 , 生 参 与整 个 过 程 的每 个环 学 教 学 方法 与 考核 方法 、 师资 队 伍 建 设等 方面 进 行 了 多 方改 进 , 思想 但 节 , 为 活 动 中的 主 人 。 在 项 目结 果 的评 价 中 , 用 多样 化评 价 方 成 采 政 治 课 的 的 实效 性 还 是难 以保 证 。 项 目教 学 法 作 为 目前 职 业 教育 课 式 , 为 评 价 解 决 方 案 的 标 准 并 不 是 “ ” “ ”而 是 “ ” “ 因 对 或 错 , 好 或 更 程 改革 中 的 一种 崭 新 模式 与有 效 方 法 , 以学 生为 主 体 , 师 为 主导 让 教 好” 。每 个 学 生 会 根据 自身 的 经 验 , 出 不 同 的 解 决 任 务 的 方案 与 给 学 生 从 实践 中去 感 悟 并 进行 道 德 内化 , 现 在做 中学 , 为提 高 高职 体 成 策 略 。教 师 在项 目教 学 中尽 管 发 挥 主 导 作 用 , 对 教 师的 素质 提 出 但 院校思想政治课 实效性的必然途径。 了更高的要求 , 使教师有更 多的机会与学生一道参 与实践 , 提升综 1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困境 合 素质 。 11 思 想 政 治课 的职 业 教 育 教学 理 念 缺 乏 . 222 促 进 高 职 院校 思 想 政治 课 教 学适 应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 _- 在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的高 职 院校 ,注 重 专 业课 教 学 与 学 生 的实 际 操 职 业教 育 要 突 出对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培 养 。思 想 政 治课 教 学 也要 作 技能, 强调 突 出职 业特 色 , 出对 学 生 专 业技 术 、 突 专业 技 能 的培 养 , 与 之相 适应 。 “ 以学 生 为主 体 , 以项 目为载 体 , 以实训 为 手段 ” 的课程 忽视 人 文 环 境 的 建设 , 忽视 高 职 学 生可 持 续 发 展 的推 动 力建 设。 在普 设 计 原则 要 融 入到 政 治 课 教学 中 ,设 计 与 教学 内容相 配 套 的项 目任 遍 不重 视 思 想政 治 课 教 学 的 氛围 下 ,学校 大 量 压 缩 思想 政 治 课 的课 务 ,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及 中国特 时 , 想政 治 课 的 学科 建 设 比较 薄 弱 , 师不 注 重 思 想政 治 课 的 建设 色 社 会 主义 理 论 》 高职 学 生 的 必 修 课 , 其 中的 章 节融 合 , 思 教 是 把 分成 模 水平 , 导致 不 少 学 生认 为 思 政 课学 得 好 与 坏 对 自己 的未 来影 响不 大 , 块 , 一模 块 都 从 高 职 学 生 生理 、 理 和 认 知 特 点 出 发 , 计 出切 实 每 心 设 学 生 的 思想 政 治 素 质 不 能得 到 有 效 提 升 ,思 想 政 治课 不 能 为学 生就 可行的项 目任务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设计 出情境 , 由学生分组完成项 业 很好 服 务 。 目 , 到 巩 固理 论 、 高学 生 实 际 能 力 的 目的 , 现 出 职业 教育 课 程 达 提 体 12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法和 考 核 方 法有 待 创 新 _ 教 目标 的 最终 目标 ,就是 使 学 生具 有 实 战 能力— —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综 我 国的 高 职教 育起 步 晚 , 数 高职 院校 由中 专 学校 升 格 而来 , 多 相 合 能 力 。 当 一部 分 高 职 院校 对 职 业 教 育 的本 质 和 特 点缺 乏应 有 的认 识 ,还 没 223 提 升 高职 院校 思 想政 洽理 论 课 服 务 专业 课 的功 能 。 __ 有 形 成 自 己系 统 的有 特 色 的做 法 ,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法与 考核 方法 在 教 高职 院 校 的思 想政治 课 长 期 以来 实 践 性 弱 ,学 生对 其 的理 解 很 等 方面 , 乏自主创 新。 缺 目前 , 高职院校 的思想政治课主要开《 思想道 多 时候 停 留 在理 论 层 面 , 学生 的 实 际指 导 性差 , 想 政 治 课服 务 于 对 思

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创新性运用

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创新性运用

体” 变成“ 五位 一体 ” 彰显 了生态 环境 建设
的重要性 。这 样 的案例 , 有 利于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引 导 学 生 关 心 社 会 热 点 , 关
O 2
教学法( 诸如: 讨 论法 、 辩论 法 、 演 讲法 、 提 问法) 都来 的实 在 。它毕竟 先 由教师 根据
合作 学 习、 研究 性学 习 、 探索 性学 习 到的 自己先要做到 ” 的真诚和坚定 , 新一 届 校学 生思想政 治教 育的主 阵地 。案例教 学 学 习、
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的新型教 学方 的 开 放 式 教 学 方 法 。
法, 在 高职院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 堂教 学 中, 八 项规定” 是一个 二、 案例教学 法在高职 院校思 想政 治 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 。“ 创新的 、 灵活的运 用案例教 学法 , 能有效提 理 论 课 中运 用 的 意 义 庄严 承诺 , 体 现了从严 要求 、 从严治党 的根
高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的 针 对 性 、 实 效性 , 有 效 提 高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吸 引 力和 感 染 力 。 关键词 : 高职 院 校 ; 思 想政 治理论课 ; 案 例 1 . 实在 性 : 毋庸 讳 言 , 只 要 担 任 过 高
本要求 。这与 “ 三个代 表” 是一 脉相 承 的, 都是 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讲 科学发展 观里 的全 面协调 可持续 发展 时 , 举例党 的“ 十八 大” 精神 由原来 的“ 四位一
或者结合现 实社会 问题 来展 开理论 , 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高职院校贯彻党 的 的启 示 , 引学 生上路 , 引导学 生分 析 、 解决 时代特色 , 使思政课变得生动有趣 。 教育方 针 , 对 大学生进 行 系统 的马克思 主 问题 , 自主学到知识 。避免 了启而不发 、 问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蕊科学教育家2008年-6,q’第6期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83甍蘸甍噩噩美巍臻臻甍蒙臻噩噩蓊舞蒸嚣蓦臻臻烈豁戮蓦噩錾嚣蒹嚣噩噩甍嚣蠡烈舞蘸臻臻嚣蒹蟊蟊焉噩噩臻銎噩歪嚣娶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刘斌(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15)‘【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当今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活动更应当强调案例教学法,并应将这一方法贯彻整个思政课教学的始终。

本文在此探讨案饲教学法在思政课中应用的意义、应用的方法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恩政课;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思政课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如何使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现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正确、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此门课程的实效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学生在掌握一定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把社会实践中的较典型、较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疑难性的真实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

l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思想政治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主,实行一种重概念、重理论体系、重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思政课作为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借鉴法学教学的方法,在思政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思政课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思政课研究的是整个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深深植根于社会现实经济生活。

以故事为课程思政

以故事为课程思政

以故事为课程思政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深知故事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地位。

故事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养分,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阐述如何在课程中运用故事进行思政教育,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故事的选择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我们要挑选那些具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

这些故事可以来源于历史典故、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关键是它们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其次,在讲述故事时,我们要注重生动有趣。

故事讲述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效果。

因此,我们在讲述故事时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力求生动、形象、富有感情。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发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课堂。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从故事中提炼教育主题和价值观。

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据。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主题和价值观,使他们从中受到启示,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际课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分析故事思政的运用。

例如,在讲述《雷锋的故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雷锋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样的故事思政不仅具有可读性,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故事思政的实效。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等,我们可以评估故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故事思政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故事在课程思政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充分发挥故事的优势,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培养具有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与途径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与途径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与途径作者:方燕张建德柏欣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年第10期中国故事是中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历史沧桑、民族情怀、现实奋斗、理想诉求的自我叙事方式,它是一种最深沉的民族“集体记忆”,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源头和基本表达方式。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变化,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应站在上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局策略高度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意义1.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形势下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既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也揭示了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所在,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前进方向。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对汇集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现实的意义。

2.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体需求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着其鲜明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心理人格的特征,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事业的兴衰成败。

面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波澜起伏的“中国故事”,是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中国人在内心中反复重构,渴望讲述与倾听的“中国声音”。

作为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型关键期和人格形成敏感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亲历的“中国故事”和爱听的“中国故事”,正是他们内心澎湃的心声和心灵的渴求。

发挥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

发挥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

近几 年 ,高职 院校 出于扩大 自身规模的需要 , 生
源出现了多元性和复杂性 的特点 。 高职学 生的文化知
识 素质较低 , 在思想觉 悟 、 思维 方法 、 认识 能力 、 明 文
收稿 日期 :0 1 1- 1 2 1- 10
作者简介 : 马
莉(9 9 , , 16 一)女 黑龙江齐齐哈 尔人 , 黑龙 江建筑职业技 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 学科研部副教授
第2 7卷
第6 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I e lgc la d P lt a u ain Re e rh d o o ia n oii lEd c t s a c c o
V0 .7 1 No6 2 . De . 01 e2 1
21年 1 01 2月
发挥案例 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中的优 势
在 必行 。案例教 学法是 当前 坚持 以学生为本 , 突破 理论抽 象性的一种行之 有效的教 学方法, 中实现 了知识传授 、 集
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 育三大功能 , 是现代 高等教 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 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 求。它既 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 , 又能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及 团队合作的能力, 是培 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 高等职业教育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改革教 学方法 ; 案例教 学法 ; 发挥优势 中图分类号 : 62 G 4 文献标识鸡 : A 文章编号 :6 2 9 4 (0 10 —0 2 0 17 - 79 2 1 )6 0 9 — 3
段 , 因材施 教 , 要 积极 实行启发 式 、 讨论 式教学 , 鼓励 学 生独立思 考 , 激发学 习 的主动性 , 养学生 的科学 培 精神和创新 意识 。 根据这一要求 , ” 反思当前 高职 院校 的思想政治 理论课 教学中还存在的诸如教学方法 、 课 堂教学组 织形 式 、 学评价等 方面问题 , 教 直接影 响到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要 针对 学生 的 实 际 , 学 生 的层 次 、 生 的专 业 、 如 学 学 刚经历高考与升学 , 这方面的话语 应该很多。在 网 生 的性 别 、 学生 的年 级等 。另外 , 例 的 收集 越新 越 上查 到这 样一 段关 于教 育 改革 的资料 。 案
义理 论体 系概 论 》 这 两 门主干 课程 承担 着对 大 学 生 , 进行 系统 的马克 思 主 义 理 论 教 育 的任 务 , 是对 大 学

案 例 教 学 法 材 料 的 收 集
占有 大量 的案 例材 料是 案例 课 程设 计 的最基 础 环节 , 教师 应该 花 费大 量 的 时 间和 精 力 去做 这 项 工
di1 .9 9 ji n 17 —6 6 .0 0 1. 3 o:0 36 /.s . 6 3 0 0 2 1 .2 0 7 s
案 例 教 学 法 在 高 职 院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中 的 应 用
刘春 霞
( 陕西 服装 艺 术职业 学 院 , 陕西 咸 阳 7 24 ) 106

要: 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学 中运 用案例教 学法能够 突破 传 统教 学方 法的缺 陷, 高 学生的 学习兴趣 。案 例教 学 提
法恰 当运 用的首要 环节是材料 的收 集 , 其次是操作 步骤 的恰 当与否 , 次是与具体课 程 内容 的切合度 , 再 只有具备这
三 方 面 的 条件 , 例 教 学 法 才 能 真 正 发 挥 作 用 。 案
解 决具 体 问题 的 能力 , 就 决定 了从 现 实 人 手 更 容 材料 能反 映 时代 特点 的热 门话 题 , 济 、 治改 革 的 这 经 政
易 引导 他们 掌 握 理论 。其 中 , 例 教 学 法 就 是 一 种 案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对 科 学 知 识 的 系 统 掌 握 , 而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能 力 的 在 实 践 中应 用 理 论 , 调 的 是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以致 从 强 学 种 教 学方 法 。 与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相 比 , 例 教 学 不 用 。 把 学 生 普 遍 关 心 的 现 实 问 题 拿 到 课 堂 上 来 , 让 案 并 仅 是 一 种有 效 的 教 学 方 法 , 体 现 了全 新 的现 代 教 学 学 生 亲 自参 加 讨 论 和 分 析 , 不 仅 大 大 调 动 了 学 生 学 更 这 理念 。 习 的 积 极 性 , 学 生 学会 自觉 地运 用 所 学 理 论 去 认 识 使 ( ) 教 学形 式 上 一 在 和 解 决社 会 实 际 问题 , 同时 这 也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本 质 由 教 师 的“ 自 ” 变 为 师 生 的 “ 话 ” 体 现 了 要 求 。 独 转 对 , “以 生 为 本 ” 教 学 理 念 。在 传 统 思 政 课 以知 识 传 授 、 的 ( ) 教 学 目的 上 三 在 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里 , 师唱独角戏 , 言堂 , 教 ~ 学 由 以学 生 理 论 知 识 的 获 得 与 掌 握 为 目 的转 变 为 生被 动 地 接 受 教 师 的“ 鸭 式 ” 输 , 加 上 马 克 思主 以学 生 能 力 与 综 合 素 质 的 提 高 为 目的 , 现 了“ 的 填 灌 再 体 人
普遍应用 。本文 阐述 了案例教 学法的 内涵、 特点 , 并就案例教 学法在 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 中的运 用和注意事项
进行初 步的探讨 。
[ 键 词J 关 案例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 用 应 【 作者简介】 伍少 霞 (9 6 , , 东高明人 , 东女子 职业技术 学院思政部讲 师, 1 7 一) 女 广 广 主要从 事 高校思 想政 治教 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作者:李孟陈晨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1期
摘要:故事教学法有着众多超越传统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强,收效更明显,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

高职院校学生對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反映教学效果差。

依托故事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贯穿于故事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此,试以“基础”课中《中国精神》一章为例,阐述如何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思政课中,以期为思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思政课中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167-02
新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使命,故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有其独特性,应多采用故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来提高育人实效。

一、故事教学法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故事教学法是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在课上运用相关简单、小段故事、以作深化阐明突出所讲内容,或用故事内容代替课程内容,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辨,从故事中感悟道理、掌握知识等的一种参与度较高、实效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以心智理论为基础,即个体理解他人与自我的心理状态,包含情绪意图、期望、思考和信念等,并由此信息预知和解释他人行为的一种能力。

二、高职思政课选择故事教学法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多方搜集视频、音频、动画或讲话等资料,深入挖掘为学生所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历史史实、先进模范事迹等,选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内容,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1.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如是说。

确实,故事情节如同点燃思考的火苗,它可以让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的活力。

灌输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习需求,通过生动地讲述故事,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引发思考,从而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

2.实现“超越教材、活用教材”
“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相吻合,因而教育不可以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实践,教育就无法称之为教育。

一个个实际的故事组成了生活。

故事教学法中选择的故事根据教材编纂,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将教学重难点转变为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能够真正做到“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回归教材”。

3.思路顺畅,情节丰富,互动性强
故事以情节发展为主线,由老师依据实践改编,可选择性强,环节设置的主动性更高,可以增加不少互动情节,如让学生表演某个片段,猜想下一环节的故事情况,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是体验教学创设情景的一种大胆尝试。

4.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实现“用生活做教育”
老师能够把生活实践当中的很多故事挑选出来,以通俗易懂、教育意义较大的事情为例,依据讲授内容进行整理。

因为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进而启发他们去思索更多生活及学习当中的事例,进而间接达到“用生活做教育”的目标。

三、故事教学的实施
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弘扬中国精神”之《中国精神》为例,对故事教学的实施加以阐述。

1.教学内容与过程
(1)图片引入课题《中国精神》
展示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中,一线救援人员、医护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图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同样的精神!——中国精神
(2)预习课本内容,阐释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生答:中国精神包含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其中,前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后者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这是兴国强国之魂。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①爱国主义
故事一:
一位冒着生命危险回国的科学家(钱学森)
故事二:
烈火中一动不动的革命战士(邱少云)
结合事例,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近千年来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热爱和忠诚的深厚感情。

②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思想巨匠(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
伟大科技成果(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
伟大文艺作品(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
伟大工程(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布达拉宫等)
③伟大奋斗精神
大好河山、辽阔海疆、战胜灾害、建设乡村、发展产业
④伟大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大家庭、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抵御外侮
⑤伟大梦想精神
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故事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①新四大发明引入改革创新(高铁、共享单车、支付宝、网购)
②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廖俊波、曲建武)
③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郭明义、张丽莉、高铁成等“最美”系列事迹)
④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徐立平、黄大年、南仁东等英雄人物事迹)
⑤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情怀(“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
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等)
(5)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紧密关联(愚公移山、“当代愚公”)
(6)寄语青年,勇做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时代先锋
(7)学生畅谈学习感悟
2.教学理念
通过选用大量故事、人物事迹等,以及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研究,使中国精神具体化、立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识达到可知、可感,力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刻诠释中国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做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时代先锋。

3.课后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很高。

从反馈的信息看,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明善恶、辨是非、知对错。

较好地完成了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很好。

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改进教学环节,使内容衔接更加自然流畅;夯实学生文化基础,进一步研究学生学情,做好课前预习。

四、结语
高职思政课采用故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是故事教学来自教材、高于教材、回归教材,但不能偏离教材。

教材的重难点,要通过丰富的环节展示出来,强调内容和形式的融合。

二是教师必须丰富自身知识,灵活选用故事。

参考文献:
[1]秘芳云.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生活故事巧结缘[J].小学教学参考,2019 (21):58
[2]肖慧欣.故事教学法在医学院思政课中的运用及主观评价分析: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100.
责任编辑:张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