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及输尿管压痛点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评估

泌尿系统评估

• 输尿管、膀胱、尿道都是排尿器官,分别 有输送、储存、排尿的作用。 • 尿液由肾生产后,便沿着输尿管流入膀胱 储存,达一定量时,才能引起排尿反射, 将尿液排出体外。
项目二 泌尿器官评估
• • • • • • 泌尿器官评估方法主要是触诊和叩诊。 一、触诊 (一)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方法:双手触诊和单手滑行触诊 2.注意事项: (1)体位:取仰卧位,头垫低枕,两上肢置躯干两侧, 下肢屈曲并稍分开,嘱患者深呼吸以放松腹肌。 • (2)评估者站在患者右侧,面对病人。 • (3)顺序:先评估正常部位,然后逐渐移向患侧。 • (4)动作要轻柔,手温暖柔和,由浅入深逐渐到达患处。
(二)触诊内容
• 一、肾脏:一般采用双手触诊法,病人仰卧位,双腿屈曲, 检查者左手托住病人后腰部,右手置于腹部随呼吸而逐渐 加压至深处进行触摸。 正常人一般不能触及,但身材瘦 长者可触及右肾下极。当触及肿大的肾脏多见于肾盂积水、 肾脓肿、肾肿瘤、多囊肾等。
当肾脏和输尿管出现某些疾病时,可在病人某 些部位出现压痛点。急性肾盂肾炎可出现肋 脊点和肋腰点压痛;输尿管结石、结核可出 现肋腰点和中输尿管点压痛。常见压痛点的 部位: ①季肋点:第10肋骨前端。 ②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③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④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 ⑤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
• 肾门:肾的内侧中部凹陷称之,是肾的血管、神经、 输尿管出入肾的部位。 • 肾窦:由肾门向肾内凹陷,形成较大的腔,称之。 内含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 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 肾的解剖面:皮质 • 髓质 • 皮质:位于外周,呈暗红色,其内有许多细小点状 颗粒,即肾小球。部分皮质深入各椎体之间,形成 肾柱。 • 髓质:位于深部,淡红色,约占肾实质厚度的2/3, 其内有多个圆锥形小体,即肾椎体。肾椎体的尖端 称为肾乳头,2-3个肾椎体构成一个肾小盏,2-3个 肾小盏构成一个肾大盏,2-3个肾大盏集合成肾盂, 肾盂出肾续为输尿管。

8版诊断学腹部检查(技能操作)

8版诊断学腹部检查(技能操作)

脾脏触诊
肿大脾脏大小测量
第Ⅰ测量:指左锁骨中线与左 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 (以CM表示) 第Ⅱ测量:指左锁骨中线与左 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 离 第Ⅲ测量:指脾右缘与前正中 线的距离

⑶:

胆囊触诊:


Murphy征的检查方法:
体位:被检查者仰卧位,双下肢屈曲,腹部放松 ,医生站于被检查者右侧
深压触诊
用1至2个手指几乎垂直腹壁 逐渐深压探测深在病变或 压痛点。出现压痛后停留 片刻迅速将手抬起,出现 腹痛加剧和伴痛苦表情称 反跳痛; 适合:阑尾、胆囊、输尿管 各压痛点、反跳痛
冲击触诊
右手3至4个手指并拢以 70-90度角在腹壁作几 次急速有力冲击可感 觉脏器沉浮;
适合:大量腹水时肝、 脾或腹腔包块和振水 音的检查
d、避免肝上摸肝(估计肝下缘下方开始) e、注意双线触诊(右锁骨中线,前正中线)测量肝 下缘距肋缘,剑突根部(厘米) f、大量腹水时可冲击触诊
肝脏触诊
• 体位:被检查者仰卧位,双下肢屈曲,腹部放松 ,医生站于被检查者右侧 • 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 ,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 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 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 肝缘,如此反复进行并逐渐向肋缘滑动,直到触 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 胰头癌压迫胆总管致胆管阻塞
– – 黄疸渐进加深 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


⑷:肾脏触诊: 方法:双手触诊法 正常:肾一般不能触及,有时可触 及右肾下极。肾下垂、游走 肾 肾肿大:见于肾积水或积脓,肾肿 瘤,多囊肾
肾脏触诊:
左手掌托住右腰部 向上推起,右手掌 平放在右上腹部, 于患者吸气时双 手夹触肾

腹部试题

腹部试题

腹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正常人肝上界的位置:BA.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B.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C.右腋中线第四肋间D.右腋前线第五肋间2.下述哪种情况所引起的腹水为渗出液:AA.结核性腹炎B.心力衰竭C.营养不良D.肝硬化腹水3.腹部触诊揉面感最常见于:BA.腹水合并感染B.结核性腹膜炎C.急性原发性腹膜炎D.慢性盆腔炎4.Murphy氏征阳性见于何种疾病:CA.溃疡病B.胰腺炎C.胆囊炎D.肠梗阻5.大量腹腔积液的主发体征是:DA.肠鸣音减弱或消失B.腹部膨隆C.振水声D.移动性浊音6.鉴别肝硬化与右心功能不全的要点是:BA.下肢水肿B.静脉压升高C.腹水形成D.肝肿大7.下列哪项符合急性腹膜炎的特点:DA.全紧张,触之揉面感B.见于肠结核C.腹痛局限于右上腹部D.肝浊界缩小8.突然发病,腹部剧烈疼痛,全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状,且浊音界明显缩小。

最可能为:A.急性阑尾炎B.急性胆囊炎C.急性胰腺炎D.急性胃肠穿孔9.关于腹部触诊内容,不正确的是(B)A.压痛及反跳痛B.振水音C.腹壁紧张度D.腹部包块10.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C)A.腹部胀气B.卵巢囊肿C.腹水D.肝脏肿大11.肝浊音界消失常见于(C)A.大量腹水B.右侧胸腔积液C.腹腔中空脏器穿孔D.胃肠胀气12.下述哪种情况所致的腹水为渗出液(A)A.结核性腹膜炎B.心力衰竭C.营养不良D.肝硬化腹水13.中等量腹水的检查方法是(C)A.深部滑行触诊B.插入触诊C.听诊移动性浊音D.冲击触诊14.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见于(C)A.左心功能不全B.肺气肿C.右心功能不全D.肝硬化15.莫菲氏征阳性可见于(D)A.胃溃疡B.胰腺炎C.急性胃炎D.胆囊炎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扣分。

肾及输尿管压痛点

肾及输尿管压痛点
CATALOGUE
预防与保健
预防肾及输尿管疾病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每天至少喝8杯水,有助于保持 肾脏的正常功能和预防尿路感 染。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肾脏负担,保持健 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肾脏疾病 。
均衡饮食
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过度摄入高盐、高糖和高 脂肪食物。
预防复发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预 防疾病的复发,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压痛点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药物 治疗,如抗生素、利尿剂、抗结
核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肾 结石、肾积水等,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
其他治疗
如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可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5
血压监测
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定期监测 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
出现压痛症状时的自我处理方法
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 累,适当休息有助于缓
解压痛症状。
热敷或冷敷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热敷 或冷敷,可以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 使用一些非处方药或中 药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压痛点的位置、程度和性质可以反 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阶段,有 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后,压痛点的变化可以作为评 估治疗效果的指标,有助于调整治 疗方案。
压痛点的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 应的治疗方法,如抗炎、 排石、抗结核等。
缓解疼痛
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 取适当的止痛措施,缓解 患者的疼痛症状。
叩诊

腹部检查(上课用)

腹部检查(上课用)
生理状态:肥胖、妊娠。 病理状态:腹水、积气、肿瘤等。
A、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的腹部呈球形或椭圆。 a. 腹腔积液: b. 腹内积气: Ⅰ胃肠内 Ⅱ腹腔内(气腹) c. 腹内巨大包

B、局部膨隆: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症肿 块,胃或肠胀气,腹壁上肿物和疝。
腹壁肿块:注意与腹腔内肿块鉴别
C、 腹部凹陷: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 与耻骨联合的平面。
用拇指或并拢的2至3个手指逐渐深压探测 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压痛点。出现压痛 后停留片刻迅速将手抬起,出现腹痛加剧 和伴痛苦表情称反跳痛 适合:阑尾、胆囊、输尿管各压痛点、反 跳痛
右手2、3、4指末端逐渐压向腹后壁, 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适合: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
右手同上,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后 面托起 适合:肝、脾、肾等脏器和腹腔肿
大量腹水时,用冲击触诊法触诊腹部可感到波动感。 常见于大量腹水者(游离腹水大于 3000ml),检查腹水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腹部叩诊
主要作用在于叩知脏器的大小、叩痛、肿块、积液、 积气等。直接和间接叩诊法。
正常情况下,腹部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
脏器叩诊
肝脏及胆囊叩诊 脾脏叩诊 膀胱叩诊 肾脏叩诊
肝脏叩诊
当小量腹水时(<1000ml) 采用肘膝位或直立位。
下列情况易误为腹水,应鉴别:
①肠管内大量液体潴留时②巨大卵巢囊肿 A.仰卧时腹中部叩浊音,两侧腹部叩鼓音 B.不移动性 C.尺压实验,可感觉腹主动脉搏动。
胃泡(traube氏)鼓音区: 呈半园型,因胃底含气而形 成,其上界为膈和肺下缘, 下界为肋弓,左为脾脏,右 为肝左缘
第Ⅰ测量(又称甲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cm表示) 第Ⅱ测量(甲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第Ⅲ测量(丁戊线)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肾及输尿管结石

肾及输尿管结石

肾及输尿管结石肾脏是大多数泌尿系统结石的原发部位,结石位于肾盏或肾盂中,输尿管结石多由肾脏移行而来,肾和输尿管结石单侧为多,双侧同时发生者约占10%。

一、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待出现肾积水或感染时才被发现。

(一)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

较大的结石,在肾盂或肾盏内压迫、摩擦或引起积水,多为患侧腰部钝痛或隐痛,常在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和刺激,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绞痛,这种绞痛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如刀割样,沿患侧输尿管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图6-25)。

有时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脉弱而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疼痛常阵发性发作,或可因某个动作疼痛突然终止或缓解,遗有腰、腹部隐痛。

如输尿管末端结石,尚可引起尿路刺激症状。

疼痛以后,有的患者可从尿内排出小的结石,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二)血尿:由于结石直接损伤肾和输尿管的粘膜,常在剧痛后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

(三)脓尿:肾和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出现脓细胞,临床可出现高热、腰痛,有的病人被诊断为肾盂肾炎,作尿路X线检查时才发现结石。

(四)其它:结石梗阻可引起肾积水,检查时能触到肿大的肾脏。

肾区轻微外伤后可因体检时发现肿大的肾脏而误诊为肾脏严重创伤。

结石同时堵塞两侧上尿路或孤立肾时,常发生肾功能不全,甚至无尿,有的病人尚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贫血等等。

二、诊断(一)病史和体检:病史中多有典型的肾绞痛和血尿,或曾从尿道排出过结石。

查体可发现患侧肾区有叩击痛,并发感染、积水时叩击痛更为明显,肾积水较重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输尿管末端结石有时可经直肠或阴道指检触及。

(二)化验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尿pH在草酸盐及尿酸盐结石患者常为酸性;磷酸盐结石常为硷性。

合并感染时尿中出现较多的脓细胞,尿细菌学培养常为阳性,计数大于10万/ml以上,并发急性感染及感染较重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

医学知识之肾脏触诊

医学知识之肾脏触诊

肾脏触诊肾脏触诊介绍:肾脏检查是用于检查腹部肾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

检查肾脏,一般用双手触诊法。

可采取平卧位或立位。

卧位触诊右肾时,嘱患者两腿屈曲并作深呼吸。

医师立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掌从后面托起右腰部。

右手掌平放在右腰部,手指尺侧大致平行于右肋缘向右上腹方向进行深触诊。

于患者吸气时双手配合夹触肾脏。

肾脏触诊正常值:正常情况下,肾脏一般不易触及,有时可触到右肾下极。

身材瘦长者,肾下垂、游走肾或肾代偿性增大时,肾较易触到。

肾脏触诊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触及肾脏时的可能病变正常肾不易触及。

能触及的肾可能为肾下垂、游走肾、肾肿大或肿块。

1)肾下垂及游走肾在深吸气时能触到1/2以上的肾即为肾下垂。

有时右侧肾下垂易误认为肝肿大,左侧肾下垂易误认为脾肿大,应注意鉴别。

如肾下垂明显并能在腹腔各个方向移动时称为游走肾。

2)肾肿大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多囊肾等。

当肾盂积水或积脓时,肾的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有时有波动感。

多囊肾时为不规则形增大,有囊性感。

肾肿瘤则表面不平,质地坚硬。

肾肿大的特征如下;①肾肿大的外形仍保持肾形,即驼背的外缘和钝圆的上下极。

既无脾切迹,也无锐利的舌形边缘。

②肾前方皆为肠管,故其前方叩诊为鼓音。

肝、胆囊及脾表面与腹壁间无肠管,故表面叩诊为浊音。

③在腰背部,肾浊音区向内延及脊柱浊音区;肾浊音区向外,与脾或卵巢囊肿浊音区间,隔有一条纵行的狭长的结肠鼓音区。

④肾肿大除向前向下发展外,特点是向外侧即腰部发展,使正常人所具有的腰部凹陷曲线消失或外突。

其他脏器肿块都少有此特点。

⑤右肾肿大有时可向上发展,顶向右膈穹窿,引起肝脏旋转,即肝后缘上升,肝前下缘下降,而覆盖于右肾的前方。

⑥肿大的肾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也可稍被推动,除非因炎症等浸润而固定。

⑦在腹前部,右肾浊音区与肝浊音区间隔以结肠鼓音区。

⑧肿大的肾及盆腔内来的肿块,与季肋之间的空隙仍存在,且可伸入手指。

而肝、胆囊、牌之肿大或肿块,与季助间无间隙存在。

肾与输尿管压痛点

肾与输尿管压痛点

肾、输尿管压痛点应该有五个:
季肋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处,相当于肾盂位置;
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的顶点;
肋腰点――背部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

肾及尿路炎症或结石病变时,上述各点可有压痛。

根据肾脏的解剖位置和体表投影,
肾区痛主要有以下4个区域:
①脊肋角区:位于腰背部脊柱与第12肋交角处,此处若有疼痛、压痛等可以提示是否有肾脏、肾周围组织、肾盂的病变。

②肋腰区:位于背部腰大肌外侧缘与第12肋交角处,此区出现深压痛,常提示肾脏、肾盂、输尿管的病变。

③上输尿管点:位于腹直肌外缘平脐处,此点压痛,提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的病变。

④中输尿管点:为腹直肌外侧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处,此点压痛,提示输尿管的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脊肋角区:此处若有
疼痛、压痛等可以提
示是否有肾脏、肾周 围组织、肾盂的病变。
• 肋腰区:此区出现深
压痛,常提示肾脏、
肾盂、输尿管的病变
A
9
图片汇总
A
10
肾及输尿管的压痛点
AHale Waihona Puke 1A2肾区叩击痛(肋脊角叩诊)
•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renal region。
肾炎和肾盂肾炎时肾区可有扣击痛,称做:肾区扣击 痛;病历记做:肾区扣击(+)。
A
3
肾区叩击方法
• 患者取站立位、坐位
或侧卧位,检查者用
左手掌平放于患者的
肾区,右手握拳用由
轻到中等强度的力量
A
6
肾输尿管压痛点(腹面)——意义
• 季肋点:此点压痛,提示肾盂等肾脏病变 • 上输尿管点:此点压痛,提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的病
变。
• 中输尿管点:此点压痛,提示输尿管的病变。
A
7
肾输尿管压痛点——背面
• 肋脊点:第12肋与脊柱交角顶点 • 肋腰点:第12肋与腰肌外缘交角顶点
A
8
图片示例
• 意义: :
向左手背进行叩击。
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
当有肾炎、肾盂肾炎、
肾结石及肾周围炎时,
肾区可有不同程度的
叩击痛A 。
4
肾输尿管压痛点——腹面
• 季肋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处,相当于肾盂位
置;
• 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 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
管第二狭窄处;
A
5
图片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