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
议论文一般特点

一、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即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阐明道理;或者批驳别人的错误意见,指出其谬误。
因此,它具有说服性。
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所谓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
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中肯、鲜明。
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
二、议论文的考点分析1、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准确地分析、归纳论点,首先要辨清两个问题:A、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地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B、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
要记住: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作用或补充作用。
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
此考点的形式是找出或概括文段的中心论点。
(1)、论点提出的方式:①最常见的是放在文章开头,有的是旗帜鲜明地提出;有的是引用提出;有的是归纳事例或名言提出。
要注意文中的提示语对论点的暗示作用。
②放在结尾的,往往是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要注意总结归纳性的语言。
③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述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好采取此种方法。
要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
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需要读者去归纳。
这种文章阅读难度较大,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内容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
④很多时候,题目往往就是这种文章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语言特点答题格式

议论文语言特点答题格式议论文语言特点答题格式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议论文要体现出议论文的特征

议论文要体现出议论文的特征议论文是一种具有明确立场和观点的文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逻辑严密、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生动等方面。
下面将结合相关论点,就议论文的特征进行分析。
议论文的逻辑严密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逻辑严密是指在阐述观点和论证论据时,必须符合逻辑规律,推理合乎常理。
在写作议论文时,作者需要首先清晰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接着通过逻辑推理及论据支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逻辑严密的议论文要求作者用有力的论证把握住读者的认同点,使其观点合理性和说服力得以体现。
在讨论“手机是否应该在学校使用”这个话题时,作者应该首先界定自己的立场,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能够明白作者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过程。
议论文的观点明确是另一个重要特征。
观点明确是指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要明确、明显,读者能够清晰地辨认出作者的立场。
在写作议论文时,作者应该在开篇就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文章中通过逻辑推理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观点明确的议论文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立场,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接受作者的看法。
在“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的话题中,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相关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的论据充分也是其特征之一。
论据充分是指在议论文中作者所提供的证据和事实要充分、有力,能够支撑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在写作议论文时,作者应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论据更具有说服力。
充分的论据能够让读者相信作者的观点是有据可依的,增加了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是否应该实行网络课堂教学”的议论文中,作者可以通过调查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更容易接受作者的立场。
议论文的语言生动也是其特征之一。
语言生动是指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在写作议论文时,作者应该运用一些生动的词语、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吸引人。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题型考点大汇总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题型考点大汇总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下面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如何去应对这些题目吧。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题型考点大汇总一、必备知识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1)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2)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4)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2)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议论文开头的特点和作用(1)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 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 的。”他的母亲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 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 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 发读者对某种现象的思考。同 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例文:
①家书抵万金。可随着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家书好 像有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报载,近日,山东德州某中学给 学生布置了一个给父母写封“感恩信”的作业,竟有1/3的 学生不会寄信,不懂得寄信常识。
证观点。
例文六:
①华罗庚说过:“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 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 滴汇成大海。”
——《充实知识的“诗囊”》
引用名言提出论 点或论题,引起 读者关注和思考, 同时,名言又是 证明论点的论据。
例文七:
①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力图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愉快。 可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学生有个误解,认为素质教育就 是反对“死记硬背”,以为只要学会在需要用知识时能查 找到它们就行了,不必花很大力气去记忆很多知识。计算 机的广泛应用客观上也助长了这种误解。因此,记忆力的 培养被很多人忽视了。这种误解很有害。
——《宽容是一束阳光》(例文二) ①人生何处不阳光?
——《人生的阳光》(例文三)
一句话独立成段, 强调突出,开门见 山提出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 出:珠穆朗玛峰。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
——《“第二”的价值》
议论文基础知识点整理实用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一、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体。
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和证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4、论据种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指人们公认是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5、论证的基本方式:立论驳论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6、常见的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是列举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正确的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观点就得到有力的证明。
(作用:举例范围广泛,事例典型,具有代表性,说服力强,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论证观点的方法。
(作用: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使论述带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是把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和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作用:通过对比使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了感召力。
)比喻论证: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
(作用: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备注: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
一般来讲,论证方法是指文中某一部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证。
论证方式是就文章整体采用什么形式论述而言。
7、议论文的结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解决问题(结论)——“怎么办”。
常见的结构形式:并列式:并列式结构是属于横式结构的一种。
专题24:议论文阅读之议论文语言-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④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 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 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 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 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 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 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 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②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 成立,用时22年。
③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 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④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 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解析】 (1)本文前两段以毛泽东秋收起义的例子引出论题“信念”,接着通过 举例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来展开论述,讲述了信念与成功的关系。所以可 以确定第⑩段开头的句子“守住信念才有成”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据此 可以用它作为本文的标题。 (2)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本文开篇主要列举了 毛泽东秋收起义的事例,从结构上看,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本文的论题“信念”;从内容上看,这个事例又是本文论点的一个有 力的论据,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直接提问文章的语言特点。作答此类题需要明确议论文语言特点的不同 表现形式,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宏来判断文章的语言特色。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先抑后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以乐写哀等。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等。
(4)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知识点归纳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是作者所要表明的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在文章中一般要旗帜鲜明的提出来。
一篇议论文,一般论点的提出方式有:题目就是论点、一开始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文章结尾概括论点、有时候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由几个分论点组合而成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论点与论题的区别与联系: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话题,也就是作者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论点是议论这个话题之后得出的观点。
有时候,论点和论题是统一的,有时候是不一样的,需要自己去把握。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一般的论据要具有典型性,是众所周知的、已经被证明了正确性的这样的人物或者事例,而不能是自己编造的一个事例,没有经过大家的认可的。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所列举的事例为事实论据,一般事例的叙述要简洁,不能太过于冗长,引用名人名言属于道理论据。
(3)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过程要严谨,论证要充分。
一般论证过程都是以三段论的形式展开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部分就是提出论点或者是论题的部分。
分析问题部分就是证明论点的部分;解决问题部分一般是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者是提出论点。
二:论证方法:常用的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在回答论证方法的作用的时候,要结合内容来回答。
比如:问:文章列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查找这个事例前后的内容,看看是围绕那一句关建话展开的,那么这句话就是问题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他们抱着跟着大众走总没错的 想法,未经历过一件事,就盲目地继 承了主流的看法。
(1)“抱着跟着大众走总没错的想法”: 这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跟着权威走, 先入为主。 (2)“未经历过一件事”: 他的错误在于:不是根据自己的感知作 出判断。
(3)“继承了主流的看法”: “继承”不准确。继承的对象应该是 前人的思想,而这里却不是。 这是一种权威人士的陈述,而且仅仅 是一个人,谈不上“主流”。主流的 看法,应该是不仅权威如此,群众也 如此。
小结:这就不仅是语言准确的问题了,而且是缺乏 进行议论所必要的严密的思维素养,不善于从具 体的、感性的、复杂的现象中进行准确的、严密 的抽象。
第二段:何为盲从?顾名思义,盲从就 是指那些对某件事缺乏亲身感受,盲 目跟从他人做事的做法。
【分析】对论题下定义,对议论文来说, 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观点的严密; 为保证文章在展开论述和论证的过程 中不致“跑题”。但是下定义需要从 感性材料里进行理性的抽象。这里的 关键是:定义要准确到位。
第一讲 从高考作文看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 主讲:李伟
语言的故事
• 清朝末年,江苏常熟县有一姓周的纨绔子 弟在闹市中驰马狂奔而伤人致死。于是, 被人告到县衙。他的父亲买通了县官,县 官便在这姓周的纨绔子弟的“驰马伤人致 死”答辩状中改动了一处,于是将一起犯 罪事件变成了一场意外事故。本应重判的 周姓纨绔子弟,也因这处妙改而得到了轻 判。猜一猜,这个县官是怎么改的?
• 总结: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议论文语言 的准确性问题,归根结底是由思维决 定的。我们在平时的议论文训练中要 学会培养自己严密思维的能力,善于 从具体的、感性的、复杂的现象中进 行准确的、严密的抽象。
【1】“缺乏亲身感受”: 第一,材料里有没有亲身感受? 第二,说盲从是由于“缺乏亲身感受”,在 理论上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只要出于 亲身感受,就不盲从了。这个前提准确吗? 【2】“盲目跟从他人做事”: 盲从首先是思想,其次试着为“盲从”下一个较 为准确的定义。 • 盲从——明明亲身感受并非如此, 但是由于对主流、权威说法的迷信, 麻痹了亲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