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食障碍患者的潜在类别研究

合集下载

进食障碍病人的观察与护理18例

进食障碍病人的观察与护理18例
THANKS
病人病情概述
诊断标准
符合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观和客 观症状。
病情表现
厌食、暴食、反复发作的体重变化、胃部 不适、便秘等。
病程
数周至数年不等,平均病程为6个月。
并发症
营养不足、代谢紊乱、消化道问题、心理 问题等。
03
观察内容
心理状况观察
01
02
03
情绪状态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情绪不 稳定,如焦虑、抑郁、易 怒等。
暴饮暴食
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可能包括零食 、甜食等高热量食品。
3
催吐行为
部分患者可能会在进食后立即催吐,试图排除 食物摄入。
身体状况变化
体重变化
01
由于饮食行为的改变,患者的体重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营养不良
02
长期饮食偏好或过度催吐可能导致患者体内缺乏必要的营养素

胃肠道症状
03
如胃痛、腹泻、便秘等,可能与催吐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或饮食
合理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确保患者摄入 适量的食物。
身体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了解身体状 况。
预防并发症
采取预防措施,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5
观察结果
心理状况变化
自我形象认知
了解病人对自身形象的看 法,是否出现过度追求瘦 身、对体重和外貌的过度 关注等。
社交互动
观察病人与他人交往的方 式,是否出现回避社交、 孤僻等情况。
饮食行为观察
饮食习惯
了解病人是否出现偏食、 暴饮暴食、食物禁忌等情 况。

青春期的难题_:进食障碍

青春期的难题_:进食障碍

文/费嘉庆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青春期的难题:进食障碍青春期作为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愈发增多,需要充足均衡的营养物质来帮助实现健康成长。

可是,受到外界审美的影响,青少年往往会因“体型忧虑”而开始挑食、节食,令饮食陷入高需求和低摄入的矛盾中,不仅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更严重者还会难以恢复正常进食。

目前,我国青少年患进食障碍的人数在不断增长,存在进食障碍倾向或异常进食行为的概率达10%~30%,有1.10%~3.23%的青少年已被确诊为进食障碍。

什么是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受到进食与情绪调节的交互作用影响,使得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反作用于进食行为,而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以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为表现形式。

1.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是对自我的体形产生了感知紊乱,从而选择以节食为手段,持续性限制机体的能量摄取,有意造成体质量减轻的一类进食障碍。

厌食症患者大多伴随着断食、催吐、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等行为,长久以来致使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被破坏,后期会在无诱导情况下出现反胃、呕吐等病理性神经反射,难以再度进食。

当食物摄入过少、体重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时,身体所需的营养素严重不足,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运转,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更严重者还会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造成死亡。

2.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体现在进食状态的失控和补偿行为的反复上,即使患者已经有了强烈的胃部饱腹感,但仍难以控制自己的进食欲望。

贪食症的青春护航Youth Escort青春期健康14发病同样也和过度节食有关,在减脂期以高要求限制日常饮食后,内心反而对高糖高脂等特定食物的渴望愈演愈烈,极易发生冲动饮食。

多巴胺奖赏系统在此反复刺激下,患者开始对高糖高脂的食物上瘾,但为了苗条的身材患者又要做出各种过激减重的补偿性行为,深陷于贪食—节食的恶性循环当中。

女性进食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

女性进食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

=心理行为研究>女性进食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范 青1,马玮亮2,季建林1(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心理科,上海200032;2.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摘 要]进食障碍好发于青年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在东西方国家均呈增加趋势。

进食障碍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共病。

家庭控制严厉,母亲患进食障碍,以/瘦0为美的社会文化环境,具高危职业特征,具进食障碍相关人格特征,早年受创或性虐待,存在形体负性认知等与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增加相关。

多因素模型已被广泛接受和被认为是进食障碍的最重要的病因模型。

[关键词]进食障碍;女性;共病;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中图分类号]R15311;R 15511;R39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14(2005)01-0055-03A study 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of female eating disordersFAN Qing 1,M A We-i lang 2,JI Jian -lin 1(1.Department o f Medical Ps y chology ,The Af f 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 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 ;2.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Eating disor ders can be seen more fregnently in young w omen.W ith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incid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tend to rise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Eating disorders can como rbid with affect ive disorder,anx iety disorder,substance abuse and perso nality disor der.T he fact that t he 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is increasing,i s regarded to be r elated to strict family control,maternal histo ry of eating disorders,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in body is preferr ed,hig h risk job,eat ing disorder r elevant personality traits,ear ly psychic trauma or sex ual maltreat and presence of body negativ e t houg ht.M ult-i factorial mo del has been widelyaccepted and has been thoug ht the most important etiological model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eat ing disor der;fem ale ;co mo rbidity;social cultur al fact or ;psy cholog ica l f acto r [收稿日期]2004-07-20[作者简介]范 青(1980-),女,在读七年制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妇幼心理行为及健康指导的研究。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

51
谢 谢!
52

厌食症和贪食症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内在的父 母,尤其是父母的关系。 通过严格控制摄入什么,强化了他们能够控 制内在客体集合与内化的人际关系的创造与 维持的内心幻想。
42
控制:移情和反移情

内在客体,无论是父亲和母亲都受到暴力 袭击,饥饿,并不断遭受痛苦,直到他们 屈服——在通常情况下,放弃他们的相互 关系。
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 月至数年不等。
13
神经性贪食
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三、病程标准: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 2次, 持续 3个月。
14
社会影响
15
16
17
厌食症的食物
18
贪食症的食物
19
20
不健康的身体意象可以开始于早年
21
案例

女性,33岁,2个孩子,家庭主妇,丈夫老外。 抑郁,睡眠-----食物,健身-----家庭成长:父母亲----亲密关系:异性关系,同性关系------
43
控制:移情和反移情



进食障碍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以强化控 制内在世界的幻想。 内在世界,内心对心中的家长的看法,是 由从外部世界采集的东西所建立,并根据 主体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添加色彩。 患者觉得这个内在世界是在其的严格控制 之下。
44
控制:移情和反移情


将与躁狂有关的活动过度作为自我不懈地 活动以掌握和控制所有的客体的证据。 在厌食症时,患者的生活似乎常常围绕着 在外部观察者看来是毫无意义的活动。这 往往包括激烈的体力活动,而且还包括大 规模的和不必要的过度追求学习成就,这 在许多年轻的厌食症患者中能够见到。

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申远;李春波;吴文源
【期刊名称】《上海精神医学》
【年(卷),期】2003(015)0z1
【摘要】@@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患,包括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和不典型进食障碍(Atypical Nervosa).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特征,也可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进食障碍好发于14~20岁的女性,目前该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年发病率大约为5~10/100,000[1].随着社会发展,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在东西方国家均呈增高趋势.
【总页数】4页(P48-50,35)
【作者】申远;李春波;吴文源
【作者单位】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 [J], 张大荣;沈渔村
2.新视角--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 唐莉;张进辅
3.进食障碍患者的体象障碍:概念及研究进展 [J], 许翼翔;陈珏;肖泽萍
4.进食障碍患者静息态大脑功能连接研究进展 [J], 李潇;张岚
5.非自杀性自伤与进食障碍的共患病研究进展 [J], 丁丁;王斌;戴先飞;李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3例住院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93例住院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 中图分类号 ] R47317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672 - 0369 (2003) 08 - 0498 - 02
进食障碍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一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 , 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过分兴奋躁动 、 木僵状态及痴呆等精神病人 。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 , 直接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 ,也给护理 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本文通过对 93 例住院精神病人的进食 障碍分析 ,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1 对象与方法 111 对 象 全 部 病 人 均 为 我 院 住 院 男 病 人 , 平 均 年 龄 (34164 ±13186) 岁 ,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72 例 ,双相情感 障碍 10 例 ,癔症 3 例 ,分裂样精神病 3 例 ,偏执性精神病 2 例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 2 例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1 例 。 112 方法 以 1994 年 8 月 18 日至 1998 年 8 月 6 日的护 理交班报告为线索 ,结合病程记录 ,确定进食障碍的类型及 原因 。 2 结果
(临沂市荣军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 摘要 ]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 :对 93 例次住院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情 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被害妄想 、幻觉等精神症状是导致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 。结论 :对不同原因导致精神病人 进食障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 [ 关键词 ] 进食障碍 ;原因 ;护理措施
从 1994 年 8 月 16 日至 1998 年 8 月 6 日 ,我院住院精 神病人中共有进食障碍者 93 例次 ,其类型和原因分布分别 如表 1 、表 2 。进食障碍的类型如表 1 所示 ,最常见的是拒食 56 例 ,占全部进食障碍病人的 60122 % ,其次为厌食 16 例 , 占 17 % ,贪食 11 例 ,占 11183 % ,异食 10 例 ,占 10175 %。进 食障 碍 原 因 如 表 2 所 示 , 最 常 见 的 为 被 害 妄 想 41 例 , 占 44109 % , 其 次 为 自 罪 妄 想 , 意 向 倒 错 各 10 例 , 分 别 占 10175 % ,幻觉支配和过分兴奋各 8 例 ,分别占 816 % ,木僵 4 例 ,占 413 % , 自 杀 、违 拗 、痴 呆 、疑 病 妄 想 各 3 例 , 分 别 占 312 %。 3 护理措施

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的现况调查要点

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的现况调查要点
up
food from the plate and transfer it to the mouth“.”eats more than 3/4 of served portion”and”sitting
on
position”.The patient7S age had some influence
the incidence of eating difficulties.The correlation Most stroke
【Abstract]Objective
aaapting the Minimal Eating Observation
to
Form(MEOF—II).Methods
A descriptive study was designed
investigate
125 mUents with stroke
in three hospitals
表2 125例脑卒中患者中文版MEOF.II各条目情况
2.患者进食能力现状。存在一种或多种进食困 难的脑卒中患者的比例为74.4%。最常见的进食困难 是条目A2“获取餐具里的食物”(53.6%)、条目A3 “从餐具中将食物拿起然后放人口中”(44.0%)、条目 C1“吃掉3/4以上的食物”(44.0%)和条目A1“坐的 姿势”(42.4%),见表2。脑卒中患者在摄人方面,有1 个及以上进食困难的患者为68例占53.5%,在吞咽 方面有1个及以上进食困难的患者为33例占 26.5%,而在精力和食欲方面,有1个及以上进食困 难的患者为61例占48.8%。 3.一般资料的单因素分析。(1)年龄对MEOF一 Ⅱ得分的影响。条目A1、A2、A3、B2、B3、C1在不同 年龄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2)性别对 MEOF—II得分的影响。不同性别对量表总得分、各维 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4。 4.MEOF一Ⅱ与协助进食的关系。协助进食与独 立进食患者在MEOF—lI各条目存在困难患者例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进食障碍 人格

进食障碍 人格

进食障碍与人格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国外出现了进食障碍与人格的研究,包括进食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进食障碍的人格分类系统,两者共病即关系模型等。

人格是进食障碍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但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并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关键词:进食障碍,人格,分类,关系模型1 进食障碍1.1 概述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是与认知、情感及行为等心理障碍有关的、表现为体重和进食显著异常的一组综合症,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非典型性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EDNOS),其中以厌食症和贪食症为多见。

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对体形极为关注(怕胖)、主动地限制进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

神经性贪食的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患者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极端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

大多数的进食障碍患者是女性,10年来,进食障碍康复的不到50%,25%的变成慢性病,死亡率在0~25%之间变化。

研究表明,进食障碍在非西方国家的流行主要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随着西方价值观的逐步渗透,以瘦为美的观念影响了我国公众对苗条体形的偏好,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女青少年节食减肥渐成风气,带来了许多负性的生理和心理的后果,而且中国少女进食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正向西方国家靠近[1]。

1.2 诊断标准[2]1.2.1AN的诊断标准病态的低体重(至少低于标准体重的15%);即使体重已经很低,也非常害怕体重增加或者变胖;对体重或体型的感知障碍,比如否认病态低体重的危害性或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重和体型的影响;已来月经的女性出现闭经。

1.2.2BN的诊断标准在很短的时间内(如2 小时内)吃下大量食物;缺乏对进食的控制感;经常使用旨在影响体重和体型不适当的补偿方法,比如自引呕泻;暴食和补偿行为同时出现,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重和体型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