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导学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

让学生图文结合的方式学习课文。
阅读总分结构写景文章,了解其写法。
使用课件“摘葡萄”游戏,将枯燥的识字变得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媒体出示葡萄沟的水果图片,更形象地让学生体会和看到葡萄沟的水果多。
本环节运用多媒体,出示不同颜色的葡萄的图片,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这样对“五光十色”词语的理解也比较形象。学生看到这么多,这么美得葡萄,发出感叹,顺势可以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者分析
本班学生32名,男生18人,女生14人,我是从二年级开始教这些孩子,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和训练,已经具备一些语文素养,有自己预习的习惯,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预习时已经将课文读熟,并且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也配合得比较默契,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比较高。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
一、导入
二、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三、体会“水果多”
四、体会“葡萄美”
五、学习“晾房”
六、拓展阅读
引入课文。
1、复习生字词。
2、总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回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在写“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请学生齐读一自然段,边读边记葡萄沟有哪些水果?
1.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你对晾房有什么认识?
2.晾房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要这样修?图文结合。3.齐读三自然段。
读文,思考问题。
回忆单元主题以及课文题目。
对旧知识的复习,再次回顾和整理课文的结构,感知内容。
体会葡萄沟的水果多。
让孩子充分与文本接触,走进文本,自己感受。体现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让孩子学会合作。
三年级语文上册上册葡萄沟教案北师大版.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葡萄沟教材分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
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
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新疆的葡萄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民族性,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很好地体现了课标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的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自己喜欢的 1司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来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词句,并感悟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建议根据课标中"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的教学策略,针对葡萄沟对学生来讲是"遥远又陌生”的这一情况,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葡萄沟的图文资料。
《葡萄沟》导学案(1)

《葡萄沟》导学案【教师寄语】大胆一些,勇敢一些,经过努力,成功一定会属于你!【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前激情导入】一、激情导入1、播放音乐《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吐鲁番)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塞北江南更是风光各异、景色宜人,让无数的游人流连忘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富饶的土地,走进美丽的新疆,去看看有名的葡萄沟。
“(展示幻灯片图片)二、引入正课1、出示课题:《葡萄沟》(展示幻灯片1)2、重点强调“葡萄沟”三个字的书写。
3、出示“学习目标”。
【预习案】一、自读学习目标。
二、预习自测1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pú táo táo mào pō wéi葡萄蜜桃茂密山坡维吾尔族diāo bǎo zhēnɡ liànɡ fèn pénɡ碉堡蒸发晾房水份凉棚2、形近字组词沟()分()制()梨()够()份()治( ) 利()3、填空。
(1)、葡萄沟的葡萄种在_________上。
_________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
(2)、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很多,______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_________、白的、_________、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 3)、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_______________。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葡萄沟》精品学案第一课时(精编)

《葡萄沟》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自然段。
3.领悟作者用词准确、连句成段的方法以及主要内容在段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二、预习过程1. 自探自究环节(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2. 合作交流环节(1)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葡萄干(gān)钉(dìng)着好(hào)客水分(fèn)3. 展示提升环节(1)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利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3)用手势表演,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4)通过朗读,,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5)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4. 了解葡萄沟,并找出他的其它资料和文章,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共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导学案

1.评价内容: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如写作中运用新颖的词汇、句型等。
2.评价标准:
-准确性:检查学生作业中字词、句子的准确性,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3.预习问题: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生字词?请试着用它们造句。
(3)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4.预习任务: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查阅,并做好笔记。
(2)完成预习问题,将答案写在预习本上,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与家长或同学分享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增进学习交流。
二、学情分析与预习指导
(一)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水平: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认读和词汇量,能够自主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有助于他们巩固和提高生字词的掌握,以及对长句子、段落的理解能力。
2.学习兴趣点:学生对大自然和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课文《葡萄沟》以生动的描绘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卡片:将生字词制作成卡片,便于学生认读、记忆。
-具体作用:生字词卡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查阅,巩固记忆。
(五)互动软件
利用互动软件(如课堂互动APP、在线问答平台等),开展课堂互动、课后辅导等活动。
-具体作用:互动软件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可能的学习难点:对于课文中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如“阴凉”、“梯田”等,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对课文结构层次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也可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葡萄沟-导学案

11.葡萄沟导学案10分钟) 2.再读课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3.学习第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汇和句子赏析,感受葡萄沟的风情。
4.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问题。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的老乡()的葡萄干()的热空气四、拓展练习,巩固生字。
(用时:10分钟)1.学写生字,老师示范,指导学生发现规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分。
1.学写本课生字,注意老师范写。
2.小组评议。
3.辨字组词。
教学反思思识字是这一教学过程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我开展了多种活动来巩固学生学习生字词,初步感受课文,然后借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感情。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葡萄沟旅游一番,让他们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文中的句子。
客呢?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练习拓展,课堂小结。
(用时:10分钟)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葡萄沟的特点。
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1.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葡萄沟的资料。
2.小组交流,设计宣传标语。
5.请你为葡萄沟的葡萄设计一条宣传广告。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运用情景教学,设置一种轻松的氛围,通过语言、音乐、图片、课件设置情境,让学生轻松地游历于文中,感受葡萄沟的秀丽风光、世事风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葡萄沟》教学片段◆模拟情景,感悟课文(教学难点)师:如果你就是维吾尔族老乡,现在来了这么多客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和同桌先互相演一演,一会儿再请同学上来表演。
(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师巡视指导)师:刚刚同学们都在很认真地演,我看到了很多热情的小老乡。
现在,我就是你的客人,谁愿意上来演一演?(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葡萄端出来)生1:(双手端着葡萄来到我面前):请坐,我的葡萄很多很多,也很甜很甜,请你慢慢吃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塞北江南》葡萄沟教案北师大版

葡萄沟1葡 萄 沟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
2[①文章开篇有什么特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3[②为什么强调“最喜爱”?]段导读: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盛产水果,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
4 萄种在山坡上。
[③这句交代有必要吗?]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5个个绿色的凉棚❶。
[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⑤作者是怎样表现葡萄沟的“美丽”的?]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6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⑥维吾尔族老乡有什么特点?]7段导读:葡萄沟不仅葡萄产量大、品种多,而且当地人很朴实。
1 ☜2①开篇点题,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3②“最喜爱”说明了葡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然引出下文。
4③有。
这句话点明了葡萄的生长环境。
5 ❶凉棚:夏季用以遮挡阳光乘凉的棚子。
④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葡萄枝叶的茂盛。
6 ⑤主要从色彩上加以描写,说明这里的葡萄数量多、产量大、品种多。
7⑥热情好客,非常淳朴。
❷晾房:这里指晒制葡萄干的屋子。
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❷里制成葡萄干。
[句导读:这句话用“有的……有的……”来说明对葡萄的处理方式,从而引出下文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的说明。
]晾房修在山坡上,8样子有点儿像碉堡。
[句导读:这句话介绍了晾房的外形及修建的地势。
]晾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 里面有许多木架子。
人们把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空气,使水分❸蒸发,晾成葡萄干。
[⑦这段文字介绍了哪些内容?]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❹9,味道甜,非常有名。
[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10段导读:介绍葡萄沟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段导读:总结全文,抒发了对葡萄沟的热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葡萄沟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葡萄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因此本文在教学设计上力图突出学生对文本中生字词的理解感悟,通过读的方式来感悟文本,展示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见解。
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词语的方式来理解文中词语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深入的领悟文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葡萄沟》是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本文共四个自然段,前三段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叶茂盛、葡萄又多又好,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到“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作者对葡萄沟由衷的赞美。
文本承接自然,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的地理位置,以及其盛产水果的特质,但是落脚点在“最喜爱的葡萄”上,突出了本文的描写中心,又自然过渡到下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突出的是葡萄沟的物美。
第二自然段突出葡萄的特点以及老乡的热情好客,写景美、物美,也突出人更美的特质。
第三自然段写葡萄干如何制作承接第二自然段如何处理葡萄,主要是写葡萄干美,也是物美的体现。
正因为葡萄沟物美、景美、人更美,文章最后才总结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因此本文在教学设计上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扣住“好地方”三个字,通过多种方式品词读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理解、去体验、去感悟。
通过读来感悟和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体会葡萄沟的三美——物美、景美、人更美。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描写景物、水果类的文章很感兴趣。
特别是已经去过葡萄沟的学生,他们更能旅游时的所见所感,来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葡萄孩子们也不陌生,他们更能联系结合日常生活,发表自己的体悟。
他们能准确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采用联系上下文,对比的方式理解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导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以及感受葡萄沟美丽的景象,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
学习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3、我会给下列生字注音。
()()()()()()
沟疆鲁番蜜梯
()()()()()
维吾够碉堡
4、我会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足够碉堡喜爱茂密枝叶凉棚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
5、我会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好干钉分
()()() ( )
6、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2个,请写一写。
上下结构的字:
左右结构的字:
7、图文对照,细读第二自然段,再填空。
到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底下,有()的、()的、紫的、()的、()的,(),美丽极了。
8、借助课本和工具书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吾()季()杏()蜜()坡()
语()李()呆()密()波()
【合作探究】
1、根据自己初读课文的体会,小组成员相互说一说:课文结尾处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读读有关的句子或段落。
读后小组成员简单评议。
2、小组合作,分段读课文,读出对葡萄沟赞美的情感。
【拓展延伸】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不但因为那里有最好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说说你喜欢葡萄沟的什么?
2、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和建设成就等),准备在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展示和交流。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3、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与可爱,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学习难点:
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合作探究】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问: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过渡:葡萄沟什么时候的景色最吸引人呢?找出有关段落读、议。
4、自由合作,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5、汇报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
(2)自主说说朗读感悟。
(3)导学:
a、本段第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怎么知道的?
b、这里的维吾尔族老乡有什么特点?
c、你能有感情的朗读本段吗?
6、过渡:葡萄沟会出产很多葡萄,吃不完的葡萄如何处理呢?
7、自主回答上述问题,然后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三自然段,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8、指名读读写怎样制作葡萄干的句子,然后自主质疑,并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9、这样制作的葡萄干有何特点?指名回答后齐声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句。
10、再次用赞美之情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1、回顾学习过程,小结。
【当堂训练】
1、完成下面的填空: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填写,其余在课本上自己填写。
到了()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底下,有()的、()的、紫的、()的、()的,(),美丽极了。
2、指名一学生评价,再集体订正,然后说说从填空中明白了什么。
【拓展延伸】
你的家乡是个好地方吗?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笔夸夸自己的家乡。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