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8美丽的颜色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8美丽的颜色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8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研究如何刻画人物。

2.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品味不同风格的语言。

3.研究居里夫妇的高贵品格,从中得到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方法指导:首先,学生需要读一遍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确保对研究任务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了解居里夫妇的成就和背景,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学生需要夯实基础,包括正确读音、记忆重点词语的词义等。

最后,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感知整篇文章,理解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

情景导入:___和她的丈夫是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提取镭,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来探究这个问题。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夯实基础1.正确读音,记忆重点词语的词义,包括“简陋”、“炽热”、“窒息”、“吹嘘”等。

2.了解___的背景,她是波兰著名科学家,在和丈夫一起发现了新元素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她最终因恶性贫血去世。

步骤二:整体感知文本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居里夫妇在哪里发现了镭,以及他们工作的环境。

交流点拨】___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

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本文主要讲述了___在棚屋中提取镭的过程,描写了她们艰苦卓绝的科学探索过程。

文章通过引用___自己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让读者更好地了解___的心理感受。

同时,文章也展示了科学家的坚守和乐观,让读者领略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河南省武陟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河南省武陟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学法
1、合作探究法2、默读法
教学内容
及过程
一、课堂导入:美丽是引人关注的,是受人喜爱的。对于居里夫 人来说,她为了得到这个夺目的颜色,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忍受着常人无法触及的艰苦生活。让我们走即可文,感受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二、整体感 知:1、快速默读课文,文中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4、拓展提升
写 一段自我介绍
教学反思
可 取之处本文先从 诺贝尔奖来引导学生认识居里夫人,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得居里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不足之处由于进度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并未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以后应注意。
三、探究内化:1、快速默读课文,品味文中重点句子。
①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
②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 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 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③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 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美丽的颜色》
学科
语文
年级

授课教师
时间
课 题
第八课《美丽的颜色》
计划学时1Fra bibliotek重难点
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本文人物传 记的写法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一、概述《美丽的颜色》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属自读课文。

本课授课时间为一课时。

课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

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文在内容理解上难度不大,八年级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精神品德基本能读懂,甚至对“美丽的颜色”这一标题的内涵也能做出较为准确的理解,所以说,再把文本教学引向故事内容和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其实也就是在教学生自己已经懂得或能够掌握的东西。

但如果把学生当作真正的“学习者”来对待,让学生自主质疑,解决问题,既能让学生重温文本内容,整体把握传主的主要事迹和品德精神,又能摸清学情,很巧妙地达到了一石二鸟之效。

《美丽的颜色》这篇文章,写的是居里夫妇提炼镭、发现镭的美丽颜色的过程,展示的是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即品德精神上的美丽颜色,所以,“美丽的颜色”勾连了人物故事和人物思想境界。

这样,给出方法,做出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认真思考文本的美丽,教学简洁又突出重点。

四、教学策略与选择通过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传记文学作品的时候,都是直奔内容,少有思考语言风格和传记写法的。

自读课,也要从课程目标、文本特征、学生需要和教学需要等四个因素去确定教学内容,而不是做放任自流的阅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颜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庐山的云雾》:通过对庐山云雾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学习作者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方法。
2.《长江三峡》:介绍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欣赏我国大好河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至于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围绕颜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提出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我在一旁适时引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活动能够高效进行。
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颜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颜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颜色对情绪的影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调色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各种美丽的颜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颜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创设更多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3.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把握居里夫人的形象。

(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科学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居里夫人的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1)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2)把握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简介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居里夫人的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讨论其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

5.课堂小结(2)强调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启示。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写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1.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不够详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掌握。

2.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表观点。

3.作业布置较为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居里夫人照片。

2.课文《美丽的颜色》。

3.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分析能力。

3.学生对居里夫人科学精神的认同程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2)在合作探究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居里夫人不仅面对物质上的困难,还要克服精神上的孤独和不被理解,但她从未放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璀璨、绚丽、沉淀、溶解、熏陶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4.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作者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3.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了解课文背后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4.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色彩对心情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那些美丽的颜色?”比如,日出时天空的粉红色,或是秋天的金黄色树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的魅力。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词语深层含义的把握有一定难度,比如“璀璨”和“沉淀”这样的词语,他们往往只能理解其表面意思。因此,我通过举例和联系生活实际,尽量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他们开始尝试在讨论中使用这些词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展现出了很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联系实际,提出许多有趣的例子。这说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非常可贵的。
然而,我也发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授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是因为课堂互动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更多针对性的提问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的主旨,把握作者通过颜色描绘所表达的情感。
举例:课文中“夜空中的星星,宛如璀璨的明珠撒在无边的天幕上。”通过这句话,学生需理解“璀璨”一词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夜空的赞美。
(2)词汇积累与应用: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璀璨”、“斑斓”等,进行句子创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生字词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颜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它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体验?”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颜色情感表达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颜色在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如何运用颜色表达情感,并解决问题。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美丽的颜色教案 新人教版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美丽的颜色教案 新人教版

8 美丽的颜色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学习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提高品味细节描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快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2.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感知人物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文中居里及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理想。

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品读细节,感知人物精神。

难点领会文章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本文写法,提高写作人物传记的能力。

默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居里及居里夫人的图片1课时(展示居里夫人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人吗?她就是居里夫人。

谁给我们讲讲居里夫人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居里夫人祖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并提炼出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先后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今天,我们就跟着她的女儿艾芙·居里一起,去感受她提炼镭的过程。

艾芙·居里(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玛丽·居里(1867—1934年)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

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1.快速默读课文,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的过程。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理清文章的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美丽的颜色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学习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提高品味细节描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2.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感知人物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文中居里及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理想。

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品读细节,感知人物精神。

难点
领会文章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本文写法,提高写作人物传记的能力。

默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居里及居里夫人的图片
1课时
(展示居里夫人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人吗?她就是居里夫人。

谁给我们讲讲居里夫人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居里夫人祖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并提炼出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先后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今天,我们就跟着她的女儿艾芙·居里一起,去感受她提炼镭的过程。

艾芙·居里(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玛丽·居里(1867—1934年)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

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1.快速默读课文,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的过程。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理清文章的层次。

①描写居里夫妇居住的棚屋的残破简陋,突出他们工作条件的艰苦。

②描写居里夫妇提炼过程的艰辛困难,突出他们对科学的痴迷和坚定的信念。

③描写居里夫妇观看镭的美丽的颜色的情景,突出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题《美丽的颜色》中的“美丽”指什么?
①镭盐闪耀着的蓝色荧光。

②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潜心科研、乐观坚守的科学精神。

1.文章如何描写娄蒙路的棚屋“不舒服”的?为什么要写?
(1)把棚屋比作“温室”,突出其夏天的燥热。

(2)“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棚屋的残破。

作者写棚屋的燥热、残破展示了居里夫妇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从事繁重的、艰辛的科学研究,突出他们迷恋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

2.“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再现了居里夫人炼制镭时的情景,“在院子里”“被风吹”“周围的烟”写出了工作环境的艰难;“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写出了她炼制镭的劳动强度大、工作艰辛危险,突出了她不畏艰难、热爱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

3.读十七、十八两段,从居里夫妇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居里夫人“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的神态,表明她对科学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心。

“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天真的话语,表露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迷恋。

4.指点学生朗读第二十三段,探究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里夫妇热切的望着镭的情景。

(2)作者对居里夫妇进行了怎样的描写?
对他们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坐下了”“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提炼出镭之后的喜悦和激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望着镭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足见她对科学的热爱和痴迷。

1.典型的细节描写。

第九段中写到居里夫人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时描写道:“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这段细节描写,展示了居里夫人工作时艰苦艰辛的情形,突出了她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2.在叙事的同时,引用传主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生动。

如文章在描写了棚屋的简陋之后,第五段引用居里夫人的一段话,“……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补充了他们在旧棚屋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们坚定乐观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3.环境烘托。

文章开头写棚屋的残破,展现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艰难,与他们获得的成果形成巨大的反差,更突出对工作的热爱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美丽的颜色⎩⎪⎨⎪⎧残破的棚屋 乐观的态度艰辛地提炼 痴迷地工作热切地观望 坚定的信念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叙述了居里夫妇提炼放射性元素镭的艰难过程。

在前几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记的特点,提高阅读传记的能力,同时学习传记的写法,并学习写作传记。

我在教学中,将本课与《列夫·托尔斯泰》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传记的不同写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